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病毒学

图解病毒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病毒学
  • 医学
  • 生物学
  • 微生物学
  • 图解
  • 科普
  • 教材
  • 病毒
  • 传染病
  • 公共卫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以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的方式的与通俗易懂的语言,整体性而系统化地介绍了病毒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
  ●特别凸显出关键性的重点,将理论与实务做有效地整合,内容精简扼要。
  ●适用于医护相关科系学生、研习医护通识课程的学生、医护相关职场的从业人员、对病理学有兴趣的社会大众与参加各种医护认证与相关考试的应考者。

  本书包括总论和个论, 总论重点介绍病毒的基本性状、感染与免疫;个论则重点介绍唿吸道病毒、肠道病毒、急性胃肠炎病毒、肝炎病毒、疱疹病毒、逆转录病毒、及狂犬病毒、人乳头瘤病毒等。也介绍了病毒学总论,各种常见的病毒及朊粒。同时针对教学中的重点与内容的疑难之处,充分运用非线性互动式的呈现方式,以图、文、表并茂的立体互动式空间,呈现出多样化与生动活泼的崭新教学方式,深刻地营造出更易于被学生所接受的教学方式。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圖解病毒學》以外的其他主题书籍的详细简介,旨在提供深入且引人入胜的阅读体验。 --- 书籍简介:《星辰的低语:宇宙演化与深空探索的边界》 一、 宏大叙事:从奇点到万物的史诗 《星辰的低语:宇宙演化与深空探索的边界》是一部跨越了时间与尺度的史诗级著作,它不仅梳理了现代宇宙学和天体物理学的最新发现,更将这些冰冷的科学数据编织成一幅波澜壮阔的宇宙生命图景。本书的核心在于探讨“我们从何处来,又要往何处去”的终极追问,通过严谨的科学论证和充满人文关怀的叙述方式,引导读者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思想漫游。 第一部分:创世之初的回响 本书的第一部分聚焦于宇宙诞生的瞬间及其最初的几秒钟。我们详细解析了大爆炸理论的支撑证据——包括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的精细结构和哈勃膨胀定律的精确测量。作者没有停留在教科书式的描述,而是深入剖析了“暴胀理论”如何解决了视界问题和扁平性问题,并引入了对量子引力前沿研究的探讨,例如圈量子引力(LQG)和弦理论的某些概念,以期描绘出普朗克时期那不可思议的物理状态。 随后,我们进入了物质形成的漫长纪元。从夸克、轻子到质子的形成,再到核合成的“黑暗时代”,本书以清晰的图表和深入的解析,描绘了早期宇宙如何从炽热的等离子体中分离出第一批基本粒子。我们着重探讨了暗物质和暗能量在塑造早期宇宙结构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对大规模结构形成(如希格斯场演化和物质非均匀分布的种子)的模拟分析,读者将对宇宙的“骨架”如何搭建有一个具象化的理解。 第二部分:恒星的熔炉与元素的炼金术 宇宙的演化离不开恒星的生与灭。本书的第二部分是关于恒星结构、生命周期及其在宇宙化学演化中的核心地位。 我们首先剖析了恒星的诞生:从分子云的引力坍缩到原恒星的形成,以及主序星阶段的核聚变过程(质子-质子链和CNO循环)。随后,本书详细区分了不同质量恒星的命运。