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生花:中文写作+名篇导读

妙笔生花:中文写作+名篇导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中文写作
  • 写作技巧
  • 名篇导读
  • 写作素材
  • 练笔
  • 文笔提升
  • 写作指导
  • 语言学习
  • 中华文化
  • 写作入门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文无定法,诗无逹诂。文章怎么写,思想如何表逹,没有固定的方程式,但要写出好文章,终究需要掌握一定的门道,练就一手好文笔。
   
  本书旨在帮助诗文初学者增进中文表逹能力,全书共分两大部分「中文写作」、「名篇导读」,通过大量经典诗文的解析及深入浅出的原理阐述,传授炼字、炼句、炼意,精确表情达意,提高传意效果的窍门。
  
  「中文写作」重点讲述遣词用字,增进文采,提升敍述、议论、描写、抒情等表逹技巧的方法,以及立意、选材、布局的原理,帮助初学者写出文从字顺、生动流畅、情采兼具、准确传意的文句,以及言之有物、脉络分明、结构严谨的诗文。
   
  「名篇导读」通过细读解析若干现代文学名篇,如胡适《我的母亲》、夏丏尊《生活的艺术》、鲁彦《父亲的玳瑁》、丰子恺《渐》、老舍《济南的冬天》、梁实秋《雅舍》、张秀亚《杏黄月》、余光中《沙田山居》等,帮助读者提升鑑赏及写作能力。另外附录《功夫不欺人——跟老舍学写作》,分享创作之道。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蔡益怀(笔名许南山、南山)


  文学博士,作家、文学评论家,着作有︰小说集《前尘风月》、《情网》、《随风而逝》、《裸舞》、《东行电车》,文学论文集《港人叙事》、《想像香港的方法》、《拂去心镜的尘埃》、《本土内外》,文艺学专着《小说,开门》等。

图书目录

序言︰写作,从「心」出发

写作篇

美妙的中文
1. 中文的钻石珠鍊
2. 好文笔贵在自然
3. 语不惊人死不休
4. 赋诗作文重在炼意
5. 语言的繁简雅俗
6. 从字源到字义
7. 遣词造句若干问题
8. 语体类型与文体类别

增进文辞之美
1. 比喻﹙莲,花之君子者﹚
2. 比拟﹙月光恋爱着海洋﹚
3. 借代﹙巾帼不让须眉﹚
4. 夸张﹙白发三千丈﹚
5. 映衬﹙登天难,求人更难﹚
6. 通感﹙红杏枝头春意闹﹚
7. 对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8. 排比﹙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9. 反复﹙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10. 层递﹙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1. 设问﹙问君能有几多愁?﹚
12. 双关﹙道是无晴却有晴﹚
13. 修辞的运用与演变

提升表逹技巧
1. 敍述﹙顺敍、倒敍、插敍、补敍、平敍﹚
2. 描写﹙细描与白描、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
3. 抒情﹙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议论抒情﹚
4. 议论﹙论点、论据、论证﹚
5. 说明﹙定义说明、描述说明、分类说明、举例说明、比喻说明、比较说明、引用说明、数字说明、图表说明﹚

写作基本法
1. 立意﹙意在笔先、立意贵新﹚
2. 选材﹙材料的积累、选材的要求、材料的使用﹚
3. 结构﹙层次与段落、过渡与照应、开头与结尾﹚

导读篇
1. 慈母严师 为人表率——胡适《我的母亲》
2. 于平淡中品出真滋味——夏丏尊「生活的艺术」
3. 人猫不了情——鲁彦《父亲的玳瑁》
4. 见微知着 显人生真谛——丰子恺《渐》
5. 融情于景 山水有灵——老舍《济南的冬天》
6. 现代「陋室铭」 尽显才情趣——梁实秋《雅舍》
7. 幽微意绪 朦胧之美——张秀亚《杏黄月》
8. 瑰丽手笔  悠悠边愁——余光中《沙田山居》
              
