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璀璨的西洋古董:活了一个世纪的西洋旧物(随书附赠土星木版画海报+夜间游乐园的明信片+史密斯天文图鑑藏书票)

奇幻璀璨的西洋古董:活了一个世纪的西洋旧物(随书附赠土星木版画海报+夜间游乐园的明信片+史密斯天文图鑑藏书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メルキュール骨董店
图书标签:
  • 西洋古董
  • 旧物
  • 奇幻
  • 璀璨
  • 收藏
  • 历史
  • 文化
  • 艺术
  • 土星
  • 天文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透过旧物、古董所看到的世界,
  是如此地美丽又有趣,充满着神祕与惊奇。
  
  258件精彩的西洋旧物,带你踏入上一世纪奇幻璀璨的旅途。
  
  ★ 随书附赠: 
  ◎土星木版画海报。1849年,美国制款。
  来自《史密斯天文图鑑》。除了土星绕太阳公转的图,还有土星上视图。此画拥有木版画特有的朴素及浓厚的味道。
  *以日本采风纸印制,手感极佳,当作家饰也非常棒。  
  ◎夜间游乐园(Luna Park)的明信片。1907、1910年,美国制款。
  不可思议的建筑物、灿烂耀眼的霓虹灯──美国最古老的游乐园LunaPark,1903年建于柯尼岛(ConeyIsland)。
  *以新纷雪卡纸印制,明信片拥有热闹的气氛,同时也引人思古幽情。
  ◎史密斯天文图鑑藏书票。1849年,美国制款。
  来自《史密斯天文图鑑》的木版画。制于160多年前,是给学生看的图鑑教科书,但是其独创性和设计感,在天文图画里算是非常顶尖的。
  *以新纷雪卡纸印制,4款藏书票,体验天文的无穷魅力。  
  
  ★本书收录:圣殿骑士团的胸针、桌上型立体镜、斑斓炫目的玻璃幻灯片、亚麻布制的马戏团图画书、药草图鑑、1990年的星座盘、太空探索徽章、葛兰威尔的拟人画、玻璃显微镜样本、携带型显微镜、19世纪的机器娃娃……等258件奇幻璀璨的西洋旧物。
  
  ★透过旧物感受到的喜悦与感动★
  当我们看到很棒的老东西时会很想要,但并不会想一个人独占它。这是为什么呢?或许是因为心里有种渴望,想要接触有趣的东西,并因此而感动。而从前的人也是一样的。想要看没看过的东西、想要感动、想要心跳不已……他们被这份心中的渴望、冒险的心牵着走,也会想像遥远的世界,希冀未知的事物。
  
  现代运输及资讯发达,世界变小了,很难获得这份感动。然而,在旧物里感觉还存着一丝余烬。我们希望能找到从前的人也感觉过的那份喜悦,再接手过来、感受这份感动,并跟许多人分享这份喜悦。或许透过这本书,让许多人多少有些了解,再度点燃这个快要熄灭的灯火。
  
  ★本书汇集了许多精彩的西洋旧物,拥有极具魅力的特色★
  1.【内容丰富‧具收藏性】市面第一本完整收录西洋旧物的书籍,本书即是相当有价值的平面收藏品。
  2.【平易近人‧触动人心】照片精美,文字贴近人心;透过本书的照片与文字,彷彿能感受那些旧物拿在手中的喜悦与感动。
  3.【种类繁多‧不能错过】本书收集的旧物类型种类繁多,有天文、百科全书、圣物、植物图画、日常用品、显微镜样本等,是收藏癖患者绝不能错过的一本书。
  4.【採买行程‧即刻出发】想体验挖宝的惊喜与感动的读者们,可以参考书末的採买之旅,或是前往「水星古董店」找寻书中的旧物们。
  
  有点悲伤却又令人怀念……或许这些旧物其实一直等待着,希望有一天能来到谁的手里,听到这个人对自己说:「我们没有忘记你。」
  
  欢迎光临「水星古董店」,上一世纪的神祕魅力,就在这些西洋旧物间。
  
  ★古董、旧物爱好者一致推荐★
  大人小学古文具 (古文具店)
  宇野亚喜良(日本鬼才插画家)
  邹骏昇(视觉艺术家)
  谢哲青(作家、节目主持人)
  
