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論文寫作的第一本書:用綱要和體例來教你寫研究計畫與論文(3版)

中英論文寫作的第一本書:用綱要和體例來教你寫研究計畫與論文(3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論文寫作
  • 研究計劃
  • 學術寫作
  • 中英寫作
  • 寫作指南
  • 研究方法
  • 論文結構
  • 學術規範
  • 研究生
  • 寫作技巧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為初入門者理清觀念,稱得上是初學論文寫作的人士所必備的第一本工具書。──明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 溫德生

本書特色

  1.整閤瞭作者多年任教、修改論文所得的經驗、閱讀論文時所碰到的文例、備課時所蒐集的議題,以及授課時為學生解答的問題等,可以說是教學相長的結晶。

  2.內容包括研究報告、碩博士論文乃至期刊研究論文的撰寫原則,分為三篇:「論文資料管理與寫作準則」、「論文綱要與體例」、「資源補充篇」,又十一單元,各章深入淺齣,兼顧瞭初學者及已經有相當論文寫作經驗者的學習及參考需要,適用各種領域的研究人員。

  3.提綱挈領地引用瞭中英論文及報告的體例數百則,並在許多英文範例後加上「中文單字錶」,以利讀者對照閱讀,對論文寫作能力的提升助益良多。

  4.這是一本很容易閱讀的入門書兼案頭參考書,不論你是初次寫作論文,還是經常需要寫論文報告,隻要願意花幾個鍾頭從頭到尾閱讀一遍,你就能得到很具體的寫作知識,讓你在論文生産過程中少花很多力氣。
學術寫作的基石:構建嚴謹、清晰的學術論證體係 書籍名稱: 學術論文寫作的藝術:從選題構思到定稿修改的實戰指南 書籍簡介: 本書旨在為所有渴望提升學術寫作能力的研究生、博士生以及初入研究領域的青年學者提供一套全麵、實用的操作指南。我們深知,學術寫作不僅是對研究成果的記錄,更是一種嚴謹的邏輯錶達和清晰的溝通方式。本書聚焦於學術論證的構建、文本的結構化處理以及語言的精準運用,而非單純的格式或模闆教學。 本指南的核心理念在於:優秀的學術論文源於清晰的思維和紮實的結構。 它將引導讀者超越簡單的“模仿”階段,進入“理解”和“創造”的境界,掌握如何將復雜的研究思想轉化為具有高度可讀性和說服力的書麵文本。 --- 第一部分:研究的起點——選題的戰略性選擇與問題意識的培養 學術寫作的成功,始於一個具有研究價值和可行性的選題。本部分將深度剖析如何進行富有洞察力的選題工作,確保研究的“新穎性”與“重要性”得以兼顧。 1. 批判性文獻迴顧:發現“空白”而非“堆砌” 我們摒棄瞭傳統文獻綜述中簡單羅列前人成果的做法。本章將重點教授讀者如何進行批判性閱讀(Critical Reading),識彆現有研究中的邏輯漏洞、理論局限或實證不足之處。通過構建“知識圖譜”,定位那些真正需要被填補的“研究空白”(Research Gap),從而確立研究的獨特價值。內容將包括:如何有效利用數據庫的檢索策略,如何進行主題聚類分析,以及如何撰寫具有論斷性的文獻綜述章節。 2. 研究問題的提煉與假設的構建 一個好的研究問題是研究的靈魂。本章詳細闡述如何將宏大的研究興趣轉化為具體、可操作、可迴答的研究問題(Research Questions)。我們將區分描述性問題、解釋性問題和規範性問題,並提供將這些問題轉化為可檢驗的研究假設(Hypotheses)或核心論點(Central Thesis)的方法。這部分內容將側重於邏輯推理的嚴密性,確保研究的每一步都有明確的指嚮性。 3. 理論框架的奠基:支撐你的研究大廈 理論框架不僅是引用幾位學者的觀點,更是研究者理解世界的“透鏡”。本章深入探討如何選擇、建構和應用中等範圍理論(Middle-Range Theories)來指導研究設計和數據解讀。內容涵蓋:如何繪製理論關係圖示,如何界定核心概念(Operationalization),以及如何在引言部分有效嵌入理論框架以彰顯研究的學術深度。 --- 第二部分:論證的骨架——嚴謹的結構設計與信息流的控製 學術論文的結構必須服務於論證的有效傳達。本部分緻力於教授讀者如何像建築師一樣設計論文的骨架,確保信息流動的邏輯性和層次感。 1. 引言的“敘事弧”:從背景到主張的精準引導 引言部分是讀者對論文産生第一印象的關鍵。我們將詳細拆解一個高效的引言結構,通常包括:宏觀背景鋪陳、領域內現有知識的現狀描述、研究空白的明確指齣、本研究的核心貢獻(Key Contribution)的預告,以及全文的結構導覽。重點在於如何使用“漏鬥結構”實現論證的逐層聚焦。 2. 主體章節的“模塊化”寫作與段落的單一焦點原則 論文主體部分(方法、結果、討論)的寫作需要極高的組織性。本章強調段落的單一焦點原則(One Idea Per Paragraph),即每個段落應有一個明確的主題句(Topic Sentence),所有後續的陳述、證據和分析都必須圍繞此句展開。對於方法論部分,我們將指導讀者如何清晰、可重復地描述研究設計,而非僅僅羅列使用的工具。 3. 結論的升華:超越摘要的戰略性總結 結論不應簡單重復摘要或引言。本章教授如何撰寫一個有力的結論,它應包括:對核心發現的總結與迴應最初研究問題的答案;對研究局限性的誠實評估;以及最重要的——未來研究的方嚮性展望(Future Research Trajectories),從而將研究置於更廣闊的學術對話之中。 --- 第三部分:語言的精度——學術風格、論證連接與自我審校 學術語言的特點在於其客觀性、精確性和形式感。本部分關注如何雕琢文本的錶層結構,使之更具專業性和可信度。 1. 客觀性與語態的選擇:維護研究的距離感 我們將探討在不同學術語境下(如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對被動語態和主動語態的恰當運用。重點在於如何通過措辭的選擇,避免主觀臆斷,確保論述的客觀性,例如使用“證據錶明”而非“我認為”。 2. 邏輯連接詞的戰略性部署:構建無縫的論證鏈條 連接詞(Transition Words and Phrases)是串聯句子和段落的“粘閤劑”。本書將提供一份精選的邏輯連接詞庫,並指導讀者如何根據連接的邏輯關係(如對比、遞進、因果、例證)進行精確選擇,避免因連接詞使用不當而導緻的邏輯斷裂。 3. 論證的自我校對:從“寫完”到“完美”的跨越 撰寫過程的最後一步是嚴格的自我審校。本章提供瞭一套係統性的修改清單,重點關注論點與證據的一緻性檢查(Argument-Evidence Alignment)、術語使用的統一性,以及對冗餘錶達和模糊措辭的“外科手術式”剔除。這不僅包括語法和拼寫,更側重於論證邏輯鏈條的完整性檢查。 --- 本書特點總結: 側重邏輯與結構: 強調研究思維如何轉化為書麵結構,而非停留在格式的堆砌。 實戰導嚮: 包含大量來自不同學科的優秀論文片段分析,用以示範最佳實踐。 批判性思維訓練: 引導讀者從“接受信息”轉變為“生産知識”。 本書是每一位嚴肅學者在學術寫作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工具書,幫助您清晰、有力地傳達您的原創性思考。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葉乃嘉


  現職
  明道大學中國文學學係副教授

  學曆
  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環境科學與管理碩士及博士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物理學士

  經曆
  明道大學應用英語學係副教授、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助理教授、資訊傳播學係助理教授、資訊工程學係助理教授
  稻江管理學院資訊管理學係助理教授
  興國管理學院通識中心主任
  美國Information Dynamics, Inc.,科技部主任
  Your Electronic House of Publishing雙語部主任編輯
  明道大學資訊傳播學係助理教授

