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坐:这一档子事

静坐:这一档子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史上最完整的静坐实修大公开!
◎各界人士一致好评,讨论度不断的静坐秘诀!
◎盘踞书市畅销排行榜,声量延烧至今,养生秘法持续曝光!
◎继无数次畅销榜畅销励志书《重生-生命中都必须有一次》后,又一独门心法!
◎又一安顿现代人身心鉅作!不费时、不花钱,一样能拥有美好健康的人生!
◎2017年健康生活类畅销榜冠军书籍《静坐-这一档子事2:导引功法》之首部曲!
◎王薀老师最新畅销书籍-静坐屑言集系列 -《静坐-这一档子事2:导引功法》内涵丰富的细部讲解及youtube影片特别收录!


  现代人心烦恼思虑沸腾奔忙,即使睡梦也难止息,更遑论动静之间,万缘放下。病痛缠身却无解,身心烦忧却无方,因此近来静坐法门大为流行,人人欲图练习静坐,实是有其必要与迫切之需。

  但静坐如何静?又如何坐?是坐到天荒地老,还是静到八风吹不动?在动中如何静坐?在烦恼不歇处又如何让心如水流自在?

  如作者所言:

  人永远没有办法跟树木、石头、桌椅相比,它们可以一坐百年、千年,那又如何?永远无法证道求真,开发智慧,性命双修。

  真正的心放松就如同雁过寒潭无声息,船过长江无水痕,语默动静都是一片安然,一个静坐的人真正地入静时,他的境界恍如在千万人之中无熟识一人般,于红尘万事纷扰中一尘不染,动和静对他而言都是一样的,这个是真正的放松时才有办法进入的境界。

  这是一本阐述道家静坐的实练手册,也是一本修身养性的力作。本书所述及的静坐和一般坊间的静坐不仅迥异,独门心法更是作者自少年学道的经验传承实录,实修实证,功夫了得。

  有鑑于身心契合的重要,更基于慈悲之故,因而将多年前和各宗派道长的学习经验以故事口述而出,首次公开道家静坐独特法门。

  以其自身的学习和各家传承派别为始,娓娓道出静坐妙法,从入门与窍诀处下手,搭配修心之要,不独有宗派来源立论,方法层次分明,简单却又义理奥妙,是现代人学习静坐法门的一本绝妙奇书,仔细研读与实修之后,对于修心修身,养性养神绝对能提供源源不绝的能量。

  这本书提供的独特静坐法门,就像朝阳,就像月光,就像充电器,没有电时一切功能不起,有电则能量百倍。给予现代人精气神的重要法宝,这是我们色身的天然百忧解,也是我们生命能量的密码储存库。人身难得,问题是我们对于保养这个法舟载具的「人身」却常一无所知。

  这本书从中国最古老的道家入门,从而打开静坐的秘诀,阅读者受用无穷,仿如在此生遇到修仙天人的独门传授功夫。在行、立、坐、卧、食之中实践道家的静坐功法,让繁忙现代人练习如何育五脏、调唿吸、归血气、了自然、知心地。以静坐来对治现代人常有的心血管、失眠、忧郁、肠胃、头痛、更年期等毛病,以静坐而致少病不病的独门祕诀。

  除此,本书观点独具,口述文字一派自然,妙理更是直透心性,为当今五花八门的坊间静坐之书,另辟一处绝然不同的妙高境界,如入仙境飘飘的桃花源。  或许我们无法再遇出世的仙人或修道有成的道长,但至少我们通过此书教导的静坐妙法,可以依次渐修,减少身心毛病,降低现在或未来面临身心疲衰枯竭的苦痛。

  故不论新手入门或欲进阶深入者,静坐妙用尽在本书。对于像我这样思虑繁杂的写作者,其妙用心法,是尽在不言中的,诚恳建议以实修之路来体会箇中三昧。边阅读,边练习,且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实践,相信身心定能有所收获。对于智慧根器犀利者,更能借此慧命双修,从而处大千世界却恍如一叹,任境界万千也能打成一片。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王薀老师


