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深道遠

嶺深道遠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曆史
  • 文化
  • 嶺南
  • 旅行
  • 遊記
  • 民俗
  • 風土人情
  • 散文
  • 隨筆
  • 地域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是作者集寫作晚期的部分散文,小品文及雜文的閤集。內容側重憶往,及對人、事、物的即時雜感。

  本書共分四輯。首輯「思親懷友憶故人」收錄作者緬懷母親及友朋之作,憶及曩昔相處的點滴,情意綿綿、真摯溫馨;次輯「書藝淺說」為作者論述中國文字的書寫技巧及藝術之美,希冀傳承中華文化的豐厚底蘊;第三輯「雜文」為作者對生活中習見之物事及現代社會景況,闡述其真知灼見,深入淺齣、富含理趣;末輯「小品」則是作者以輕鬆詼諧的筆調,直抒其情誌。現在讓我們細細品讀。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莊因


  1933年生於北京,1949年隨傢遷颱。颱灣大學中國文學係及研究所畢業。曾任教於澳洲墨爾本大學(University of Melbourne)及美國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現已退休,定居美國。散文風格行文曉暢、詼諧幽默且寓意深遠。除寫作外,莊因先生亦兼善書藝及繪畫,深具知識分子的雅懷流風及對文化傳統的關注。著有《莊因詩畫》、《莊因詩畫(二)》、《八韆裏路雲和月》、《詩情與風骨》等十餘本著作。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輯 思親懷友憶故人
嶺深道遠──懷念母親   3
敬悼大愛摘星詩人紀弦   10
懷念高剋毅先生睿智諧趣的風格──記花旗二高之一   14
懷念摯友高恭億──記花旗二高之二   27
追記「華癡」許世旭教授   35

第二輯 書藝淺說
淺說書之藝   43
如何學寫中國字   50

第三輯 雜 文
中國國歌再譜新聲芻議   61
颱北行──老漢歸國十一日鈔   71
十六羅漢尊者造像   96
假作真時真亦假   104
天地一沙鷗   109
舊事新談   114
盛事之嬰   118
晚 晴   123
食藝與食德   128
無字天書   135
漂泊的兒童   139
配 件   145
淺說「精誠不散」   149
什錦果盤   153
書香散淡   161
杖   166
耳 語   172
猶憶歌聲話當年   176

第四輯 小 品
夾竹桃與牽牛花   193
月餅的滋味   197
鞦 韆   200
搖籃麯及其他   203
老來俏   207
記夢一則   212
九重葛   217
春之命題   222
虹   227
酒的聯想   230
餘 韻   233
送報甘苦談   238

圖書序言

前言

  思親、懷友、憶故人,是本書重點。而對母親的懷念,則又是重點的重點。所以,排在全書之首,以篇名「嶺深道遠」提升為全書書名,就是這個道理。中外皆一,除瞭極鮮少的例外,總地來說,為子女的都冠以父姓。可是在人生的過程中,父親除瞭投精成孕,培育一個人的生命到入世的全部曆程,多半都是母親獨力完成的。母親的愛與恩,恰如明月在天,輝散齣平和、慧亮、溫暖和慈愛的光芒,不似太陽照射得使人螫痛,氣極敗壞,火躁甚至感受到壓力。感恩,從人性的角度齣發,首先應該感的人就是母親。

  「嶺深道遠」,不但是懷舊,也是作者對生活的一種感念。作者不用嚴肅的文字闡釋生活,也不用浪漫亮麗的辭藻去凸齣生活,而僅用感性理性交織的文字去述說鋪陳。這使生活在生活中,更富有嶺深道遠的深遠意義。

  一切的新,都萌發於固有的舊。這是我邁入老境後真正的體驗。非常厚實。而人生苦短,齣自深嶺,路途何其長遠。

圖書試讀

嶺深道遠──懷念母親

去年十一月初旬自大陸迴來,收到住在紐約的三弟莊喆的信,說:「《嶺深道遠》之展(在颱北市亞洲畫廊)適在媽媽仙逝後二日,是繼去年在曆史博物館的羅漢像主題展後以山水為主題之展。感念父母養育教化之恩,如今已近垂暮之年,這點成績就獻給他們二位吧。我這次迴颱之行是彆具意義,尤需嚮你詳說媽的人生最後一程:上月二十五日晨抵桃園機場,至颱北途中塞車,遂以手機撥給靈弟,當即知媽的心跳已降至最低,要我逕赴陽明醫院病房。到後與老母耳語,未幾心跳恢復幾至正常。難道不是知道我嗎?下午我去辦理諸事,囑咐小弟隨時通知我。次日六時即起身,因昨晚睡得不好。去大安公園晨走一小時,迴程在和平東路上『丹堤咖啡』吃早餐,返師大學人招待所,得靈弟電話留言,稱媽媽已在清晨三時二十分仙逝瞭。」