  「魔幻般的充满无限想像,低调的惊艳,无止境的时光梦游。」 ─大人小学古文具
迷失的星辰与时间的缝隙:一部关于失落的帝国、未竟的科学探索和边缘文明的史诗 这是一本深入探索人类文明边缘地带的编年史,它并非关于那些被历史铭记的宏大叙事,而是聚焦于那些在时间洪流中被冲刷殆尽的微小文明、被遗忘的科学分支,以及那些挣扎在理性与神秘主义夹缝中的灵魂。 本书以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欧洲和近东为主要叙事舞台,通过对一系列鲜为人知的手稿、私人信件、不完整的考古报告以及民间流传的口述历史的细致梳理,构建了一个平行于主流历史的时间线。我们跟随几位关键人物的足迹,他们是那个时代知识与迷信的交汇点上的探寻者,他们的命运交织成一幅复杂而又令人心碎的图景。 第一部分:失落的亚特兰蒂斯回响——奥斯曼边境的炼金术与天文学 故事的开端,我们将目光投向了巴尔干半岛和安纳托利亚的深处,一个由奥斯曼帝国衰落所留下的权力真空地带。这里,古老的希腊神秘学残余与拜占庭的秘密教派仍在暗中运作。 主要人物:艾尔维斯·德拉科斯(Elvys Dracos),一位自称是亚历山大学派最后传人的流亡学者。德拉科斯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炼金术士,他对物质转化的兴趣,实则源于对“以太”——一种被主流物理学抛弃的宇宙介质——的执着研究。 失窃的星图残卷: 本部分详述了德拉科斯如何追寻一套据称在君士坦丁堡陷落时被秘密转移的星图残卷。这些残卷不仅记录了肉眼可见的星体运行,更描绘了“超轨道现象”——他坚信这些现象是远古失落文明(他称之为“深海之民”)与我们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证据。这些星图的绘制手法,结合了精密的几何学和复杂的色彩编码,其精确度令人咋舌,似乎预示着一种超越同时代观测技术的知识体系。 “时间熔炉”的幻梦: 在一个偏僻的修道院地下室,德拉科斯试图复现一种古老的“时间熔炉”仪式。这不是为了点石成金,而是为了制造一种能够短暂稳定以太波动的介质。书中细致地描绘了仪式所需的罕见材料——来自高加索山脉的特定矿石、经受过特定月相洗礼的羊皮纸,以及一种被误认为毒药的植物提取物。虽然仪式最终未能成功,但它留下的记录揭示了当时边缘科学界对时间维度理解的独特视角。 第二部分:蒸汽与灵媒——维多利亚时代的“非欧几何”狂热 时间线推进至19世纪中叶的伦敦。工业革命的辉煌之下,对机械效率的追求与对不可知事物的探索并行不悖。我们转向一个在官方科学界被边缘化的群体——“结构主义几何学家”。 主要人物:伊迪丝·哈罗德(Edith Harold),一位出身贵族但热衷于“非欧几何”在精神现象中应用的女性科学家。她坚信,某些灵媒所描述的“异维度空间”可以被数学模型所捕捉,如果能找到正确的几何框架,便可实现跨越维度的通信。 “幽灵的拓扑学”: 哈罗德的工作核心是尝试将高维空间的概念引入到对降神会的研究中。她设计了一系列复杂的仪器,这些仪器模仿了早期的光学折射实验,但其目的却是捕捉“精神回响”在三维空间中留下的几何痕迹。书中收录了她绘制的大量“幽灵轨迹图”,这些图形看起来像是高度复杂的莫比乌斯带和克莱因瓶的三维投影,试图证明“灵魂”并非虚无,而是遵循着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几何法则运动。 被遗弃的“回声站”: 哈罗德与一位热衷于电磁学实验的工程师合作,在苏格兰高地的偏远地区建立了一个被称为“回声站”的实验基地。这个基地配备了巨大的铜线圈和早期的电池组,用于在特定的天气条件下,尝试“放大”自然界中流动的以太波动。这些实验最终因资金枯竭和一次意外的电磁脉冲事件而中断,留下的只有锈蚀的仪器和被认为精神失常的工程师的日记。 第三部分:沙漠中的密码与“星辰方舟”的遗嘱 故事的第三部分将我们带到20世纪初,中东地区在殖民扩张和民族觉醒的动荡中。 主要人物:阿米尔·沙尔马(Amir Sharma),一位受过英国教育的印度裔语言学家,在一次对阿拉伯半岛南部被遗忘的纳巴泰遗址的考察中,发现了关于一场史前“星际移民”的记载。 纳巴泰的“天体历法”: 沙尔马发现的不是传统的宗教文献,而是一套极其精确的天文记录,记录了特定恒星的异常运动,并将其与人类文明的兴衰联系起来。这些记录暗示,在人类历史的黎明,曾有某种非地球起源的实体(沙尔马称之为“造物主的回音”)干预了地球的初期发展,并留下了某种“导航系统”。 密码的解密与逃亡: 这些记载被编码进当地的建筑图案和陶器纹饰中。沙尔马花费数年时间解密,最终揭示了一个关于“星辰方舟”的传说——一个被认为在数千年前降落并随后消失的巨型机械装置,其目的似乎是进行“物种备份”或“环境修复”。然而,当沙尔马的发现引起了欧洲殖民势力的注意时,他们试图将此解读为一种可以被军事化的技术蓝图。沙尔马被迫销毁了大部分原始记录,只带走了几件关键的拓片和一份关于如何定位“方舟”剩余能量核心的模糊坐标。他的最终下落,成为了一个悬而未决的谜团。 结语:知识的幽灵与未竟的旅程 全书的最后,我们回归到20世纪中叶,审视这些破碎的研究如何被现代科学的历史学家们所忽视、曲解,或是干脆地归类为“伪科学”或“精神错乱”。 本书不仅仅是历史回顾,它更是一次对“何为知识”的深刻反思。它探讨了当主流科学的范式无法解释某些极端现象时,那些走在边缘的探险家们如何利用仅有的工具——无论是炼金术的残渣、拓扑学的萌芽,还是失落的古代语言——去触碰世界的另一面。 这些失落的探索,如同散落在时间缝隙中的微光,它们或许不曾改变历史的走向,但却揭示了人类对于理解宇宙奥秘的永恒冲动,以及这份冲动在面对既有知识体系时的孤独与悲壮。 读者将跟随这些人物,体验一种既理性又充满浪漫色彩的求知旅程,最终面对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我们所熟知的现实,是否只是被筛选和净化后的一个版本?真正的宇宙图景,是否仍然隐藏在那些被遗忘的笔记和被忽视的星图中?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水星古董店 作者/艺术指导


