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而微的迷你文化史】╳【旅外人士的生存指南】
【英/美语学习者的教战守策】╳【写给英/美文化爱好者的情书】
从单字开始,饱览英/美语间的傲慢与偏见。
以语言为镜,一窥英/美文化的爱恨情仇。 ◆ 英国人不论在文化上或气质上,其实都更像日本人,而不是美国人?
◆ 英国贵族学校的学生,说起话来其实不像《唐顿庄园》,还比较像毒贩?
◆ OK这个字是怎么来的?又是如何代表了一种美式生活哲学?
◆ 哪个字堪称是脏话界的黑色小礼服,既经典又普及,能横跨大西洋两岸?
◆ 美国人对哪个字上了瘾、又爱又怕?
◆ 会让英美两国人共同蹙起眉头、避之唯恐不及的,又是哪个字眼呢?
◆ Quite这个小小的副词修饰语能有多大的杀伤力?它是怎么造成求职者失业,甚至让许多人心碎伤感?
◆ 英国人平均一辈子要讲一百九十万次的抱歉,这个字就有十几种不同的语调和说法,其中只有一种是真的表示『对不起』?
当自由女神撞上大笨钟,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哈利波特》的套头毛线衣(jumpers)和比司吉(biscuits),到了美国就成了毛衣(sweater)和曲奇饼干(cookies),而美国人所发音的「cheers」总是令英国人听了浑身不舒服,但英美语中间的差异,就仅止于拼字和发音的不同吗?英美文化之间的隔阂,其实比我们想像中的要深!甚至直到十九世纪,都还有人担心这两个国家有一天会丧失彼此沟通的能力,韦氏(Webster)英语大字典的编纂人韦伯斯特甚至曾预言英语和美语会像德语和荷兰语那样渐行渐远,所幸并没有发生,而英/美语每一个表象上的差异,其实都是一扇窗,可以让我们深入探索两国历史和迷人的文化。
无论是哪种读者—— ✓ 必须与英美人士沟通,想避免「语言事故」发生
✓ 是恋英癖或恋美癖患者,想寻求治疗或加重病情
✓ 渴望破除或印证自己的英美刻板印象
✓ 热爱语言,对遣词用字有洁癖
都将因自己对英美文化的误解暗暗心惊、也会为两国人对彼此的各种傲慢与偏见捧腹大笑,更将走上一趟淋漓尽致的英美文化之旅。
资深文化人艾琳.莫尔亲身经历英美文化之间的冲击并贴身观察两种语言的激盪,她潜心钻研语言如何表现出使用者的特质及其背后的成因,道尽英/美语之间的爱恨情仇。本书共三十一个章节,每章都以一个单字出发,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探讨饮食、阶级、婚姻、性别、教育……诸多层面,内容机智诙谐,深具洞察力。
各界好评推荐(依姓氏笔画排列) 何献瑞(背包客栈站长)
林函臻(《这样发音超标准》作者)
胡培菱(外文书书评家)
韦佳德(艺人、作家)
范玮琪(歌手)
许毓仁(TEDxTaipei 共同创办人、立法委员)
曾丽玲(台大外文系教授兼主任)
瑞秋(瑞秋空姐教室执行长)
廖柏森(台师大翻译研究所教授兼文学院副院长)
刘轩(畅销作家)
谢静雯(资深英文译者)
谭光磊(国际版权经纪人)
★ 畅销逾百万册语文书《教唆熊猫开枪的「,」 》作者琳恩.特鲁斯,撰写序言,盛情推荐! 「很多人都知道,飞越大西洋两岸可能相当不舒服——而『相当』一词又不一定是你心里所认定的意思,这一点更是雪上加霜。风趣幽默、聪明慧黠,观察力又敏锐到令人有些忧心的作者,写了这本精彩的指南,娓娓道出英语的两个分支之间的差异,从头到尾都让我惊艳不已。身为一个英国人,我会说:『喔,啵棒的(Oh, jolly well done)!』不过,我也想再加一句:『干得好(Good job)!』」 ——琳恩.特鲁斯,《教唆熊猫开枪的「,」:一次学会英文标点符号》作者
曾在美国留学九年的我,得知要随着先生一起搬去英国时一点也不紧张。我信誓旦旦的觉得英国生活跟美国生活除了「发音腔调」外,其它的肯定没什么差别。直到我人抵达英国、融入当地生活后才发现,我错得离谱!《这不是英语》不只点出英美语单字用法的差异,也借由语言来探索两国的特质与国家风情。喜欢英美语或文化的你,不能错过这本交战守策! ——林函臻,《这样发音超标准,跟着留学正妹说出道地美国腔》作者