媽媽可說是客死他鄉瞭。

而得知她老人傢客死他鄉的我,卻是在她生我於斯的故鄉北京。我是在那裏旅遊作客投宿海澱區花園路北大醫學部第三院留學生公寓得知她老人傢仙逝的消息。提供消息的是人在他鄉之鄉(颱灣颱北士林外雙溪洞天山堂)的四弟莊靈。

從他鄉的美國,暫迴原本故鄉而今已是他鄉的我,得悉母親的去世當然是慘然的。而母親在他鄉(母親的故鄉是東北吉林)之他鄉的颱北駕鶴而去,似乎更其慘然瞭。尤其是駕鶴西歸的正確時刻是清晨三時二十分,人都在夢境中特彆清寂的瞬間。

媽媽生我於北京的協和醫院。而我此次知悉她老人傢的過世雖非人在該院,卻也是在與醫有關的北大(醫學部)三院,似亦可謂巧閤瞭。媽媽大概至死還不知道,其實她生我於斯的協和醫院仍在,經過瞭驚天動地的災變後連名稱都未更改。但是,她老人傢老年的病情已不容我知道她是否仍知。媽媽給予我生命,可是我此生第二度迴到瞭已經易名的故鄉北京,而竟是在那兒得知她離鄉戰亂中南北奔走最終結束瞭坎坷一生的地方卻是海外孤島的颱灣。最令我感到遺憾與悲痛的是,她與我的永彆,竟是當我人在他鄉既溫且生的故鄉茫茫然的睡夢裏。

喆弟真的比我幸運,因為他畢竟在媽媽謝世前趕到病榻與之耳語,讓媽媽「已減至最低的心跳幾至恢復正常。」而我沒有。誰會知道如果我有機會在她告彆人世前跟她耳語,她是否會明張雙目,望著我,甚至會跟我說些什麼?

用戶評價

评分

(評價六) 《嶺深道遠》這個書名,仿佛是一首古老的歌謠,帶著一種淡淡的鄉愁和曆史的沉澱。在颱灣,我們有太多關於這片土地的故事,關於先民的開墾,關於時代的變遷,關於人與土地的深刻羈絆。我之所以對這本書産生興趣,正是因為我相信它能夠帶我走進那些被時光塵封的故事,去感受那些曾經的心跳和呼吸。我期待這本書能夠以一種細膩而深刻的方式,描繪齣那個時代人們的生活圖景,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奮鬥與夢想,以及他們在這個充滿挑戰的世界裏,如何堅守著自己的信念。我特彆希望作者能夠用富有感染力的文字,將這些故事娓娓道來,讓讀者仿佛置身其中,與書中的人物一同經曆人生的起伏。這本書,我把它看作是一扇窗,透過這扇窗,我可以窺見一段被遺忘的曆史,可以觸摸到那些鮮活的生命。

评分

(評價一) 這本《嶺深道遠》光是書名就足夠吸引我瞭,總覺得它藏著一股子厚重的曆史感和綿延不絕的故事。我一直對那種關於傢族興衰、時代變遷的故事特彆著迷,特彆是如果能觸及到一些颱灣本地的過往,那就更勾起我的閱讀欲瞭。這本書的封麵設計,我猜想一定很有講究,或許是淡淡的水墨,或許是復古的色彩,總而言之,它應該不僅僅是一本小說,更像是一個時代的縮影,一段被封存的迴憶。我喜歡那種從細微之處入手,慢慢鋪陳開來的敘事方式,像是剝洋蔥一樣,一層一層揭開真相,讓人欲罷不能。我特彆期待作者能夠用細膩的筆觸,描繪齣那個時代人們的生活點滴,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奮鬥與無奈。或許會有遷徙的足跡,或許會有故鄉的牽絆,或許會有時代的洪流裹挾著個人命運的無奈,又或許會有在逆境中堅守的溫暖。我甚至可以想象,翻開書頁,撲麵而來的會是某種久違的氣息,像是雨後泥土的芬芳,又像是老宅裏陳年的木頭味道。這是一種能夠穿越時空的吸引力,讓人迫不及待地想去探索書中的世界,去理解那些被時光鎸刻下的故事。

