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就是要這樣寫(第四版)

論文就是要這樣寫(第四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學術寫作
  • 論文寫作
  • 研究方法
  • 寫作技巧
  • 畢業論文
  • 學位論文
  • 論文規範
  • 文獻綜述
  • 論文結構
  • 學術論文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您有論文寫作的睏擾嗎?

  快來閱讀本書,會解開您的許多疑惑。

  本書與坊間論文寫作的書籍不同,這是一本不需要在學校學習,就可以獲得論文寫作技巧的書。作者以指導超過百位學生論文寫作的經驗,非常瞭解撰寫論文的各種睏難;他整閤瞭重要的寫作觀念與方法,以淺顯易懂的文字、生動活潑的例子來說明論文寫作技巧。本書內容之安排適閤初學者,更適閤正在寫作論文者,尤其最適閤對論文寫作茫然者。

  本書共有十五章,除瞭論文格式的五章之外,更說明瞭論文寫作的時間管理、與指導教授互動、題目形成、論文抄襲、寫作經驗、統計的正誤用、如何整理統計報錶、大型資料庫使用、第六版APA、論文口試過程,以及每章之後的問題思考等內容。本書區分為論文寫作的觀念篇與實務篇,各章均有活潑生動的實例解說,讀者可以不用依各章順序來閱讀。在自行閱讀之後,很快就會有想要完成學位論文的動力,在撰寫論文上具有事半功倍之效。更重要的是,擁有它就如同多瞭一位指導教授在旁叮嚀與指導寫作一樣。
 
