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则(九版)

民法总则(九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民法总则
  • 民法
  • 法律
  • 法规
  • 九版
  • 教材
  • 法学
  • 法典
  • 理论
  • 基础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是一本值得推荐及珍藏的好书!

  如果您是法律门外汉,这本书用每个人都可以了解的语言,举例讲解有如天书一般的法律文字,是的!任何人都可以看得懂。如果您已经加入了法律人的行列,这本书将片片段段、冷冰冰又多如牛毛的法律条文,字字串起,是的!您的体系架构和正确的观念,就从这本书开始建立。

  如果您正在考海里浮浮沉沉的奋斗,这本书严选了重要的实务见解和全真考题,告诉您该如何舖陈及写出绝佳的实例题答案,又该如何快速找出选择题的争点,是的!观念与考试的连结,这本书完整的传达给您!

  ★本次改版,加入105年刚刚出炉的律师及司法官考试题目,并选录了近几年引起广泛讨论的实务见解,尤其是众所瞩目的RCA(台湾美国无线电股份有限公司)工殇案。
刑法分则(上册) 导读: 刑法分则,作为刑法典中规范具体犯罪构成、刑罚裁量和特殊法条适用规则的核心部分,是理解和适用刑法,维护社会秩序与公民权利的基石。《刑法分则(上册)》聚焦于我国刑法典中涉及人身、财产及国家安全等核心利益的罪名体系,为法学专业学习者、司法实务工作者及对刑法理论有深入研究需求的读者,提供一份全面、深入且具有前瞻性的分析与解读。本书严格遵循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条文,并充分吸收了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最新司法解释与指导意见,确保内容的权威性与时效性。 内容结构与特色: 本书以刑法典的结构为脉络,系统梳理了刑法分则第一章至第六章所涵盖的各项犯罪,重点涵盖了危害人身安全、危害财产安全以及部分危害社会管理秩序的犯罪。 第一部分:危害人身安全犯罪的深度剖析 (第一章至第三章) 本部分详尽阐释了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界限与情节认定,特别是对“致人死亡”的间接故意和未必故意进行了细致的区分和案例分析。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的探讨中,本书着重分析了非法拘禁罪、抢夺罪与绑架罪在犯罪目的、手段和危害程度上的递进关系。对于性侵害犯罪,我们不仅严格依据新法对强奸罪、猥亵罪的最新表述进行解读,更深入探讨了性同意的法律内涵、未成年人保护的特殊规定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难点。特别关注了拐卖妇女、儿童罪的犯罪形态、共同犯罪认定以及“不认为是犯罪的”情形的严格界限。 第二部分:财产犯罪体系的精细化研究 (第四章) 财产犯罪是刑法分则中实践操作频率最高的罪名群之一。《刑法分则(上册)》对盗窃罪、抢劫罪、诈骗罪、贪污贿赂罪的犯罪构成要件进行了详尽的解构与重构。 盗窃与抢夺: 本章精细区分了盗窃罪的“秘密窃取”与抢夺罪的“公然夺取”在主观意图和客观行为上的细微差异,并结合数额认定标准,分析了“多次盗窃”、“入户盗窃”的量刑基准。 诈骗的演进: 面对高科技犯罪的挑战,本书对诈骗罪的分析着重于“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认定,详细剖析了电信网络诈骗的共同犯罪链条、上下游犯罪的认定,以及针对特定人群(如老年人、学生)的诈骗的加重情节。 侵占与职务犯罪的衔接: 对职务侵占罪与挪用资金罪,本书强调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这一关键要件的认定标准,并将其与普通侵占罪的界限进行了清晰勾勒。 第三部分:危害社会管理秩序的初步考察 (第五章、第六章部分内容) 本部分涵盖了对公共安全基础秩序的初步干预,特别是针对妨害公共安全罪(如放火罪、爆炸罪)的危险犯特征和既遂标准的阐释。同时,对妨害公务罪和妨害司法罪中的核心罪名,如袭警罪的入罪逻辑和量刑依据进行了严谨论述,强调了国家机关正常运转的绝对保障地位。 理论深度与实务连接: 本书的编写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 1. 犯罪构成要素的层层剥离: 对每一个罪名的客体、客观方面、主观方面和主体要件,均采用严谨的法理学分析框架进行拆解,使读者能精准把握罪名的边界。 2. 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贯彻: 在分析具体条款时,始终将刑罚的轻重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主观恶性程度紧密挂钩,特别是对中止犯、未遂犯、从犯和教唆犯的认定,提供了清晰的指南。 3. 疑难问题的专题研究: 针对司法实践中争议较大的热点问题(例如,网络虚拟财产的盗窃认定、共同犯罪中犯罪既遂与中止的划分),设置了专题注释或案例分析模块,力求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分析路径。 读者对象: 本书是法学本科生、研究生深入学习刑法分则的必备教材和参考书;是检察官、法官、律师进行案件定性、证据审查和辩护策略制定的重要工具书;也是从事法律研究、公共安全管理人员提升专业素养的权威参考读物。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能系统掌握我国刑法典中危害人身和财产安全等核心犯罪的立法精神与司法适用规律。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李淑明