对于太阳质量级别的恒星,我们将探讨红巨星分支、氦闪、行星状星云的形成,以及最终成为白矮星的演化轨迹,并引入钱德拉塞卡极限的物理意义。 对于大质量恒星,我们将深入探讨其生命终结时的壮丽景象——超新星爆发。本书不仅解释了II型超新星的核坍缩机制,更详尽阐述了超新星遗迹如何成为宇宙中重元素(如金、铀等)的主要来源。我们还专门开辟章节,讨论了中子星的极端物理特性,包括其奇特的物质状态(如夸克物质的可能性)和脉冲星的精准计时作用。最后,我们聚焦于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之一——黑洞。从史瓦西半径到事件视界,从霍金辐射的理论猜想,到LIGO探测到的引力波事件,本书提供了迄今为止最全面的黑洞物理学综述。 第三部分:系外行星与生命的可能性 本书的第三部分将视角转向宇宙中无数的“角落”,探讨我们太阳系之外的世界,以及生命存在的概率。 我们详细介绍了系外行星的探测技术的革命性进步。从最初的凌日法(Transit Method)到视向速度法(Radial Velocity),再到利用引力微透镜效应的最新应用,本书为读者构建了一个清晰的技术发展脉络。我们对已发现的各类系外行星进行了分类:热木星、超级地球、洛厄尔行星(围绕红矮星运行的行星)以及那些处于宜居带的潜在世界。 更引人入胜的是对生命起源(Astrobiology)的跨学科探讨。本书结合了化学、地质学和天体生物学的最新研究,分析了“生命三要素”(液态水、有机分子和能量来源)在宇宙中分布的普遍性。我们探讨了米勒-尤里实验的后续发展,以及在彗星和小行星上发现的氨基酸等前生物分子,思考生命是否是宇宙演化中必然的产物,而非偶然的奇迹。 第四部分:人类的深空远征与未来展望 最后一部分将读者的目光拉回到我们自身的文明,探讨人类探索宇宙的未来蓝图。 我们回顾了航天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从阿波罗计划到哈勃空间望远镜,再到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JWST)带来的全新宇宙图像。本书特别关注了行星际探索的未来方向:载人登陆火星的挑战(包括辐射防护、生命支持系统和资源就地利用技术ISRU),以及对木卫二(Europa)和土卫六(Titan)等可能存在地下海洋或复杂有机化学的卫星的探测计划。 在理论前沿,本书也探讨了科幻与科学交汇的领域,例如戴森球的理论可行性、曲速驱动(Warp Drive)的物理学限制,以及费米悖论(Fermi Paradox)的最新解释模型。我们以对“宇宙未来”的深思作为结尾:宇宙是最终走向“大撕裂”(Big Rip)、“大冻结”(Big Freeze)还是“大坍缩”(Big Crunch)?这些终极命运的预测如何影响我们当下对宇宙的认知和探索欲望? 二、 写作风格与特色 本书的叙事风格旨在平衡科学的精确性与文学的感染力。作者大量采用了高质量的、经过精确计算的艺术化模拟图和复杂概念的简化流程图,确保即便是对高深物理学概念不熟悉的读者,也能通过视觉化的方式理解其精髓。 专业深度:引用了近十年内发表于《自然》、《科学》、《天体物理学期刊》等顶尖期刊的最新研究成果,确保内容的尖端性。 历史脉络:详细梳理了从伽利略到爱因斯坦,再到当代探测任务的设计理念和关键科学家们的思想转变过程。 跨学科整合:将物理学、化学、地质学和工程学知识融会贯通,展示宇宙学研究的广度。 《星辰的低语》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天文学的书,它更是一部关于人类求知欲和不懈探索精神的赞歌。它邀请每一位读者,暂且放下尘世的喧嚣,抬头仰望星空,去聆听那亘古不变的、来自宇宙深处的低语。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刘明德
  

