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刑法:全球化的犯罪抗制(二版)

经济刑法:全球化的犯罪抗制(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经济犯罪
  • 刑法
  • 全球化
  • 犯罪
  • 经济刑法
  • 反洗钱
  • 金融犯罪
  • 公司犯罪
  • 国际刑法
  • 合规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涉及近年来国内热门及未提及的经济刑法重要议题,总论的部分除了从全球化的角度重构经济刑法,也讨论了法人犯罪能力与轻率过失于经济刑法的运用;各论的部分,探讨了近年日益严重的毒品犯罪议题,并针对少年施用毒品的问题有独特的论述,此外,举凡金融犯罪、洗钱犯罪、组织犯罪、恐怖主义、贪渎犯罪、网路犯罪、医疗刑法,甚至国内无人介绍的劳动刑法议题,均以深入浅出的笔法,让读者能够理解;最后经济刑法的新趋势中,以近年来跨境电信诈欺的议题,引出司法互助作为打击经济犯罪的重要手段。此外,全球化的犯罪抗制作为本书的副标题,也代表唯有与国际规范接轨,才能有效打击经济犯罪。

  本书适合研究经济刑法之学术工作者,亦可作为经济刑法乃至于特别刑法之教学用书。除此之外,亦可作为国家考试相关之补充教材。
现代金融犯罪与法律规制研究 (修订版) 内容概述 本书聚焦于当代全球化背景下日益复杂和隐蔽的金融犯罪现象,深入剖析了其法律规制的基础理论、实践困境与前沿发展。全书以宏观的视角审视金融市场作为犯罪温床的结构性原因,辅以微观的实证案例分析,旨在为法律制定者、执法人员、金融机构合规部门以及学术研究者提供一个全面且深入的研究框架。 全书分为七个主要部分,层层递进,系统构建了现代金融犯罪的理论图谱与应对策略。 --- 第一部分: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犯罪学基础 本部分奠定了理解现代金融犯罪的理论基石。我们首先探讨了全球化进程如何重塑了犯罪的地理边界、技术手段与组织形态。不同于传统的有形资产犯罪,现代金融犯罪的特点在于其无国界性、高智商性以及对信息技术的深度依赖。 我们详细考察了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金融监管的失灵点,以及风险社会理论如何解释金融创新与系统性风险的共生关系。此外,还批判性地分析了现有刑法理论在规制跨国洗钱、内幕交易等新型金融犯罪时的局限性,特别是关于犯罪故意认定的难题。 第二部分:核心金融犯罪的深度剖析 本部分专注于几种当前最突出、最具破坏力的金融犯罪类型进行详尽的法理与实务解析。 一、 跨国洗钱与恐怖主义融资: 区别于传统的“三阶段”洗钱分析,本章重点探讨了加密货币、去中心化金融(DeFi)在洗钱链条中的应用,以及国际反洗钱(AML)标准,如FATF建议书,在不同司法管辖区执行的差异与冲突。我们详细分析了可疑交易报告(STR)制度的有效性瓶颈,以及司法协助在冻结和追缴非法所得方面的实际操作难度。 二、 证券市场欺诈的演变: 本章超越了传统的“虚假陈述”模型,重点研究了高频交易(HFT)中的市场操纵技术(如“拉高出货”、“幌骗交易”),以及社交媒体和投资论坛(如Reddit)上利用群体效应进行的价格诱导行为。对于内幕交易,我们深入探讨了“信息优势”与“不公平获取”之间的界限重划,并考察了信息隔离墙制度在大型金融机构中实际的合规效力。 三、 针对消费者和投资者的欺诈行为: 这部分集中于庞氏骗局(Ponzi Schemes)、传销(Pyramid Schemes)在新包装下的出现,特别是针对老年群体和信息弱势群体的金融侵害。研究涵盖了“杀猪盘”等新型网络诈骗的犯罪结构,并对比了不同国家在界定“诈骗”与“高风险投资”之间的法律模糊地带。 第三部分:金融犯罪的国际合作与法律冲突 在全球化背景下,单一国家的法律效力严重受限。本部分探讨了跨国打击金融犯罪所依赖的法律机制。 我们详细梳理了双边和多边司法互助条约在引渡、证据开示和资产冻结方面的实践经验与障碍。特别分析了国际刑事法院(ICC)和区域性组织在金融犯罪调查中的角色定位。章节的重点还包括法律冲突的解决:当不同国家的刑法、证据规则和程序法发生冲突时,如何确定优先适用的准据法,以及如何平衡国家主权与国际执法效率之间的关系。 第四部分:监管科技(RegTech)与合规的未来 金融机构为应对日益增加的合规压力,正大力投入监管科技。本部分评价了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L)在识别可疑交易、进行风险建模中的潜力与局限性。 我们不仅讨论了如何利用技术手段提高“反洗钱”和“了解你的客户”(KYC)流程的效率,更严肃地提出了数据隐私、算法偏见以及技术工具的“黑箱效应”对司法公正可能带来的潜在威胁。对于金融机构的高管问责制(Senior Managers Regime, SMR),本章分析了其在构建内部合规文化中的决定性作用及其在不同司法体系中的适用差异。 第五部分:企业责任与组织犯罪的界定 本部分将视角从个体罪行转向企业整体的系统性失职。我们深入探讨了公司作为“法律拟制主体”应承担的刑事责任问题,特别是关于“企业不作为的犯罪”的认定。 研究聚焦于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知情不报”与“默许纵容”,以及如何通过“有效合规计划”作为企业辩护的有效抗辩理由。此外,本章还对比了美国、英国以及欧盟关于企业刑事责任的最新立法趋势,探讨了对企业处以巨额罚款是否真正实现了刑法的预防和惩罚功能。 第六部分:资产追缴与非法所得的处置 金融犯罪的最终目的往往是占有非法所得。本部分专注于资产追缴(Asset Recovery)的法律程序和机制。 我们详细分析了从刑事没收到民事没收(Civil Forfeiture)的制度演变,以及在无罪推定原则下,国家如何合法有效地追回通过复杂离岸结构隐藏的资产。章节特别关注了“信托”(Trusts)在资产隔离和规避追缴中的常见应用模式,以及国际社会为打击此类行为所建立的跨境协作平台。 第七部分:金融犯罪的预防与法律改革展望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着眼于未来,提出了一系列针对金融犯罪的预防性法律和社会干预措施。 我们探讨了金融素养教育在预防投资者受骗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及举报人保护制度(Whistleblower Protection)的完善如何成为发现复杂金融犯罪的有效渠道。在法律改革方面,本章呼吁建立更加灵活和技术中立的金融犯罪定义体系,以适应未来金融科技(FinTech)的快速迭代,并提出构建全球统一的金融犯罪最低标准框架的可行性研究。 --- 本书特色: 理论与实务的深度融合: 结合了刑法学、金融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交叉理论,分析了最新的司法判例和监管指南。 全球化视角: 重点关注跨境犯罪的复杂性、国际合作的挑战以及全球监管标准(如FATF、FSB)的最新动态。 前沿议题覆盖: 专门设置章节探讨加密货币犯罪、人工智能监管应用等热点领域。 批判性分析: 不仅描述法律现状,更深入探讨了现有规制体系在应对新型金融风险时的结构性缺陷。 本书是希望在金融安全领域进行深度研究或实践操作的专业人士的必备参考书。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马跃中