  著作
  逾百種環境管理及規劃之英文企劃案與研究報告
  《商用英文的溝通藝術》,新文京齣版,2002
  《知識管理》,全華科技圖書公司,2004
  《愛情這東西──新時代的兩情教育》,新視野圖書,2005
  《心靈與意識》,颱灣商務印書館,2005
  《知識管理實務、專題與案例》,文京齣版,2005
  《英文書信與履曆的藝術》,五南圖書,2005
  《研究方法的第一本書》,五南圖書,2006
  《知識管理概論與案例分析》。全華科技圖書公司,2006
  《個人知識管理的第一本書》,文魁資訊,2007
  《中英雙嚮翻譯新視野》,五南圖書,2007
  《中英論文寫作的第一本書-論文及研究計畫書綱要與體例》,五南圖書,2010

圖書目錄

推薦序 (3)
自 序 (7)

第一篇 論文資料管理與寫作準則 001
第一章 論文資料管理 003
1.1 論文資料的來源 005
1.2 論文資料結構的建立 007
1.3 論文資料的分析 008
1.4 論文的文字錶達 009
1.5 論文與發錶的道德與責任 009
1.5.1 論文作者的責任 010
1.5.2 期刊主編的責任 012
1.5.3 論文審稿者的責任 013
1.5.4 期刊齣版者的責任 013
第二章 論文的文字經營 015
2.1 多用主動語態 016
2.2 減少形容詞和副詞 019
2.3 少用長句 021
2.4 注意邏輯並釐清因果 025
2.5 善用覆述的原則 028
2.6 多用簡單易懂的字 030
2.7 小心錯彆字及文法、語意上的謬誤 035
2.8 注意字詞的相對位置 040
第三章 論文的特殊準則 043
3.1 一律使用第三人稱 044
3.2 避免不定數詞、量詞及加強詞 046
3.3 勿隨意使用縮寫及節略字 048
3.4 減少使用虛主詞 051
3.5 務必使用西元紀年及絕對指標 052
3.6 盡量平鋪直敘 055
3.7 實例分析 056

第二篇 論文綱要與體例 065
第四章 論文篇前部分 067
4.1 論文命名(Title)原則 067
4.2 摘要(Abstract)的寫法 075
4.3 關鍵字錶(Keywords) 088
4.4 序文(Preface) 089
4.5 誌謝辭(Acknowledgement)的寫法 090
4.6 目錄的格式 093
4.6.1 內容目錄(Table of Contents) 093
4.6.2 圖形及錶格目錄(List of Figures and Tables) 096
第五章 論文主體(Body)部分 099
5.1 緒論(Introduction) 100
5.2 本文(Main Text) 101
5.2.1 文獻蒐集與研討(Literature Review) 102
5.2.2 數據分析和解釋(Data Analysis) 109
5.2.2.1 圖形(Figures) 110
5.2.2.2 錶格(Tables) 112
5.2.2.3 計量單位與公式(Units and Equations) 114
5.2.3 列舉(Listing) 116
5.2.4 文獻引用與註腳(Citations and Footnotes) 119
5.2.5 再次徵引 121
5.3 結論(Conclusion) 123
第六章 論文篇後部分 131
6.1 參考文獻錶(References or Bibliography) 132
6.1.1 專書(Books)資料 138
6.1.1.1 單一作者 139
6.1.1.2 兩位作者 139
6.1.1.3 超過兩位作者 139
6.1.2 論文(Paper, Thesis, and Dissertation)資料 140
6.1.2.1 期刊(Journals)資料 140
6.1.2.2  學術會議論文(Conference Papers)資料 141
6.1.2.3 論文集論文(Conference Papers)資料 141
6.1.2.4  學位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資料 142
6.1.3 技術報告(Technical Reports)資料 143
6.1.4 古籍(Antient Literature)資料 143
6.1.5 報紙(Newspaper)資料 144
6.1.6 網路(Internet Publications)資料 145
6.2 附錄(Appendix)及索引(Index) 146
6.2.1 附錄的內容 146
6.2.2 索引格式 147
6.3 作者簡介(Author)的寫法 147
第七章 論文校閱與計畫書撰述 151
7.1 論文的校閱 152
7.1.1 格式及文字方麵的審閱要點 156
7.1.2 內容方麵的審閱要點 157
7.2 論文計畫書綱要與體例 158
7.2.1 題目(Title) 161
7.2.2 摘要與關鍵詞(Abstract and Keywords) 161
7.2.3 研究目的(Motivation and Purpose) 164
7.2.4 相關文獻探討(Literature Review) 166
7.2.5 研究內容描述 168
7.2.5.1 研究程序與步驟 168
7.2.5.2 具體工作項目與預期成果 172
7.2.6 結果分析(Results and Discussion) 173
7.2.7 結論(Conclusion and Future Works)與其他 174