  一位深谙古典美学的艺术创作者;一位古董艺术收藏家;一位雅好品茗的茶艺家,曾是台湾早期开创茶艺文化先进之一,共创立三家当代茶艺文化中心的品茗家;一位精通天文历算、阴阳术数的追求者,精通及了解各类失传的命理占卜之学,包括《易经》、占星学、塔罗牌占卜和奇门遁甲,还有各类卜算法……;一位修学各路门派武学的功夫爱好者,从十四岁起追随道家师父修学形意、八卦、太极拳、螳螂拳、鹤拳、少林弹腿、枪、棍、流星锤……各家流派武学;一位致力保存传统音乐薪传的倡导者,创办国乐——乐府雅韵和南管乐社——梵音雅集。

  为了承续宇宙继起生命,有使命地开办创立了多处有意义的正向团体,包含:中国人文生命科学永续发展协会、转化创意工作室有限公司、生命力文创教育基金会、薄伽梵有限公司及拾慧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老师宛如电影小说般不世出的隐士,是融合东西方文化传统精髓及现代西方世界观的心灵导师。从出生开始便经历且拥有不同于他人的生命历程,因此造就了化外出世及种种不凡的体验与觉受。其所经历的真实人生故事恰如现代版惊世传奇般激励及撼动人心!

  老师更是一位跨文化跨地域的心灵导师,足迹踏遍美国、中国、澳洲和欧洲等不同地方,教授学生数万人,遍及海外二十五个国家也经常受邀于各国各种团体、学术机关和学院,不断举办讲座、演讲,为现代人困执痛苦的心灵,开启智慧的大门,引入源源不绝的大智活水。

  老师素爱阅读各类书籍,从东方的孔孟儒家学说、仙道之学、佛家的三藏十二部经典,以及西方的心理学、哲学和文化历史各皆深入研习探究,并于各项技艺方面,包含东西洋等各式绘画技巧、书法、瑜珈、健身都有非常深入浅出的研究,也曾受聘为诸多企业之管理顾问。

  在其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观察到现代人身心上充斥着各种不同的困扰及需求,所以总是夜以继日地运用他多年来不同的人生体悟及知识分享给有缘大众,并且很生活化地将艰涩难懂的经典理论结合于生活之中,让更多人能够更实际地去体会、发现、开展更多的创意,使其能活用在日常生活之中。

  老师总是超越众人眼光的突破及创见,时时刻刻准备着更多能够解开我们心灵枷锁的配方良药,针对现代不同人的需求给予对症下药的妙方,不仅为现代人的心灵带来安顿的疗癒,更进而从「心」蓄积绽放无尽丰沛的全新力量!

  着作:《回不去了》、《发现生命的曙光》、《重生——生命中都必须有一次》、《静坐——这一档子事》、《隐藏在心经背后的故事》、《静坐这一档子事2——导引功法》、《力量——重生之后》、《这,也是金刚经的重点》、《茶堂》、《建盏·茶谈》、《阿赖耶之人狐传奇》、《观音——最具丈夫相的女性》、《绝对》、《如何不落中阴-生死自在》、《心经旁引》系列1-4册、《现代人的药师经》系列1-7册等四十余本,以深入浅出的文字鼓舞现代人心。

  作者相关连结
  脸书粉丝团FB:www.facebook.com/teacherwang777/
  痞客邦:teacherwang777.pixnet.net/blog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teacheryun777/
  官方网站:teacherwang777.wixsite.com/main
  LINE@: 拾慧文创

推荐人简介

中国医药大学暨研究所医学博士 王人澍 医师
 
  现职
  •中国医药大学中国医药研究所医学博士
  •兼任中医妇儿科主任、中西医临床整合研究中心兼任副主任
  •中西整合医学会创办人及多届常务理事、中医妇儿科主任
  •医策会评鑑委员
  •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评鑑委员
  •台中慈济医院副院长
 
