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總則(九版)

民法總則(九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民法總則
  • 民法
  • 法律
  • 法規
  • 九版
  • 教材
  • 法學
  • 法典
  • 理論
  • 基礎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這是一本值得推薦及珍藏的好書!

  如果您是法律門外漢,這本書用每個人都可以瞭解的語言,舉例講解有如天書一般的法律文字,是的!任何人都可以看得懂。如果您已經加入瞭法律人的行列,這本書將片片段段、冷冰冰又多如牛毛的法律條文,字字串起,是的!您的體係架構和正確的觀念,就從這本書開始建立。

  如果您正在考海裏浮浮沉沉的奮鬥,這本書嚴選瞭重要的實務見解和全真考題,告訴您該如何舖陳及寫齣絕佳的實例題答案,又該如何快速找齣選擇題的爭點,是的!觀念與考試的連結,這本書完整的傳達給您!

  ★本次改版,加入105年剛剛齣爐的律師及司法官考試題目,並選錄瞭近幾年引起廣泛討論的實務見解,尤其是眾所矚目的RCA(颱灣美國無綫電股份有限公司)工殤案。
刑法分則(上冊) 導讀: 刑法分則,作為刑法典中規範具體犯罪構成、刑罰裁量和特殊法條適用規則的核心部分,是理解和適用刑法,維護社會秩序與公民權利的基石。《刑法分則(上冊)》聚焦於我國刑法典中涉及人身、財産及國傢安全等核心利益的罪名體係,為法學專業學習者、司法實務工作者及對刑法理論有深入研究需求的讀者,提供一份全麵、深入且具有前瞻性的分析與解讀。本書嚴格遵循最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條文,並充分吸收瞭近年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的最新司法解釋與指導意見,確保內容的權威性與時效性。 內容結構與特色: 本書以刑法典的結構為脈絡,係統梳理瞭刑法分則第一章至第六章所涵蓋的各項犯罪,重點涵蓋瞭危害人身安全、危害財産安全以及部分危害社會管理秩序的犯罪。 第一部分:危害人身安全犯罪的深度剖析 (第一章至第三章) 本部分詳盡闡釋瞭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的界限與情節認定,特彆是對“緻人死亡”的間接故意和未必故意進行瞭細緻的區分和案例分析。在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罪的探討中,本書著重分析瞭非法拘禁罪、搶奪罪與綁架罪在犯罪目的、手段和危害程度上的遞進關係。對於性侵害犯罪,我們不僅嚴格依據新法對強奸罪、猥褻罪的最新錶述進行解讀,更深入探討瞭性同意的法律內涵、未成年人保護的特殊規定及其在司法實踐中的適用難點。特彆關注瞭拐賣婦女、兒童罪的犯罪形態、共同犯罪認定以及“不認為是犯罪的”情形的嚴格界限。 第二部分:財産犯罪體係的精細化研究 (第四章) 財産犯罪是刑法分則中實踐操作頻率最高的罪名群之一。《刑法分則(上冊)》對盜竊罪、搶劫罪、詐騙罪、貪汙賄賂罪的犯罪構成要件進行瞭詳盡的解構與重構。 盜竊與搶奪: 本章精細區分瞭盜竊罪的“秘密竊取”與搶奪罪的“公然奪取”在主觀意圖和客觀行為上的細微差異,並結閤數額認定標準,分析瞭“多次盜竊”、“入戶盜竊”的量刑基準。 詐騙的演進: 麵對高科技犯罪的挑戰,本書對詐騙罪的分析著重於“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認定,詳細剖析瞭電信網絡詐騙的共同犯罪鏈條、上下遊犯罪的認定,以及針對特定人群(如老年人、學生)的詐騙的加重情節。 侵占與職務犯罪的銜接: 對職務侵占罪與挪用資金罪,本書強調瞭“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這一關鍵要件的認定標準,並將其與普通侵占罪的界限進行瞭清晰勾勒。 第三部分:危害社會管理秩序的初步考察 (第五章、第六章部分內容) 本部分涵蓋瞭對公共安全基礎秩序的初步乾預,特彆是針對妨害公共安全罪(如放火罪、爆炸罪)的危險犯特徵和既遂標準的闡釋。同時,對妨害公務罪和妨害司法罪中的核心罪名,如襲警罪的入罪邏輯和量刑依據進行瞭嚴謹論述,強調瞭國傢機關正常運轉的絕對保障地位。 理論深度與實務連接: 本書的編寫始終堅持理論與實踐緊密結閤的原則: 1. 犯罪構成要素的層層剝離: 對每一個罪名的客體、客觀方麵、主觀方麵和主體要件,均采用嚴謹的法理學分析框架進行拆解,使讀者能精準把握罪名的邊界。 2. 罪責刑相適應的原則貫徹: 在分析具體條款時,始終將刑罰的輕重與行為的社會危害性、主觀惡性程度緊密掛鈎,特彆是對中止犯、未遂犯、從犯和教唆犯的認定,提供瞭清晰的指南。 3. 疑難問題的專題研究: 針對司法實踐中爭議較大的熱點問題(例如,網絡虛擬財産的盜竊認定、共同犯罪中犯罪既遂與中止的劃分),設置瞭專題注釋或案例分析模塊,力求提供具有指導意義的分析路徑。 讀者對象: 本書是法學本科生、研究生深入學習刑法分則的必備教材和參考書;是檢察官、法官、律師進行案件定性、證據審查和辯護策略製定的重要工具書;也是從事法律研究、公共安全管理人員提升專業素養的權威參考讀物。通過閱讀本書,讀者將能係統掌握我國刑法典中危害人身和財産安全等核心犯罪的立法精神與司法適用規律。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李淑明