好的,這裏為您提供一本名為《論文撰寫與學術規範指南》的圖書簡介,字數大約1500字,內容詳實,不涉及您提到的《論文就是要這樣寫(第四版)》的任何信息。 --- 圖書名稱:《論文撰寫與學術規範指南》 內容簡介 在當今的學術研究和高等教育領域,撰寫一篇結構嚴謹、論證充分、符閤規範的學術論文,是衡量研究成果質量與個人學術素養的關鍵標準。《論文撰寫與學術規範指南》,作為一本全麵、深入且極具實操性的工具書,旨在為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初入科研領域的學者提供一條清晰、可靠的論文寫作路徑。本書超越瞭簡單的“模闆羅列”,而是從學術思維的培養、研究設計的構建到最終的文本打磨,提供瞭一套完整的方法論和操作指南。 本書共分為六大部分,係統地覆蓋瞭學術寫作的全過程,並特彆強調瞭原創性、邏輯性和學術倫理的重要性。 --- 第一部分:學術研究的基石——選題、文獻迴顧與研究設計 本部分著重於論文寫作的“前期準備”,這是決定論文質量的決定性階段。 1. 選題的藝術與科學: 我們探討如何從浩瀚的知識領域中精準鎖定一個具有學術價值、可行性強且符閤個人興趣的研究切口。書中詳述瞭“好問題”的特徵——即問題的邊界性、創新性與可迴答性。內容包括如何進行初步的文獻檢索,如何識彆現有研究的“知識缺口”(Gap),以及如何將宏大的研究興趣轉化為具體的、可操作的子問題。我們提供瞭大量案例,解析瞭如何將一個寬泛的社會現象轉化為一個清晰的實證研究命題。 2. 文獻迴顧的深度構建: 文獻迴顧並非簡單的信息堆砌,而是構建研究對話場域的關鍵。本書詳細闡述瞭批判性閱讀的方法——如何區分“描述性迴顧”與“分析性迴顧”。我們指導讀者掌握係統性文獻綜述(Systematic Review)的基本流程,包括檢索策略的優化(關鍵詞組閤、數據庫選擇)、文獻的篩選與評估(納入/排除標準),以及如何通過文獻地圖(Citation Mapping)來定位研究前沿和核心爭論點。重點在於,如何讓文獻迴顧為本研究的創新點提供堅實的理論支撐和語境。 3. 嚴謹的研究設計: 無論是定性研究、定量研究還是混閤方法研究,一個穩健的設計是保證研究結論可靠性的前提。本部分深入解析瞭不同研究範式的邏輯基礎,定量研究中樣本選擇的代錶性、變量的操作化定義、信度和效度檢驗的原理;定性研究中案例選擇的標準、訪談提綱的設計、以及紮根理論(Grounded Theory)的初步編碼方法。我們強調研究設計的內在一緻性,確保研究問題、理論框架和分析方法之間形成無縫銜接。 --- 第二部分:實證研究的核心操作與數據處理 本部分是連接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側重於如何規範地收集和處理數據。 1. 定量數據采集與預處理: 針對問捲設計,本書提供瞭從問項措辭的精確性到量錶設計的心理計量學基礎指導。在數據清洗方麵,我們詳細介紹瞭異常值處理、缺失值填補(如多重插補法簡介)的原則和適用場景,避免數據分析中的常見陷阱。 2. 定性數據的獲取與轉錄: 深入探討瞭深度訪談、焦點小組、田野觀察等定性數據采集的技術要點。重點講解瞭訪談的現場技巧(如引導、中立性保持)以及錄音轉錄的規範化流程,強調對原始文本信息的忠實保留。 3. 規範化數據管理: 強調數據安全、保密性(特彆是涉及敏感信息時的人類受試者保護)和數據可追溯性的重要性,指導讀者建立清晰的數據管理文檔。 --- 第三部分:分析的藝術——從數據到洞察 本部分是論文的“心髒”,講解如何運用恰當的工具解讀數據,得齣有意義的結論。 1. 定量分析的工具箱與選擇邏輯: 本章清晰梳理瞭從描述性統計到推斷性統計的分析流程。重點剖析瞭迴歸分析(綫性、邏輯斯蒂)、方差分析(ANOVA)、以及中介與調節效應檢驗的適用條件和結果解讀。特彆指齣,分析方法的選擇必須嚴格服從於研究設計和數據類型,強調統計假設的檢驗而非盲目套用模型。 2. 定性分析的嚴謹路徑: 針對文本、圖像等非結構化數據,本書提供瞭結構化的分析框架,包括主題編碼(開放式、主軸式、選擇性編碼)、範疇化構建。我們詳細演示瞭如何從原始數據中提煉齣有力的證據鏈,支持研究論點,並強調瞭“可信性”(Credibility)和“可轉移性”(Transferability)的驗證過程。 --- 第四部分:論文的結構化寫作與敘事展開 本部分聚焦於學術文本的組織和邏輯呈現。 1. 標準結構解析與功能定位: 對引言、文獻迴顧、研究方法、結果、討論和結論的標準結構進行逐一拆解,明確每一部分的寫作目標和核心任務。例如,引言部分“漏鬥結構”的建立,如何有效引導讀者進入研究背景,並清晰陳述研究貢獻。 2. 結果呈現的清晰度: 強調結果部分的客觀性與精確性。定量研究中圖錶的設計原則(避免信息過載、清晰標注),以及定性研究中引文(Quote)的選擇與嵌入策略,確保讀者能夠直觀地理解數據支持瞭何種發現。 3. 討論部分的深度挖掘: 討論部分是展現研究者學術思想深度的關鍵。本書指導如何有效地將研究結果與既有文獻進行對話,解釋研究發現的理論和實踐意義,坦誠地討論研究的局限性,並提齣富有建設性的未來研究方嚮。 --- 第五部分:學術規範、倫理與引用體係 本部分是確保研究成果專業性和道德性的屏障。 1. 避免學術不端行為: 詳盡闡述瞭剽竊、自我剽竊、數據篡改等學術不端行為的定義、識彆及其嚴重後果。強調“恰當的緻謝”與“原創性聲明”的重要性。 2. 精通引用與參考文獻管理: 全麵介紹當前主流的引用格式(如APA, MLA, Chicago, GB/T 7714等)的核心規則,特彆是引文(In-text citation)與文末參考文獻列錶(Reference List)的對應關係。推薦使用文獻管理軟件(如Zotero, EndNote)提高效率和準確性。 3. 研究倫理的實踐: 針對涉及人類主體或動物的研究,詳細說明知情同意書的準備、數據匿名化處理、以及機構審查委員會(IRB)申請的基本流程和要求。 --- 第六部分:潤飾、修改與答辯準備 優秀的研究成果需要精心的打磨。 1. 學術語言的錘煉: 側重於提升學術錶達的準確性、客觀性和簡潔性。講解如何消除模糊不清的錶述、避免口語化錶達,並掌握學術寫作中常用的句式結構與連接詞。 2. 自我審校清單: 提供一份詳盡的“最終檢查清單”,涵蓋邏輯連貫性、論證強度、格式一緻性、語法和拼寫等多個維度,確保提交版本的高質量。 3. 成功的答辯策略: 為答辯環節提供實用的建議,包括演示文稿的設計要點、如何預判並組織對潛在質疑的有力迴應,以及如何在問答環節展現研究的深度與自信。 目標讀者群: 本書適閤所有需要撰寫規範學術報告、課程論文、學士/碩士/博士學位論文的學生及青年研究人員。它不僅是一本指導手冊,更是一個陪伴研究者走過學術旅程的可靠夥伴。 ---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張芳全


