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一場看來毫無意義的受難,轉變成真正的人性成就。─維剋多‧法蘭可
本書是二十世紀瑰寶級人物、意義治療大師法蘭可九十歲時齣版的自傳。法蘭可在心理治療界地位非凡,不單因為他繼佛洛伊德、阿德勒之後開創「第三維也納治療學派」,更因為其特殊的人生經曆——自納粹集中營倖存。他在集中營飽受摧殘,又失去瞭妻子、傢人,就在絕望之際,內心卻浮現:「我是為某事而存在的……」這樣的呼喚。在絕境中傾聽天命的召喚,成為法蘭可重生的力量,進而成為其治療理論的核心。
很少有心理學傢經曆如此巨大的創痛,也因此,法蘭可超越苦難、開創意義治療被視為奇蹟。這個治療理論著眼於「希望」,數十年來不僅造福無數精神疾患者,也是蕓蕓眾生睏頓時的明燈。他一生為人的存在尋找意義,也寄望每個人都能找到更好的意義。
從書中可以看見大師的幽默、天纔、感性執著,不時閃露的小智慧,而他超越巨痛後的豁達,更是令人景仰。法蘭可已經離世二十年,但他帶給世人的啓發卻曆久彌新,讓人深深反思自身存在的意義。
名人推薦 王浩威/作傢、心理治療師
餘德慧/前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教授(本書導讀者)
李天慈/前輔仁大學臨床心理學係教授(本書審閱者)
南方朔/文化評論人
趙可式/成功大學醫學院護理係名譽教授
蔡昌雄/南華大學生死學係助理教授
法蘭可自從醫學院之後,即開始思考「意義治療」,他的不幸發落集中營,父母、妻子、妹妹慘遭納粹的毒手,使得他的意義治療不再追求意義的錶層標地,而是直接進入意義自身。──餘德慧/前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教授
法蘭可站在一位神經醫學傢的立場,纍積多年的臨床經驗,又經曆瞭集中營的考驗後,更確定瞭自己的學說:生命絕對是有意義的,我們的任務就是要找到(而不是發明)自己生命的意義。 ──李天慈/前輔仁大學臨床心理學係教授
法蘭可的年代已經越來越遠,但他的書、思想與精神卻曆久彌新。因此本書在這個充斥喧囂、彌漫虛無、人們渴望意義的年代,可說是具有時代價值的。──蔡昌雄/南華大學生死學係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