  出生于台北市,成长于宜兰。1993年进入东海大学法律学系,2003年赴德进修,2008年以「抗制洗钱之实然与应然-国际规范、台湾与德国立法发展」之博士论文,取得杜宾根大学法学博士。返国后即以「经济刑法」以及「刑事制裁」两大领域作为研究重心。并曾任教于国立高雄大学、国立中正大学、东海大学以及稻江科技暨管理学院之法律系所,现任国立中正大学犯罪防治学系专任副教授。此外,亦担任司法官学院讲座、台湾刑事法学会监事、台湾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学会理事以及台湾药物滥用防治研究学会秘书长。并多次参与警察特考、司法特考、高普考命题以及阅卷。

图书目录

兼具法学和犯罪学思维之专论/杨士隆 教授
全球化浪潮下之犯罪剖析/许华孚 教授
作者序
二版序

第一篇总论/1
第一章刑事法学研究方法概论/3
壹、导论/5
贰、法学的定位/5
参、刑事法学的研究方法/11
肆、法学研究方法之实践/17
伍、结论/21
进阶挑战/21
第二章全球化对刑事法学的影响/23
壹、何谓全球化?/25
贰、全球化犯罪抗制的成形/27
参、跨国犯罪之类型/28
肆、刑法全球化的批评/33
伍、刑法全球化的实益/33
进阶挑战/34
第三章经济刑法初探/35
壹、前言/37
贰、犯罪学层面的探讨/38
参、重构经济刑法体系/46
进阶挑战/49
第四章法人犯罪/51
壹、研究缘由—一个亟待釐清的问题/53
贰、法人刑事责任的探讨/56
参、比较法之探讨/59
肆、欧盟指令之规范/67
伍、欧盟指令对于欧陆各国的影响/76
陆、对于我国法的启示(代结论)/83
进阶挑战/88
第五章经济刑法中轻率过失之运用/89
壹、概说/91
贰、我国司法实务见解/91
参、应有的思维/92
肆、国际法之比较/95
伍、德国法之探讨/97
陆、可行性评估/98
柒、小结/100
进阶挑战/101

