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研究法(2016修訂版)

社會工作研究法(2016修訂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是兩位作者多年的授課經驗和研究心得,作者以淺白的文詞,把理論與抽象的概念寫成白話,使一般人輕易就可以看懂這本研究法教科書。本書體係完整,而且敘述淺白、說理清晰、例證貼切,力求易讀易懂易學。不僅可以作為社工及其相關科係之教本,且對參加各種考試及有興趣研究者,均很適用。

本書特色

  1.本書主要分為:研究計畫、研究方法、資料分析三部分,無論對理念或概念的解析,都很明確獨到,並於每個概念後,加上生活化的實例介紹,使理論與實務閤而為一。

  2.簡教授以多年所做「質性研究」的經驗,另闢專章,從質化與量化研究的差異、兩者的適用範圍、社會工作者如何運用質性研究等方麵,深入介紹,將質化研究正式帶入社會工作研究法領域,符閤晚近崛起的方法學趨勢。

  3.社工研究與統計分析密不可分,鄒老師根據過去教學與研究經驗,收集較常運用之資料分析方法,加以組織,務期更具實用性,增進初學者對統計運用的掌握。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簡春安


  學曆:
  美國凱斯威斯頓大學社會工作博士

  現職:
  東海大學社會工作係教授(1991-2013)退休
  中信月刊(颱灣地區)發行人(1994-)
  基督教(颱灣區)中國信徒佈道會董事長(2007-)

鄒平儀

  學曆:
  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博士

  現職:
  颱北榮民總醫院社會工作室組長(2003-)
  陽明大學公共衛生學科暨研究所兼任臨床副教授(2007-)
  颱灣大學社會工作學係兼任助理教授(2006-)
  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係兼任助理教授(2001-)
 

圖書目錄

2016 修訂版序

第一章 社會工作與研究法 
第一節 前 言 
第二節 科學與研究 
第三節 社會工作與研究 
第四節 社會工作研究的倫理考量 
第五節 研究的時間架構 
第六節 研究計畫 
 
第二章 理論、概念與變項 
第一節 科學知識 
第二節 理論與典範 
第三節 概 念 
第四節 變項及其類彆 
第五節 結 論 
 
第三章 問題敘述與假設 
第一節 如何尋找研究主題 
第二節 如何確定研究的主題 
第三節 研究主題與理論的連結 
第四節 進行「問題敘述」的寫作 
第五節 設定研究假設 
 
第四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前 言 
第二節 文獻探討的目的與功能 
第三節 網際網路資料的蒐集 
第四節 圖書館內的探索 
第五節 資料的整理 
第六節 如何寫好論文的第二章─文獻探討 
第七節 結 論 
 
第五章 社會工作與質性研究 
第一節 前 言 
第二節 淺談研究法的哲學背景 
第三節 質性研究與量化研究的差異 
第四節 量化研究法的適用條件及其資料的蒐集技巧 
第五節 質性研究常用的方法及適用的條件 
第六節 量化、質性研究法在社會工作過程的運用 
第七節 質性研究資料之蒐集─觀察 
第八節 質性資料的分析 
第九節 結 論 
 
第六章 實地研究、觀察研究 
第一節 前 言 
第二節 實地研究 
第三節 自然觀察法 
第四節 視覺社會學 
第五節 觀察者 
第六節 結 論 
 
第七章 調查研究 
第一節 前 言 
第二節 調查研究的本質 
第三節 調查研究的類型 
第四節 調查研究的步驟 
第五節 結 論 
 
第八章 問捲設計 
第一節 前 言 
第二節 測量的定義 
第三節 量度的性質 
第四節 量錶設計的方式 
第五節 問捲的形式 
第六節 問捲的信度測量 
第七節 問捲的效度測量 
第八節 總加量錶的鑑彆力(DP 值)分析 
第九節 結 論 
 
第九章 實驗研究 
第一節 前 言 
第二節 實驗研究的類型 
第三節 「實驗」的內涵 
第四節 實驗設計(研究設計) 
第五節 一般常見的實驗設計 
第六節 單案研究設計 
 
第十章 其它常見之研究法 
第一節 前 言 
第二節 文化比較研究法 
第三節 曆史研究法 
第四節 再次分析法 
第五節 內容分析法 
第六節 非乾擾測量 
第七節 結 論 
 
第十一章 事後迴溯研究與方案評估 
第一節 事後迴溯研究法 
第二節 方案評估 
第三節 德懷術(Delphi panel)研究法 
第四節 行動研究 
 
第十二章 抽 樣 
第一節 前 言 
第二節 抽樣的概念與術語 
第三節 如何進行隨機抽樣 
第四節 抽 樣 
第五節 結 論 
 
第十三章 資料分析方法 
第一節 前 言 
第二節 統計方法在社會研究資料分析中的功能、限製與選判要點 
第三節 資料分析的統計方法 
第四節 實務研究與資料分析的其他議題討論 
 
第十四章 論文寫作 
第一節 前 言 
第二節 研究論文的次序與格式 
第三節 論文「方法論」的寫作 
第四節 論文第四章─「分析與發現」的寫作 
第五節 論文第五章─「結論」的寫作 
第六節 書目與附錄 
第七節 其 它 
 
參考書目 
名詞索引

圖書序言

第三節 社會工作與研究

在英文的字根中“re” 意指著再一遍、重新再一次(again, anew, over again)的意思。“search” 則指仔細精密的檢查、測試與調查。所以我們可以說,研究有三大內涵:(1)對許多知識做仔細、係統的研究,以建立一些事實的原理原則;(2)研究者重復的運用客觀、嚴格及係統的程序,把研究的對象操作化或測量化(measurement);(3)對所觀察事實的假設驗證化(verifiability),使研究的結果有代錶性(representative)(Middleman, 1984)。總之,透過研究,我們纔有機會去證實一些重要的理論是否準確,纔能開發一些結構尚未完整或仍在摸索階段的理念,也纔能使理論愈加有實務的應用性(Babbie, 1992)。社會工作同仁應被訓練,使之有能力進行研究、能測量其資料、能證實其論點,也使研究的成果有代錶性。

研究的類彆很多,由於研究方法、應用性、使用場閤以及經費來源的不同,研究有不少的風貌。Beach 與Alvager(1992)指齣:從研究方法來區分,研究可分為實證性研究(empirical research)與理論性研究(theoretical research);依應用的程度而言,可分為基礎性研究(basic research)與應用性研究(applied research);從使用場閤來看,可分學術性研究(university research)與非學術性研究(nonuniversity research),再從經費來源來看,也可分為公眾研究(官方研究)(public research)與私人性研究(private research)。國內的社會工作研究狀況依當事者的背景而有差異,有實證性研究,也有理論性研究;有學術性的,也有實務性的;有官方的,也有私人的,但以社會工作的本質來看,經常以應用性研究居多。

社會工作者必須作研究,藉著研究去驗證理論的真僞;去開發新的知識領域;再把研究結果應用到實務工作裏,如此,對社會工作專業的發展,纔會有所幫助。

一、求知的目的

社會工作者為什麼要作研究?眾所皆知,社會工作專業非常重視實務,所以我們強調助人的重要性與技巧的專業性。其實,社會工作也是一種求真與求知的過程,為瞭要更有效的做好實務,我們必須懂得更多相關知識與科學知識,以便使專業做得更好。而懂得更多、更真的方法就是做好研究。換言之,研究基本上就是一種求知的過程,而求知可以讓我們達到下列的目標(the purpose of knowing):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