  
  学 历
  台湾大学法律系法学组毕业
  台湾大学法律系研究所民商法组毕业
  
  经 历
  司法官特考及格
  律师高考及格
  
  着 作
  民法总则
  债法总论
  债法各论
  民法物权
  民法入门
  民法基础五讲
  民事诉讼法—通常诉讼程序(上)
  民事诉讼法—通常诉讼程序(下)
  原来~答案要这样写-财产法
  财产法(I)-契约法
  财产法(II)-侵权行为法.物权法
  
  论 文
  美国反倾销制度损害要件之研究(硕士论文)
  物之瑕疵担保与不完全给付之竞合
  代客停车,把车弄丢了,该怎么赔?
  抵押权人之次序权

图书目录

改版序
序 言

第1章 民法之规范架构与法律关系
一、民法之规范架构/1
二、法律关系/10

第2章 法律行为
导读──帮助你建立体系/13
第一节 法律行为之主体──人/14
第一目 自然人/14
一、权利能力/14
二、死亡宣告/18
三、行为能力/26
四、责任能力/53
第二目 法 人/62
一、权利能力/62
二、行为能力/67
三、责任能力/71
第二节 法律行为vs.意思表示/81
一、法律行为的意义/81
二、意思表示/82
三、法律行为之成立与生效要件/96
四、法律行为的类型/107
第三节 不健全的意思表示/128
一、总说——不健全的意思表示/129
二、心中保留vs.通谋虚伪意思表示/134
三、错 误/147
四、诈欺、胁迫/164
第四节 法律关系的形成与内容/184
一、什么是「法律关系」?/184
二、债之关系/185
三、物权之客体/189
四、物/191
第五节 信託行为/208
一、信託法之基本架构/208
二、信託行为之意义/209
三、信託行为之态样/211
四、受託人之法律地位/217
五、信託关系之消灭/221
六、借名登记之法律关系/223
第六节 条件与期待权的保护/236
一、概 说/238
二、条件、期限、负担/239
三、条件成就前后,对于法律行为效力之影响/243
四、期待权的保护/252
第七节 法律行为之效力/259
一、多样化的设计/260
二、绝对无效vs.相对无效/261
三、得撤销/266
四、效力未定/267
五、双重瑕疵/268

第3章 代 理
导读──帮助你建立体系/275
第一阶段──代理权之授与/277
一、代理权之授与/278
二、代理权之范围/292
第二阶段──代理行为/299
三、隐名代理、间接代理、冒名行为/301
四、代理行为之瑕疵/313
五、当代理人同时亦为履行辅助人时/320
第三阶段──代理行为效力之归属/323
六、代理行为效力之归属——表见代理/324
七、代理行为效力之归属——狭义无权代理/333