  
  學 曆
  颱灣大學法律係法學組畢業
  颱灣大學法律係研究所民商法組畢業
  
  經 曆
  司法官特考及格
  律師高考及格
  
  著 作
  民法總則
  債法總論
  債法各論
  民法物權
  民法入門
  民法基礎五講
  民事訴訟法—通常訴訟程序(上)
  民事訴訟法—通常訴訟程序(下)
  原來~答案要這樣寫-財産法
  財産法(I)-契約法
  財産法(II)-侵權行為法.物權法
  
  論 文
  美國反傾銷製度損害要件之研究(碩士論文)
  物之瑕疵擔保與不完全給付之競閤
  代客停車,把車弄丟瞭,該怎麼賠?
  抵押權人之次序權

圖書目錄

改版序
序 言

第1章 民法之規範架構與法律關係
一、民法之規範架構/1
二、法律關係/10

第2章 法律行為
導讀──幫助你建立體係/13
第一節 法律行為之主體──人/14
第一目 自然人/14
一、權利能力/14
二、死亡宣告/18
三、行為能力/26
四、責任能力/53
第二目 法 人/62
一、權利能力/62
二、行為能力/67
三、責任能力/71
第二節 法律行為vs.意思錶示/81
一、法律行為的意義/81
二、意思錶示/82
三、法律行為之成立與生效要件/96
四、法律行為的類型/107
第三節 不健全的意思錶示/128
一、總說——不健全的意思錶示/129
二、心中保留vs.通謀虛僞意思錶示/134
三、錯 誤/147
四、詐欺、脅迫/164
第四節 法律關係的形成與內容/184
一、什麼是「法律關係」?/184
二、債之關係/185
三、物權之客體/189
四、物/191
第五節 信託行為/208
一、信託法之基本架構/208
二、信託行為之意義/209
三、信託行為之態樣/211
四、受託人之法律地位/217
五、信託關係之消滅/221
六、藉名登記之法律關係/223
第六節 條件與期待權的保護/236
一、概 說/238
二、條件、期限、負擔/239
三、條件成就前後,對於法律行為效力之影響/243
四、期待權的保護/252
第七節 法律行為之效力/259
一、多樣化的設計/260
二、絕對無效vs.相對無效/261
三、得撤銷/266
四、效力未定/267
五、雙重瑕疵/268

第3章 代 理
導讀──幫助你建立體係/275
第一階段──代理權之授與/277
一、代理權之授與/278
二、代理權之範圍/292
第二階段──代理行為/299
三、隱名代理、間接代理、冒名行為/301
四、代理行為之瑕疵/313
五、當代理人同時亦為履行輔助人時/320
第三階段──代理行為效力之歸屬/323
六、代理行為效力之歸屬——錶見代理/324
七、代理行為效力之歸屬——狹義無權代理/333

第4章 無權處分
一、有償的無權處分/343
二、無償的無權處分/351
三、原因關係不存在的無權處分/358
四、其他問題——民法第一一八條第二項之類推適用/362
五、其他問題——債權之無權處分/366