  我们「水星古董店」,是家小小的古董店,2013年秋天才刚开了实体店铺。
  店铺面积大约有3坪。
  标高900公尺的高原,充满着大自然的气息,而我们的店就在此悄悄地经营。
  主要是贩售具知性及不可思议感觉的古董/旧物,可是没有特别限定某种类型,只要是我们喜欢的古物,就会放在这边。
  我们的古董店开没多久,知识与经验都还很不足,但我们期望能在顾客的指教中,继续悠闲地、缓缓地走下去。
  网路商店预计不久后也要开了,不过实体店铺这边也衷心期盼顾客光临。

译者简介

邱心柔


  国立台湾大学哲学系毕业,日检N1合格,现为专职译者。译有《逆境力:找回自信变坚强,把挫折化为力量的92句话》、《叛逆就是哲学的开始:叛逆、对抗、思辨──哲学家三部曲》。

图书目录

004序
008不为人知的故事[传承的首饰]
014未曾谋面的怀旧感[引人思古幽情的人物照]
020立体照片[立体图像]
022古老制图[脑中的大迷宫]
024玻璃美术馆[斑斓炫目的玻璃幻灯片]
026维多利亚时代·一次性用品[美丽而虚幻的白日梦]
028马戏团&夜间游乐园[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一刻]
030森罗万象博物馆[对未知事物的向往]
034祕密花园[花朵的一次性用品]
036花朵的幻想[葛兰威尔拟人图]
038爱天体成痴[神话与科学的宇宙观]
040月球游记[到别的世界去]
042土星幻想[悠远之物]
044彗星谭[扰乱秩序者]
046星座的指引[生活中的星座]
048玻璃制的天体[魔术幻灯投影出的宇宙]
050天文古书[对未知事物的憧憬]
052古老天体图画[设计过的宇宙]
054繁星与妖精[葛兰威尔拟人图]
056令人怀念的未来[前人所想像的未来]
058微型博物馆[既近又远的东西]
060永久的显微镜样本[微型宇宙]
062显微照片[徒劳无功的照相技术]
064视觉上的享受[这些工具可以让人看到原本看不到的东西]
066极微界通信[蒐集微型图画]
068奇特的老旧物品[讨人喜爱的奇妙用品]
070医学上的颓废主义[医疗类古董]
072界于生物与静物之间[标本模型]
074恶魔与怪物[异端]
076缺陷的美[破损的洋娃娃]
080圣物[祈祷的结晶]
082忧愁的救世主[耶稣基督]
084处女生子[圣母玛利亚]
086圣人[一神教中的多神教]
090天使[越境者]
092记住,你必将死亡[供人缅怀的物品]
096日常生活的器具[稍微做一下时光旅行]
098适合和室的西洋器具[日式与西式的混合]
100贴近日常生活的器具[用南法的陶器来吃早午餐]
102描绘故事的灰色装饰画[单盘料理的情景]
104给予祝福的凹凸器皿[平凡无奇的日子万岁!]
106南法採买之旅
112店铺导览
 