第三篇 資源補充篇 179
第八章 論文的譯述 181
第九章 數字和標點使用法 209
9.1 數字(Numbers)的用法 209
9.1.1 阿拉伯數字(Arabic Numbers) 209
9.1.2 羅馬數字(Roman Numerals) 216
9.1.3 科學記號(Scientific Notations) 218
9.2 標點符號(Punctuations)的用法 219
9.2.1 句號、問號、驚嘆號 220
9.2.1.1 句號(“.” period)的用法 220
9.2.1.2 問號(“?” question mark)的用法 222
9.2.1.3 驚嘆號(“!” exclamation mark)的用法 222
9.2.2 逗號、分號、冒號、破摺號 223
9.2.2.1 逗號(“,” comma)的用法 223
9.2.2.2 分號(“;” semicolon)的用法 227
9.2.2.3 冒號(“:” colon)的用法 230
9.2.2.4 破摺號("—" dash)的用法 231
9.2.3 雙引號、單引號、括號、方括號 232
9.2.3.1 雙引號(“ ” double quote)的用法 232
9.2.3.2 單引號(‘ ’ single quote)的用法 233
9.2.3.3 括號 [( ) parentheses] 的用法 234
9.2.3.4 方括號([ ] brackets)的用法 236
9.2.4 其他標點符號 237
9.2.4.1 連字號(“-” hyphen)的用法 237
9.2.4.2 撇節號(“ ' ” apostrophe)的用法 240
9.2.5 標點間的相對位置與關係 240
9.2.5.1 破摺號與逗號或冒號 240
9.2.5.2 破摺號與句號、問號、驚嘆號 241
9.2.5.3 括號與逗號 241
9.2.5.4 括號與句號、問號、驚嘆號 241
9.2.5.5 引號的位置 242
9.2.5.6 括號與分號 243
9.2.5.7 標點的其他注意事項 244
第十章 電腦輔助論文格式製作 245
10.1 目錄製作 246
10.1.1 以標題樣式建立目錄 246
10.1.2 從大綱層級建立目錄 248
10.1.3 目錄檢視與更新 251
10.2 註腳標示 253
10.3 索引製作 256
10.3.1 手動標記索引項目 256
10.3.2 以詞匯索引檔自動標記 259
10.3.3 刪除索引 263
第十一章 化冗贅為簡潔 267
11.1 說得多不見得更有效 267
11.2 化繁為簡範例 269
11.3 練習 288

附 錄 297
A. 論文章節圖錶各級標題的字體及字型配置 299
B. 長字及其清晰有力的代用字錶 300
C. 論文檢索係統 303
C-1 知名的國際文獻檢索係統 303
C-2 Impact Factor(影響點數) 306

參考資料 311
索 引 313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讀到這本書的書名,我第一反應是“終於有一本書願意把話說清楚瞭”。過去,我寫英文論文的時候,總感覺自己像是在拼湊,缺乏整體的連貫性和邏輯性。尤其是在寫研究計劃的時候,常常會因為思路不清、結構混亂而反復修改。這本書承諾用“綱要和體例”來教授寫作,這讓我覺得非常務實。我希望它能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寫作框架,能夠幫助我把原本雜亂的思緒整理得井井有條,形成一篇結構清晰、邏輯流暢的研究計劃和論文。我對它關於“研究計劃”的教學尤其感興趣,期待它能教會我如何清晰地闡述研究動機、核心問題、預期方法以及潛在的創新點,從而讓我的研究計劃更具說服力。同時,我也希望它能在論文寫作的各個環節,例如文獻迴顧、方法論、結果呈現和討論等方麵,提供具體的範例和指導,讓我在麵對不同類型的學術寫作任務時,都能做到遊刃有餘。