附录
功夫不欺人——跟老舍学写作

图书序言



有心的人,有心的书


  1

  每年教修辞学,我都爱问学生一个问题:中文写作与英文写作最大的差别是甚么?同学搜索枯肠,期望「想」出一语中的、意简言赅的答案。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中文写作用中文写,英文写作用英文写。语言不同,用词选句的方法也自不相同。学习写作的人,如果根本不知道中文到底「好」在哪里,即使经历最深刻,感受最真挚,也根本不可能写得出优美而动人的文章来。本书把「美妙的中文」放在首篇第一部分,接下来是修辞、表达,最后才是选材与布局谋篇,内容排序与一般教写作的书不太一样,相信深意匪浅。作者蔡益怀博士曾任报社编辑,编校过不少记者的文章,又写了很多文学作品和文学评论,近作《小说‧开门》更大谈写小说的方法。蔡博士多年来流连于写、论、改之间,纵横于斟、酌、断之际,这个排序,表达了写作的基本态度,像在语重心长地劝告有志于学习写作的人:要写作,先打好根基,好好认识中文吧。

  谈写作的书,有的写得过于主观,有的则是太客观。过于主观的书,作者只谈自己的写作经验,从经验指引出写作的方法。问题是:如果缺乏如作者的丰富经历,则其他人难以仿效。太客观的书,把写作看作演算公式,教人一个步骤接一个步骤完成相关写作程序。这些书有点像公开试应试秘笈,如果学了箇中秘技,写出来的文章肯定千篇一律。本书却是作者多年来在写作路上作最深切的体会,既是个人的经验谈,又运用了修辞学与写作学的架构,有系统地分析写作时每个环节须考虑的情况,而描述的重点不在介绍客观的形式,也不纯然是主观的分享,而是引导读者如何用心去体会前人的佳作。这种融和了主观与客观的做法,正是本书另一优点。读毕全书,则庶几掌握了写作的相关观念,至于能否写得一手好文章,则要看每个读者能否「学而时习之」了。

  本书虽然分为「写作篇」与「导读篇」两个部分,每篇之中又分为若干「章节」,但全书是有机整体,各章节之间有着作者的神思与内在的联系。读者如果只单看其中一两个主题,便会如瞎子摸象,掌握不了写作的真谛。这种内在的神思可以从两方面看到,第一是全书内容的排序(这在前面一段已经提及),第二则是从全书大量引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例子看出。作者分析作品的文字没有过多的理论,往往只以三言两语点出作品特色;透过旁征博引,务求从多个角度让读者感受作品所呈现的写作方法。本书这个特色,或许正符合宋代理学大儒朱熹「格物致知」的想法:「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免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学习写作,何尝不是这样?只要多读优美的文学作品,到能够豁然贯通的时候,则所有作品里里外外的优点缺点都能够明白,而自己的写作修为,也会因而到达新的境界。蔡博士在书中所引用的例子,正是过去这些年来他在学习写作的路上所读过的作品。这些作品当日如何「培养」蔡博士这位写作先进的心,今天也一定能够「造就」各位读者后学的笔。

  2

  我常在想,一个人,要认识另外一个人有多深,才能为对方写序?而对方,到底要认识这个人有多深,才敢请他写序。孟子说:「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而此刻的我则认为:「读其书,写其序,不深知其人可乎?」我跟蔡博士相交日子并不长,但他给了我非常深刻的印象:对工作有心,对人有心,而对他人生最重要的事业 写作 最是有心。

  这本书,是有心写作的人有心写给有心学习写作的人看的。

邱健恩
二〇一六年八月二十二日

图书试读

我最近在教一个写作班,看到的作文大都是一些我们平时在报章杂志都看得到的文章,文从字顺,有的文笔还挺好,但就总是让人觉得缺少「灵魂」,是走马观花、千人一面的「游记」、「流水帐」,看不到情感和理趣。我会批评这些文章的作者,指出他们只会用肉眼看世界,而不是用「心眼」审视万物。他们的问题出在哪里呢?一个共同点是,将文章变成了一面机械映照世界的镜子,作者的心灵没有参与到写作中去,他们的「游记」像旅游观光指南的资料,介绍一下自然风光,讲述一两则传说或掌故,唯独没有自己的感怀。这时候,我就会告诉他们,你要描摹的对象,不是外在的那个世界,而是倒影在心灵之镜中的那些风光,那在你的心湖里里随着情感的涟漪流动的风景,才是你要描摹的对象。同学们的表情各异,悟性好的若有所思,慧根浅一点的则似懂非懂。这确实是一个不易理解的问题,但这是一个区分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许多人写了一辈子的文章,就是因为没有参透这层道理,始终停留在文学的门槛外。
 
从「心」出发,用心观照万物,这是中国人写诗作文的根本之道。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写作的心物关系和心理机制。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