第二篇各论/103
第六章毒品刑法/105
壹、毒品犯罪之刑事制裁/107
贰、少年施用毒品之现况研究—少年警察队警察的观点/147
进阶挑战/170
第七章洗钱刑法/171
壹、前言/173
贰、国际上对抗洗钱犯罪之立法分析/173
参、德国洗钱刑法之立法演进/190
肆、德国洗钱刑法之发展趋势/205
伍、台湾洗钱刑法的改革之道(代结论)/210
进阶挑战/212
附录一:德国刑法第261条/213
附录二:台湾洗钱防制法/217
第八章金融刑法/229
壹、前言/231
贰、本案事实/231
参、本案见解/232
肆、争点/233
伍、评析/233
陆、结论/241
进阶挑战/242
第九章贪渎刑法/243
壹、公务员伦理与贪渎之刑事立法/245
贰、 国科会报帐─国立及私立学校身分不同?/273
进阶挑战/285
第十章组织犯罪/287
壹、问题提出/289
贰、现行抗制组织犯罪的问题点/289
参、德国法上的讨论/301
肆、重构组织犯罪(代结论)/309
进阶挑战/313
第十一章劳动刑法/315
壹、问题提出/317
贰、现行劳动刑法之定位/318
参、德国劳动法体系及其定位/320
肆、本案相关问题讨论/327
伍、重新思考劳动刑法之定位(代结论)/341
进阶挑战/342
第十二章医疗刑法/343
壹、医师刑事责任之探讨—以告知义务、因果关系与信赖原则为中心/345
贰、论医疗行为之承诺–以医疗美容和器官移植为中心/373
进阶挑战/390
第十三章资助恐怖主义/391
壹、前言/393
贰、洗钱与恐怖主义之定义与特性/395
参、洗钱与资助恐怖主义国际规范/399
肆、各国防制洗钱资助恐怖主义措施/410
伍、我国洗钱与资助恐怖主义法制评析/418
陆、展望与建议/421
进阶挑战/425

第三篇经济刑法之新趋势/427
第十四章跨境集团性诈欺/429
壹、从一个案例谈起/431
贰、诈欺集团犯罪之现状/432
参、两岸共同打击跨境诈欺集团犯罪之困境/439
肆、改善两岸跨境诈欺集团犯罪之相关对策/452
伍、结论/456
进阶挑战/457
第十五章网路刑法/459
壹、前言/461
贰、网路犯罪/461
参、网路与隐私权/466
肆、网路与言论自由/468
伍、网路诈骗/474
陆、结论/480
进阶挑战/481

附录/483
关键字索引/483
参考文献/491

图书序言

二版序

  本次修订,主要是在总论增加法学研究方法初探。在各论的部分,增加了金融刑法、网路刑法。同时,对于初版误植之处以及新近之见解或相关的法律规定亦同时修正至2017年2月。

  回顾过去一年,恐怖攻击不断、金融犯罪、食品安全乃至于法人犯罪层出不穷,也使得立法者採取高压式的立法方式,例如在刑法增订没收的规定,可针对法人、甚至第三人之因违法行为所取得之财物或利得,加以没收;洗钱防制法中也以集团性、常习性方式犯洗钱罪者,除犯罪所得财物外,其他可疑的不法利得也将「扩大没收」,除非犯罪嫌疑人提出证明收入合法才能返还。看似为抗制犯罪之利器,也可能会侵害人权。

  刑法的全球化成型,世界各国乃至于我国,对于跨国犯罪的恐惧,使得大多数国家,均採取镇压式的刑事制裁手段,然而,现任杜宾根大学犯罪研究所所长Jörg Kinzig,于2016年11月1日于司法官学院发表「德国刑事制裁体系之现况」提出德国抗制恐怖主义的作法:「德国试图优先以『情报局』或『警察机构』採取强化(犯罪)预防的模式,并且採取快速指认疑似恐怖分子之外国人。相反的,针对恐怖主义刑事犯,德国法上的讨论,并没有考虑要採取长刑期之自由刑或动用死刑的刑事制裁。」或许可以作为我国抗制跨国犯罪的参考。
 
