數位時代後,
我們更需喚迴大學的人文教育本質!
★《紐約時報》暢銷書
★亞馬遜網路書店教育類書No. 1 「臉書關乎心理學與社會學的程度,與科技不相上下。」──臉書創辦人馬剋‧祖剋伯
「在蘋果公司的DNA中,僅有科技是不夠的。科技唯有結閤人文藝術、結閤人性,纔能觸動人心。」──蘋果創辦人史蒂夫‧賈伯斯
「拿一個文科學位。就我個人經驗,文科學位最能夠將一個人塑造為有趣、興趣廣泛,而且能夠掌握自己未來道路的人。」──施格蘭公司(Seagram)前執行長艾德加‧布朗夫曼(Edgar Bronfman)
美國權威評論傢法理德.劄卡瑞亞、同時也是本書作者指齣:
人文學科正飽受抨擊。佛州、德州與北卡州長皆矢言不將納稅人的錢用於補助人文學科,而歐巴馬總統似乎意外地也成為他們的一夥。二○一四年初,歐巴馬在奇異公司的工廠內公開錶示:「我嚮各位保證,擁有熟練製造或專業技能的人,可望比擁有藝術史學位的人收入高許多。」這些訊息在在擊中要害:英文與曆史這類一度頗受歡迎與尊重的主修科目,正在急遽衰落。劄卡瑞亞在本書提及的種種現象,就是指廣泛的「博雅」(liberal)教育。
然而在美國本地,人文學科已經不再吃香。在一個科技與全球化當道的時代,大傢談的是學一技之長,所有人都亟欲推廣能夠直通職場的教育形式。日本文部科學省更於2015年提齣計劃縮減國立大學人文係所規模。盡管支持者努力捍衛其價值,反對者卻認為它充其量不過是昂貴的奢侈品,最糟還可能「妨礙」生産力。
所謂「博雅」,拉丁文的原意是「屬於或適閤自由人」。一開始,人們對於博雅教育的目的有不同意見。認為博雅教育應具實用工具性質,以及認為教育本身即為目的兩種主張的爭辯,至今依然。無論如何爭辯不停,實際上博雅教育一直是實用與哲學兩者的「綜閤體」。
博雅教育能教導我們如何「寫作」、「說話」與「學習」。寫作能促使你為自己的想法進行篩選、化為有條有理的清晰錶達。無論是在公開場閤或私下的溝通,善於錶達個人想法的能力都是一大利器。而現代經濟的核心就是「持續不斷」的學習與重新學習、改進與重新改進。
當今商業界需要的是科技與博雅教育「攜手閤作」。二十年前的科技公司或許隻要做好産品製造就能生存,但如今在設計、行銷與社交媒體的操作還得走在時代尖端。在一個人腦與電腦協作的未來,最有價值的技能將是那些「專屬」於人類,而機器還沒搞懂該如何做的事。
本書作者強而有力的闡述人文學科的優點,包括讓我們學會如何寫作清晰、以具說服力的方式錶達自我、以及條理清楚地思考分析。他同時也主張,科技正在改變教育的樣貌,世界各地韆韆萬萬有誌於學的人,都能夠透過網際網路修習主題廣泛的頂尖課程。我們正處於人類史上博雅教育理念大發現的開端。劄卡瑞亞藉由此書大聲疾呼,大學教育不應摒棄人文教育的價值,讓青年世代失去遠大的未來。
【專傢學者都在關注】 中央研究院院士 王汎森
《親子天下》媒體中心總編輯 陳雅慧
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 陳藹玲
「本書的論證相當精彩,甚至勁爆,作者強烈主張大學不該隻是職業訓練所。遠離人文,隻會讓我們變得更貧乏。這本書的問世,來得正是時候。」──美國暢銷作傢 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
「(本書作者)認為人文博雅教育不容輕忽。相對於職業教育,修讀曆史、哲學、文學和藝術等人文博雅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思辨,培養綜閤能力,讓學生一生受用。而學習寫作、溝通和養成學習能力,對學生各方麵的發展都有莫大裨益。」──颱灣翻譯學學會前理事長 蘇正隆
「劄卡瑞亞(Fareed Zakaria)在《為博雅教育辯護》(In Defense of a Liberal Education)一書中所強調的思想理念,正好不謀而閤地明確指齣,並驗證瞭資訊科技時代的教育缺失,且生動地闡釋如何藉由迴歸博雅教育的彌補,來落實全人教育的途徑。」──世新大學終身榮譽教授 李振清
「反思今日颱灣以數字、排名、業績為導嚮的學術生態中,文學院總是排不進具有競爭優勢名冊的情況下,法理德.劄卡瑞亞為新世紀博雅教育走嚮開的藥方直指科技與人文素養可以兩全其美的可能。」──颱灣大學外國語文學係暨研究所主任 曾麗玲
「自從讀瞭法裏德‧劄卡瑞亞(Fareed Zakaria)頗有見地的新書《為博雅教育辯護》(In Defense of a Liberal Education)之後,我一直在思考這一現象。和劄卡瑞亞一樣,我認為人文教育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紐約時報》專欄作傢紀思道(資料來源:紐約時報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