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生于武汉,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讲座教授、系主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策略发展委员会委员,北京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江讲座教授,重庆大学人文科学高等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青岛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982年获北京大学法学学士学位,1984、1990年分获美国康奈尔大学政治学硕士、博士学位,1990—2000年任教于美国耶鲁大学政治学系。中英文专着、合着约有三十本,如《中国国家能力报告》(即推动中国分税改革的「王胡报告」)、《分权的底限》、《政治学的本土化》、Nationalism,Democracy and National Integration in China、《安邦之道:国家转型的目标与途径》、《民主四讲》、《祛魅与超越:反思民主、自由、平等、公民社会》、《理想政治秩序:中西古今的探求》等,在中英文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上百篇,学术杂志The China Review主编。
人的特征之一就是对现实永远都不会完全满意,因此他们总是憧憬更便捷、更舒适、更合理、更公正的美丽新世界。如果没有理想,人类恐怕还像我们的祖先一样过着赤身裸体、「冬穴夏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礼记.礼运》)的生活。作为政治动物,人类也会对「实然」政治的种种弊端进行反思,设想和追求「应然」的政治秩序。正如美国政治学会最早的会长之一威廉.穆若(William B. Munro)指出的那样:「我们都是理想主义者,因为人生来就要行动,有意也好,无意也罢,如果没有值得追求的理想,人便会手足无措……对一个伟大的、尽善尽美共同体的向往与人类历史一样古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