 

图书序言

推荐序    
  
这些令人心跳不已的物品或许将成为我们的分身 日本鬼才插画家──宇野亚喜良
  

  寺山修司写的一篇给少女看的短篇中,有间名为「应有尽有商行」的店,从别离之瓶、瓶装月光,甚至到恋爱的回忆、别离的城堡都有卖。这些各式各样无形的精神状态,我们到底要怎样才能了解呢?这就是超现实主义,很符合寺山这位文字鍊金术师的风格。这种店要是实际存在,会是怎么样的风格?光就意象上来说,是可能有一间大规模的店,名叫浪漫外商商行这样,但大多数应该还是像欧吉桑一个人经营的杂货店那种感觉的器材行。
  
  之所以会找我来为这本书写序,我想应该是因为我办公室杂乱的情景,以及里面放着许多小东西的关系。那些小东西有些是在跳蚤市场买的,而有些不久前还是新的,才一眨眼的功夫就变旧旧的了,也有些是别人送的,有老面孔也有新面孔。
  
  有时候别人送我的东西,当下我会觉得不太合我的胃口,但当它待在这个空间一阵子后,就会孕育出一种凝聚力,就像已经是共同体一样,融入了这个空间里。
  
  玄关放着一匹骨骼外露的马,这是二十年前左右做的塑胶模型,现在已经充分散发出岁月的气息,彷彿就像真的马被施了魔法变小一样,骨头的质感就是那么逼真。还有一头鼻子脱落的黑象,上面坐着唐子(中国童子形状的陶瓷娃娃),我把它修理过,把鼻子整形一下,再让唐子撑了一把小阳伞。
  
  对于那些私毫不在意大众的审美观,或是偶尔会有的一些小众爱好的人来说,这本书里的东西散发的气息会让他们激动不已。这里面掺杂着无疑是相当正统的古董,也有着散发出浪漫的波长、只会打动你一个人的物品。有运气好碰巧得到的,有费尽千辛万苦才到手的。有些可以由自己来为它交织出一段故事,也有些来到自己身边时已带着一段故事。有的看起来很像真货,但好像又有哪里怪怪的,或许其实是假货也说不定。这些或许会成为你的分身的(令人心跳不已的)物品,就集结在这里。
  
  同时,这本书本身也是个平面收藏品,感觉它将来也会变成受少数人喜爱的奇特古董喔。
  
作者序    
  
  位于薰风轻拂的高原──信州小诸的「水星(Mercure:水星的法文)古董店」,是间贩卖西洋旧物(brocante)的小店。本店的物品并不是谁都会喜爱的,对某些人来说,有些东西完全看不出有什么价值,感觉跟垃圾差不多,或者是会令人觉得不舒服、恐怖,抑或是不知道要用在什么地方。
  
  然而,这些商品总是会牵动心中的某处,看了一次就再也忘不了。有的当时一制造出来就引起惊叹、备受喜爱,最后却发现其实没什么用处;有的感受得到当时人们向往、兴奋、感慨万千等情绪;有的光是看着就会感觉好像与先人有所连结……店里就放着许多这样有点奇异又奇幻的旧东西。
  
  本店贩售的物品,几乎都经历过战争,并经过搬迁及转让,存在于这世界的时间比它的制造者还长。这些物品曾经作为家中的日常用品,也在跳蚤市场历经风吹雨打,却仍然没被人丢弃,残存至今。我们认为这是一项奇蹟。
  
