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七○后作家石一枫的中篇小说集
陈金芳的命运,隐藏着我们这个时代最深刻的祕密。 陈金芳的遭遇,唱出一首全球化下失败青年的黑色輓歌。 经过一个文学世代,石一枫和他笔下的小说人物都是大陆改革开放的同龄人,这个被称为八○后的文学世代,不同于文革后主导文坛的共和国同龄人作家,一方面在政治转向,在邓小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性允诺下,从他们诞生开始,前行代曾有的不论幻灭与否的革命理想,理所当然地被追逐财富及由之判定的成功或失败置换。另一方面,在成长过程中,八九民运的政治禁忌,使他们的思想活动陷入迷惘压抑。在这样的处境下,政策上摸石头过河的指示,在生活实践中能摸到的无非是打造资本主义物质基础的石头,要渡越的也无非是弥漫生命的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的滚滚洪流。
──施淑(淡江大学中文系荣誉教授)
我是个写小说的,所讲的主要是当代人,尤其是城市人的故事。近两年来,我希望表现的,基本上也是在经济高度发达,欲望极度膨胀的社会环境下,一个个小人物的典型命运。人在一个金钱主导,信奉个人成功的主流价值观的生活状态下,将要如何自处?假如他或她想要追求的,又被坚硬无情的现实逻辑所不容,那么这个人的选择究竟应该是屈从还是抵抗?也许这是进入所谓的「全球资本主义」时代以来,几乎大部分人必须面对的问题,而越是文明发达、物质过剩的地区,上演的类似故事也就越是极端。这样的故事曾经发生在十九世纪的欧洲,二十世纪初的美国,二十世纪七○、八○年代的台北,又轮到了二十世纪九○年代以来的上海和北京。
──石一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