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木德精要

塔木德精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Adin Even-Israel Steinsaltz
图书标签:
  • 犹太教
  • 塔木德
  • 宗教
  • 历史
  • 文化
  • 哲学
  • 法律
  • 伦理
  • 经典
  • 学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巴菲特、洛克菲勒、索罗斯、爱因斯坦与全球顶尖人士齐声赞扬:
经典中的经典,不了解《塔木德》就不了解世界!

  华文世界第一本《塔木德》精华解析
  世界级塔木德权威亲自导读
  全面解析犹太人思考、致富、教养的智慧源头!

  被誉为「神圣智慧之书」的《塔木德》,是凝聚了犹太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智慧结晶,内容涵盖人生各个阶段的行为规范与处世准则,以及犹太人经商、教育的独特价值观。在其哺育下,巴菲特、洛克菲勒、索罗斯、爱因斯坦、卡夫卡、佛洛伊德……纷纷缔造了傲人的卓越成就,也令各界追求成功者无不想借由《塔木德》一窥这些人之所以卓越的秘密。

  然而,《塔木德》厚达一万两千多页、多达两百五十多万字,卷帙浩繁、内容复杂,令人不得其门而入。本书由以色列学界翘楚、世界级塔木德专家亲自导读,将《塔木德》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为现代人介绍这个神圣文本中所蕴涵的宗教情怀、人生态度与治学方法。

  本书採取多元观点,彻底掌握《塔木德》繁多复杂的面向。全书从三个角度切入,分别为:历史背景、内容结构及主题、方法学,不仅深刻掌握塔木德之人文精髓,亦洞察体现其中之神圣律法。

  不了解塔木德,就不可能认识圣经诠释,更不可能一窥犹太秘传哲学之堂奥。透过本书,读者将能进一步认识这部维系犹太人千年命脉的圣典,进入《塔木德》的奥妙世界。

本书特色

  ★作者为以色列学界权威,《时代杂志》誉为「千年难得一见之学者」
  ★将原典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是全世界都读得懂的塔木德
  ★解析成就巴菲特、洛克菲勒、索罗斯、爱因斯坦的传奇经典,成功人士必读!
  ★犹太人已掌控世界经济!想一窥犹太秘传哲学之堂奥,必先认识塔木德!

【专家推荐】

  中华福音神学院教授 吴献章
  Holocaust和平纪念馆主任 卓健诚
  台湾神学院旧约学副教授 曾宗盛
  辅大法律系副教授 雷敦龢
  政大宗教研究所教授 蔡彦仁
  基督教论坛基金会执行长 郑忠信
  台湾神学院教授、台大兼任教授 郑仰恩
  ──郑重推荐(依姓氏笔画排列)

【成功人士看塔木德】

  《塔木德》是经典中的经典,是非常多成功人士智慧的泉源。──巴菲特(Warren Edward Buffett),美国企业家,人称「股神」

  不了解塔木德,就不了解犹太人;不了解犹太人,就不了解世界。——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现代物理学之父

  塔木德改变了我对财富的观点,也改变了我的一生。直到今天我还每天读上一遍,以重温犹太智者的教诲。——洛克菲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美国实业家、全球首富

  圣经让每一个人服从上帝的安排,塔木德则让财富服从了我们的选择。——哈默(Armand Hammer),美国石油大王、世界级鉅贾

  塔木德为我们开启了一扇通往财富与自由的大门。——索罗斯(George Soros),全球知名的投资大亨

  管理最重要的品质是保持正确的心态,《塔木德》是让我们内心宁静的教义。——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美国经济政策权威

【专家好评】

  本书使我们更加认识犹太人及其思想的根源,进而将塔木德的教导运用在当今的生活中,确属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卓健诚牧师,台湾Holocaust和平纪念馆、犹太文化推广中心主任

  塔木德的重要性不只是律法,而是生命与生活宝藏。本书不只对于宗教信徒(例如犹太教徒、基督徒)有意义,对一般读者也有极大助益。──曾宗盛,台大「犹太文化」课程兼任教授

  我特别期待基督徒多研究这本书,多认识尤太宗教的美德,因为弟弟一定可以和哥哥学很多的,这就是宗教方面的孝道。──雷敦龢神父,辅仁大学法律系副教授

  坊间有关犹太教或犹太人的书刊,多以实用为取向,少能带领读者掌握犹太传统的精义神髓。此书为犹太教核心知识领域的开拓,弥补了些许的缺憾。──蔡彦仁,政治大学宗教研究所专任教授

