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西元一九○○年新渡户稻造所着的《武士道》,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要让西方国家能更深入了解日本人,所以用英文撰写而成。
根据新渡户稻造的说法,促成这本书诞生的原因,主要是来自一位德国学者的疑问──日本人并不信奉基督教,但他们是如何进行道德教育呢?这对欧美国家人士来说,特别是信奉基督教的信徒,是很难以想像的。为了解答这个问题,除了平时与美国籍妻子玛丽对答时日渐累积的想法,以及对日本文化的了解,《武士道》便由此而生。
虽然书名为「武士道」,但也有人认为英文原版的副标题──日本精神(The Soul of Japan),或灵魂(即所谓的大和魂)──其实更贴近书中内容。
无论如何,对于二战后因禁止道德教育与历史教育,似乎已丧失了自我认同的日本人而言,原为写给西方人的《武士道》可说是不可或缺的一本书。
尤其是最近,有关恢复道德教育与历史教育的唿声再度兴起,同时也朝着将之具体落实的目标迈进。
在这样的时代中,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必定会受到更多瞩目。
另一方面,无论是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对立,抑或中国与东南亚、日本与美国间的关系等,各国强烈主张自身意见的后果,更让现在的世界陷入一片混乱。
我们究竟该如何创造出一个所有人类能够和平共存的世界呢?
关于这个问题,《武士道》中所述之精神与想法也有许多值得借镜之处。
「武士道」的思想包含守护自己的尊严,但在抱持强烈自我主张的同时,亦必须认同他人的主张。另外,与包括周遭自然环境的万物共存之精神,都十分值得现在的世界参考。
新渡户稻造心中正是怀抱着这样的远大的志向,在二战前的联合国里,为了实现人类平等与世界和平的理想而不断奔走。
时至今日,已有许多《武士道》的着名译本问世。然而,在其中似乎尚未出现一併刊载英文原文,并解说新渡户稻造想法的译本。
本书便以《武士道》中的原文为基础,佐以大量武士的实际言行,以求呈现更容易理解的《武士道》。
因此,我认为本书与过往译本一同构筑了一个更加精准、更加贴近生活也更易懂的《武士道》。
此外,本书也特地摘录了100 句《武士道》经典英文原文,相信不论是为了加深自己的理解,或用于与外国人交流等场合都能派上用场。
最后,我想感谢负责本书编辑工作的IBAS 出版社小林茜子小姐。在挑选要节录哪些部份的英文原文时,承蒙她的鼎力相助,才得以顺利完成本书。
另外想提醒读者们,希望各位在阅读本书时,能够将书中节录的名言记下来;若能将书中没有节录的部分也浏览一遍,绝对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015 年4 月
翻译.解说
野中 根太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