  学历
  •中国医药大学中医学系医学士
  •中国医药大学中国医学研究所医学硕士
  •中国医药大学中国医药研究所医学博士
 
  经历
  •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中医部主任、医院内科主任、儿科主任
  •大同中医医院院长崇德中医医院院长
  •台中荣总中医科主任
  •考选部典试委员
 
中医针灸学博士 林昭庚 医师
 
  现职
  •中国医药大学教授
  •出版着作超过三十多本
 
  学历
  •中国医药大学中医学系医学士
  •中国医药大学中国医学研究所医学硕士
  •中国医药大学中国医药研究所医学博士
  •首位中医针灸学博士
 
  经历
  •中华民国中医师公会全国联合会 名誉理事长
  •前总统府国策顾问
  •台湾大学、国防医学院、长庚大学等十多间学校教授
  •现任中国医药大学教授 林昭庚教授
 
中医练功疗法教授 黄蕙棻 医师
 
  现职
  •慈济大学博士后中医系副教授
  •台北慈济医院中医部主治医师
 
  学历
  •中国医药大学中医学系医学士
  •中国医药大学中国医学研究所医学硕士
  •中国医药大学中国医药研究所医学博士
 
  经历
  •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中医部主治医师
  •长庚纪念医院中医部兼任主治医师
  •义大医院中医伤科主任

图书目录

关于作者

【出版社编辑序】
静听八方 宴坐观心
------与唿吸共舞 自己即是大医王

静坐行住坐卧食
1.在春光明媚下的静坐初体验
2.静坐改善家族遗传疾病
3.心息相依
4.独特静坐法 激发大脑潜能
5.静坐配合数息
6.气动与慾望有关
7.失眠症的静坐对治法
8.办公室的养生站桩法
9.搭配气遍全身法
10.让生命发光发热的秘诀
11.走入古老中国的道家世界
12.遍读道家静坐相关名作
13.静坐功夫不离心性
14.倒空杯中之水
15.入坐前预备功夫
16.放松身心 勿执一处
17.生命就在唿吸之间
18.自己是生命的主宰者
19.健康长寿的生活要诀
20.道人奇功 世上罕见
21.专注守一 放空所有杂念
22.修学趁早 不退道心
23.现代医学对静坐的惊人发现
24.静坐的心眼收摄与舌头妙用
25.运用十指保健身体
26.全身松透 意气相通
27.静坐不在腿上练功
28.大千世界 打成一片
29.慾望如何过关?
30.静坐与任督二脉的关联
31.练习河车运转 高人心得分享
32.坐不住时 先灭心头火
33.安全的静坐与沐浴功法
34.青城派与文始派的静坐因缘
35.调息凝神 心气合一
36.向各宗派道长学习
37.终生难忘的仙道奇遇
38.不着名相 世事如镜花水月
39.把握修炼的大好时光
40.最上乘的修道求真
41.再次强调唿吸与舌头的重要
42.瞋心不起 收摄六门
43.仙道奇缘 朱子静坐法
44.男女静坐注意事项
45.甩手功配合静坐
46.阳气旺时打坐与丹田窍诀
47.调息可护身 不谈怪力乱神
48.境界勿执 魔来魔斩
49.八脉打通与大脑的连结
50.和华山因缘深 听陈抟老祖传奇
51.练习睡好觉的功夫
52.十二式桩法可救命
53.师父口传与指导
54.静坐避静与配合断食要诀
55.护生爱生 尊重生命
56.静坐搭配饮食的要点
57.饮水对养身的重要
58.临睡前的养身功法
59.收心是居红尘而不染尘
60.静坐与站桩相辅相成
61.唿吸配合持咒的妙法
62.站桩必须注意的事项
63.授业解惑绝不藏私

静坐练习
一、基础静坐法
二、静坐前的暖身预备
三、下座的动作
四、关于唿吸
五、关于修心
六、静坐要诀
七、关于功法
甩手功
站桩
气遍全身
龙马负图形意功
孔雀倒走式
仙人坐功(蹲坐功)
拍手功
全真卧睡功法
八、静坐问答

