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研究法(2016修订版)

社会工作研究法(2016修订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两位作者多年的授课经验和研究心得,作者以浅白的文词,把理论与抽象的概念写成白话,使一般人轻易就可以看懂这本研究法教科书。本书体系完整,而且叙述浅白、说理清晰、例证贴切,力求易读易懂易学。不仅可以作为社工及其相关科系之教本,且对参加各种考试及有兴趣研究者,均很适用。

本书特色

  1.本书主要分为:研究计画、研究方法、资料分析三部分,无论对理念或概念的解析,都很明确独到,并于每个概念后,加上生活化的实例介绍,使理论与实务合而为一。

  2.简教授以多年所做「质性研究」的经验,另辟专章,从质化与量化研究的差异、两者的适用范围、社会工作者如何运用质性研究等方面,深入介绍,将质化研究正式带入社会工作研究法领域,符合晚近崛起的方法学趋势。

  3.社工研究与统计分析密不可分,邹老师根据过去教学与研究经验,收集较常运用之资料分析方法,加以组织,务期更具实用性,增进初学者对统计运用的掌握。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简春安


  学历:
  美国凯斯威斯顿大学社会工作博士

  现职:
  东海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1991-2013)退休
  中信月刊(台湾地区)发行人(1994-)
  基督教(台湾区)中国信徒佈道会董事长(2007-)

邹平仪

  学历:
  东海大学社会工作博士

  现职:
  台北荣民总医院社会工作室组长(2003-)
  阳明大学公共卫生学科暨研究所兼任临床副教授(2007-)
  台湾大学社会工作学系兼任助理教授(2006-)
  东吴大学社会工作学系兼任助理教授(2001-)
 

图书目录

2016 修订版序

第一章 社会工作与研究法 
第一节 前 言 
第二节 科学与研究 
第三节 社会工作与研究 
第四节 社会工作研究的伦理考量 
第五节 研究的时间架构 
第六节 研究计画 
 
第二章 理论、概念与变项 
第一节 科学知识 
第二节 理论与典范 
第三节 概 念 
第四节 变项及其类别 
第五节 结 论 
 
第三章 问题叙述与假设 
第一节 如何寻找研究主题 
第二节 如何确定研究的主题 
第三节 研究主题与理论的连结 
第四节 进行「问题叙述」的写作 
第五节 设定研究假设 
 
第四章 文献探讨 
第一节 前 言 
第二节 文献探讨的目的与功能 
第三节 网际网路资料的蒐集 
第四节 图书馆内的探索 
第五节 资料的整理 
第六节 如何写好论文的第二章─文献探讨 
第七节 结 论 
 
第五章 社会工作与质性研究 
第一节 前 言 
第二节 浅谈研究法的哲学背景 
第三节 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差异 
第四节 量化研究法的适用条件及其资料的蒐集技巧 
第五节 质性研究常用的方法及适用的条件 
第六节 量化、质性研究法在社会工作过程的运用 
第七节 质性研究资料之蒐集─观察 
第八节 质性资料的分析 
第九节 结 论 
 
第六章 实地研究、观察研究 
第一节 前 言 
第二节 实地研究 
第三节 自然观察法 
第四节 视觉社会学 
第五节 观察者 
第六节 结 论 
 
第七章 调查研究 
第一节 前 言 
第二节 调查研究的本质 
第三节 调查研究的类型 
第四节 调查研究的步骤 
第五节 结 论 
 
第八章 问卷设计 
第一节 前 言 
第二节 测量的定义 
第三节 量度的性质 
第四节 量表设计的方式 
第五节 问卷的形式 
第六节 问卷的信度测量 
第七节 问卷的效度测量 
第八节 总加量表的鑑别力(DP 值)分析 
第九节 结 论 
 
第九章 实验研究 
第一节 前 言 
第二节 实验研究的类型 
第三节 「实验」的内涵 
第四节 实验设计(研究设计) 
第五节 一般常见的实验设计 
第六节 单案研究设计 
 
第十章 其它常见之研究法 
第一节 前 言 
第二节 文化比较研究法 
第三节 历史研究法 
第四节 再次分析法 
第五节 内容分析法 
第六节 非干扰测量 
第七节 结 论 
 
第十一章 事后回溯研究与方案评估 
第一节 事后回溯研究法 
第二节 方案评估 
第三节 德怀术(Delphi panel)研究法 
第四节 行动研究 
 
第十二章 抽 样 
第一节 前 言 
第二节 抽样的概念与术语 
第三节 如何进行随机抽样 
第四节 抽 样 
第五节 结 论 
 
第十三章 资料分析方法 
第一节 前 言 
第二节 统计方法在社会研究资料分析中的功能、限制与选判要点 
第三节 资料分析的统计方法 
第四节 实务研究与资料分析的其他议题讨论 
 
第十四章 论文写作 
第一节 前 言 
第二节 研究论文的次序与格式 
第三节 论文「方法论」的写作 
第四节 论文第四章─「分析与发现」的写作 
第五节 论文第五章─「结论」的写作 
第六节 书目与附录 
第七节 其 它 
 
参考书目 
名词索引

图书序言

第三节 社会工作与研究

在英文的字根中“re” 意指着再一遍、重新再一次(again, anew, over again)的意思。“search” 则指仔细精密的检查、测试与调查。所以我们可以说,研究有三大内涵:(1)对许多知识做仔细、系统的研究,以建立一些事实的原理原则;(2)研究者重复的运用客观、严格及系统的程序,把研究的对象操作化或测量化(measurement);(3)对所观察事实的假设验证化(verifiability),使研究的结果有代表性(representative)(Middleman, 1984)。总之,透过研究,我们才有机会去证实一些重要的理论是否准确,才能开发一些结构尚未完整或仍在摸索阶段的理念,也才能使理论愈加有实务的应用性(Babbie, 1992)。社会工作同仁应被训练,使之有能力进行研究、能测量其资料、能证实其论点,也使研究的成果有代表性。

研究的类别很多,由于研究方法、应用性、使用场合以及经费来源的不同,研究有不少的风貌。Beach 与Alvager(1992)指出:从研究方法来区分,研究可分为实证性研究(empirical research)与理论性研究(theoretical research);依应用的程度而言,可分为基础性研究(basic research)与应用性研究(applied research);从使用场合来看,可分学术性研究(university research)与非学术性研究(nonuniversity research),再从经费来源来看,也可分为公众研究(官方研究)(public research)与私人性研究(private research)。国内的社会工作研究状况依当事者的背景而有差异,有实证性研究,也有理论性研究;有学术性的,也有实务性的;有官方的,也有私人的,但以社会工作的本质来看,经常以应用性研究居多。

社会工作者必须作研究,借着研究去验证理论的真伪;去开发新的知识领域;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实务工作里,如此,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才会有所帮助。

一、求知的目的

社会工作者为什么要作研究?众所皆知,社会工作专业非常重视实务,所以我们强调助人的重要性与技巧的专业性。其实,社会工作也是一种求真与求知的过程,为了要更有效的做好实务,我们必须懂得更多相关知识与科学知识,以便使专业做得更好。而懂得更多、更真的方法就是做好研究。换言之,研究基本上就是一种求知的过程,而求知可以让我们达到下列的目标(the purpose of knowing):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