  「买东西」常会跟「消费」连结在一起,但是,比起消费新制品,本店更想在既有的东西里面发掘出跟自己气味相投的,然后承接下来,作它一任为时相当长的主人;更想帮忙将这份好不容易残存至今的「奇蹟的灯火」继续维系下去。
  
  这或许就像是打捞海底沈船的货物──「salvage」一样的工作。在悠久的时间长河中,打捞出奇蹟生还的物品,再将它交到某人的手上。这些东西并不是特别高价,也不是有历史价值的东西,但,就只是将这寄宿在物品中的「奇蹟的灯火」维系下去。我一直深信这就是我们的工作。
  
  这本书将介绍这些旧物。要是因此能多让一些人接触这份奇蹟、感受到那股既古老又新颖的惊奇的话,我就会感到很开心。

图书试读

【温柔的奶奶】
这个奶奶就像画里的一样!「小红帽」中的奶奶大概就像这个样子吧。这顶欧洲传统帽子(bonnet)很适合她。明明是不认识的人,却不知为何让人有种很怀念的感觉,光是看着她心里就会变得很温暖。
 
【月亮的地图】
这是一张奇幻的图,标题是「月亮的地图」,写的是德文。将月亮地图印刷在半透明的蜡纸(glassine)上,掀开这张纸就会看到美丽的月亮图画。用深浅程度不同的浅蓝绿色,来表现月亮的深浅差异,连小小的陨石坑都画得很细致。
*1900年前后,德国莱比钖。
 
【被人抢走的桂竹香】
味道很香的桂竹香。因为常生长于老旧的泥土墙上,所以英文叫做wallflower,而这张图中也画有城墙。在苏格兰,这种花背后有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不过这里画的是,一个男的植物迷从城墙上,残忍地将花拔出来的情景。葛兰威尔也很擅长这种讽刺画。这张图既幽默又富有故事性。
 
【双胞胎恶魔】
这两只恶魔感情很好,互相搭着对方肩膀,简直就像感情好的双胞胎一样。是用凿子类的工具手工刻出来的,虽然到处都有破损,不过这副开心的表情仍然健在。想必他们会劝喜欢酒的人喝酒、劝懒惰的人睡午觉吧。确切的制作年代并不清楚,但是看来是相当久远了。*年代不详,立陶宛制。
 
【我们的仆人】
这个系列名叫「我们的仆人」,而这是系列中的第四个盘子。图画下方写着夫人讲的话:「你这个人太不懂礼节了,我要把你开除!我旅行回来以后你就要走人了,老爷一定也会赞成的。」尽管如此,女仆却还笑咪咪的,该不会是女仆跟老爷交情匪浅……这个图画盘既幽默又讽刺,而你,又是怎么想的呢?*19世纪,法国、克罗伊(Creil)˙蒙特罗(Montereau)窑场制。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奇幻璀璨的西洋古董》真是一场穿越时空的盛宴,让我仿佛置身于维多利亚时代的尘封阁楼,又或是文艺复兴时期工匠的秘密工作室。作者的文字如同古董本身一样,带着岁月的痕迹和温润的光泽,将那些静默的旧物赋予了生命与灵魂。我尤其着迷于那些关于珠宝的故事,那些镶嵌着宝石的胸针、耳环,不仅仅是饰品,更是权力、爱情、甚至是一段段隐秘历史的见证。读到那些关于家族传承的项链,想象着它在不同时代、不同女性手中流转,承载着家族的荣耀与悲伤,内心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书里描绘的那些精致的瓷器、餐具,不仅仅是生活用品,更是那个时代审美趣味的缩影,从繁复的花纹到典雅的造型,都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对生活细节的极致追求。我甚至能想象出,在烛光摇曳的夜晚,身着华服的女主人,优雅地用这些餐具享用晚餐的画面。还有那些古老的钟表,滴答滴答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也见证了无数个生命的轮回。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物品的介绍,更是关于历史、关于文化、关于人类情感的深刻挖掘,每一次翻阅,都能从中汲取新的养分,发现新的惊喜,如同在古董店里淘到一件心仪的宝贝,爱不释手。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在于它不仅仅展现了西洋古董的“璀璨”与“奇幻”,更深入地挖掘了它们背后所承载的“生命”与“故事”。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旧时服饰和配饰的描写,那些精美的蕾丝、丝绸,那些手工缝制的刺绣,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和时代的审美。我仿佛能够看到,在华丽的舞会上,女士们穿着华美的礼服,佩戴着精致的珠宝,在灯光下闪耀的场景。作者对这些服饰的描述,不仅细致到面料的质感,更勾勒出了穿着它们的人的情态,让这些静止的物件仿佛有了温度和生命。还有那些古老的旅行箱和行李,它们见证了无数次的出发与回归,承载了多少人的旅途故事,多少次的憧憬与离别。我甚至能想象出,在蒸汽火车鸣笛的站台上,一位身着得体长裙的女士,提着这样的旅行箱,眼神中充满了对远方的渴望。这本书让我明白,每一个古董,无论大小,都曾是某个时代的宠儿,是某个生命的一部分,它们沉默地存在着,却无声地诉说着关于爱、关于失去、关于时光的故事,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与历史的对话,一次与前人的情感连接。

