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日本带到世界!将世界带进亚洲的策展人!
「不管对象是记者还是一般人,都要让他们前往那个虽然不知道终点是什么,但可以看到未知世界的地方。策展人一定要怀有这样的思维不是吗?」——森美术馆馆长 南条史生 这本自传性质的艺术生涯录是策展人南条史生由一个银行职员、旅游杂志记者到从一部电话创业以来的种种历程。其间游走于当代艺术巨匠、鉅作以及新秀之间,更参与了许多双年展、世博会、艺术节、公共艺术案、市镇再造、美术馆开发的筹划工作。
有别于欧美艺术脉络,作者细致却直率的体察日本、台湾、新加坡、中国、印度,乃至阿拉伯等地的情况,提出了带有民族历史、宗教、政治、社会议题的视角。让亚洲当代艺术跳脱了标榜普遍一致的单一框架,成为一个多元、复杂,具有相对价值观的世界。
也让艺术更直接的揭发人类此刻的生存状态。
作者的足迹遍佈 展览 威尼斯双年展 / Against Nature / Aperto / 人间的条件 / 直岛:Out of Bounds / 威尼斯:Trans Culture / 台北双年展 / HOT AIR / 汉诺威万国博览会 / 横滨三年展 / Happiness / 新加坡双年展 /六本木艺术夜
艺术家 波依斯(Joseph Beuys) / 田洼恭治 / 伊藤公象 / 堀浩哉 / 河原温 / 荒川修作 / 赤濑川原平 / 椿昇 / DUMB TYPE / 森村泰昌 / 雅尼斯・库奈里斯(Jannis Kounellis) / 朱利奥‧帕欧里尼(Giulio Paolini) / 马里奥・梅茨(Mario Merz) / 布罕(Daniel Buren) / 波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 / 杜象(Marcel Duchamp) / 宫岛达男 / 比尔・维欧拉(Bill Viola) / 马修・巴尼(Matthew Barney)/ 爱德华・金霍兹(Edward Kienholz)/ 小野洋子 / 罗伯特・印第安纳(Robert Indiana)/ 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 卢西亚诺・法布罗(Luciano Fabro) / 奈良美智 / 小泽刚 / 村上隆 / 尚卡瓦(Sanggawa) / 梅丁衍 / 金洪畴(Kim Hong-Joo) / 弗朗索瓦・莫黑雷(François Morellet) / 西川胜人 / 埃托雷•斯帕莱蒂(Ettore Spalletti) / 杉本博司 / 大竹伸朗 / 中野渡尉隆 / 蔡国强 / 诗琳・娜夏特(Shirin Neshat) / 内藤礼 / 中山大辅 / 荒木经惟 / 强纳生・伯罗夫斯基(Jonathan Borowski) / 菲利普・金(Philip King) / 丹尼・卡拉万(Dani Karavan) / 李昢(Lee Bul) / 中村哲也 / 汉斯・韩莫特(Hans Hemmert) / 坂茂 / 日比野克彦 / 玛莉露・诺德克(Mariele Neudecker) / 伊藤若沖 / 莫内(Claude Monet) / 杰夫・昆斯(Jeff Koons) / 草间弥生 / 艾未未 / 弗朗索瓦・罗氏(François Roche) / 科比意(Le Corbusier) / 黑川纪章 / 苏博德・古普塔(Subodh Gupta) / 巴尔蒂・克尔(Bharti Kher) / 希玛・乌帕迪耶(Hema Upadhyay) / 艾德华多・卡茨(Eduardo Kac) / 奥隆・凯茨(Oron Catts) / 史特拉克(Stelarc) / 哈桑・谢里夫(Hassan Sharif) / 苏哈・修曼(Suha Shoman) / 泽娜・艾尔・哈利勒(Zena El Khalil) / 原高史 / 珍・亚历山大(Jane Alexander) / 森万里子 / 汉斯・欧普・德・贝克(Hans Op de Beeck)/ 林德罗・厄利什(Leandro Erlich) / 露易丝・布儒瓦 / 伊萨・根泽肯(Isa Genzken) / 吉冈德仁 / 西泽立卫 / 荣・穆克(Ron Mueck) / 崔正化(Choi Jeong Hwa) / 矢延宪司
单位及公共艺术案 ICA NAGOYA / NANJO and ASSOCIATES / 雾岛艺术之森 / 博多Riverain / 新宿I-LAND / 森美术馆 / 六本木Hills /十和田市现代美术馆 / 国际交流基金会
本书特色 1.作者经历广泛且多元,除了当红艺术家个展外,策展主题更涉及建筑、医学、战争与民族性;展览型态包括城镇再造、商办建筑、森林、海边、再生空间、都会街道,让当代艺术无所不展、随处可见。
2.策展人置身与艺术家共同制作的第一现场,甚至先于艺术家,对场所、社会氛围进行构思,让读者直接看到当代艺术背后那想与人们传达的心念。
3.不只带领读者以亚洲人的视野去体察欧美的艺术思维,也让世界当代艺术看见亚洲在地丰饶的文化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