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中国书法史

图说中国书法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字体为纬,时代为经,作者以深厚的功底、通俗而专业的论述,抽取出中国书法史的主线,剔除杂芜,熔铸一册。
  读者既能轻松鸟瞰浩瀚的中国书法历史源流,又可细品深读,将书法的艺术之美融汇于心,对技法、审美与修养都大有裨益。

本书特色

  ●书法爱好者可以得心应手欣赏及学习
  ●专业而通俗,雅俗共赏
  ●脉络清晰,讲解精彩,掌握书法史同时也增加艺术修养
  ●图片数量大,精美,内容丰富好读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刘涛

  1953年生于武汉。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留校任教。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长期从事中国书法史、书法技法的教学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汉魏两晋南北朝书法史、敦煌写经书法、王羲之书法。发表研究论文四十余篇。着有《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书法丛谈》《书法欣赏》《中国书法》等六种。编註《中国书法全集‧王羲之王献之卷》《四山摩崖刻经》《大串联》等。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书法这门艺术
一、书法的基本特点
二、书法的艺术性与书法观念
三、书作与印章
 
第二章 汉字起源与字体演变
一、汉字起源与仓颉造字
二、字体的演变
三、书体的种种名称
四、书体的「破」与「立」
 
第三章 先秦时期的文字书法
一、殷商甲骨文书法与墨迹
二、殷商、西周的金文书法
三、春秋战国时期书法
 
第四章 篆书
一、篆书的书法特征
二、秦朝小篆
三、汉朝篆书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篆书
五、唐朝篆书
六、宋元明时期篆书
七、清朝:篆书书法的复兴
 
第五章 隶书
一、隶书的书法特征
二、古隶
三、汉隶:简牍与碑刻
四、东晋的「变态」隶书
五、唐隶
六、清朝:隶书书法的复兴
 
第六章 草书
一、草书的书法特征
二、汉朝草书
三、天下第一帖:陆机《平复帖》
四、王羲之的「今草」
五、「颠张狂素」
六、黄庭坚的「理性」草书
七、元明清草书
 
第七章 行书
一、行书的书法特征
二、行书法典:王羲之《兰亭序》
三、王献之的行草书
四、颜真卿《祭侄稿》
五、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六、擒纵有致:黄庭坚的行书
七、沉着痛快:米芾的行书
八、历代行书述略
 
第八章 楷书
一、楷书的书法特征
二、钟繇:正书之祖
三、王羲之的「今体」楷书
四、北魏后期的楷书
五、唐楷五家
六、流美稳便的「赵字」
 
第九章 书法家
一、最初的书法家
二、「能书」与「书圣」
三、书法与仕途
四、书法家与抄书写碑
 
第十章 书画同源
一、「书画同源」说前传
二、张彦远与「书画同源」说
三、「书画同源」说后传
 
图目

图书序言

第一章 书法这门艺术
 
1925年,梁启超受聘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清华大学),担任国学研究院导师。翌年,梁启超为清华学校教职员书法研究会作了一次演讲,他说:「美术,世界所公认的为图画、雕刻、建筑三种。中国于这三种之外,还有一种,就是写字。」这里说的「美术」是舶来的新名词,指造型艺术。「写字」,即我们今天所说的书法。梁启超说,中国人的「写字」有四美:线的美,光的美,力的美,表现个性的美。这是他把「写字」列为「美术」的理由。
 
20世纪30年代,林语堂用英语写了一部书,名为《吾国吾民》,在美国出版,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和中国文化,也谈到中国的书法:
 
书法提供给了中国人民以基本的美学,……如果不懂得中国书法及其艺术灵感,就无法谈论中国的艺术,……通过书法,中国的学者训练了自己对各种美质的欣赏力,……这样,书法艺术给美学欣赏提供了一整套术语,我们可以把这些术语所代表的观念看作是中华民族美学观念的基础,……在书法上,也许只有在书法上,我们才能够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致。
 
也有学者认为书法不是艺术。1933年4月末,一群风华正茂的学者聚在梁宗岱家晚餐,席间谈到书法,郑振铎「力说书法非艺术」,而其他人都不同意他的看法(《新文学史料》,1981年第4期《朱自清日记》)。郑振铎之所以持这种观点,大概出于两个原因:一是西方艺术没有书法这个门类,二是书法的实用性很强。
 
古代社会里,文字书写的实用性和艺术性之间并无泾渭分明的界限。汉朝那些隶书碑刻摩崖,出于颂德、记事的实用之需,书写者按照当时规范的正体隶书来写,时过境迁,却成为隶书艺术的典范。日常通问候的尺牍书疏,晋朝士人借以显示自己的文辞修养、书写技艺,后人贵为「法书」「法帖」。东晋书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唐朝书家颜真卿的《祭侄稿》,当时不过是信笔写下的文稿,经意于文,无心于书,却成为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