评分

《奇幻璀璨的西洋古董》这本书,如同一坛陈年的美酒,越品越有味。作者的文字功底极其深厚,将那些看似寻常的旧物,赋予了非凡的生命力。我尤其着迷于关于古董灯具和烛台的部分,在电力尚未普及的年代,它们是黑暗中最温暖的光源,是居家生活不可或缺的存在。作者对这些灯具的描写,不仅仅是介绍了它们的造型和材质,更描绘了它们所营造出的氛围——柔和的光线,摇曳的烛光,仿佛能将人带入一个宁静而浪漫的世界。我能想象出,在昏黄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着温馨的晚餐,或者在烛光跳跃的书房里,进行着深入的思考。还有那些关于古董工具的章节,虽然它们可能不如珠宝华丽,但它们所展现出的实用性和精湛的工艺,同样令人赞叹。每一件工具,都曾被勤劳的双手反复使用,它们默默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也见证了时代的进步和人类的智慧。这本书让我深刻地体会到,真正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外表的璀璨,更在于其所承载的时光沉淀和历史印记。每一次翻阅,都仿佛是一次精神的旅行,一次对美好事物的致敬。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一场深入骨髓的情感洗礼。作者对每个古董的描写都充满了敬意与爱惜,仿佛它们不仅仅是冰冷的物件,更是拥有独立个性和故事的朋友。我特别喜欢那些关于老相机和留声机的篇章,在那个没有数码影像的年代,一张黑白照片,一段黑胶唱片,承载了多少珍贵的回忆和瞬间。作者笔下的老相机,不仅仅是记录影像的工具,更是凝固时光的魔法盒子,它捕捉过的笑脸,定格过的风景,都仿佛跃然纸上,带着过去的温度。而留声机,那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嗓音,唤醒了我对那个逝去年代的无限遐想,我能想象出,在壁炉旁,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听着黑胶唱片里的歌谣,享受着温馨时光的画面。那些古老的书籍,泛黄的纸页,散发着独有的墨香,每一本书都可能隐藏着一个未知的世界,一段被遗忘的智慧。作者对这些旧书的描述,让我感受到了知识的厚重与传承的力量,仿佛触摸到了历史深处的灵魂。读这本书,我常常会放慢阅读的速度,细细品味每一个字句,感受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过往的深情,对时间流转的感慨,仿佛自己也参与了那些古董的生命旅程。

评分

《奇幻璀璨的西洋古董》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扇通往过往时光的窗户。作者以一种极其细腻和富有诗意的方式,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关于旧物的生动画面。我尤其被那些描述老式玩偶和玩具的故事所吸引,它们不仅仅是孩子的玩伴,更是童年梦想的载体,是无数个欢声笑语的见证。想象一下,一个精美的瓷偶,它曾被多少双小手小心翼翼地抚摸,它又曾听过多少甜蜜的童话故事,这些画面在脑海中一一浮现,让人心生怜爱。还有那些关于古董家具的描绘,一把摩挲得光滑的椅子,一张承载过无数家庭聚会的餐桌,它们都默默地诉说着家的故事,温暖而充满力量。作者对于木制品、金属制品的细节描写尤为到位,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木材的纹理、金属的光泽,以及它们经过岁月洗礼后留下的独特印记。读到这些,我总会想起自己家中那些充满年代感的物件,虽然它们可能不及书中描述的古董般精美,但同样承载着我与家人共同的记忆,拥有着不可替代的情感价值。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身边那些被遗忘的旧物,发掘它们身上蕴含的独特魅力和故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