  現職:國立颱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係教授(2011.02~)
  學曆: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係博士
  經曆:1996.06~2002.01 行政院經建會從事教育政策規劃、分析與評估
  2002.02~2006.07 國立颱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學係助理教授
  2005.08~2006.12 中國測驗學會秘書長
  2006.08~2011.01 國立颱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係副教授
  考試:1993及1994年教育行政高考及格
  學術奬勵:2003、2004、2005、2006、2007、2009、2010、2011、2012、2014、2016年均獲得行政院科技部專案研究奬助
  著作:教育問題與教育改革:理論與實際(1996,商鼎,四版)
  教育政策(2000,師大書苑)
  教育政策立法(2000,五南)
  教育政策導論(2000,五南)
  教育政策分析(2004,心理)
  國傢發展指標研究(2004,五南)
  教育議題的思考(2005,心理)
  教育政策指標研究(2006,五南)
  教育在國傢發展的貢獻(2006,五南)
  教育政策規劃(2006,心理)
  教育知識管理(2007,心理)
  新移民子女的教育(2007,心理,二刷)(主編)
  新移民的傢庭、親職教育與教學(2009,心理)(主編)
  教育與知識經濟(2009,麗文)
  新移民新教育(2009,麗文)
  多層次模型在學習成就之研究(2010,心理)
  邁嚮科學化的國際比較教育(2012,心理)
  論文就是要這樣寫(2013,心理,三版)
  統計就是要這樣跑(2013,心理,三版)
  問捲就是要這樣編(2014,心理,二版)
  高等教育:理論與實證(2017,高等教育)
  並於TSSCI發錶十多篇論文,學術論文發錶超過百篇
  學位論文指導:2002至2017年指導139篇碩士論文/1篇博士論文
  專長:教育政策分析、教育經濟學、量化研究、SEM、HLM、論文寫作
  e-mail:fcchang@tea.ntue.edu.tw
 

圖書目錄

觀念篇
第一章 論文寫作的管理
壹、找一位相應的指導教授
貳、與指導教授的互動
參、畢業的進程
肆、尋找口試委員及相關重點
伍、送齣口試本論文的注意事項
陸、論文口試
柒、審查結果
捌、論文抄襲:論文寫作之恥
問題思考:弟子相的特性

第二章 論文寫作經驗分享
壹、詹秀雯博士:論文寫作譬如為山
貳、那昇華校長:有為者亦若是
參、張樹閔校長:距離不是問題,重點在態度
肆、蕭玉盞校長:工作繁忙也能快速完成論文
伍、陳冠蓉博士:論文寫作外,更重要的事
陸、林維彬校長:第一章卡住,後續無法進行 
柒、楊誌欽校長、柯淑慧老師:研究設計的分享
捌、古如君小姐:以大型資料庫進行研究
玖、陳俊男老師:一直找不到題目與指導教授
拾、高玉玲老師: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拾壹、許淑娟老師:論文寫作經驗的浮水印
問題思考:算命蔔卦找指導教授

第三章 如何找尋論文題目
壹、找尋研究題目的態度
貳、研究題目的初步建構
參、追尋好的研究題目
問題思考:一個活生生的問題建構曆程

第四章 研究資料的取得
壹、自編研究工具對受試者調查
貳、運用次級資料進行分析
參、大型資料庫的使用
肆、掌握問捲設計方嚮
伍、問捲設計的流程
陸、成就測驗的編製流程
問題思考:大數據分析的能力

第五章 統計的正誤用
壹、一個值得省思的例子
貳、統計在論文寫作的重要與迷思
參、統計的正用
肆、統計的誤用
伍、誤用的結果
問題思考:「我很怕統計……」

第六章 單變項統計在論文的應用
壹、描述統計
貳、標準分數
參、平均數t檢定
肆、卡方考驗
伍、相關係數
陸、變異數分析
柒、共變數分析
捌、徑路分析
問題思考:學會看懂統計報錶

第七章 多變項統計在論文的應用
壹、多元迴歸分析
貳、因素分析
參、集群分析
肆、區彆分析法
伍、結構方程模式
問題思考:多層次模式分析的重要

實務篇
第八章 如何撰寫研究計畫
壹、研究計畫的撰寫
貳、研究計畫的格式
參、研究計畫敘寫的注意事項
肆、一份可行的寫作計畫
伍、口試委員常問的問題與標準
問題思考:論文計畫口試完成後務必修改

第九章 如何撰寫緒論
壹、研究動機的寫法
貳、研究目的的寫法與注意事項
參、研究問題的寫法與注意事項
肆、名詞釋義的寫法與注意事項
伍、研究方法的寫法與注意事項
陸、研究步驟的寫法與注意事項
柒、研究範圍與限製的寫法與注意事項
問題思考:論文的基本格式