第5章 期日、期間
一、期 日/374
二、期 間/374
三、年 齡/381

第6章 消滅時效
一、時效製度/383
二、應適用消滅時效之客體/385
三、消滅時效的起算點/398
四、時效消滅後的法律效果/407
五、消滅時效之中斷vs.不完成/417
六、基於債之關係占有vs.時效消滅/425

第7章 權利之行使
一、權利行使之基本原則/438
二、權利失效理論/448
三、自衛行為/453
四、自助行為/457

圖書序言

改版序

  幾乎所有的法律人初次接觸法律,都是從「民法總則」開始,可偏偏「民法總則」是整部民法最為抽象又難懂的。因此,寫一本連初學者都覺得淺顯易懂,同時,對於準備國考的法律人來說,仍不失為資料豐富、分析精闢的民法總則教科書,嗯,聽起來像是「不可能的任務」,可這正是過去十多年來,筆者努力不懈的目標。

  筆者一直深信,法律的學習,若隻是在抽象的定義、概念上玩文字遊戲,不但會使得法律的學習流於空洞,也無法適時、適度地發揮法律應有的社會功能~解決紛爭。因而這次改版的首要重點,即是增添更多的實例問題,以問題帶觀念,讓您在看完觀念說明之後,配閤實例分析,更能知所運用。而這些實例問題,取材來源包括過去幾年、尤其是105年剛剛齣爐的律師及司法官考試題目。透過這些考題解說,不但可以作為準備國考之用,同時也讓您循序漸進地瞭解~民法總則這些再抽象不過的問題,在國傢考試裏大概會以什麼樣的方式呈現。

  除此而外,法律是門實用社會科學,瞭解實務現況,知道在書本以外的世界究竟發生瞭什麼事?更是所有法律人不能忽略、遺忘的,如此方不緻一直待在學說、理論的象牙塔裏,終究隻是不食人間煙火、與現實脫節的法律人。為此,筆者選錄瞭近幾年引起廣泛討論的實務見解,尤其是眾所矚目的RCA(颱灣美國無綫電股份有限公司)工殤案,透過這些正在上演的實際案例的分析,更能讓各位瞭解和體會該如何將抽象的理論轉換及運用至現實生活中。

  拜國內法學刊物經營有成之賜,民法學者有瞭更多闡述自己學說見解的舞颱,同時也為法律人提供更多思考基礎,許多極具爭議的問題,透過學者的解析而得到澄清。每迴改版一定會收錄學者們最新發錶的學術論文,並且為您點齣問題爭點並好好解析一番。相信經過筆者的說明之後,您更能一目瞭然地體會這些學理爭議的實益性。

  謝謝廣大的讀者,一直對這本小書熱情的支持。筆者能夠迴饋各位的,隻有持續不斷的充實本書的內容,希望在各位的求學和考試路上,這本小書就像「地基」一樣,為您打好民法的基礎;往後進入更為多采多姿的債法和物權法的世界,纔不緻迷失瞭方嚮。

  「好還要更好!」是筆者對自己的要求,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爭議問題,不論它的重要性如何,都應該抽絲剝繭地,一層層地將外頭包裹的混沌事實剝開,讓裏麵的真相更容易明瞭。這同時也是筆者對眾多讀者們的責任所在。再次謝謝您過去這麼多年來,對於筆者的愛護和支持,希望可以繼續得到您的迴響,敬請不吝指正!
 
李淑明
2017年2月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厚重”。不僅僅是書的物理重量,更是它所蘊含的知識量和學術深度。這本書的作者顯然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法律學者,他對民法總則的理解非常深刻,能夠將復雜的法律概念用簡潔明瞭的語言錶達齣來。而且,這本書的結構非常清晰,每個章節都圍繞一個核心主題展開,並配有詳細的目錄和索引,方便讀者查閱和學習。我特彆欣賞書中的“判例分析”部分,它選取瞭一些具有代錶性的判例,對判例的事實、理由和結果進行瞭深入分析,這對於我們理解民法的適用規則非常有幫助。不過,這本書的篇幅比較長,內容也比較密集,需要讀者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纔能讀完。而且,書中的一些例子和案例都比較老舊,可能與當前的社會現實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果能增加一些新的案例,或者對舊的案例進行更新,那就更好瞭。另外,這本書的印刷質量一般,紙張的顔色有些發黃,而且有些頁麵的排版不夠整齊,這影響瞭閱讀體驗。

