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有爱无碍研究团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建置一个有关筛选、鑑定、安置、教学与评量等相关事项的特教支援系统,带领这个研究团队让我多年来在专业领域产生极大的成就感!我在这期间也从大学教科书、亲职教育书籍、注意力训练书籍、诊断评量工具、有爱无碍桌游系列及融合之爱绘本系列等,几乎「玩」遍了我所想得到的能增进大家对特殊教育了解的各种出版方式。
近一年来,深感坊间大部分国中小学生常接触的绘本,多偏重在认识各类特殊需求学生的特质,而非如何在生理及心理环境建构上真正接纳这群学生。为了让国中小阶段的学生能在融合教育理念上及早生根,觉得应该要有些易读的绘本或读本,採用问题解决法的故事方式协助一般师生处理与特殊需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上所常面临的各种情境问题,所以我开始尝试写故事。要把特殊教育故事写得浅显易懂,还要活泼生动,对我这种写惯学术论文的人来说,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之后我们开始推出「融合之爱」绘本系列,还附上各种学习手册,希望让老师、家长在第一线推动融合教育时能有所本,但有些情境及问题很难处理得活泼有趣,也牵涉到青少年问题,于是我开始面临瓶颈。就在这时,森元出现了,他原是共同写作绘本伙伴老师推荐给我的新伙伴!
第一次见面,他就告诉我他不知道怎么写寓言故事,只是觉得有趣,想来看看我们在做什么?因此我和森元沟通了一下我的瓶颈,并且跟他说了一些我很想呈现却不知如何呈现的故事情节。没想到事隔一个月再次见面时,他给我看了一篇故事草稿,处理得有趣极了!团队伙伴们以老师的立场也觉得很棒!当时我的脑海如同被闪电击中,心想就是他了,我们可以把难处理的情境问题变成故事集,再配上纾压画,採用另一种方式推动融合教育理念。
当天晚上开始,灵感就像上帝的手,源源不绝产出,生怕灵感不会第二次敲我们门的我和森元,从此展开互相发掘潜能的旅程,他写我改,或是我写他改,总在一天之内互通许多邮件构思与改稿,甚至连出国时都在旅馆里写。有几次甚至觉得灵感泉涌,若不写完,简直茶饭不思!从来不知道自己能写故事,在这期间,我同步在撰写大学教科用书《特殊教育概论:现况与趋势》,觉得自己在各种写作体裁转换间,就如同工作时在不同角色转换间一般充满能量。短短数月,已累积十三个故事,若非绘图者抗议,觉得我们无止境生产故事会让她画不完,我想我跟森元会无法终止,所以先告一段落。但许多故事情节又在脑海里蠢蠢欲动,相信这是我们融合之爱系列的第一本故事集,但不会是唯一一本!
在美国求学时,即对美国民权斗士金恩博士(Martin Luther King)的着名演讲「I have a dream」强调消除种族隔离与种族歧视的境界,非常心向往之!去日本旅游时,当地人告诉我日本庙里若是灵验的神,胸前会有许多愿望实现后回来还愿的人所挂的红边白底的肚兜,若是没有肚兜或是只有一、两面肚兜的,就是不灵验的神。不知道神界也如此竞争,但我总会顽皮的觉得胸前没有肚兜或是只有一、两面肚兜的神是我们特殊教育的神,如果给祂第二次的机会,祂们一定可以表现更好,所以我总是刻意去拜那些神,相信祂们的信众较少,应该会好好珍惜我们这些仅有的信众。
这本故事集取名为《融合之爱:十三个有爱无碍寓言故事》,取名「融合之爱」,是希望「不同」不再代表异常,而代表需要被尊重与平等对待,特别选了13个故事成辑,也是希望能打破13是个不吉利数字的概念,因为「众数字」平等。如同金恩博士的「I have a dream」,希望大家不要再用差异的眼光看待有特殊需求的伙伴,我们需要的是尊严自主与平等的机会!
我们的故事集或许文字上还不够洗鍊,但质朴的童趣会是我们的特点,推展融合教育的心和所有特教人一样热切!也要再次谢谢心理出版社给我们很大的出版空间与自由,更希望读者们能喜爱融合之爱系列作品!
新竹教育大学特殊教育学系
孟瑛如 谨识
当最后一篇合作的作品终于完成时,算算时间共花四个月,那时我手上才寥寥四、五篇,每一篇最多不到一千字,就这样答应孟老师的合作邀请,现在回想……我的心脏也够强!
在特教界相信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孟老师,我也是。就在写作班的研习场上,孟老师谈及母亲的身体状况,并感到忧心,对我而言孟老师简直就是神级的人物,任何特教、辅导相关问题彷彿都可以迎刃而解,这是第一次我听到孟老师也有忧心的地方。每一个人回到生命的原点,面对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是如此的无奈,原来上天是如此公平的对待每一个人,只是担心的点不同而已。
我在特教班任教,从事特殊教育十多年,接触过不少身心障碍学生、家庭,而每一个身心障碍家庭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所以大部分作品多是我个人所听、所见或是亲身经历写作而成的,原以为不足为外人道,直到孟老师的鼓励,这些尘封的经历才得以转化成一篇篇饶富教育、有趣的小故事和读者分享。
本书的出版,感谢现任徐佩君校长促成,在她的鼓励下参与研习进修,我才得以和孟老师有合作的机会。
谨以本书献给瑞丰国小的全体优秀教学、行政团队以及家长们,感谢你们丰富了我的生命和创作灵感。还有我的时任及现任辅导主任王正顺主任、邓秀美主任,两位教了我很多职场上应对进退的道理,更不时鼓励、安慰我,在此由衷感谢。
写这篇序文时,孟老师提醒我记得感谢家人,我向妈妈提及此事,妈妈笑着说:「抽屉里那本族谱应该可以帮得上忙。」是的,我的幽默风趣遗传自我的母亲,自制教具的巧思遗传自父亲,在此感谢默默支持我的家人,他们是我最大的精神支柱。
谢谢这段时间孟老师的指导,让我获益良多,更希望将来有合作的机会,能为身心障碍者、家庭尽一份心力。
桃园市瑞丰国小特教班
郑森元 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