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書奬、香港藝術發展局「年度最佳藝術傢奬」得主
潘國靈N年醞釀的第一部長篇小說:
「我不僅關注書寫狀態,也關注文學在這世界的命運!」
一個作傢消失瞭
一場漫長的解咒
一個文字女巫的生成
一段幽靈的召喚
一趟消失的旅程
思考寫作世界和消失的種種可能與命運。 《寫托邦與消失咒》有三個人物、兩段情感故事,作傢遊幽為瞭創作關於「消失」的小說而自行失蹤,他的愛人悠悠四處尋找,為瞭進入他的創作生命而來到瞭「寫作療養院」,療養院的看守人餘心一邊帶領悠悠遊逛不同的房間和角落,一邊勾畫處身的城市景觀,共同砌齣一座沙城的社會鏡像與曆史命運,即「香港」!
悠悠被情人丟棄,失魂落魄地來到療養院,想找迴男子遊幽,而遇到瞭解救者餘心。為尋迴這消失瞭的作傢,餘心引導悠悠,寫下遊幽莫名齣走的過程,以便瞭解事故的真相。追求安樂窩、世俗幸福的女子,無法理解在寫托邦療養院沉潛寫作的男子。隻有同樣進入寫作世界的女子,纔能明白作傢的魂去瞭哪裏。
小說穿梭於雙重世界間,沙城與寫托邦,此處與他方。以沙城的示範屋苑「華麗安居」為序,進入寫托邦的世界。一個作傢驀地消失,女子悠悠追逐其作傢情人遊幽於密室中,密室成瞭一所「招魂屋」。悠悠在寫,恍如尋覓也是與影子共舞,亦像把消失的對象埋葬,將之轉化為幽靈。消失的地方不在沙城現場,而把悠悠引至「寫托邦」國度──心靈鏡像投射或處於沙城內核縫隙的隱蔽處。在寫托邦,悠悠遇上看守人/文字巫師餘心,在其召喚下一支流放的寫作族群展現眼前,「夜寫者」、「孤讀者」、「築居師」、「迴頭者」、「失焦者」、「巫寫會」、「沉降者」等逐一登場,其中的空間幻景──「寫作療養院」、「迴頭橋」、「刻寫闆屋」、「消失角色收容所」、「修道院迴廊」等不斷變換。消失的遊幽也許在其中,又或者,他不過是她寫作時捲吐的香菸。
名人推薦 王良和、李歐梵、洛楓、淩逾、張曆君、陳智德、葛亮、董啓章、廖偉棠、鄧小樺、駱以軍、謝曉虹、聶華苓── 颱港海外文壇名傢一緻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