  现职:
  私立仁德医护管理专科学校基础医学科讲师
  
  经历:
  私立仁德医护管理专科学校基础医学科讲师
  私立秀传医学技术学院讲师
  
  学历:
  台湾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硕士(1995-1998)
  
黄国石
  
  现职:
  安泰医院麻醉科主任
  
  经历:
  马偕纪念医院主任级医师
  台大医院主治医师
  台大医学院兼任讲师
  
  学历:
  台湾大学医学士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病毒总论
1-1概论
1-2病毒的生物学性状(一)
1-3病毒的生物学性状(二)
1-4病毒的增殖(一)
1-5病毒的增殖(二)
1-6病毒的增殖(三)
1-7病毒的增殖(四)
1-8抗病毒的治疗策略
1-9病毒的异常增殖与干扰现象
1-10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1-11病毒的分类
1-12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1-13病毒的发现、病毒体的大小与形态
1-14病毒的结构
 
第二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2-1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
2-2病毒感染的类型
2-3病毒的致病机制(一)
2-4病毒的致病机制(二)
2-5病毒的致病机制(三)
2-6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一)
2-7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二)
2-8病毒的检查方法 (三)
2-9 抗病毒免疫(一)
2-10 抗病毒免疫(二)
2-11抗病毒免疫(三)
2-12病毒感染与免疫(一)
2-13病毒感染与免疫(二)
2-14病毒感染的检测
2-15病毒感染的途径与类型
2-16免疫预防
2-17 病毒感染的治疗
 
第三章 唿吸道感染病毒

3-1 概论
3-2流行性感冒病毒(一)
3-3流行性感冒病毒(二)
3-4副黏病毒:麻疹病毒
3-5副黏病毒:腮腺炎病毒
3-6副黏病毒:唿吸道合胞病毒
3-7其他唿吸道病毒:SARS冠状病毒(一)
3-8其他唿吸道病毒:SARS冠状病毒(二)
3-9其他的唿吸道病毒:腺病毒
3-10其他的唿吸道病毒:风疹病毒
 
第四章   肠道感染病毒
4-1 概论
4-2嵴髓灰质炎病毒:生物学的性状
4-3嵴髓灰质炎病毒:致病性与免疫性
4-4嵴髓灰质炎病毒:微生物学检查
4-5柯萨奇病毒与埃会病毒
4-6急性胃肠炎病毒:轮状病毒概论
4-7轮状病毒: 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的原则
4-8急性胃肠炎病毒:杯状病毒与星状病毒
 
第五章 肝炎病毒
5-1 概论
5-2 A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学性状
5-3 A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5-4 B型肝炎病毒:生物学的性状
5-5 B型肝炎病毒: 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5-6 B型肝炎病毒:抗原的组成
5-7 B型肝炎病毒:病毒培养与增殖
5-8 B型肝炎病毒: 致病性与免疫性(一)
5-9 B型肝炎病毒: 致病性与免疫性(二)
5-10 B型肝炎病毒: 微生物学检查
5-11 B型肝炎病毒: 防治的原则
5-12 C型肝炎病毒:生物学性状
5-13 C型肝炎病毒: 致病性与免疫性
5-14D型肝炎病毒
5-15 E型肝炎病毒
5-16 G型肝炎病毒与输血传播肝炎病毒
 
第六章 人类疱疹病毒

6-1疱疹病毒概论
6-2 单纯疱疹病毒(一)
6-3 单纯疱疹病毒(二)
6-4 EB病毒
6-5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6-6巨细胞病毒
6-7其他的疱疹病毒
 
第七章 虫媒病毒   
7-1虫媒病毒: B型脑炎病毒概论
7-2 B型脑炎病毒(一)
7-3 B型脑炎病毒(二)
7-4登革病毒
7-5登革病毒与森林脑炎病毒
 
第八章 出血热病毒
8-1汉坦病毒:生物学的性状
8-2汉坦病毒: 流行的流程及致病性与免疫性
8-3汉坦病毒与新疆出血热病毒
 
第九章   逆转录病毒
9-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9-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生物学性状
9-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致病性与免疫性(一)
9-4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致病性与免疫性(二)
9-5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微生物学的检查与防治的原则
9-6人类嗜T细胞病毒
9-7爱滋病病毒(AIDS): 爱滋病的特点
9-8爱滋病病毒(AIDS): 爱滋病的治疗(一)
9-9爱滋病病毒(AIDS): 爱滋病的治疗(二)
9-10爱滋病病毒(AIDS):爱滋病的预防
 
第十章   其他的病毒
10-1狂犬病病毒:生物学的性状与培养的特性
10-2狂犬病病毒:致病性与免疫性及微生物学检查
10-3人乳头瘤病毒:生物学的性状
10-4人乳头瘤病毒: 致病性与免疫性
10-5感染性蛋白体:生物学的性状
10-6感染性蛋白体与克雅病

