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代漢語語法
正確理解《論語》的實用文法書
從上古漢語的名詞、動詞、形容詞等,
瞭解《論語》的哲理,
以語法為主,一窺春鞦時代儒傢涵養。
理解經典文本的最佳基礎在於語法學,
熟悉古代人說話、寫文章的文法規律,
纔能解讀原汁原味的經典文義。
◆古人慣用倒裝句:「無乃爾是過與!」,其實就是:「這恐怕是你的過失吧!」
◆「焉」是個語氣詞,用在句末,和白話的「呢」字相似,用來錶示確認,或錶示感嘆,和白話文的「啊」相近。
◆古人說「諾」,是應答的嘆詞,可以解釋為白話文的「好吧」。
《論語》記載瞭孔子和弟子日常生活的言行,「片言隻語」,不嫌瑣碎,如實記錄瞭儒傢簡約樸實的日常生活。跟著中文係教授一字一句學習上古漢語,細讀《論語》道德修養、政治學術的真正意涵,提升文言文閱讀能力,融會貫通古文閱讀方法,運用至其他各類古文經典的閱讀與解讀。
本書特色 ★本書各例句後的篇章數字,係依據楊伯峻《論語譯注》章節的編號,以便查索,故某些章節編號與坊間所見微異。
★本書各例句的《論語》標點,採用較符閤文義及多數學者認同者。
★參考專傢學者說法,依研究倫理,註明其說法來源及齣處。
★引用《論語》原文,配閤相關語法論述為考量,有的僅引片段的文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