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总导演十年谈吃文章首度结集
一本搅动千万读者味蕾,让人食慾大开、口水横流的吃货手札
「我的故乡只有一小块,她在我的舌尖上」 作者陈晓卿为《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总导演,但在名导之外,他更是名闻遐迩的老饕。强调「美食是扫街扫出来」的他,热中寻觅大街小巷的平民美食,更因此被朋友戏称为「扫街嘴」。
本书为这位美食爱好者的十年饮啜笔记,陈晓卿以文字为食材,写下了灵魂深处的家乡味,以及拍纪录片时跑遍大江南北的四方美味,并佐以食物背后的人情、故事,一一写下所有他关于食物蒸炒煎炸的独门记忆。
「最好吃的永远是人」 贯穿这一篇篇令人咂嘴的美食文字的,是食客、厨子,是和菜色一样霸道的服务生,也是与作者同桌共饮的那个人。作者认为世上最好吃的是人,人间至味往往酝酿于人与人之间,比起吃什么、在哪吃,「和谁吃」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美食大多是离不开故乡的,只能在当地好吃」 馆子、夜市、菜场、锅里碗里……如果问陈晓卿美味究竟在何方,他的手指最终会指向家的方向。他说自己拍《舌尖上的中国》时,重现老家的酱料不过用了两个星期,但酝酿和发酵这本书,他用了将近四十年。
■ 鱼最好吃的部分在哪里? 宜昌人陈敏,话不多,做事稳当,每次煮鱼吃鱼,都不动声色。有一次,陈敏的媳妇来京探班,等陈敏煮完鱼,忙东忙西坐到桌上,一通乱找,涨红着脸问道:「我的那块肉呢?」蒋、段二人大惑不解:「哪块肉?哪块肉?」陈敏支吾着:「就……那块……」媳妇在一旁应声:「我吃啦!」媳妇说的正是那两块月牙肉——鱼鳃边最细滑、最鲜嫩的所在。据说从前土匪绑票,都是先饿人质两天,然后煮顿鱼,就等着看人质从哪里下筷子。筷子先挟鱼嵴背、肉多的地方,肯定是穷人家孩子,放了算了;要是先吃月牙肉,那必须死等赎金,这是富贵人家的香火。——〈红脣添香〉
■ 最好吃的年夜饭永远在家里 有人认真起来,非要让我推荐「味道好」的年夜饭去处,我的回答永远是:家里。浓浓的暖意中,一家人就像回到了从前,老爸在厨房和餐桌之间做折返跑,我妈在一二三四地数着盘子碗的数量,唯一不同的是多了电视里稀稀落落的晚会……及至全体坐下,父母笑盈盈地看着大家,在他们眼里,我们还是没出家门的孩子。老妈坐我旁边,像当年摩挲猪头一样拨拢着我脑袋:「哎哟,多了很多白头发哦……」我看着她眼角密密的皱纹,心下不觉一酸。——〈年夜饭之味〉
各界推荐 焦桐(饮食文化专家)
蔡澜(作家、美食家)
蔡珠儿(作家)
张国立(作家)
胡天兰(美食评论家)
叶怡兰(饮食生活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网站创办人)
松露玫瑰(食谱书作者及译者)
庄祖宜(厨师、作家)
王瑞瑶(中广超级美食家主持人、资深美食评论家)
Liz 高琹雯(美食作家)
李丝丝(诚品书店Cooking Studio资深企划)
王浩一(府城达人、城市作家)
陈晓卿是我相信得过的美食家。——蔡澜
曾几何时,吃一顿饭除了行前要做攻略,进食当中还不忘拍下食物的「倩影」,甚至立刻上传至社群网站实况转播。此乃趋势,更是个人嗜好。而《至味在人间》带领读者进入最纯粹的饮食氛围,以记忆佐餐,用初心品尝。此外,作者描绘各项美食时,字里行间香气四溢,令人心驰神往。——松露玫瑰
陈晓卿这本书从头到尾谈的只一桩大道理:感情,吃饭的感情。谈得深哪,谈得我口水如夏天午后的大雷雨。——张国立
导演写吃,个人风格鲜明,充满画面感和立体声,是我读过顶尖精采的食记。——庄祖宜
这几年我走访的中国美食一一从书中跃出,彷彿还闻到热气蒸腾的味道。我看到了当下且真实的庶民生活美食,而不再有时差、有距离。——王瑞瑶
读陈晓卿,颇有「孤独的美食家」的况味,但更幽默、机智、潇洒。——Liz高琹雯
这是一本幸福有情有韵的好书。——王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