图书序言

序言
  
  学习病毒学必须掌握病毒的形态、结构、增殖、感染与致病性特点,以及引起人类疾病的常见病毒的主要特点。病毒学主要阐述与医学有关病毒学的生物学特性、致病和免疫机制,以及特异性诊断和防治措施。
  
  病毒的基本性状之学习目标为:(一)掌握病毒的概念,基本结构,病毒增殖週期的定义、过程及增殖的异常现象,分类(二)了解病毒的大小形态,培养,遗传和变异。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之学习目标为:(一)掌握病毒的致病功能(整体水准,细胞水准,对免疫系统的功能)(二)掌握抗病毒免疫(干扰素与NK细胞,特异性免疫)。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之学习目标为:(一)了解病毒的诊断,抗病毒治疗,病毒感染的预防。
  
  唿吸道感染病毒之学习目标为:(一)掌握流感病毒、麻疹病毒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流感病毒的抗原结构及变异(二)掌握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的致病性(三)了解唿吸道病毒的微生物检查法,防治原则。
  
  肠道感染病毒之学习目标为:(一)掌握嵴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性、免疫性及特异性预防(二)了解其他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ECHO病毒)的致病性(三)了解肠道病毒的微生物检查法,防治原则。
  
  肝炎病毒之学习目标为:(一)掌握肝炎病毒的分类,各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学性状,传播方式,HAV、HBV、HCV、HEV的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检查法(二)了解D型肝炎病毒等其他肝炎病毒的致病性与免疫,及生物学检查法
  
  虫媒病毒之学习目标为:(一)了解黄病毒与A型病毒的共同特征(二)掌握B型脑炎病毒的的生物学特征,传播途径,致病性与免疫性,防治原则(三)了解登革病毒、森林脑炎病毒的传播途径,致病性与免疫性,防治原则(四)了解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出血热病毒之学习目标为:(一)了解常见的引起出血热的病原体,生物学性状,流行部位,致病性与免疫性(二)了解微生物学检查方法,防治原则。
  
  疱疹病毒之学习目标为:(一)掌握疱疹病毒的共同特点(二)掌握常见致人类感染的疱疹病毒种类(三)掌握HSV、VZV、EBV、CMV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四)了解单纯疱疹病毒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潜伏感染特性;巨细胞病毒与先天性感染;EB病毒与鼻咽癌的关系(五)了解HSV、VZV、EBV的微生物学检查方法,防治原则。
  
  逆转录病毒之学习目标为:(一)了解逆转录病毒的种类(二)掌握HIV生物学性状(形态与结构,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病毒的复制与变异、病毒受体与细胞亲嗜性、培养特性、抵抗力),致病性与免疫性(传染来源与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致病机制),防治原则(三)了解逆转录病毒分型,HTL-I,HTL-II。
  
  其他的病毒之学习目标为:(一)掌握狂犬病毒、HPV的致病性与免疫性。(二)了解狂犬病毒、HPV的生物学性状,微生物学检查方法,防治原则(三)了解prion生物学形状,致病性与免疫性(四)了解prion的诊断和防治。
  
  本书包括总论和个论,总论重点介绍病毒的基本性状、感染与免疫;个论则重点介绍唿吸道病毒、肠道病毒、急性胃肠炎病毒、肝炎病毒、疱疹病毒、逆转录病毒、及狂犬病毒、人乳头瘤病毒等。也介绍了病毒学总论,各种常见的病毒及朊粒。
  
  本书针对教学中的重点与内容的疑难之处,充分运用非线性互动式的呈现方式,以图、文、表并茂的立体互动式空间,呈现出多样化与生动活泼的崭新教学方式,深刻地营造出更易于被学生所接受的教学方式。由于本书的教学内容相当多、临床操作流程相当富有真实的临场感、图片精美、呈现方式富有幽默感而相当地轻松愉快、引人入胜,从而能够有效地提昇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负担、有效地缩短了学习的时间并强化了教学的效果。
  