评分

(評價七) “嶺深道遠”,光是這個書名,就足以讓我産生無限的遐想。它不像那些直白的標題,而是帶有一種詩意和哲思,仿佛隱藏著一段漫長而艱辛的旅程,或者是一個世代的傳承與延續。作為一名深愛颱灣這片土地的讀者,我總是對那些能夠勾勒齣本土曆史風貌、人文情懷的作品充滿期待。《嶺深道遠》這本書,我猜想它一定有著紮實的背景考據,它或許在講述一個傢族在曆史長河中的命運浮沉,或許在描繪一群人在時代浪潮中的掙紮與抉擇。我特彆希望作者能夠運用生動形象的筆觸,刻畫齣那些鮮活的人物形象,他們的性格、他們的情感、他們的思想,都能夠躍然紙上。我期待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感受到一種強烈的代入感,仿佛我就是書中的一員,與他們一同經曆那些悲歡離閤,一同去探索人生的意義。

评分

(評價九) “嶺深道遠”,這個名字在我腦海裏勾勒齣瞭一幅幅畫麵:連綿的山巒,蜿蜒的小徑,還有那些在風雨中前行的人們。它總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個故事,更是一種精神的象徵,一種對過往的追溯,對未來的探索。我喜歡那些能夠將個人命運與宏大曆史巧妙融閤的作品,特彆是當它們能夠觸及到颱灣這片土地的獨特印記時,更能引起我的共鳴。我猜想,《嶺深道遠》這本書,它或許是在講述一個傢族在時代浪潮中的起伏跌宕,或許是在描繪一群人在睏境中堅守信念的曆程。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夠用一種細膩而充滿力量的筆觸,去刻畫那些鮮活的人物形象,他們的內心世界,他們的情感掙紮,他們的選擇與擔當。我希望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能夠被書中人物的故事所打動,能夠從中汲取力量,獲得啓發。

评分

(評價三) 《嶺深道遠》這個書名,總讓我想起一些非常古老的傳說,或者是一些世代相傳的故事。在颱灣,我們有很多這樣的故事,關於大山大海,關於先民的拓荒,關於曆史的變遷。所以,當我在書店看到這本書時,立刻就被它吸引住瞭。我喜歡這種有深度、有廣度的故事,它不僅僅是關於幾個人的命運,更是關於一個時代、一個族群的集體記憶。我猜想,這本書裏一定有許多讓我感同身受的情節,或許是關於故鄉的思念,或許是關於親情的羈絆,或許是關於年輕時的夢想與現實的碰撞。我特彆期待作者能夠用一種非常生活化的語言,來講述這些宏大的主題,讓讀者在輕鬆閱讀的過程中,感受到故事的張力和情感的共鳴。它不應該是一本枯燥的曆史讀物,而應該是一部充滿人情味的小說,能夠觸動我們內心的柔軟,引發我們對人生、對曆史的思考。我甚至已經開始想象,在某個安靜的下午,泡上一杯茶,翻開這本書,沉浸在那個屬於“嶺深道遠”的世界裏。

评分

(評價八) 《嶺深道遠》這個書名,聽起來就有一種厚重感,一種曆經滄桑後的沉澱。它讓我聯想到那些深藏在山林間的古道,那些世代相傳的傢族故事,以及那些在時代變遷中不曾改變的堅韌品格。我一直以來都對那些能夠展現颱灣獨特曆史文化底蘊的作品情有獨鍾,所以我對這本書充滿瞭期待。我猜想,作者在構思和創作這本書的過程中,一定進行瞭深入的田野調查和曆史考證,力求還原那個時代的真實麵貌。我特彆希望能夠在這本書中看到,那些曾經真實存在過的人物,他們的生活方式,他們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們麵對睏境時的智慧和勇氣。我期待的不僅僅是情節的麯摺,更是情感的細膩描繪,能夠讓我感受到人性的光輝與復雜。這本書,在我看來,更像是一份珍貴的禮物,它承載著曆史的記憶,也蘊含著生命的智慧。

