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颤

水颤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她用天地五行,摹写世间微尘众生。在河一般浩荡的历史之流里,他们的存在如尘,如沙。时代张扬行过,余下隐隐震颤的,是他们曾经生存的痕迹。

  自2001年以〈水颤〉拿下第六届花踪文学奖马华小说首奖后,如拼图一般,梁靖芬陆续以土、火、木、金为题拼凑庶民面貌,并且透过小说之笔收摄隐伏在现代生活里的躁动与不安。《水颤》中的八个短篇各自聚焦不同族群,看似极其普通的日常切片,但却喧嚷着多元的声腔和言语,终而汇聚成一幅壮阔又微缩的时代即景。

  〈按摩〉
  Melakukan perkara yang mencurigakan,这句话里的最后一个词尤其让人难堪。巧薇第一次放长耳朵偷听到,还回家认认真真翻了马来语字典。Mencurigakan,令人怀疑的、可疑的,字典里这样析疑。巧薇托着下巴想:这字眼真神奇,什么都能装。

  〈走索女〉
  走索女不怎么愿意提起这一段,是因为后来更早晓得了羞涩。然而那一段在空中飞的个人成长史里,却以值得炫耀的光环戳了一个亮眼的印,是第一个靠自己能力赢下的功勋。

  〈玛乔恩的火〉
  现在,床头边的菸灰缸倒是空的。房里仍然不缺阳光。黄金葛青绿而没有颓气。玛乔恩强把视线从床上凹槽处移开──不知躺了多久才形成的,面积又因体型的日渐瘦小而节节败退,在屁股和背嵴的地方陷得最深。

  〈黄金格斗之室〉
  虽极之不愿回想,可又实在忘不掉那段与外人共同方便的荒谬与不便的经历。于是偶尔也抖出来谈谈。当一场笑话或苦尽甘来什么似地,和人谈谈。你很难想像那是怎么一回事,我说。事实上我也不甚了解。只知道从我被告诫不能再随处大小便开始,那厕所的身世就已经那样。

  〈水颤〉
  那是久远的记忆了。久得我背上沸水烙的斑印早不再蹙筋皱络,航线般漫开去。以前,阿姆像路旁的落地生根,模煳得只有叶形而不见叶脉。自我意外灼伤,阿姆就似飞机草,不只叶脉,连叶边的锯齿也鲜明得厉害。

  〈土遁〉
  一支公、一条狗、一间屋,还有一块烂芭地,这就是阿爸留给阿峇的全部。阿峇几乎一有时间就抽着菸想,有时也会看着南岚的背影想:为什么呢?为什么我要带回一个乌仔让伊跟住我。为什么呢?为什么我给伊吃给伊住,伊还同我不很亲。

  〈刻木〉
  如果,我们的话题继续在「为什么」或「为什么不」上面兜转,事情将没完没了。老师老了,也没有这种耐性,与启蒙的必要。我们只是需要久别重逢后的一些旧话题,以勾起回忆,启动沉寂了近二十年的情谊。

  〈颠簸〉
  我和阿穆一样,觉得现在大家都应该重新定义虚拟与实境。至少,再也不能说网路是虚,网外一定就是实。有时我甚至想,胖子阿穆之所以如此依赖网路,多半是因为他在网上化名,成为另一个新生的,自己赐予自己生命的人,而不是神。

名人推荐

  陈雪、杨泽、骆以军 齐声推荐

  凝练的文字宜古宜今,笔下的时空无论是追寻先祖的丛林、重逢旧人的舞台前后、或现代夫妻的荒谬家庭剧场,作者的声腔变化自然,使读者很快进入她所构造的故事、历史、或梦境里。这本小说集展现了「短篇小说」这文类的优异,精准、抒情、节制与冰山底下的的丰富深沉。──陈雪

  不知道有谁解释过「后乡土小说」这词,我读梁靖芬小说,常浮现的画面是:一群活在可轻易辨认的现代时空环境里的「现代人」,身上还沾有泥巴,带有土味,因为,稍早虽曾被连根拔起,却留了几根带土的根须若隐若现……
  马来西亚和台湾同是海外华人移民社会出身,如果你同意中文是我们共同的精神故乡,我会向你推荐梁靖芬的新小说集,尤其「刻木」一篇,以淡为师,韵味悠长!
  ──杨泽

