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背景在二十世紀初,當時的英國是醫學研究重鎮,常常有驚人的發現被公諸於世,不過卻因為屢屢以動物活體解剖(vivisection)為實驗方式,使得成果沾上臭名。雖然英國國會於一八七六年通過「虐待動物法」(Cruelty to Animal Act),明令動物在實驗時必須被麻醉、每隻動物僅可實施一次實驗,而且在實驗後必須給予安樂死等規定,但是殘忍地使用動物做實驗,還是不斷遭受質疑。
英國用於實驗的動物數量急遽上升,一八七五年一年約三百例活體解剖獵犬的實驗,但在二十世紀初卻暴增到一年將近兩萬例,這引發瞭反對意見,事件主角是兩位瑞典女性運動先驅──麗茲(Lizzy Lind af Hageby)和萊紗(Leisa Katherine Schartau)。她們是瑞典人,傢世十分顯赫,而且自小相識。在一九○○年,她們參觀瞭位於巴黎的「巴斯德研究中心」(Pasteur Institute),發現那裏有滿屋子的動物,而研究者以實驗為名,用盡方法使牠們罹患各種病癥。兩人在迴到瑞典之後,便成立反對活體解剖的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