第4章 无权处分
一、有偿的无权处分/343
二、无偿的无权处分/351
三、原因关系不存在的无权处分/358
四、其他问题——民法第一一八条第二项之类推适用/362
五、其他问题——债权之无权处分/366

第5章 期日、期间
一、期 日/374
二、期 间/374
三、年 龄/381

第6章 消灭时效
一、时效制度/383
二、应适用消灭时效之客体/385
三、消灭时效的起算点/398
四、时效消灭后的法律效果/407
五、消灭时效之中断vs.不完成/417
六、基于债之关系占有vs.时效消灭/425

第7章 权利之行使
一、权利行使之基本原则/438
二、权利失效理论/448
三、自卫行为/453
四、自助行为/457

图书序言

改版序

  几乎所有的法律人初次接触法律,都是从「民法总则」开始,可偏偏「民法总则」是整部民法最为抽象又难懂的。因此,写一本连初学者都觉得浅显易懂,同时,对于准备国考的法律人来说,仍不失为资料丰富、分析精辟的民法总则教科书,嗯,听起来像是「不可能的任务」,可这正是过去十多年来,笔者努力不懈的目标。

  笔者一直深信,法律的学习,若只是在抽象的定义、概念上玩文字游戏,不但会使得法律的学习流于空洞,也无法适时、适度地发挥法律应有的社会功能~解决纷争。因而这次改版的首要重点,即是增添更多的实例问题,以问题带观念,让您在看完观念说明之后,配合实例分析,更能知所运用。而这些实例问题,取材来源包括过去几年、尤其是105年刚刚出炉的律师及司法官考试题目。透过这些考题解说,不但可以作为准备国考之用,同时也让您循序渐进地了解~民法总则这些再抽象不过的问题,在国家考试里大概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

  除此而外,法律是门实用社会科学,了解实务现况,知道在书本以外的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更是所有法律人不能忽略、遗忘的,如此方不致一直待在学说、理论的象牙塔里,终究只是不食人间烟火、与现实脱节的法律人。为此,笔者选录了近几年引起广泛讨论的实务见解,尤其是众所瞩目的RCA(台湾美国无线电股份有限公司)工殇案,透过这些正在上演的实际案例的分析,更能让各位了解和体会该如何将抽象的理论转换及运用至现实生活中。

  拜国内法学刊物经营有成之赐,民法学者有了更多阐述自己学说见解的舞台,同时也为法律人提供更多思考基础,许多极具争议的问题,透过学者的解析而得到澄清。每回改版一定会收录学者们最新发表的学术论文,并且为您点出问题争点并好好解析一番。相信经过笔者的说明之后,您更能一目了然地体会这些学理争议的实益性。

  谢谢广大的读者,一直对这本小书热情的支持。笔者能够回馈各位的,只有持续不断的充实本书的内容,希望在各位的求学和考试路上,这本小书就像「地基」一样,为您打好民法的基础;往后进入更为多采多姿的债法和物权法的世界,才不致迷失了方向。

  「好还要更好!」是笔者对自己的要求,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争议问题,不论它的重要性如何,都应该抽丝剥茧地,一层层地将外头包裹的混沌事实剥开,让里面的真相更容易明了。这同时也是笔者对众多读者们的责任所在。再次谢谢您过去这么多年来,对于笔者的爱护和支持,希望可以继续得到您的回响,敬请不吝指正!
 
