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上帝才能让草莓变得更完美,
但上帝也没有这么做,
因为草莓已经很完美了。
梭罗用生命最后十年光阴
献给野果的小情歌 *逝世137年后,大师之作重见天日
*中文版精心绘制7张满版彩图,与46张珍贵黑白图
1851年春,梭罗以表格列出每一季要观察的植物和自然现象,他阅读植物学家的着作,师法自然观察技术,展开他长期的记录,梭罗曾说:「我的天职就是不断在大自然中发现上帝的存在。」1859年秋,梭罗提笔开始写《野果》,然而临终前仍未能完成野果的调查工作。
这本书从一年的五月雪融开春为始,到十一月寒冷冰冻来临前,共收录183种北美野果,从花期、结果日、成熟期,地理分布、姿态样貌,及至各类昆虫、鱼鸟与植物间的自然关系,更重要的,还有那果实滋味,他都娓娓道来。
梭罗与野果共舞十年,若不是肺病早逝,恐怕要付诸一生。梭罗在书中不做《湖滨散记》的哲人,而化身成和蔼细心的田野踏查者,有着丰富知识又识得情趣的植物学家。梭罗关注的虽是生长于北美新英格兰区的果实,然而透过他对果实的研究,感受他所投入的漫长时间,感受到他的柔软,与对大地的浓浓爱意。
什么是生活的品质?生活的可贵不在于金钱的获得与物质的换取,梭罗期盼的是,亲近脚下的自然环境,认识自然界的每一件事物,万物生长无不配合四季运行,它们生来就是独一无二的,每一种果实更牵引辐射出更大的生态圈。散步野外林间,赏野果、採野果、吃野果,自然的殿堂给予我们的,远远比哈佛、耶鲁学校给的更多。
本书特色 1. 【逝世137年后,大师之作重见天日】梭罗晚年倾其知识心血的力作,手稿曾经转手多次,纸稿顺序混乱,最后在1940年由纽约公共图书馆收入,并一直到梭罗学会的布兰德利.P.迪先生花了多年时光,破译梭罗难以辨认的笔迹,配合梭罗的日记、笔记及梭罗提到的着作才将这本因凌乱难以成章、字迹潦草难以卒读而未见天日的手稿在1999年整理成书。
2. 【自然生态的经典】梭罗记录所居北美新英格兰的风土,四季的果实种类、成长与变化,梭罗有科学家的理性,及文学家的感性,文体自成一格,寓理于情,是自然生态观察与书写的最佳范本。
3. 【台湾中文版第一本】梭罗倾注生命最后十年(如果不是肺病早逝恐怕要付诸一生),时隔130多年终于问世的心血之作。
4. 【中文版多幅精美插图】:邀请台湾插画家精心绘制数十幅黑白和彩色插图,展现果实与自然姿态,彷如亲临北美田野。
5. 【反物质、反璞归真的唿吁】18世纪从欧洲吹来的产业革命风潮,到了19世纪已使美国社会弥漫在高度的工商业发展,与物质主义氛围,人们的价值观改变了、精神层面被忽视,梭罗看见重工商主义带来的冲击,主张人要回归自然,去平衡外在的世界。《野果》记的是小小的果实,触动的却是每一颗渴望摆脱现实束缚的心灵。是梭罗实践土地情怀的证明。
6. 【自然带来的宁静与喜悦】植株们数十年如一日发芽结果,每一颗果实都娇媚,各有自己的天命,无不能感受人在自然中的渺小,宁静又富含诗意,于何时何地(办公室、家庭)任何情绪情境皆适用。
7. 【那些野果教我的事:让天赋自由】每一果实都是独特的生命,有独特的风采,与滋味,诚如我们每一个人一样。在你所属的季节里,绽放你最美最甜的模样吧。
8. 【那些野果教我的事:从梭罗的野果观察思考我们自己的土地关怀】色香味俱全的果实小百科,是以果实的角度来认识新英格兰风情的另类旅行书写。梭罗写的对象是果实,读之却有风,有阳光,见树更见林,有视觉,也有触觉和味觉,旁征博引史诗与传奇。他不是一个人登山的远行者,不是湖边的隐士哲人,不是义愤填膺的不服从公民,一年份的野果纪行,开花到结果,每一颗新鲜欲滴的果物不时唤起你思索真正的生活意义何在。
9. 【19世纪一位孤独的美食家】梭罗走到哪里摘到哪里,摘什么就尝什么。吃野果,是实验精神,也是饕客精神,这是最佳的认识自己土地的方式。
10. 【精致包装】:精美的印刷值得中文读者收藏,大方展示诸多果实图像,远观近看,更是喜爱自然文学的读者不可错过的一本读物。
名人推荐 李伟文(牙医师.作家.环保志工)
范钦慧(自然作家、纪录片编导、野地录音师)
黄裕星(林业试验所所长)
黄丽锦(《野花999》、《野果游乐园》作者) ───爱不释手推藨
这是我们这位伟大的自然作家最后的成果,《野果》堪称美国福音──为我们展开自然的神圣画卷,从每一页上,唿之欲出的张力,那是身为自然主义者的梭罗和身为自然传教士的梭罗之间的张力。──《时代》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