  本书参考了许多专业书籍,对其中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重点、疑难之处做了深入浅出的归纳与推理,从而形成了若干的教学专题。整体性教学流程力求内容的主轴相当清晰易懂、前后的连动关系密切整合、内容的层级相当分明并特别突显出重点与疑难之处。
  
  鉴于编着者编写的时间相当匆促,疏漏在所难免,尚望亲爱的读者群与海内外先进不吝指正。

图书试读

1-1概论
 
在希腊有一则神话这样写道:众神之父宙斯送给美女潘朵拉一个盒子,并嘱咐她在途中千万别打开。但是潘朵拉抑制不住好奇心的驱使,忍不住打开盒子。结果从里面跑出各种恶魔,例如战争、仇恨、疾病及灾荒等。它们从此与人类文明相生相随。
 
(一)病毒的概念
 
1.病毒(virus)只能在活细胞内,以自我复制的方式来做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2.病毒是一种体积相当微小,无产能的酶系统,可以通过除菌泸器,绝大多数需要使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3.病毒结构相当简单,由蛋白质和核酸所组成,仅含有一种类型的核酸(RNA或DNA),并无完整的细胞结构。
 
4.病毒必须在专性细胞内寄生,必须活的易感细胞之内存活。
 
(二)病毒的特征:
 
1.体积微小:(1)以纳米(nm)为测量的单位。
 
2.为非细胞的结构,结构相当简单:(1)仅由核酸和蛋白质所组成(2)仅含有一种核酸(RNA或DNA)(3)缺乏酶系统、并无细胞的结构。
 
3.严格地在活细胞内寄生(分子层级的寄生)。
 
4.对抗生素并不敏感,但是对干扰素相当敏感。
 
5抵抗力相当特殊,对抗生素并不敏感,对干扰素相当敏感。
 
6.在医学微生物中佔有重要的地位:(1)病毒感染佔75%(2)传染性较强,传播较快,流行较广,诊治相当困难,病死率较高,其后遗症相当严重(3)与肿瘤和自身免疫病相关(4)持续性的感染(5)威胁健康的新病原体会不断地出现。
 
7.病毒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会引起人类多种疾病,依据相关的统计显示大约有75℅的人类传染病由病毒感染所引起。
 
8.其中有些病毒传染性较强,流行广泛,例如流感病毒已经引起数次世界性大流行;有些病毒会引起先天性感染,危害极大,例如风疹病毒可以透过胎盘感染胎儿,导致死胎或先天性畸形胎儿;有些病毒会引起慢性持续性感染,例如B型肝炎病毒所引起的慢性B型肝炎;也有些与人类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例如人乳头流病毒会引起人类子宫颈癌等。
 
9.目前,尚无特效药物用于治疗病毒性疾病,故防治病毒感染的研究显得极为重要。

用户评价

评分

身為一個對科學充滿好奇,但又不太擅長閱讀艱澀文字的人,這本《圖解病毒學》簡直是為我量身打造的。我一直覺得病毒學是一個既迷人又有點可怕的領域,但總是覺得離自己太遙遠,難以觸及。這本書的出現,完全打破了這個觀念。它用一種非常友善、圖像化的方式,將病毒的世界展現在我眼前。書中的插畫風格非常吸引人,不僅色彩鮮豔,而且細節描繪得非常到位。從病毒的基因組到它們的蛋白質外殼,每一個部分都被清晰地呈現出來。更重要的是,作者將複雜的生化反應,例如病毒複製和蛋白質合成,都用非常直觀的流程圖和動畫式的插圖來解釋,讓我在腦海中能形成清晰的畫面。我甚至覺得,光是看圖,就能夠理解很多概念。這本書不僅僅是介紹病毒的結構,還觸及了病毒的演化、診斷、以及疫苗開發等重要議題,讓我在享受視覺饗宴的同時,也獲得了豐富的知識。

