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道

中國政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從國際比較視野
  辨析當代中國政治發展前沿問題
  總結六十年社會實踐的探索與成就
  本書以中式政道思維探討中國國傢製度建設和社會建設中一些最前沿的問題,總結分析瞭當代中國政治和社會發展的新趨勢、新特點、新規律,對於推進國傢治理體係和國傢治理能力現代化提齣許多創見。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王紹光


  1954年生於武漢,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係講座教授、係主任,香港特彆行政區策略發展委員會委員,北京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長江講座教授,重慶大學人文科學高等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青島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1982年獲北京大學法學學士學位,1984、1990年分獲美國康奈爾大學政治學碩士、博士學位,1990—2000年任教於美國耶魯大學政治學係。中英文專著、閤著約有三十本,如《中國國傢能力報告》(即推動中國分稅改革的「王鬍報告」)、《分權的底限》、《政治學的本土化》、Nationalism,Democracy and National Integration in China、《安邦之道:國傢轉型的目標與途徑》、《民主四講》、《祛魅與超越:反思民主、自由、平等、公民社會》、《理想政治秩序:中西古今的探求》等,在中英文學術刊物上發錶論文上百篇,學術雜誌The China Review主編。
 

圖書目錄

一、理想政治秩序──中西古今的探求

二、政體與政道──中西政治分析的異同
   
政體思維
   
政道思維
治道
治術

結語

三、「王道政治」是個好東西?──評「儒傢憲政」
蔣慶的「王道政治」
病癥:閤法性危機?
「處方」:王道政治?
結語:中華社會主義民主

四、傳統政道思維與當代治國理念
兩百年治國的三個階段
黨國體製解決瞭治國能力問題
前30年打基礎,後30年起飛
國傢治理與國傢能力
中國體製的四個優勢
四個優勢都是一個銅闆的兩麵
西方政體思維與中國政道思維
共産黨講的「民主」是政道層麵上的
摒棄政體決定論思維方式
民主要談,更重要的是談社會主義

五、堅守方嚮、探索道路──中國社會主義實踐60
   
前30年的探索
所有製方麵的探索
計劃方麵的探索
破除「資産階級法權」方麵的探索
前30年探索的成就
   
後30年的探索
鄧小平的探索
十五大以來的探索
後30年探索的成就
   
結語

六、要瘦身,不要虛胖;要先鋒隊,不要精英黨

七、社會建設的方嚮:「公民社會」還是人民社會?
   
正名:「公民社會」還是「民間會社」?
   
名與實:破除有關「公民社會」的五種神話
同質的神話
聖潔的神話
獨立的神話
國傢與社會二元對立的神話
民主動力的神話
   
社會建設的目標:人民社會
   
結語

八、代錶型民主與代議型民主
   
一個「悖論」?
   
中國人的民主觀
    
代錶型民主與代議型民主
   
中式代錶型民主的理論
代錶誰?
誰代錶?
代錶什麼?
怎樣代錶?
   
中式代錶型民主的實踐
   
結語

圖書序言

一、理想政治秩序──中西古今的探求
   
人的特徵之一就是對現實永遠都不會完全滿意,因此他們總是憧憬更便捷、更舒適、更閤理、更公正的美麗新世界。如果沒有理想,人類恐怕還像我們的祖先一樣過著赤身裸體、「鼕穴夏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實、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禮記.禮運》)的生活。作為政治動物,人類也會對「實然」政治的種種弊端進行反思,設想和追求「應然」的政治秩序。正如美國政治學會最早的會長之一威廉.穆若(William B. Munro)指齣的那樣:「我們都是理想主義者,因為人生來就要行動,有意也好,無意也罷,如果沒有值得追求的理想,人便會手足無措……對一個偉大的、盡善盡美共同體的嚮往與人類曆史一樣古老。」
   
在探求理想政治秩序的過程中,政治理論傢扮演著獨特的角色。事實上,理想政治秩序正是古往今來西方政治理論關注的核心問題。用列奧.施特勞斯(Leo Strauss)的話說,「過往的政治哲學傢們都試圖一勞永逸地迴答一個同樣的問題:什麼是理想的政治秩序。」的確,柏拉圖的《理想國》、亞裏士多德的《政治學》、西塞羅的《國傢篇》、康帕內拉的《太陽城》、安德裏亞的《基督城》、奧古斯丁的《上帝之城》、培根的《新大西洋》、洛剋的《政府論》、盧梭的《社會契約論》、莫爾的《烏托邦》、哈林頓的《大洋國》以至馬剋思和恩格斯的《共産黨宣言》都是探求理想政治秩序的嘗試。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