图书序言

出版社编辑序

「静坐」这一档子事


  静听八方 宴坐观心------与唿吸共舞 自己即是大医王

  「我们什么都有,也什么都没有;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绝望的冬天!」作家狄更斯曾如此写道。如果用来形容这个时代,他或也会说:「这是一个最开放的时代,也是一个最混乱的时代!」于今网路资讯无所不在,人类的思绪却也随之四处乱窜,竞逐在「我要我想」的物欲世界,大多数人都被生活板块挤压得喘不过气来,压力指数破表,精神焦躁紧绷,病痛缠身却无解,身心烦忧却无方。

  大多数人也只能在身体出状况时去找医生,或者指望靠药物来解决问题,当今许多医院因此成了现代人治疗身心病痛之所,但许多疾病连医生都束手无策。很多人知道珍惜生命,却无法从根本下手;虽明白人身难得,但这个「人身」却是人类付出极高的代价所换来的短暂居所。于是我们不禁深思:难道我们的肉身就只能被迫如此地度过这一期一会的生命吗?难道身体的烦忧之苦,永无止息之时?

  答案当然不是的。历史殷鑑不远,许多祖师大德一生风骨行谊的人生历练,即暗藏着对治当代人身心的各种法宝,其中静坐即是重要的法门之一。

  静坐法门提供想要自我觉察的人,去发现去探索身心互为作用的源由,同时让我们清楚造成身心生病的主要原因何在。我们将发现那个越来越脱离掌控的心意识其实牵连着身体的每一个环节。试问你有多久不曾一个人静下心来独坐了?你有没有尝试过单纯只做「专心唿吸」这件事?这样简单的动作,竟已远离我们「网路上身」的现代科技生活了!

  然而如果告诉你:这些简单的动作,即能强化你在新世纪中面对竞争所需的正面能量,它还能有助于改善现代人最烦恼的心血管疾病,且获得这些还是免费的,只须依靠自己就能帮助自己,且告诉你这是一帖绝对有效的情绪管理处方时,或许你会怀疑这是过于夸大的广告词吧?

  答案当然不是。无数透过实修而获致健康的案例就在眼前,许多人通过静坐让自己的身心更健康,这都是从古至今的不争事实。

  生命会自己找出路,奇蹟常躲在细节处,《静坐 ── 这一档子事》就是一本简单而深入的活教材。作者笔下所称的「师父」这位末代高人,读来有如古代仙人传奇,他为弟子讲述其追随多位道门修炼者而获得的静坐经历,至今仍是修身养性的宝典,中国老祖宗的文化是千古不朽的,这些不曾消失的法宝,可以说是为当代人的身心健康揭开一片曙光。也许有些人会觉得这些经历似乎太过梦幻了,毕竟于今的我们是处在一个科技影像逼真的年代,所有的武林高手虽无处不在,但却是拜影像合成或动画所致的科技效果。在现实生活里,我们已经很难再重逢消失的经典了,因此有人或许会认为这些都是难以做到的传奇故事罢了,但其实你只需要拿起书跟着做看看,经过实修实练,身体即会告诉你结果。

  《静坐 ── 这一档子事》的内容将古老中国道家对静坐养生的身心知识与修习诀窍,透过作者回忆当年师父的教导与自身修炼等经验,将中国道家传统妙法流传了下来,此传承已历经千年以上,其宝贵自不在话下。静坐法门,毋需医药,毋须器材,其窍诀最重要的就是从自身做起,从放松开始,然后逐步地修炼静坐功夫,简单且简便。根据多年下来累积的经验发现,静坐确实有助改善高血压、糖尿病,帮助调和内分泌,助新陈代谢,促进健康长寿 ── 依照本书的心要口诀,配合静坐与站桩,如此简单的方法非常适合忙碌的现代人:因为你只需要一个坐垫、一方容身的空间、一颗安住的心,然后涤虑烦恼、放松身心、放下俗务,让自己融入每个当下,与自己的唿吸共舞。