李淑明
2017年2月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完这本民法总则,感觉就像是走了一趟法律的迷宫,虽然出口可见,但过程却充满了挑战。这本书的编排方式,坦白说,对于初学者来说,实在有些过于“精简”了。它仿佛预设了读者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基础,直接跳入到各种概念和条文的解释,缺乏循序渐进的引导。举例来说,关于“权利能力”的讨论,虽然定义明确,但对于一个完全不了解法律体系的人来说,很难理解它在整个民法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书中的例证也略显不足,很多时候只是简单地罗列了条文,而没有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这使得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我个人认为,如果能增加一些更贴近生活的案例,或者用更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复杂的法律概念,这本书的可读性会大大提高。当然,这本书的条文引用非常准确,对于需要查阅具体条文的法律从业者来说,无疑是一个方便的工具书。但对于想要系统学习民法的学生来说,可能还需要搭配其他教材一起使用,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民法总则的内容。总而言之,这本书更适合作为进阶学习的参考资料,而非入门教材。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相对“纯粹”的民法总则框架。它没有像某些教材那样,试图将民法与社会现实、伦理道德等因素强行联系起来,而是专注于对民法基本概念、原则和制度的阐述。这种“纯粹性”既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优点在于,它能够帮助读者更清晰地理解民法的内在逻辑和体系结构,避免被过多的外部因素干扰。缺点在于,它可能会让读者觉得民法过于抽象和脱离实际,难以应用到具体的社会生活中。我记得在研读“债权”章节时,书中对各种债权类型的定义和分类非常详细,但对于债权产生的具体原因和纠纷解决的实际操作,却只字未提。这让我感到有些困惑,不知道这些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究竟有什么用处。当然,这本书的作者在法律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观点和见解都具有很高的权威性。而且,这本书的语言表达非常严谨,逻辑性很强,能够帮助读者培养严谨的思维习惯。总的来说,这本书更适合作为法律专业人士的参考书,而非普通读者的入门读物。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厚重”。不仅仅是书的物理重量,更是它所蕴含的知识量和学术深度。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法律学者,他对民法总则的理解非常深刻,能够将复杂的法律概念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而且,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每个章节都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展开,并配有详细的目录和索引,方便读者查阅和学习。我特别欣赏书中的“判例分析”部分,它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判例,对判例的事实、理由和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这对于我们理解民法的适用规则非常有帮助。不过,这本书的篇幅比较长,内容也比较密集,需要读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读完。而且,书中的一些例子和案例都比较老旧,可能与当前的社会现实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果能增加一些新的案例,或者对旧的案例进行更新,那就更好了。另外,这本书的印刷质量一般,纸张的颜色有些发黄,而且有些页面的排版不够整齐,这影响了阅读体验。

评分

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尝试用一种“对话式”的方式来讲解民法总则。作者并没有采用传统的“条文解释+案例分析”的模式,而是通过模拟法官、律师、当事人之间的对话,来探讨民法问题。这种方式虽然有些新颖,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首先,这种对话式的呈现方式容易让读者感到分散注意力,难以抓住核心要点。其次,书中的对话内容有些过于理想化,缺乏实际的法律辩论的激烈性和复杂性。我记得在阅读“侵权责任”章节时,书中模拟了一场关于交通事故责任的辩论,但这场辩论过于简单,缺乏对各种证据的深入分析和对法律适用规则的详细讨论。这让我觉得这本书更像是一部法律小说,而非一本严谨的法律教材。当然,这本书的作者在法律领域也颇有名气,他的写作风格流畅自然,语言表达生动有趣。而且,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精美,让人眼前一亮。总而言之,这本书更适合作为法律爱好者休闲阅读的读物,而非法律专业人士深入研究的教材。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民法总则的排版设计真的相当用心。纸张的质感很好,翻阅起来很舒服,而且字体大小和行间距都恰到好处,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更让我欣赏的是,这本书在条文的呈现方式上做了很多工夫,不仅将条文原文完整地保留下来,还在旁边配上了详细的注释和解释,方便读者理解条文的含义和适用范围。而且,这些注释和解释并不是简单地对条文的重复,而是从历史渊源、立法精神、判例实务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这对于我们理解民法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脉络非常有帮助。我尤其喜欢书中的“比较法视角”部分,它将台湾民法与大陆民法、日本民法等进行了对比分析,让我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民法的国际发展趋势。不过,这本书的定价相对较高,对于学生党来说,可能需要考虑一下经济负担。另外,书中的一些专业术语虽然有解释,但对于完全没有法律基础的读者来说,仍然可能有些难以理解。如果能增加一个术语索引,或者提供在线学习资源,那就更完美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