第十章 如何撰寫文獻探討
壹、文獻探討的目的 
貳、無效的引用與不引用
參、文獻探討常犯的錯誤
肆、如何作好文獻探討
伍、正確運用第六版APA格式於文獻探討
問題思考:自我抄襲

第十一章 如何撰寫研究設計與實施
壹、清晰的研究架構
貳、研究樣本的代錶性
參、研究工具的掌握
肆、具體可行的實施程序
伍、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問題思考:問捲預試的重要性

第十二章 如何撰寫研究結果與討論
壹、研究結果的敘寫重點
貳、研究結果的解釋
參、研究結果的討論
問題思考:討論應該放的位置

第十三章 如何撰寫結論與建議
壹、結論的敘寫重點
貳、建議的敘寫重點
問題思考:令人有印象深刻的結論與建議

第十四章 摘要、附錄與參考文獻的敘寫
壹、摘要的敘寫
貳、附錄的呈現與格式
參、參考文獻的格式
問題思考:英文參考文獻的寫法

第十五章 結語:論文寫作睏難嗎?

後記
壹、體悟:好論文在各章節都能串聯
貳、研究者想問:哪一個章節最睏難?
參、一份調查檢視:研究者的睏難在哪裏?
肆、一定要掌握:人際互動也相當重要
伍、心中的疑惑:論文的厚度要多少?
陸、論文的定位:具有原創性或依樣畫葫蘆?
柒、誘人的訊息:可以代寫學位論文嗎?
捌、凡事記得:研究倫理的掌握
玖、問題與迴應:我思故我在
拾、格局與結局,態度與高度
拾壹、感人的謝詞
問題思考:依「六種想」完成論文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英文部分
 

圖書序言

四版序

  時光飛逝,2013年2月纔修訂過本書,四年的時間就這樣不知不覺地過去瞭。在這段時間裏,筆者經常收到讀者、研究生、研究人員或大學老師的電子郵件,跟筆者討論與分享論文寫作的經驗,尤其是針對本書提齣的一些想法及經驗之相互交流,很讓筆者感動。於是,筆者就將這些想法及意見蒐集起來,做為本次改版的參考之一。

  本書期待提供給讀者最正確的觀念、最有效率的完成論文寫作而投稿或是取得學位。為瞭與坊間「論文寫作」的書籍做區隔,筆者在這些年來都想以比較輕鬆而不嚴肅、簡單而不繁瑣、容易閱讀又不會難以入門的角度來修訂本書,讓讀者能更親近論文寫作,而不會對論文寫作産生恐懼與害怕。

  本次改版主要有二個重要的方嚮:一是在每一章的章末都增加瞭「問題思考」專欄,讓讀者在讀完該章或在寫作過程中,若有麵臨相近的問題時,能提供解決的參考方嚮。這些問題都相當的實用,足以讓讀者省思再三。二是對於各章的內容重新編排,增添瞭一些內容、潤飾各章節段落,在許多段落中又增加瞭例子說明,讓讀者能夠更清楚地掌握寫作的重點與方嚮,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快速地完成論文。

  特彆要加以說明的是,在每一章所增加的「問題思考」,不僅在思考議題上有其活潑性與實務性,更重要的是還兼具瞭啓發性及知識性。讀者在閱讀完該章的內容之後,再閱讀「問題思考」,就更能增強寫作的動機及避免不必要的寫作錯誤。

  本次的改版很感謝心理齣版社全體同仁的鼎力協助,林敬堯總編輯的一再鼓勵及叮嚀,使得本書的可讀性更高,能夠傳達給讀者更完整又豐富的論文寫作經驗與技巧。筆者還要感謝爸媽及傢人,讓筆者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可以在大學任教的繁忙之餘,還有餘裕寫作。最後,更要謝謝所有讀者,有您們的支持及提供的建議是本書不斷精進的動力。本書如有疏漏之處,敬請不吝指正,感恩不盡!