  梁靖芬的小说,有一种沈从文,汪曾祺的闲淡知命,明净温暖,一种人心在时间之墙的凹窟与苔藓,温柔的用手指抚摸着。一种长镜头下,翻动这些历史之外,南方之南的人物,他们不为人知的祕密。她的故事擧重若轻,让人低回,惘然,余绪久久不能平息。──骆以军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梁靖芬


  出生于马来西亚中部小镇。大学时主修化学,毕业后进入媒体,任学生刊物编辑三年辞职往北京大学修读中文硕士,主修现代文学。修读化学让她能体会「特例」的珍贵,修读中文让她安于用自己的速度去完成想做的事。目前为马来西亚报章副刊编辑。
 
  〈水颤〉曾获第六届(2001)花踪文学奖马华小说首奖、〈土遁〉与〈玛乔恩的火〉分别获得第七届(2002)、第九届(2004)花踪小说佳作奖。2010年以散文集《梦寐以北》获第一届花踪马华文学大奖。2013年以〈按摩〉获马来西亚海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同年亦获第三十五届台湾联合报文学奖散文评审奖。
 
  着有散文集《梦寐以北》,短篇小说集《朗岛唱本》、《五行颠簸》等。

图书目录

序 有时就是会这样
 
按摩
走索女
玛乔恩的火
黄金格斗之室
水颤
土遁
刻木
颠簸
 
应答的音调──读梁靖芬的小说 贺淑芳

图书序言

水颤
 
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监。
 
我祖上的船一下海,就是浩浩荡荡的二万人。要把二万人全装在一艘船上,那船准大得骇人。我祖上不笨,但也造不出如此大船。所以我相信,我祖上南来时必然似候鸟群飞,分乘大小宝船二百余艘,大鹏般翩然而至。
  
大海是倒过来的苍穹,我祖上的大鹏船队紧贴着蔚蓝航行。云帆高张,昼夜星驰,船队路经处所激起的浪花,足把海面拔高几尺。鹏首是战船组成的前哨,逐渐收窄的喙精锐得能戳穿钢板,把礁石赶离。粮船从前哨起,左右二行叠成大鹏体侧。拓张的双翼和尾部是另两队战船,人字撇捺开去。稍一展翎,就是一番硝烟弹雨。我祖上的帅船稳踞鹏腹,另有各式坐船、马船按功能分守,扮演交通衔接、拖拽之用。
  
我祖上这一走,就走了二十余年、三十余国。我的祖上,明朝七下西洋正使总兵太监,郑和。若这是电影画面,必当亮出我祖上面颊丰满、目光如电的脸孔,身后船桅成栅旌旗幡扬。配乐是紧凑昂扬的鼓声咚咚,预示历史上一场伟大的远航。
  
自我决定写下我祖上的故事,阿姆已经半痴呆。阿姆的记忆时醒时坏。我祖上的宝船採用蜂房船体结构制造。最大的功用在于当船底被击穿,它能将涌入的海水限制在局部船舱,防止全船沉没。偶尔我怀疑,阿姆脑中必有与蜂房船体相似的结构,像竹筒里的间隔。阿姆脑中倖存的记忆,当是收在最内层,免被遗忘淹没。而那恰好是我祖上的故事。
  
相对于祖上畅通无阻的海路,我不禁埋怨脚下这水洼泥泞,水蛭似攀附鞋底因而寸步难行。霪雨刚止,混浊水洼仍意犹未尽泛着圈,阿姆就催逐大伙进山。只有进山,阿姆的痴呆会暂时痊癒。山路逶迤,前几段还有锄头凿出的泥阶,越往前泥阶越无影,彷若扛锄头的人越发慵懒无力,抑或锄头崩断终弃之而去。一路上盘根错杂,阿姆却坚信那是唯一通往海边的路。阿姆没上过学,但若让她深信某事,她会如爱因斯坦的拥趸,对相对论力捍到底。
  
哞。
  
一只被惊动的雨蛙突然鸣声抗议。阿姆一惊脚下一滑,即似舯舡靠岸失准,砰一声撞上岸边桥墩。我来不及挽扶,阿姆已迅速爬起。
  
哎哟,夭寿。
  
阿姆怎样?
  
无事,阿弟。别弄脏祭品,等阵到大树头,要大力打,大力打。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