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台湾经验的公共艺术进化论
公共美学所带动的后公共艺术时代!
群策群力的「共学」联结为跨地域、跨文化背景的「共学圈」,公共美学即将创新出城乡美学的主流趋势!
每个城乡聚落都需要「被看见」,透过彼此接纳、平等交换讯息,来述说、推广与传扬在地独特的人文价值,并促进地方意识的凝聚,成为地方再发展的动能。
本书所提出的「公共美学」,并不只是艺术成果的完成,而是透过不限形式的美学行动,来引导出一条走向社会生产的路径;美学创作转由在地的文化回顾,透过诉说、聆听与体验等公共论述过程,让地方意识借由创作者的视觉物件与活动议题渗透于生活场域中,以更多元的住民论述,借以达成公共想像的再生产,使「空间」转化为「地方」,而地方更加值为行动者的「故乡」,在故乡意识能量的持续运作下,新社会的「能动力」于是得以被逐步培育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