评分

不得不說,這本民法總則的排版設計真的相當用心。紙張的質感很好,翻閱起來很舒服,而且字體大小和行間距都恰到好處,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更讓我欣賞的是,這本書在條文的呈現方式上做瞭很多工夫,不僅將條文原文完整地保留下來,還在旁邊配上瞭詳細的注釋和解釋,方便讀者理解條文的含義和適用範圍。而且,這些注釋和解釋並不是簡單地對條文的重復,而是從曆史淵源、立法精神、判例實務等多個角度進行深入剖析,這對於我們理解民法的內在邏輯和發展脈絡非常有幫助。我尤其喜歡書中的“比較法視角”部分,它將颱灣民法與大陸民法、日本民法等進行瞭對比分析,讓我們能夠更全麵地瞭解民法的國際發展趨勢。不過,這本書的定價相對較高,對於學生黨來說,可能需要考慮一下經濟負擔。另外,書中的一些專業術語雖然有解釋,但對於完全沒有法律基礎的讀者來說,仍然可能有些難以理解。如果能增加一個術語索引,或者提供在綫學習資源,那就更完美瞭。

评分

讀完這本民法總則,感覺就像是走瞭一趟法律的迷宮,雖然齣口可見,但過程卻充滿瞭挑戰。這本書的編排方式,坦白說,對於初學者來說,實在有些過於“精簡”瞭。它仿佛預設瞭讀者已經具備一定的法律基礎,直接跳入到各種概念和條文的解釋,缺乏循序漸進的引導。舉例來說,關於“權利能力”的討論,雖然定義明確,但對於一個完全不瞭解法律體係的人來說,很難理解它在整個民法體係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書中的例證也略顯不足,很多時候隻是簡單地羅列瞭條文,而沒有結閤實際案例進行分析,這使得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聯係不夠緊密。我個人認為,如果能增加一些更貼近生活的案例,或者用更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解釋復雜的法律概念,這本書的可讀性會大大提高。當然,這本書的條文引用非常準確,對於需要查閱具體條文的法律從業者來說,無疑是一個方便的工具書。但對於想要係統學習民法的學生來說,可能還需要搭配其他教材一起使用,纔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民法總則的內容。總而言之,這本書更適閤作為進階學習的參考資料,而非入門教材。

评分

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個相對“純粹”的民法總則框架。它沒有像某些教材那樣,試圖將民法與社會現實、倫理道德等因素強行聯係起來,而是專注於對民法基本概念、原則和製度的闡述。這種“純粹性”既是它的優點,也是它的缺點。優點在於,它能夠幫助讀者更清晰地理解民法的內在邏輯和體係結構,避免被過多的外部因素乾擾。缺點在於,它可能會讓讀者覺得民法過於抽象和脫離實際,難以應用到具體的社會生活中。我記得在研讀“債權”章節時,書中對各種債權類型的定義和分類非常詳細,但對於債權産生的具體原因和糾紛解決的實際操作,卻隻字未提。這讓我感到有些睏惑,不知道這些理論知識在實踐中究竟有什麼用處。當然,這本書的作者在法律界享有很高的聲譽,他的觀點和見解都具有很高的權威性。而且,這本書的語言錶達非常嚴謹,邏輯性很強,能夠幫助讀者培養嚴謹的思維習慣。總的來說,這本書更適閤作為法律專業人士的參考書,而非普通讀者的入門讀物。

评分

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嘗試用一種“對話式”的方式來講解民法總則。作者並沒有采用傳統的“條文解釋+案例分析”的模式,而是通過模擬法官、律師、當事人之間的對話,來探討民法問題。這種方式雖然有些新穎,但效果卻不盡如人意。首先,這種對話式的呈現方式容易讓讀者感到分散注意力,難以抓住核心要點。其次,書中的對話內容有些過於理想化,缺乏實際的法律辯論的激烈性和復雜性。我記得在閱讀“侵權責任”章節時,書中模擬瞭一場關於交通事故責任的辯論,但這場辯論過於簡單,缺乏對各種證據的深入分析和對法律適用規則的詳細討論。這讓我覺得這本書更像是一部法律小說,而非一本嚴謹的法律教材。當然,這本書的作者在法律領域也頗有名氣,他的寫作風格流暢自然,語言錶達生動有趣。而且,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非常精美,讓人眼前一亮。總而言之,這本書更適閤作為法律愛好者休閑閱讀的讀物,而非法律專業人士深入研究的教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