评分

這本書的書名雖然有點冗長,但“第一本書”這個定位,以及“用綱要和體例來教你寫研究計畫與論文”的核心內容,確實觸動瞭我。我常常覺得自己在寫英文論文的時候,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不知道從何下手,也不知道寫到什麼程度纔算閤格。特彆是對於研究計劃,我一直覺得它是整個研究的藍圖,但如何繪製好這個藍圖,卻讓我頭疼不已。這本書提到的“綱要”和“體例”,聽起來就像是給我指明瞭方嚮的燈塔。我希望它能像一本循序漸進的教科書,從最基礎的結構搭建開始,一步步教我如何構建一個邏輯嚴密、內容充實的研究計劃。同時,我也希望它能提供不同類型論文的體例範例,讓我能夠根據自己的研究領域和需求,選擇最適閤的寫作模闆。如果這本書真的能教會我如何有效地組織思路,如何用清晰、準確的英文錶達我的研究成果,那它絕對會成為我書架上最珍貴的一本書。

评分

坦白說,我之前嘗試過不少英文寫作的書籍,但大多數不是過於注重遣詞造句的細枝末節,就是過於強調學術理論的宏大敘事,很少有能真正觸及到我最核心痛點的。我的主要問題在於,當我有瞭研究想法,卻不知道如何將其轉化為一篇規範的研究計劃,更不用說一篇完整的英文學術論文瞭。這本書的“用綱要和體例來教你寫”這個理念,正是我一直以來所渴望的。我希望它能夠提供一套清晰、係統化的寫作流程,從選題、構思、到具體段落的組織,都有一套可遵循的“套路”。我尤其看重它在“研究計劃”和“論文”兩方麵的教學,希望它能提供詳細的章節拆解,例如如何寫齣引人入勝的引言,如何構建嚴謹的論證,如何處理數據分析和討論,以及如何撰寫精煉的結論。如果這本書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一樣,手把手地教我如何一步步完成這些任務,那我將非常感激。

评分

這本書的名字確實很長,但光看書名就讓人覺得,它應該能解決我一直以來在英文學術寫作,特彆是研究計劃和論文撰寫上的睏惑。我一直覺得自己的思路不夠清晰,邏輯不夠嚴謹,再加上對英文錶達的拿捏不準,寫齣來的東西總感覺“差一口氣”。這本書打齣的“綱要和體例”的教學方式,聽起來就非常實在,不像那些空泛的理論指導。我期待它能提供一套切實可行的寫作框架,能夠幫助我把那些零散的想法梳理成有條理的段落,最終形成一篇結構完整、論證有力的學術作品。特彆是“研究計劃”部分的教學,我一直覺得這是學術寫作的起點,也是最容易齣錯的地方。如果這本書能夠在這方麵提供清晰的指引,教我如何清晰地闡述研究問題、目標、方法和預期貢獻,那對我來說將是無價的。我希望這本書不隻是教我“怎麼寫”,更能讓我理解“為什麼這麼寫”,這樣纔能真正內化為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僅僅照貓畫虎。

评分

作為一名長期在學術界摸爬滾打的研究者,我深知英文論文寫作的挑戰。尤其是在撰寫研究計劃書和完整的學術論文時,如何有效地組織材料、清晰地錶達論點、規範地引用文獻,都是需要反復琢磨的環節。我曾經嘗試過不少相關的書籍,但很多都過於側重理論,或者語言風格晦澀難懂,讀起來費時費力,效果也不盡如人意。當我看到這本書強調“用綱要和體例來教你寫”時,我眼前一亮。這意味著它並非泛泛而談,而是會提供具體、可操作的寫作模闆和範例。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詳盡的研究計劃和論文寫作的結構指南,讓我能夠清晰地把握每個部分的寫作要點和邏輯聯係。我特彆希望它能在“文獻綜述”、“研究方法”、“結果討論”和“結論”等關鍵章節提供詳細的寫作指導和示例,幫助我避免常見的寫作誤區,寫齣更具說服力和學術嚴謹性的文章。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