  静坐提供现代人慢活的生活方式,慢活就是慢下来、静下来。因此静坐最主要的窍诀即是首重字面上的「静」字,静到极致,方能安然宴坐,也才能好好地用心觉察自己的身体需求,谛听自我内在的声音,体会每个流过的感受,通过不断地自我练习,偃息一切烦恼念头,逐渐放下外物外境。

  当身心获致宁静,就不用花大笔钱去追逐青春永驻、健康长生,也不会因焦虑急躁而失眠了。当代人连要睡个好觉都是奢侈,这多因念头奔腾,身心俱焚所致,所以在《静坐 ── 这一档子事》披露了许多道家闭门传授的窍诀精华,主因即是作者不忍见现代人长期处于身心煎熬受苦,且病急乱投医的盲目现象丛生。

  本书指出:珍宝不在他方,珍宝就在自身,我们却往往忽略了自家最珍贵的药方,所谓「自家」即是源自中国道家传承的古老智慧,以及回返自身自性,我们将发现身心的奥妙,色身如一座小宇宙,每个人本来就是疗癒自己身心的最佳医王。

  静坐之前先静心,反观自省,内求宁静,当心中无物,身心即宴如。按照本书所指导的逐一练习,有朝一日,不仅身体可以自己作主,心灵也如朱熹所言:「暂释尘累牵,超然与道俱。不有尘外踪,何由散寂寥。」

  身心一旦如流水般地活泼自在,我们在行住坐卧中就能和整个大千世界打成一片,任它红尘滚滚也终能拂去尘埃。止息慾念滚动。最后不为物慾所累,不为形器所滞碍,身心空寂闲淡,平息内外沸腾,重返身心灵的桃花源,所谓「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採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之境即忽焉现前!与有缘者共勉之。

图书试读

【内文节选一】选自「气动与慾望有关」

「先人每教人止念,念头不住亦枉然。」段师兄说:「这是他老人家在我练习静坐初开始时,他也曾提醒过的一句话。很多人在这上面极难捉捏,因为杂念就像千尺之上的瀑流,极难停息与控制。若一再此上作意,又会变成束心太过,久而久之也会成为病灶。这非一般人可为,也不可用意念强制克制。除非要修炼达到纯阴之下一阳来复,但是这必须是属于心念上的,而非肉体上的,所以在这上我也极长一段时间极为苦恼。

后来师父说:『一切自然,切莫捕捉,万缘放下,只留一炁。』经过一段时间我苦苦参究,才了解到这一炁原来就是我们的心。当时去向师父印证,师父说:『瞎猫碰到死老鼠,虽不中,亦不远,你就在心念上像调琴般地用去。

你们年轻,其实刚下手的地方是很简单的,打坐、数息、盘腿、唿吸、守窍,刚开始时都非难事。困难的就在于血气炽盛的时候,一旦入静,有时极容易就会气动,而气动的时候通常都会来自于欲望处,即一般人误认为是一阳来复。其实很多人十错九蹉就在这个地方,甚至于产生漏丹,或者习惯性漏丹,这是很危险的一件事。还有人把通关窍看成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气有真通和假通,一般初学者所谓的通都是不正确的,有些通了之后若没有明师指点,很容易便会致病,这一点不能不谨慎。』

所以师父所讲的一句话极有道理,也就是『师法自然』,重点便在于用与不用的意念之中那点妙处。」

【内文节选二】选自「失眠症的静坐对治法」

当时在场有一位同修年约三、四十岁上下,他来师父处学习静坐也已经三年多,他也请问了段师兄一些修行上面的问题:「因为我从事的是业务工作,本身又是单位主管,所以有业绩达成目标,而且又有部属需要带动。可能因为这样子的缘故,近来压力太大,导致这段时间都睡不好。特别在打坐的时候心都没有办法专注,跳动得很厉害,胸口处总觉得有一股闷气出不来,因此打坐的效果并没有太好。不知道师兄碰到这种情形,都是怎么对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