马跃中 2017年2月 台中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视角相当独特,它并非单纯地从法律条文出发,而是将经济犯罪置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分析。作者强调,全球化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犯罪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便捷的工具。这种观点让我耳目一新,以往我总是习惯于将经济犯罪视为国内问题,而忽略了其与国际经济秩序之间的复杂关系。书中对于自由贸易区、避税天堂等在全球经济犯罪中扮演的角色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让我意识到这些看似合法的经济活动,往往是犯罪分子进行非法活动的温床。作者还探讨了跨国公司在经济犯罪中的责任问题,这引发了我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思考。作为一名在台湾从事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士,我经常需要面对各种潜在的法律风险,这本书让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企业不仅要遵守国内法律法规,还要关注国际经济秩序的变化,才能有效地防范和应对经济犯罪。书中案例的选取也很有代表性,涵盖了金融诈骗、内幕交易、知识产权侵权等多种类型的经济犯罪,让我对经济犯罪的整体图景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震撼”。作者揭露了经济犯罪的种种丑陋真相,让我对这个世界的复杂性和人性的黑暗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书中描述的那些金融诈骗、内幕交易、腐败等案件,让我感到愤怒和不解。我无法理解,为什么有些人会为了金钱而不择手段,甚至不惜损害国家和社会的利益。书中对于经济犯罪的根源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它指出,经济犯罪的产生与社会制度、经济结构、道德伦理等多种因素有关。这让我意识到,打击经济犯罪不仅仅是法律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台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类似的挑战。例如,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可能会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甚至触犯法律。一些官员可能会利用职权之便,进行贪污腐败。这本书提醒我,我们需要不断完善社会制度,加强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才能有效地遏制经济犯罪的蔓延。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是一本警世恒言。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拿起这本书的时候,我只是抱着随便看看的心态,毕竟我对经济刑法这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但读下去之后,我却被作者严谨的逻辑和生动的案例所吸引。作者并没有使用过于晦涩的法律术语,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经济犯罪现象娓娓道来。书中对于犯罪心理的分析也相当精彩,它让我意识到,经济犯罪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人性的贪婪、虚荣和侥幸心理。这让我联想到台湾近年来频发的诈骗案件,许多受害者往往是因为贪图小利,最终落入犯罪分子的圈套。这本书提醒我,在面对金钱诱惑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勿轻信他人,以免上当受骗。此外,书中对于科技发展对经济犯罪的影响的讨论也很有启发性。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经济犯罪的手法也越来越多样化和智能化。这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防范意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法律书籍,更是一本关于人性、社会和科技的思考之作。

评分

读完这本关于经济犯罪的书,感觉就像经历了一场复杂的金融侦查。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务实,不像许多理论书籍那样高高在上,而是从实际案例出发,一步步剖析犯罪手法和背后的动机。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洗钱环节的详细描述,它不仅仅停留在“通过银行转移资金”的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利用离岸公司、虚拟货币等新兴工具进行洗钱的复杂路径。这让我意识到,经济犯罪已经不再是传统的诈骗、盗窃,而是与全球金融体系紧密结合,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跨国性。书中对于各国在打击经济犯罪方面的立法和执法实践的比较,也让我受益匪浅。台湾在经济犯罪的防范和侦查方面,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差距。例如,在资产追回方面,我们面临着法律程序繁琐、国际合作困难等问题。这本书提醒我,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借鉴国际经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升执法人员的专业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日益严峻的经济犯罪挑战。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经济学、法学专业学生以及从事金融、法律相关工作人士阅读的佳作。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相当清晰,作者将经济犯罪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从犯罪的定义、构成要件到具体的犯罪类型、侦查手段和防范措施,都有着详细的阐述。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组织犯罪”的分析,它指出,经济犯罪往往不是个人行为,而是由多个犯罪分子组成的团伙共同实施。这种组织犯罪具有更强的隐蔽性、更强的破坏性和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台湾在打击组织犯罪方面,虽然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例如,如何有效地切断犯罪组织的资金链,如何保护证人,如何加强国际合作等等。书中对于这些问题的探讨,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此外,书中对于经济犯罪的社会危害的分析也让我深思。经济犯罪不仅会给受害者造成经济损失,还会破坏社会信用体系,损害社会公平正义。作为一名公民,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打击经济犯罪的行动中来,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学术性,更在于其现实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