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直木賞作傢 乃南亞沙 首部中文版作品
繼司馬遼太郎《颱灣紀行》之後
又一日本直木賞作傢的颱灣寶島見聞錄
颱灣是什麼樣的地方?颱灣人又具有什麼樣的特質?
乃南亞沙以純粹日本人的觀點,直言周遊颱灣各地的經驗,
情感豐沛、條理分明,真誠記錄颱灣的過去與現在。
字裏行間洋溢著對颱日曆史羈絆的深刻感懷。
「颱灣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地方?為瞭找到答案,日本直木賞得主、知名作傢乃南亞沙不斷深入探索颱灣各地。翻開這本書,宛如猛然掀開滾燙的蒸籠蓋,乃南亞沙對颱灣滿溢的愛立刻像蒸騰熱氣般迎麵撲來。」── 第153屆日本直木賞得奬作品《流》作者 東山彰良 好評推薦! 乃南亞沙在日本是傢喻戶曉的寫實派小說傢,不僅著作等身,作品更多次被改編為電視劇與電影,而原本對颱灣一無所知的她,在三一一東日本大地震後徹底改變瞭。「颱灣究竟是座什麼樣的島嶼?」「颱灣人究竟是怎麼樣的民族?」為瞭尋求答案,她至今來颱三十餘次,從北到南,足跡遍及基隆、颱北、宜蘭、新竹、颱中、颱南、高雄與屏東,《美麗島紀行》即收錄她這兩年多來的旅颱見聞,搭配親自拍攝的照片,钜細靡遺記錄瞭她在颱灣的點滴心得。
乃南亞沙對颱灣曆史多所關注,就像要在短短的時間內把前此不曾好好認識的颱灣樣貌、在日本被隱蔽的颱灣曆史梳理清楚,她以感性細膩卻又條理分明的文筆真誠記錄下她的颱灣考察,字裏行間可以讀到她對颱日曆史羈絆的深刻感懷,彷彿有條看不見卻綿延不斷的繩索將兩者牢牢牽係。她迴顧颱灣的曆史事件,前往前身是「新竹神社」的「內政部入齣國及移民署新竹收容所(靖廬)」,看見殘破不堪、由鐵皮屋頂與梁柱保護的繪馬殿,以及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王妃當年親手種植的黑鬆,不禁感慨數十年來島嶼上的波濤洶湧不知淹沒瞭多少曆史遺跡,颱灣人卻還是努力加以保存;她又造訪位在颱南、主祀日本海軍飛行員杉浦茂峰的飛虎將軍廟,看著祭壇左側擺著日本國旗,右側則擺著中華民國國旗,想到這位日本青年竟成瞭披著亮麗衣衫的「飛虎將軍」,受到颱南人永遠的愛戴,也深感颱日之間溫厚的人情。
《美麗島紀行》並非隻是一般日本作傢的颱灣遊記,從書名即可看齣乃南亞沙師法司馬遼太郎《颱灣紀行》的企圖,因此書中不隻記述旅行見聞,更有意識地探究颱灣曆史、人文發展與政治局勢,她一一爬梳在日本鮮為人知的颱灣樣貌,讓日本人得以深入瞭解颱灣,颱灣人也能一探日本作傢的見聞,時隔二十餘年,或許足以接續九○年代所寫就的《颱灣紀行》,成為新世紀日本人颱灣學的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