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成就

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成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Douglass Cecil North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当代经济史学术巨擘
经济学家诺思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关键着作
当今「新制度学派」的重要依据
结合经济、政治与社会理论,深入探讨政治和经济制度

  为何不同社会之间持续存在着贫穷与富裕的差异?
  有别于传统的新古典经济理论,
  诺思以交易成本为基础,提出新的个人行为假设,
  以及个人与组织的互动关系。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思,学术生涯之重要着作《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成就》,其内容结构正如书名,分成三个部分。在第一篇里,诺思将他的制度分析架构清楚地勾勒出来,特别是他最关心的合作问题。借由对于非正式规则开创性的分析,诺思为制度变迁的特性铺下了理论脉络。在第二篇中,诺思清楚说明组织在推动制度变动的作用,而对于制度变动的结果则有更复杂的看法,并且为制度变动的不可预期现象提出了解释,他认为答案就是「路径依赖」。第三篇的重点是综合制度对于解释长期经济表现所能够提供的功用。除了总结前面各章的内容,诺思还利用篇幅探索经济学应该发展的方向,这些内容也就是他在诺贝尔奖领奖演说的重点。

  诺思在书末写道:「非正式限制有其重要性。我们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文化衍生的行为规范,以及它们如何与正式规则互相影响,才能给这些问题找到更好的答案。我们才刚刚开始严谨地研究制度。」最后仍不忘提醒学界: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道格拉斯‧诺思(Douglass C. North)


  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1920年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1942、1952年先后获加利福尼亚大学学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曾任《经济史杂志》副主编、美国经济史学协会会长、国民经济研究局董事会董事、东方经济协会会长、西方经济协会会长等职务。历任华盛顿大学经济学教授、圣路易大学鲁斯法律与自由教授及经济与历史教授,现任华盛顿大学经济系卢斯讲座教授。

  诺思是新经济史的先驱者和开拓者,他开创性地运用新古典经济学和经济计量学来研究经济史问题。他对经济学的贡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用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解释历史上的经济增长、重新论证包括产权制度在内的制度之作用、将新古典经济学中未涉及的内容——制度——作为内生变数运用到经济研究中,特别是将产权制度、意识形态、国家、伦理道德等作为经济演进和经济发展的变数,极大地发展了制度变迁理论。

  主要着作有《1790—1860年的美国经济增长》、《美国过去的增长与福利:新经济史》、《西方世界的兴起》、《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成就》等。由于他建立了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获得第25届诺贝尔经济学奖。

译注者简介

刘瑞华


  清华大学经济系教授,生于1960年6月15日。1982年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经济学系。于1984年获得同校的经济学硕士学位。1990年在诺思教授指导之下完成博士论文《财产权与政府收入:台湾土地改革的研究》(Property Rights and Government Revenne: A Study of Taiwan"s Land Reform),于美国华盛顿大学(Washington University)取得博士学位。自1990年起任教于国立清华大学经济学系迄今。
 

图书目录

导读
序言

第一篇 制度
第一章 制度与制度变迁绪论
第二章 合作──理论问题
第三章 制度理论的行为假设
第四章 交易成本的交换理论
第五章 非正式限制
第六章 正式限制
第七章 执行
第八章 制度以及交易和转换成本

第二篇 制度变迁
第九章 组织、学习与制度变迁
第十章 稳定性与制度变迁
第十一章 制度变迁的路径

第三篇 经济成就
第十二章 制度、经济理论与经济成就
第十三章 经济史中的稳定与变动
第十四章 将制度分析纳入经济史:展望与疑惑

参考书目
索引
 

图书序言

第一章 制度与制度变迁绪论
 
制度(institutions)乃是一个社会中的游戏规则。更严谨地说,制度是人为制定的限制,用以约束人类的互动行为。因此,制度构成人类交换的动机。此处所谓的交换,包括政治的、经济的及社会的行为。制度变迁则决定社会随着时间演进的方式。所以,研究制度变迁乃是理解历史演变的关键。
 
制度因素会影响经济成就乃无可争议。不同经济体系长期表现的差异,是源自于制度演进的方式,也是无可争议的。然而,由于尚未有任何分析架构将制度纳入经济学与经济史研究,目前的经济理论与计量史学(cliometric history)都未慎重地考虑制度因素对经济成就的重要性。本书的目的,就是要提供这样的一个基本架构。分析结果指出,大部分社会科学理论必须重新检讨,尤其是经济学,同时也提出历史变迁的新理解。
 
在本研究的第一篇,我将讨论制度的本质及其对经济(或社会)表现的影响。接着在第二篇中,我将勾勒出一个制度变迁的理论。这个理论将不仅为经济史(或其他历史)提供一个架构,并且也要解释过去如何影响现在与未来、逐步的制度变化如何影响人在一个时点所面临的选择,以及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的本质。最后,第三篇则是完成本研究的根本目的,理解经济体系如何随着时间运行而获致不同的成就。
 
I
 
制度透过其安排之日常生活的结构,而减少不确定性。由于有制度为准绳,所以当我们要招唿朋友、驾车、买橘子、贷款、做生意、出殡,或者做其他任何事的时候,知道(或者很容易学到)该如何做。假如我们在不同的国家──例如美国与孟加拉──做同样的交易,则很快就会发现制度上的差异。以经济学的术语来说,制度界定并且限制了个人选择的范围。
 
制度包括人类制定来规范人际互动之限制的任何形式。究竟制度是正式的(formal)或是非正式的(informal)?答案是任一皆是,而我对两者皆有兴趣。正式的限制,譬如人类制定的规则;非正式的限制,譬如习俗与行为规范。有些制度是人创造出来的,像是美国宪法;也有些制度只是随时间演进而来的,像是普通法(common law)。虽然为了分析起见,我们要分开来讨论创立的制度与演进的制度,但我对两者皆有兴趣进行研究。此外,还有许多制度的其他特性也会被讨论。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