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年民主路 台湾向前行

廿年民主路 台湾向前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诚实面对廿年民主得与失
倾听青壮年学者给新政府的建言

  ‧立刻停止补助伪高科技、重代工而轻研发的劫贫济富错误政策
  ‧你的贫穷和愤怒,二十年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必须负绝大部分责任
  ‧以价值取代产值,採取「后中国因素时期」经济战略
  ‧七十岁的宪法,七次修宪却从未增补过人权清单
  ‧尊重北方共识,他将是坚定的盟友;依恃北方共识,恐怕什么都没有
  ‧超克民族国家体系的悲情和伪善,以普世价值重建我们的全新共同体
  ‧国会议事程序的修正与透明化,就是不折不扣的宪改关键工程

  以联合报系愿景工作室2016年选后大型民调结果为起点,邀集中研院、台大、政大等一流研究机构的政治、国关、社会、法律领域青壮学者,从国家认同、国际战略、寻求经济新典范、国会与宪政改革、社会正义与公平分配等五大范畴切入,回顾台湾实行总统民选二十年来的得与失,并对蔡英文政府执政后的全新局势提出剀切建言。

受访学者专家

  王 平(中央研究院院士)
  朱宥勋(文化评论人)
  朱敬一(中央研究院院士)
  吴音宁(溪州乡公所主秘)
  李鸿源(台大土木系教授)
  辛炳隆(台大国发所教授)
  花敬群(德明财经科大副教授)
  段锦全(新加坡国立大学金融讲座教授)
  胡胜正(中央研究院院士)
  孙友联(劳工阵线募书长)
  郝明义(知名出版人)
  郭 位(中央研究院院士)
  陈东升(台大社会学系教授)
  管中闵(中央研究院院士)
  刘克襄(知名作家)
  刘毓秀(台大外文系教授)
  薛承泰(台大社会学系教授)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萧新煌


  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校区社会学博士,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吴启祯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经济学博士,台湾大学跨领域创新专案博士后研究。

林敏聪

  德国马克斯普郎克研究所/哈勒大学物理学博士,台湾大学物理学系特聘教授。

林宗弘

  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博士,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汪宏伦

  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苏彦图

  哈佛大学法学博士,中央研究院法律学研究所助研究员

张文贞

  耶鲁大学法学博士,台湾大学法律学院专任教授

童振源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阶国际研究学院博士,柏克莱加州大学访问学者
 

图书目录

PART 1 反省与愿景
总论 台湾向前看 向前行 萧新煌
以「经济转型正义」为起点的「创新经济」 林敏聪/吴启祯
后中国路线的台湾经济发展:揭开自主创新的可能性 吴启祯/林敏聪
走出认同困境,重建共同体论述 汪宏伦
台湾的国际大战略建议 童振源
宪改人权的新趋势:国际人权入宪 张文贞
取向程序的国会改革苏彦图
台湾社会公平:廿年新自由主义经济的社会后果及其解方 林宗弘