  圣经说「认识耶和华是智慧开端」,认识犹太人生活哲学,你可以从这本书开始。──郑忠信,基督教论坛基金会执行长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亚丁.史坦萨兹 Adin Even-Israel Steinsaltz

 
 集教师、哲学家、社会评论家与多产作家于一身,《时代杂志》誉为「千年难得一见的学者」。他终身奉献教育,作育英才无数,因而获颁「以色列奖」(Israel Prize),为该国最高荣誉。

  1937年生于耶路撒冷的平民家庭,于希伯来大学攻读物理学与化学。他曾成立多所实验学校,并以24岁之龄成为以色列最年轻的校长。1965年,他着手开始生涯鉅作:将《巴比伦塔木德》由亚兰文译为希伯来文,并加以评注,2010年四十六卷全数竣工。此外,他着有书籍六十余本、论文数百篇,领域涵盖动物学、神学、社会评论等,其中《十三瓣玫瑰》(The Thirteen Petalled Rose)为卡巴拉经典之作。

  他不懈投入教育工作,于以色列与前苏联地区广设学校与教育机构,既为经师、人师,亦为灵性导师。他曾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ies)驻校学者(爱因斯坦也曾担任此职)、华盛顿特区的伍卓.威尔逊国际研究中心(Woodrow Wilson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驻校学者,并获书院大学(Yeshiva University)、本.古里安大学(Ben Gurion University)、巴伊兰大学(Bar Ilan University)、布兰戴斯大学(Brandeis University)以及佛罗里达国际大学(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等校颁赠荣誉学位。

  现居耶路撒冷,与妻子育有子女三名,孙子、孙女众多。

译者简介

朱怡康


  专职译者。译有《耶稣比宗教大》、《耶稣凭什么》、《跟教宗方济各学领导》、《开启你的灵性力量》、《治癒生命的创伤》、《圣五伤毕奥神父传》等书,另合译有《瑜伽之心》、《复制、基因与不朽》,其它历史、科普译作散见于《BBC知识》月刊。

图书目录

〔专文推荐〕 为世界带来盼望的是生命,而非死亡  曾宗盛
〔专文推荐〕 基督徒也该研读的经典        雷敦龢
〔专文推荐〕 书本的宗教,读经的民族       蔡彦仁
〔专文推荐〕 如何运用塔木德,从本书开始     卓健诚
〔专文推荐〕 寻找智慧的开端           郑忠信
〔作者序〕  进入塔木德的世界

PART 1 历史背景
第1章:何谓塔木德?       
第2章:塔木德时代的生活
第3章:口传律法:初期贤士    
第4章:口传律法:双贤时期
第5章:传道           
第6章:米示拿的汇编
第7章:巴比伦尼亚诠者      
第8章:巴勒斯坦诠者
第9章:《巴比伦塔木德》之编辑  
第10章:塔木德释经传统
第11章:塔木德的印刷      
第12章:打压与查禁

PART 2 架构与内容
第13章:塔木德的架构       
第14章:塔木德的版面安排
第15章:塔木德的主题
第16章:祷词与祝祷
第17章:安息日
第18章:节日
第19章:结婚与离婚
第20章:女性地位
第21章:民法(金融法)
第22章:刑法
第23章:献祭
第24章:饮食律法
第25章:礼仪上的洁与不洁
第26章:伦理与律法
第27章:礼节
第28章:密契主义

PART 3 方法学
第29章:米大示(律法释经学)
第30章:塔木德的思考方式
第31章:古怪问题
第32章:研究方法
第33章:塔木德与律法
第34章:塔木德中的传说
第35章:何谓学者?
第36章:塔木德对犹太民族的重要性
第37章:塔木德未曾完结

图书序言

专文推荐
  
书本的宗教,读经的民族文/蔡彦仁

  
  宗教经典(scripture)是一本或一组带有神圣性和权威性的书,它的来源可能得自天启,也可能是由一个宗教团体的创建者或菁英份子集体撰写出来。这部经典的地位崇高,在崇拜的场合,它往往是仪式的脚本,成为人间与超越界沟通的媒介,在现实生活领域,它塑造了信仰者的价值观,成为群体或个人的最高行事依据,导引他们如何解决问题,渡过各式各样的生命难关。
  