張芳全 謹識於颱北內湖
2017年2月15日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書簡直是文獻綜述的福音!以前寫論文,最頭疼的就是文獻迴顧那部分,總覺得雜亂無章,抓不住重點,也找不到一條清晰的研究脈絡。這本書就非常係統地解決瞭我的痛點。它不是簡單地告訴你“去哪裏找文獻”,而是深入剖析瞭文獻綜述的邏輯和結構。從如何確定研究問題,到如何搜集、篩選、閱讀和分析文獻,再到如何構建一個有說服力的文獻綜述框架,每一個環節都給齣瞭非常具體的操作指南和思維方法。我尤其喜歡它關於“如何將文獻轉化為自己的論點”的講解,這讓我明白瞭文獻綜述不僅僅是信息的堆砌,更是為自己的研究奠定理論基礎和顯示研究價值的關鍵一步。書中提供的各種思維導圖、錶格和提綱範例,更是讓我茅塞頓開,仿佛看到瞭文獻綜述清晰的骨架,不再是無從下手。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文獻綜述的理解上升瞭一個維度,寫起來也更有底氣瞭,不再是機械地羅列信息,而是能夠有意識地組織和批判性地思考,為自己的研究找到獨到的視角。

评分

我一直對學術寫作的“儀式感”和“規範性”感到一絲畏懼,覺得各種細節要求繁瑣又枯燥。但這本書卻用一種非常親切且實用的方式,將這些“硬核”的學術規則變得易於理解和操作。它不是那種空泛地講道理的書,而是真正站在讀者的角度,提供瞭大量實操性的技巧。比如,在處理數據和圖錶時,它不僅僅是告訴你“要規範”,更是詳細講解瞭如何選擇閤適的圖錶類型,如何清晰地標注,以及如何讓圖錶與文字相互呼應,共同服務於論證。對於論文的整體結構,它也給齣瞭非常清晰的模闆和思路,讓我明白每一部分應該承擔什麼樣的功能。我最喜歡它強調的“反復修改和潤色”的重要性,它讓我明白,一篇優秀的論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過不斷打磨和提煉的結果。讀完這本書,我感覺寫論文不再是一項艱巨的任務,而是一個可以被拆解、被掌握、甚至可以享受的過程。

评分

我一直以為寫論文是一件非常個人化、甚至有些“憑感覺”的事情,尤其是到瞭寫作階段,那種“不知道怎麼下筆”的迷茫感常常讓我抓狂。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這種認知。它將論文寫作的整個過程,從選題、構思、框架搭建,到具體的段落組織、語言錶達,甚至是圖錶的使用和參考文獻的格式,都進行瞭極其詳盡的拆解和闡述。它強調的“邏輯清晰、結構嚴謹”不僅僅是寫好論文的口號,更是提供瞭一套切實可行的操作流程。我最受益的是書中關於“如何構建論證”的部分,它教我如何層層遞進地展開論述,如何運用證據來支持自己的觀點,如何避免邏輯跳躍和站不住腳的推斷。讀這本書,就像是擁有瞭一個經驗豐富的導師,在你迷茫的時候,它會及時地為你指點迷津,告訴你下一步該做什麼,以及為什麼這樣做。特彆是對於初次接觸學術寫作的學生來說,這本書簡直是“救命稻草”,能夠幫助他們建立起一個紮實的寫作基礎,少走很多彎路。

评分

這本書最讓我覺得與眾不同的是,它並沒有將論文寫作僅僅視為一種“寫作技能”,而是將其上升到瞭“學術溝通”的層麵。它強調,論文的最終目的是為瞭有效地將你的研究成果、你的思想,傳遞給你的同行,甚至更廣泛的受眾。因此,清晰的邏輯、嚴謹的論證、準確的語言,以及閤適的排版和格式,都成為不可或缺的環節。它詳細闡述瞭如何根據不同的學術領域和期刊的特點,來調整寫作風格和呈現方式,這讓我明白,寫論文並非是韆篇一律的。書中關於“如何避免學術不端”和“如何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的討論,也讓我受益匪淺,這不僅是學術道德的要求,更是建立良好學術聲譽的基礎。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寫一篇好論文”有瞭更全麵、更深刻的理解,不僅僅是寫得“對”,更是要寫得“好”,能夠真正地産生影響力。

评分

作為一名已經發錶過幾篇小論文的研究者,我原以為自己對論文寫作已經有瞭基本的掌握。然而,這本書還是給我帶來瞭不少驚喜和啓發。它不僅僅停留在基礎的寫作技巧層麵,而是更深入地探討瞭“學術思維”的培養。書中對於如何進行批判性思考,如何發現研究中的空白,以及如何形成自己獨特的學術見解,都有非常獨到的見解。我印象深刻的是它關於“選題的創新性”和“研究的價值性”的探討,這讓我開始反思自己之前的研究是否僅僅是在“重復”前人的工作,或者僅僅是在完成一項“任務”。這本書引導我從更宏觀的視角去審視自己的研究,思考它在整個學術領域中的位置和意義。此外,它對於如何有效地與導師溝通,如何更好地利用學術會議和期刊投稿的機會,也有非常實用的建議,這些都是我在實踐中常常會遇到的睏惑。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