PART 2 愿景工作室专题报导
寻找经济活路
新政府将上台 产业领袖对经济远景既忧虑又期待
新政府产业政策如「抓周」 学者质疑走不出困境
九项问卷调查统计图
眼看南韩FTA一个个签 企业好焦急
百大公协问卷调查 民进党:将作为未来策略参考
看到近四十年来最严峻的形势 历任五经长提建言
招商外资需松绑法规 连玉苹:应延长台湾产业链
面对红潮 不能「封起海崃」将市场拱手让人
航太产业处境如飞鱼遭夹击 汉翔仍逆风起飞
产业转骨 加速迈向工业4.0
经济再起 政治松手才能飞
五缺缠身 投资、薪资难以抬头
不盖国光后 经济发展与土地正义仍在寻找平衡
学者专访:朱敬一、李鸿源、管中闵、郭位、胡胜正、段锦泉、王平
凝聚国家认同
联合报民调:73%自认为是台湾人 46%要永远维持现状
国族认同调查结果统计表
蔡总统必须面对的现状
学者看法分歧:绿执政 习的「地动山摇」会转向?
台湾新民意:维持现状仍是主流
认同漂移:在「中华民国」与「天然独」间摆盪的台湾
不同世代怎么说
描绘政策蓝图
经济民主化:蔡总统的难题
体制、国会、经济
非核、电价、长照
实践国会改革
八成六民众:台湾已经卡了十一年
张善政:不要每四年就重开机
陈冲:有两个教练怎么打球?
吕秀莲:民进党没有借口了
游钖堃:两岸关系 民主崛起才有和平
打开密室 新国会不再摸黑立法?
国会改革三方向
宪政问题多!何种体制能使国家摆脱停滞?
政策好卡!民主开放、行政效率怎平衡?
实现社会正义
迫切的民意:年金改革、给我长照
说好的幸福呢?分配失衡 苦闷头家提5问
社会不公、贫富不均 年轻世代渴望正义
年金改革、长照找共识 小英没太多时间
青壮年忧心年金破产 分配正义难推动
长照财源税收制?新政府还需与社会沟通
向外国借镜:看美国、北欧、日本、南韩怎么做
分配正义 各世代这么说
郝明义:爆肝可以成功的年代 已不存在
朱敬一:克服加税障碍 用对沟通方法 台湾人没那么不理性
薛承泰:蔡英文最大问题在于班底多少
孙友联:台湾制度存在三种不公 最低工资应法制化
陈东升:改革社会不平等 将是未来施政主轴
刘克襄:与其GDP保1 不如追求绿色指标
辛炳隆:调高基本工资不是万解 政府应着墨低薪造成的问题
吴音宁:商业大政府小 分配当然「不正义」
花敬群:要整顿租屋黑市
刘毓秀:长照怎推动 重点要回到人民身上
 

图书序言

总论:台湾向前看 向前行 萧新煌

二十八年前(一九八八),我出版了一本书,书名叫《台湾向前看》,书稿则是前一年,即解严(一九八七)当年的九月完成。当时书名有「向前看」字眼,隐含了我对「后解严」台湾前途的展望、憧憬和期许,我想看到的就是一个为台湾勾勒出来的经验乌托邦。那个乌托邦是建立在几个新价值、新理想的蓝图上,那些核心价值不外乎是自由、民主、和谐、知识、效率、公平、永续。「解严后」给很多台湾知识份子和民众一个新的梦境,亦即至少「政治民主」、「族群和谐」和「社会公平」马上可以来临和落实。但是一九八七年迄今已快三十年,上述七个理想又倒底有多少是实现了?乌托邦在台湾已是现实或还仍是幻想?

现在重读我自己那本《台湾向前看》的一些分析观点,如掌握长期社会变迁大轨迹,提升社会力的改革潜能和确立国家发展方向、目的和路线,迄今恐怕还是有效、有用。依此而论,战后七十年的台湾,前四十年的最伟大成就就是民间社会力和反对运动逼出了政治解严,而近三十年的最巨大工程不外乎就是结合社会力、政治力和经济力打造民主制度、社会公平和经济改革。

解严后的第二年,我期待台湾用理想、用价值「向前看」。第一次总统民选(一九九六)后二十年,我更同意台湾应该带着智慧、创意和决心「向前走」!

这本由联经出版的新书以《廿年民主路 台湾向前行》为名,不只是要在总统民选(一九九六)正式进入民主转型算起的二十年后,替台湾算总帐,做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余赊对照表」(balance sheet),还更要在历经三次民主政党轮替(二○○○、二○○八和二○一六)后的今天,细数台湾该如何跨出新步伐,勇敢向前行。

本书分两大部分,前一部分是专论,七位学者专家依「寻找经济活路」、「确立国家认同」、「描绘政策蓝图」、「实践国会改革」和「落实社会正义」四大主题撰写专文;第二部分则是上述四个主题由记者分别深入採访和报导并舖陈各议题的纵身和宽度。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