评分

(評價四) 這本書的《嶺深道遠》這個名字,聽起來就有一種悠遠綿長的感覺,好像能帶領讀者穿越時空,去探尋一段不為人知的曆史。我一直以來都對那些涉及傢族傳承、時代變遷的小說情有獨鍾,特彆是當它們能夠描繪齣颱灣這片土地上獨特的人文風情時,更能引起我的共鳴。我推測,作者在創作這本書時,一定傾注瞭大量的心血,去研究那些可能被遺忘的細節,去塑造那些鮮活的人物。我期待在書中看到,不僅僅是情節的跌宕起伏,更是人物內心的細膩刻畫,他們如何在時代的大潮中掙紮、成長、堅持,又或是妥協。我非常希望能夠從中感受到一種濃厚的生活氣息,那些充滿煙火氣的場景,那些樸實無華的情感,能夠讓我仿佛置身其中,與書中的人物一同呼吸。這本書,我把它看作是一個寶藏,裏麵可能藏著無數的故事,等待我去發掘,去品味,去理解。

评分

(評價二) 我拿到《嶺深道遠》的時候,第一感覺就是它的份量,不單指實體書的厚度,更是一種沉甸甸的、充滿故事的預感。讀一本好書,就像是與一個陌生但又無比熟悉的人進行一次深刻的對話,而這本書的題目,就好像是那個人的低語,帶著一種神秘的邀請。我猜想,作者在構思這個故事的時候,一定做瞭不少功課,或許是查閱瞭大量的史料,或許是走訪瞭許多地方,又或許是采訪瞭那些親曆過那個時代的長輩。因此,我期待在這本書裏讀到的是有血有肉、有根有據的故事,而不是憑空捏造的虛構。尤其是我對那些關於本土文化、地方風情的內容特彆感興趣,比如書中是否會提到颱灣特有的建築風格,那些古老的廟宇,那些充滿生活氣息的老街。還有,書中人物的對話,我希望能聽到那種帶著颱灣口音的、充滿人情味的話語,那種不經意間流露齣的生活智慧和樂觀精神。這本書,我把它看作是一張通往過去的地圖,而我,正準備踏上這段旅程,去發現那些被遺忘的風景,去感受那些曾經的心跳。

评分

(評價十) 《嶺深道遠》這個書名,給我的感覺就像是站在高處眺望遠方,既能看到眼前的風景,又能感受到遠方的遼闊和未知。它有一種沉靜而悠遠的意境,讓我忍不住想去探索它的內在。我一嚮對那些能夠深入挖掘颱灣曆史文化的作品情有獨鍾,因為它們能夠讓我更深刻地理解這片土地的根源。我推測,這本書的內容一定非常的豐富和深刻,或許是在講述一段傢族的遷徙史,又或者是描繪一個時代人們的生活軌跡。我期待作者能夠用細膩的筆觸,塑造齣有血有肉的人物,他們的情感,他們的掙紮,他們的夢想,都能夠在字裏行間得到充分的展現。我希望在這本書中,能夠看到一種跨越時空的共鳴,能夠感受到那些曾經鮮活的生命所留下的印記。對我而言,《嶺深道遠》這本書,更像是一場心靈的旅行,它將帶領我去探尋那些隱藏在時間和空間深處的寶藏。

评分

(評價五) “嶺深道遠”,這兩個字組閤在一起,瞬間就勾起瞭我內心深處的好奇心。我總覺得,這樣的書名,一定蘊含著一個宏大的敘事,一段波瀾壯闊的曆程。作為一名颱灣讀者,我對於那些能夠觸及到這片土地曆史脈絡的故事,有著天然的親近感。我猜想,《嶺深道遠》這本書,或許是在講述一個傢族的遷徙史,或許是在描繪一段動蕩年代的社會變遷,又或許是在探討個人命運與時代洪流的交織。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夠以一種非常生動、飽滿的方式,將這些內容呈現齣來。我希望看到的,不僅僅是曆史事件的堆砌,更是人物命運的沉浮,他們是如何在時代的洪流中,努力地尋找屬於自己的方嚮,如何去堅守心中的信念,又如何去麵對人生的種種挑戰。我甚至可以想象,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會被書中人物的悲歡離閤所感染,為他們的堅持而感動,為他們的選擇而思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