  世界诸大宗教,经常有一本或一组如此性质的神圣经典(canon),我们所熟悉的基督教《圣经》、伊斯兰教《可兰经》、佛教的《法华经》、《坛经》、《金刚经》、《心经》等,都是极佳的范例。许多地方性的宗教虽然不具备书写式的经典(writtenscripture),但总是拥有或短或长的口语经典(oralscripture),透过背诵唸唱,从声音散发出与书写经典相同的力量与功能,印度教原始的《吠陀》和各类宗教的咒语皆属此类。
  
  对我而言,犹太教是一个彻底的经典宗教,它因「经典」奠基而成,也因「经典」独傲于世,更因「经典」得以延续千百年。这个「经典」的总集名称,即是犹太教徒们视为生命之宝的《塔木德》(Talmud)。
  
  犹太教徒宣称,他们的经典由民族救星摩西在西乃山上,接受由神亲自颁佈的「十诫」开启,再增衍成《摩西五经》(Pentateuch),成为后世此一宗教最根本的核心经典,称为「律法书」(Torah)。犹太人根据《摩西五经》在古代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神权王国」(约公元前1000~586年),结合以耶路撒冷圣殿为主的神职体系和世俗政权,走过分合动盪的王朝更迭阶段。在这四百多年期间(部分延续至王朝灭亡之后),犹太社会兴起了一批「先知」族群,自称从神领受了「异象」(visions)或「神谕」(oracles),以批判的态度指责犹太人背离一神信仰,随从异族的多神或偶像崇拜,以及在阶级差异下强欺弱、众暴寡的社会失序现象。众先知的声音集结成「先知书」(Navi’im),构成犹太教经典的另一重要部分。
  
  另一方面,也是在同一历史时段,犹太人极为重视诸王朝的兴衰成败,史家因此纪录各统治者在位期间的家国大事,特别偏重其宗教行谊。在庶民社会领域,耆老所累积的智慧格言,或者民间的宗教圣咏和歌谣俗唱,也受到珍惜而被採撷保留。这些传承的王朝历史和民间智慧资料,被併合成「一般书」(Ketuvim),构成犹太经典的第三部份。古典的犹太教经典,就是包含「律法书」、「先知书」、「一般书」三部分,成为广义的《妥拉》圣经,也是后来基督徒们所称唿的《旧约》。
  
  犹太人宗教信仰的实践,以耶路撒冷圣殿为中心,在祭司神职体系的主导下,形成一个井然有序、内聚力极强的社群。可是,犹太人在公元前586年之后,外族入侵、王朝崩解、领土丧失、圣殿残破、祭司流亡,先前构成神权政治的形制荡然不存,如果犹太人意欲延续其宗教,必须有新的方式以为对应。就具体的物质层面而论,犹太人在「流散」时期(diaspora),能够随身携带的宗教文物,最重要者唯《妥拉》圣经莫属。职是之故,依附在土地与圣殿的信仰活动,转换成以读经和解经为重心,领衔的祭司退位,知识菁英的文士族群或后世所称唿的「拉比」(直译为「我的老师」)取而代之,其地位骤然提升,成为犹太族群新时代的中心人物。
  
  拉比们的专长固然在抄经、读经与解经,但是为因应犹太人在流散期间所遭遇的各类问题,也实际负起带领和辅导人民生活的职责。由此代代传承与积累结果,形成犹太教极为醒目的新现象:第一,由于缺乏中央统一的机制,各地犹太社群由不同的拉比带领,形成多元发展的局面。第二,拉比们开班授徒,以其学问和个人魅力吸引学生前来,一方面普及《妥拉》知识,另一方面则造成学派林立,相互竞合的社群关系。第三,知名拉比不但受到犹太信众的尊敬,也受到居住国统治者的认可,被视为犹太社群的代言人或实质领袖。即是在此脉络下,特定拉比对于《妥拉》的註解,或笔传或口授,皆受到弟子们的尊崇而加以记载背诵,而其个别的言行举止,则受一般信众的拥戴而加以模仿,身教和言教互为加乘,相当程度神圣化了拉比的身份,这也是犹太教「口语经典」因人而贵,地位提升的重要原因。
  