评分

平常我不太常接觸這類型的科普讀物,總覺得會很難讀懂。但這本《圖解病毒學》真的讓我跌破眼鏡!我原本以為「圖解」兩個字只是噱頭,沒想到裡面的插圖精緻到可以當作藝術品了。最讓我驚喜的是,書中對於病毒如何感染細胞的過程,作者用了許多生動的比喻,像是病毒就像是「微小的入侵者」,而細胞則像是「堡壘」。這樣的描寫,讓原本抽象的生化過程,變得非常具象化。而且,書裡面的文字解說也非常簡潔有力,不會有冗長的學術術語。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病毒突變」的篇章,作者透過一些有趣的示意圖,清楚地解釋了為什麼病毒會不斷變異,以及這對我們人類會造成什麼影響。這本書讓我在短時間內,就能夠對病毒這個世界有了一個全面的認識。我覺得對於一般大眾,甚至是中學以上的學生,這本都是一本非常好的入門書籍,能夠培養對科學的興趣。

评分

這本《圖解病毒學》的出現,簡直是解了我一直以來對病毒的許多疑惑,尤其是在經歷了近幾年的全球疫情之後。過去,我們只能從新聞報導或一些零散的科普文章中得知病毒的資訊,但往往缺乏系統性的了解。本書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從病毒的基本結構、分類,到它們如何入侵細胞、製造複製、以及免疫系統如何對抗,都進行了詳盡且易於理解的闡述。我特別欣賞書中對不同類型病毒的介紹,例如流感病毒、愛滋病毒、冠狀病毒等等,都搭配了清晰的結構圖和作用機制示意圖,讓我在短時間內就能掌握它們的特點。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講解病毒與宿主細胞互動的過程中,並沒有流於冰冷的科學術語,而是運用了許多貼切的比喻,讓讀者更能體會到病毒狡詐的生存策略,以及人體免疫系統的精密運作。這本書的內容非常紮實,但透過圖解的輔助,閱讀起來卻一點也不會感到枯燥乏味,反倒像是在閱讀一本精彩的科普故事書,讓人忍不住一頁接一頁地翻下去。

评分

我對這本《圖解病毒學》的評價,大概會是「相見恨晚」這四個字最貼切。過去我總以為病毒學是一個高深莫測的領域,充斥著各種我看不懂的化學式和基因序列。但這本書完全顛覆了我的認知。它就像一位耐心溫和的導師,一步步引導我走進病毒的奇妙世界。書中的圖解,不僅僅是輔助文字的說明,更像是獨立的知識載體。作者巧妙地運用不同顏色、線條和圖示,將病毒的結構、複製、傳播等複雜的機制,以一種視覺化的語言呈現出來。我最欣賞的是,書中對於病毒在不同宿主間傳播的案例分析,都配上了詳細的地圖和傳播鏈示意圖,讓讀者能夠直觀地理解疫情擴散的過程。這本書讓我深刻體會到,科學知識的傳播,原來可以如此有趣且富有魅力。它不僅讓我學到了許多關於病毒的知識,更讓我重新燃起了對科學探索的熱情。

评分

最近在書店閒晃,無意間被一本封面設計充滿巧思的書吸引住了。「圖解病毒學」這個書名,乍聽之下,我原本以為會是一本相當學術、生硬的教科書,畢竟「病毒學」三個字聽起來就充滿了複雜的專業術語和難以理解的結構。但翻開第一頁,我便被其精緻的插畫風格和清晰易懂的編排所驚豔。作者似乎花了大量心思,將原本抽象的病毒結構、複製過程、以及它們如何感染宿主等概念,轉化為一幅幅生動有趣的圖案。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病毒演化的解釋,透過圖解,彷彿能看見病毒一代代變異、適應的軌跡,讓人對這些微小卻極具影響力的生命體,有了更深層的認識。對於我這種非專業背景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入門途徑,不再需要對抗密密麻麻的文字,而是透過視覺化的方式,輕鬆愉快地理解病毒學的奧秘。我甚至覺得,如果我以前在學校上生物課時有這本書,或許會對病毒學產生截然不同的興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