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教你如何制作备审选择适合校系与准备面试的书

这是一本教你如何制作备审选择适合校系与准备面试的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本书,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帮助以学测、统测、特殊选才为管道申请的同学

  从高中生角度而言,有什么迷思该避免,又到底如何抉择出适合自己的校系,揭穿校系面纱开始讲解

  到备审资料要如何制作,写作上的技巧、设计上连不熟软体的人都能几分钟快速上手的小招式

  自传、读书计画、研究计画等要点,经历缺乏时该怎么巧妙应对、绝对得避免的常见错误、面试时的准备要诀

  要学测还指考的评判方式、转学、转系、辅系、双主修、学分学程等制度介绍比较

  还有我从成千上百份备审中,挑选出觉得最好的十几份收录[普大、科大、研究所,到有特殊性的设计、美术相关科系,各种管道皆有

  Q:还没高三,要买吗?

  看需求,有些同学可能高二就会想提早做准备。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乐擎


  从小就被鑑定出有学习障碍、手眼不协调等问题,需要靠吃药来帮助专心念书,因此就学期间走的无比痛苦,大学期间,亦曾无比迷惘,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努力走出来后,职志要帮助与自己有类似经历的学生。

  网路读者18万人,备审升学帮助过上万人次,文章也在网路上分传,读阅人次每週200万人次。

  ◆学经历
  国立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学士班毕
  国立政治大学法律系法学组学生
  国立台湾大学科际整合法律学研究所硕士
  Urschool升学辅导组织顾问
  曾受邀至台大、政大、中山、交大、北科、东吴、东海、淡江、屏大、国北教、国北护、慈济、暨大、北一、港工、中正、凤中等校演讲分享经验。
  曾于联合报、人间福报、复兴电台、警广、大学生了没、Liveabc杂志等传媒分享经历与升学辅导经验

图书目录

这是一本教你如何制作备审选择适合校系与准备面试的书

第一章:如何抉择校系的十二个绝招,校系面纱全揭密…
1.该科系实际出路与薪水,是否符合你的想像?
2.该校系发展历史沿革  
3.课表、师资比较
4.硕博班的有无,该校系领域发展情况
5.高等教育评鑑结果
6.学校整体资源评判
7.新生註册率
8.善用开放式课程系统
9.校系领域排名网站
10.听听看学长姐怎么说?找到本校系学长姐协助
11.学测级分会否通过第一阶段评判
12.请千万小心地雷科系

第二章:备审资料该怎么做?
1.备审制作绪论
2.自传写作教学
3.读书计画教学
4.研究计画(小论文)写作教学
5.附  件
6.备审设计要点
7.缺经历时的无中生有法
8.常见绝对不该犯的错误与建议
9.备审小技巧补充
小  结:

第三章:面试准备要诀
1.面试准备概论
2.面试内容如何准备练习?
3.各学群重点提示
4.面试小撇步与服装建议

第四章:大学各升学制度介绍
1.要考学测还指考?
2.各升学制度的分析比较

精选备审范例
政治大学-阿拉伯语文学系
高雄医学大学-香粧品学系
政治大学-法律科际整合研究所
台湾大学-商学研究所
世新大学-新闻学系
清华大学-科技法律研究所
台湾大学-科际整合法律研究所
元智大学-资讯传播学系
嘉义大学-视觉艺术学系
亚洲大学-视觉传达设计学系
师范大学-美术学系
高雄餐旅大学-餐旅暨会展行销管理系
义守大学-营养学系简历

图书序言

第一章:如何抉择校系的十二个绝招,校系面纱全揭密
 
以过来人的经验看高中升学-如何选出最适合自己的科系?
 
根据我从事免费升学辅导多年,第一届辅导的学弟妹转眼都大学毕业的经验,高中生最喜欢以分数、系名、排名等做为主要考量,问题就在于往往对于大学的想像是错误的,即使有能力考上,也不了解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以至于到后来花了更大代价修正。这边就辅导案例中最常见的错误想像予以澄清,希望能帮助各位对于「上大学」这件事,有一个更清楚的轮廓。
 
分数真的可以拿来当作选校系参考吗?
 
别傻了,大学分数就是过去和你们一样徬徨的高中生所做的决定造成的结果。大学动辄四年,研究所再加上两到三年,加起来最少就是六年,请问你六年前有谁想的到FB会兴起、Nokia被併购、大家都人手一台智慧型手机?如果大家都想不到,又怎么可能凭借分数预测到你毕业的时候前景会如何呢?以数十年前土木系来说吧,过去因为十大建设土木系一度是全国最高分的科系,可是随者十大建设结束的现在呢?这种例子举不胜举,往年因为傻傻按照分数填,被迫在大学付出巨大代价改行,跑来找我求助的年年不计其数,榜首级学生都不在少数。
 
11.学测级分会否通过第一阶段评判
 
这边要帮各位学弟妹建立一个概念,学测最重要的从来就非总级分,而是级分结构,更重要的是相对位置。很简单的道理,同样国文14级分,在去年假设是前20%,到了今年可以变成前10%,级分虽然一样,价值却是完全不同。其实网路上大多的落点分析,也都是透过官方所公布的资料,以累积人数进行级分换算,进而评判出你第一阶段的通过机率。
 
引述一下我好友阳光大师的分析:
 
甄试总成绩=学测计分+备审计分+校系自订面/笔试计分后两者无人能预知,就只能单论学测计分,你们看清楚简章,二阶总成绩学测计分,有的科目是有加权的每部分的计分,满分都是100,乘上简章所订的%计算得分,各部分得分相加,就是二阶总成绩,就用中大电机,算学测计分给你们看,该系二阶学测计分的单科加权,还算低的了。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