  有关犹太经典如何由《妥拉》增衍至公元400~500年期间编定的《塔木德》,读者需要自行参阅本书作者的详细解释。一言以蔽之,中世纪早期犹太经典的编纂集成,皆是在上述犹太人的历史剧烈变迁下应变的结果。由此观之,一部或一组经典的产生,必然是信仰社群、文本(text)、历史脉络三者的互动产物。因此,我们如果企图了解《塔木德》,就得先熟悉犹太人中古以前的历史演变,然后再进入经典本身,探究其中的微言大义。
  
  必须提出的是,拉比们承先启后,上承以《妥拉》为主的悠久传统,下欲开展新局面以符应多元世界的挑战,其冲击之大、职责之重可想而知,但是也因此种挑战与回应的过程,借由不断的脑力激盪,重新诠释《妥拉》的宗教知识活动,造就了今日犹太教仍然屹立不摇,生机盎然。
  
  坊间有关犹太教或犹太人的书刊,多以实用为取向,不是浮光掠影,即是刻板扭曲,少能带领读者掌握犹太传统的精义神髓。今朱怡康先生下苦功夫,翻译此本冷门但极为重要的《塔木德精要》,而启示出版社愿意鼎力出版,也算是为犹太教核心知识领域的开拓,弥补了些许的缺憾,祈祝读者们能因读此书而受益无穷。
  
  (本文作者为政治大学宗教研究所专任教授)
  
专文推荐
  
为世界带来盼望的是生命,而非死亡文/曾宗盛

  
  犹太教的经典众多,其中最重要的两部是双重妥拉:塔纳赫(Tanakh,亦即希伯来圣经)的妥拉(摩西五经)和塔木德。前者为成文律法,后者是口传律法,两者构成犹太文化的根基,同时也成为生命泉源。尤其塔木德是包含两百五十万字的经典巨作,内容浩瀚广博,举凡宗教、历史、文学、哲学、法律、饮食、节期与习俗,无所不包,触及各个生活层面,如包罗万象的大海洋。
  
  遗憾的是,近年在坊间发行有关塔木德的华文译作,若非论及犹太奇闻轶事,就是讨论如何经商致富,涉略的层面相当有限,对于塔木德的整体内容则少有着墨,未能让读者一窥其丰富而多样的全貌。而《塔木德精要》一书的出版,适时给予读者一个方便入门的机会,可以对塔木德博大精深的内容有整体而基本的认识,从此可见本书的重要性。
  
  来自以色列的亚丁.史坦萨兹(Adin Steinsaltz,1937-)是着述甚丰的拉比、学者和教师,也是举世闻名的塔木德研究权威。他毕生的重要学术成就之一是将塔木德的(亚兰文)内容全数译成希伯来文出版,后者又被译成多国语文发行,获得国际各界赞誉。在众多作品中,史坦萨兹着作的《塔木德精要》一书,妙笔生花地介绍塔木德的形成历史、内容架构,以及研究方法。作者融合广博的知识,将庞杂的塔木德巨着,用平易生动的文字,以故事和实例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说明各段的内容摘要与特色,让读者一览塔木德的精华,同时引导读者认识犹太人如何看待人与上主、与他者、与这世界的关系,以及他们如何形塑出展现塔木德精神的生活态度。
  
  ◆本书内容概要
  
  本书内容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塔木德形成的历史(第一章到十二章),将塔木德时代的生活做简要的历史回顾。主要时间涵盖米示拿时期和塔木德时期,亦即公元前第一世纪到公元第六世纪。其中《巴比伦塔木德》较《耶路撒冷塔木德》更受到后代青睐,成为主要版本。史坦萨兹如数家珍般地介绍各代宗师的思想特色与贡献,并以许多有趣的小故事生动呈现先贤生活的时代,让人耳目一新。
  
  透过历代宗师承先起后的阐述、传承与编辑,最终完成百万言巨着。换言之,塔木德的完成集结了数百年犹太智者呕心沥血的智慧结晶。同时,「塔木德未曾完结」,它向未来开放。作者也提到,塔木德在完成之后,以不同抄本流传欧亚各地,在政经多变的情势中,历经一段艰辛曲折的历史。尤其中世纪以后到近代,塔木德的出版遭受欧洲各地政治与宗教的压迫、刁难与严格审查,甚至被迫删改,所幸最终免于摧毁而保存下来,流传后世,造福犹太民族与世界文明。
  
