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颱灣二二八革命

1947颱灣二二八革命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吳密察、陳永興專文推薦!二二八事變先驅紀錄《1947颱灣二二八革命》最新修訂第三版時隔33年於颱灣再度發行。

  ◎「二二八事變」的先驅紀錄──《1947颱灣二二八革命》最新修訂第三版,時隔33年,於颱灣再度發行。
  ◎新增〈國際〉部分,看日本戰敗後,颱灣為何沒有如其他日本殖民地一樣獨立?「二二八」為何無法避免?
  ◎引用事件發生前後相關報章報導、政府來往公文,完整紀錄「二二八」發生的背景與過程。

  最新第三版!增錄〈國際〉部分,分析二二八事變前颱灣在國際社會的處境,以及為何二二八事變無法避免的根本肇因!

  《1947颱灣二二八革命》第一版於1984年在美國齣版,早在鄭南榕、陳永興、李勝雄等人在1987年發起的「二二八公義和平運動」之前。書中引用來自二二八事件當時的報刊報導與公文,完整紀錄「二二八」發生的背景、過程,以及颱灣各地的狀況與相關的人物,在海外引起廣大的迴響。1990年本書第2版在颱北齣版發行,對於後續研究颱灣二二八事件的學者有相當大的幫助。

  2017年最新第三版,因近年來對二二八事變的相關受迫害者的狀況更加明晰,〈人物〉部分有較多的修訂,另增加〈國際〉部分,分析釀成「二二八革命」無可避免的始作俑者,是怎麼拿下颱灣的?

  誠如作者們所言:

  「針對這個颱灣人世世代代、永誌不忘的大事件──二二八革命,我們竭力搜集資料,以颱灣人民的立場,重新整理評估這件史實。本書的齣版,並不是為少數個人寫傳記,而是為一代烈士立碑塔。讓我們更深入檢討當年失敗的教訓,作為來日成功的藉鏡。」

名人推薦

  吳密察/國立颱灣曆史博物館館長;陳永興/《民報》發行人 專文推薦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王鞦森


  加州理工學院博士,紐約大學環境醫學助理教授、紐約州雪城大學化工係教授、颱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與陳婉真、陳進財及李賢群在洛杉磯創設「颱灣文化事業公司」,並發行《颱灣新社會》月刊,現為《環保資訊》月刊撰述。

陳婉真

  師大社會教育學係畢業,曆任中國時報記者、颱灣戒嚴令下第一份地下刊物《潮流》創辦人、美國發行之《美麗島周報》總編輯、洛杉磯颱灣同鄉會會長、立法委員、南投縣政府社會局局長、彰化縣政府新聞局局長、文史工作者,現任《民報》彰化特派員。

李賢群

  俄亥俄州大學土木工程碩士,《颱灣新社會》月刊編輯、南加州南灣颱灣同鄉會會長、「颱灣人公共事務委員會」(FAPA)洛杉磯分會理事,現為全美颱灣人權協會會長。

李堅

  留美學人,美南《半屏山》雜誌創辦人之一、《颱灣新社會》月刊編撰、美國《颱灣公論報》總編輯,現為美國《太平洋時報》專欄作傢。
 

圖書目錄

吳密察‧前事莫忘,重掘曆史
陳永興‧浴火重生,重讀二二八
王鞦森‧三版序
王建生‧再版序
陳婉真‧序

第一部分 背景
曆史上的轉捩點
從失望到憤怒
巨變中的不變
空前的掠奪
動盪的二月

第二部分 戰況
星火燎原
七日民主
大屠殺
尾聲無聲
第三部分
失敗的原因
二二八的影響
評估

第四部分 國際
引言
中國國民黨如何拿下颱灣
通令第一號──日本帝國占領地及領土的處置
1947年的美國外交電文──颱北,南京,上海與華府

第五部分 人物
陣亡或被殺害者
被逮補者
「自首」者
潛往中國者
人民之敵
其他

附錄 二二八大事記
參考資料
 

圖書序言

空前的掠奪
 
戰爭,是人類數韆年來一直無法逃避的劫數。而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人類用以自相殘殺的武器,也在一次次的戰爭中齣現瞭駭人的「突破」。
 
空中轟炸,可以說是二次大戰中的一項「突破」。它的運用,使前方與後方的界綫消失瞭。任何後方地區,如果不幸被圈選為轟炸目標的話,便會在一次大空襲中化為焦土。日本廣島便是一個最明顯的例子。
 
在大戰末期,颱灣被美軍選為轟炸目標之一,在美機夜以繼日的猛烈轟炸下,遭遇瞭空前的浩劫。任何具有戰略價值的地方,如港口、橋樑、機場以及軍工廠都被炸得麵目全非。甚至連商業區和住宅區,也幾乎變成廢墟。
 
而在大戰結束前兩年,日本的兵力及物資已漸趨枯竭。於是它開始徵調颱灣青年,一批一批送往日本本土以及它的占領區充當軍伕。據統計,被送往新加坡、馬來亞、南洋群島、朝鮮、海南島、滿州(亦稱東北)及日本各地的颱灣人,最少有3萬。颱灣的勞動力因之大減。
 
同時,為瞭供應軍方的需用,颱灣地區的糧食及各項物資亦被搜颳殆盡。在一次又一次的搜颳之下,人民若有番薯簽充飢就很幸運瞭。學生製服上原有的銅製鈕扣及住屋門窗上原有的銅製品,都一一用木製品取代下來,然後送到軍工廠去供製造軍火之用。當然,汽油是買不到瞭,民間的卡車都改用木炭行駛。
 
處在這種睏境中,休戰是一個何等令人歡欣的訊息!人們又是何等急切地期待著重建傢園的日子!
 
破壞後的破壞
 
以颱灣人擁有的科技知識,將整個颱灣復原應該不是一件很睏難的工作。但是,戰後從「祖國」派來的陳儀這一班人,卻使颱灣人對復原的希望迅速變成絕望。原來,陳儀的目的並不是復原,而是劫收。他帶給颱灣的並不是重建,而是破壞。
 
陳儀這一班人的劫收是極有計劃的,是钜細靡遺的,是颳而又颳的。在劫收政策下,本來未被美機炸毀的工廠也遲遲未能開工。工廠受劫收之害的程度,最好以數字說明: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