我在大学任教之时,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最令学英文的同学摸不着头绪的不是文法,也不是发音,而是英美两地在英文用法方面有何差别。本书机智诙谐,又具洞察力。简单易懂,可称学英语的必备教材。这本书不仅适合正在大学、补习班等地学英语的人,也适合所有对英美语感兴趣的人。虽有诸多相似的书籍已上市过,但本书却与众不同,其优点在于内文的系统性结构以及深入浅出的探讨。 ——韦佳德(艺人、作家)
一翻书看到「biscuits」、「cookies」我特别有种坐时光机回到过去的感觉。小时候因为父亲工作,我在南非生活了几年。南非早期为英国殖民地,使用的官方语言是正统英语,习惯的一直是英式的使用词汇,直到我高中回到台湾接触了美式英文才发现原来英文有分地区性的。这本书的作者透过译义词汇的方式,介绍英美文化的不同演变,提供读者不同的角度重新认识这个语言,了解背后的文化意义,才能将词汇使用得更贴切。向正在学习英文及喜爱英美文化的朋友们推荐这本难得有趣的书籍。 ——瑞秋(瑞秋空姐教室执行长)
这本语言文化观察志精采风趣,令人不忍释卷。展读本书,享受一场惊喜连连的文化洗礼吧! ——谢静雯(资深英文译者)
莫尔写了一本绝对易读、聪明(这十足是美国人说的意思)又发人深省的作品,轻松地打破了让美国人和英国人引为诟病的文化刻板印象。 ——《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佛罗里达长大,目前定居伦敦的作者首度登台,一出手就对水池两岸特定俚语用法的重要性提出生动风趣、有时又带有一点无厘头的研究……轻松活泼又自我调侃的风格,引人入胜。 ——《柯克斯评论》(Kirkus)
聪颖、慧黠,完全投入。——《书商》杂志(Bookseller)
生动活泼,发人深省。 ——《每日镜报》(The Daily Mail)
资讯丰富,又贴近个人,有时候趣味横生……的确,我用来形容这本书的词彚正是『迷人』。 ——《泰晤士报》(The Times)
「这本书让我为之疯狂!但是我的意思不是美国人说的『愤怒抓狂』,而是英国人说的『狂热、瞠目结舌』。关于英语和美语之间的障碍,已经有许多论述,但是跟其他人比起来,艾琳.莫尔让这个主题更多了一点人味。」 ——理察.李德罗(Richard Lederer),《苦涩的英语》(Anguished English)作者
「分隔英美两地的汪洋里,充斥着语言事故的残骸与文化波涛。可是艾琳.莫尔对这片凶险水域的研究却是平静的令人心安,又极度风趣。有关当局应该把她的书挂在边界海关。」 ——赛门.加菲尔德(Simon Garfield),《纽约时报》畅销书《字体故事》(Just My Type)作者
「《这不是英文》一书风趣幽默,又提出深刻的见解,令人惊喜万分!艾琳.莫尔在书中揭示了:语言最事关紧要的不是我们说了些什么,而是我们想表达什么意思——以及其他人听到了些什么。这本书讲的不只是我们语言中不寻常的稀奇古怪之处,更是文化与潜规则的假设对文字定义所带来的困扰。」 ——约翰.波拉克(John Pollack),《双关语照常升起》(The Pun Also Rises)与《捷径》(Shortcut)作者
「艾琳‧莫尔说起语言来,既有权威又风趣十足,泰然自若地给了字源、逆构词,还有混成词。然而,她的书名更是卖弄了一下文字游戏:《这不是英文》的内容并不是真的跟文字有关——而是关于她可以自称为故乡的两个国家之间的微妙差异。」 ——康斯昼.贺尔(Constance Hale),《罪恶与造句法》(Sin and Syntax)和《惑迷砸吻:生动的动词》(Vex, Hex, Smash, Smooch)作者
莫尔对语言毫无保留的热情,让这本书读起来趣味洋溢。 ——《琼斯夫人》杂志(Mother Jo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