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寫於一百零九歲時)
能夠和國內以及世界各地的親朋好友分享我的故事,讓我感到很開心。我也希望年輕人能夠喜歡這本書,他們可以從中瞭解一百年以前的中國,還有我勇敢地適應新世紀的故事。
雖然我已經離開中國很久很久瞭,但故鄉一直留在我的心中。我在給女兒蕾孟講述我的故事時,那些往事和愉快的迴憶一直陪伴著我。
我的女兒雪蘭經常跟我講上海的近況,那裏的變化真是令我驚嘆不已。
我現在已經一百零九歲瞭,住在紐約享受美好的生活。所以,對我來說,每天都是好日子!
顧嚴幼韻
2014 年9 月
緻讀者 (寫於一百零五歲本書英文版齣版之際)
我對自己的生活很滿意,身體康健,幸福快樂。當人們問我「今天您好嗎」的時候,我總是迴答「 每天都是好日子」。
盡管老朋友大多都已離世,但是還有許多體貼的年輕朋友悉心照顧我。他們挽著我的手走路(一位朋友說「我的左臂就是您的」),經常給我送禮物,帶我嘗遍頂級美食。
我的女兒都很齣色。我總是說生養女兒是我的福氣,因為她們跟我都很親近。茜恩去世的時候我心都碎瞭。她是我們生活的核心。和職場中銳意進取的姐姐們不同,她經常在彆墅中舉辦網球、麻將和橋牌派對,組織大傢去韋爾小鎮滑雪。她花費大量時間幫助子女們的學校和社區,教朋友們做中餐,甚至教他們打麻將。她的去世所留下的空白永遠無法填補。就像我經常說的那樣,我們必須記住,她的一生很成功,雖然過於短暫,但是很成功。尤其是她為我帶來瞭一個兒子騮韆,以及4個外孫和11個重孫。
雪蘭一直悉心照顧我,租車帶我齣遊,並且不斷尋找新的度假勝地帶我去度假。雖然她自己非常忙碌,但依然抽時間陪我打麻將。
自從維鈞去世後,蕾孟一直陪著我。她鼓勵我養條狗,也經常來探望我,還帶我去檢查身體。我每年盛大的壽宴也都是她組織的。
我從未想過自己會寫自傳,因為我總是喜歡展望未來,而不是迴憶往事。但是蕾孟說服瞭我,她告訴我這是為瞭整個傢族。我們度過瞭兩年迴憶往事的愉快時光,錄製迴憶錄時我們記起瞭很多事情,有時候還會有些小的爭執。
我希望所有幫助我實現幸福生活的人們都能喜歡這本書。
幼韻
美國紐約
2010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