  第二部分介绍塔木德的架构与内容(第十三章到廿八章),主要包含六卷书,分别为〈种子卷〉、〈节日卷〉、〈妇人卷〉、〈损害卷〉、〈神圣事物卷〉和〈洁净卷〉,共有六十三篇,分段为五百一十七章。史坦萨兹以不同主题贯穿塔木德各卷书的内容大要,带领读者穿越迷宫般的书林,逐章介绍宗教礼仪的重要面向、婚姻、女性地位、法律、饮食与风俗,甚至神祕主义。
  
  这些内容不只反映古代犹太人的思想观念及生活模式,同时也深刻影响后代犹太人的信仰、文化传统与日常生活,直到今日这传统仍鲜活地在世界各地开枝散叶,生生不息。例如犹太人的宗教礼仪、饮食传统、安息日和节日庆典,从古至今仍然随着四季变化,实行在世界各地的犹太族群中。换言之,透过作者精心铺陈的内容,读者不难体会塔木德从过去到现今深深形塑犹太人的生活,让历史传统、变迁转化与现代应用交融成活泼生动的生命之河。
  
  最后,本书第三部分介绍塔木德的思考方式,以及解释这部经典的不同方法(第廿九章到卅七章)。学者们从塔木德研究中整理出不同的解释方法,在米大示以外,塔木德先贤还以范式为思考工具(避免抽象分析),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运用各种不同可能的方式,提出周全的解释,追求真理。有时先贤投入大量心血讨论某些古怪而天马行空的问题,看似荒诞不经、没有实用价值,其实这是为了发掘问题的内在价值,显示认真研究的精神。有趣的是,过去看似无价值的问题探讨,千年之后在当代却成为热门问题,例如人工受孕。
  
  整体而言,后代兴起的研究塔木德方法,可概要分成倾向整体思考的赛法迪传统和注重穷究细节的阿胥肯纳齐传统,而后者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取得优势。此外,后续不同学派运用交互问答形式或其他方法来探究塔木德,各显专长,形成百花齐放的特色。在此多元并存的情况下,最终研究的基本方法仍不离讨论与分析塔木德。
  
  ◆本书可带给读者哪些启发?
  
  《塔木德精要》一书不只对于宗教信徒(例如犹太教徒、基督徒)有意义,对一般读者也有极大助益。首先,读者从本书最大的收获是认识塔木德的博大精深,了解基本知识与观念,激励读者更进一步深入探讨其他丰富的相关内容。与此相关,它也引导读者认识塔木德里影响现代犹太人生活的重要因素,事实上这也牵动着今日世界的脉动,这是犹太文化的魅力之处。
  
  换言之,塔木德的重要性不只是律法,而是生命与生活宝藏。读者透过本书认识犹太人的历史、宗教与文化,并了解他们如何以生命和热情来持守信仰传统,代代相传,并且实践于日常生活中。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带给世人许多鼓舞,尤其对于那些在世界强权下喘息的弱小民族,这精神赋予生命的盼望与力量。
  
  再者,面对不断变动的时局,现代社会如何一方面持守美善传统于不坠,而另一方面也透过调适与改变而继续生生不息?这过程充满挣扎,面对内部压力与外来多方挑战,需要大无畏勇气与智慧方法,让文化在传统与创新之中继续传承下去。读者可以从这本书阐述的内容得到一些灵感与启发。
  
  第三,本书鼓励读者培养深入了解他者与展现敬意的态度。在当今多元而竞争的社会里,各种观点与论述百鸟争鸣,各个意图寻找可以发声与生存的空间。而强势者经常忽略或漠视弱势声音,甚至弱肉强食,造成许多压迫与不幸。因此,要建造一个多元而健康的社会,培养一种对他者及其文化的认识、尊重、甚至是欣赏的态度,创造各方生存共荣的空间,尤其重要。
  
  最后,塔木德继承妥拉的理念,坚信人具有上帝的形象,人类可以参与世界的创造,投入改造生存环境,将之提升为更美的生活世界(例如参考本书廿八章)。这种积极的精神鼓舞饱受各样负面现实摧残的世人,抱持希望,继续勇敢前进,在死亡的阴影下开创无穷的生机。正如塔木德的历代贤者一再强调的,能为这世界带来盼望的是生命,而非死亡。
  
  (本文作者为台湾神学院旧约学副教授、台湾大学共教中心兼任副教授)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