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誌清論中國文學(精裝)

夏誌清論中國文學(精裝)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是繼《中國現代小說史》和《中國古典小說》後夏誌清教授留給中國文學研究的寶貴財富。書中十四篇文章均為其在哥倫比亞大學當教授時寫成的。第一部分三篇文章從批判角度審視中國文學,並探問西方學者研究中國文學的方法。第二部分討論元劇《西廂記》及明代劇作傢湯顯祖作品中時間的因素與人生短促的主題。第三部分六篇文章探討中國傳統與早期現代小說,研究《玉梨魂》和《老殘遊記》等的篇章均為作者上佳之作。最後一部分專論現代小說,專文分析端木蕻良的《科爾沁旗草原》和女性在共産主義小說中的角色。

名人推薦

  夏誌清無疑是六十年代以來最具影響力的中國小說評論傢。……這本集子的學術文章不僅齣色,更是真正值得稱作那個已濫用的形容詞—“seminal”,極具開創性。──韓南(Patrick Hanan),哈佛大學

  重讀這些文章,讓人重新感覺到夏誌清的評論眼光獨到。這些文章確實有很重要的曆史價值,每篇都看到令人耀眼的觀察力,並且不因時間和西方日趨成熟的中國文學研究而褪色……文章見解超脫,恍如魯殿靈光,解釋為何某些文學作品值得我們重視,而其他大多數則不必理會。他的論文一如既往地繼續激發每代學生迴應他的洞見並理清自己的思想與個人批判的偏見。──何榖理(Robert E. Hegel),華盛頓大學(聖路易)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夏誌清


  夏誌清教授(1921–2013)是在中國小說研究上舉足輕重的人物。他獨樹一幟的見解,影響瞭東西方漢學界近四十年來中國小說的研究方嚮和發展麵貌。其經典著作有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 和The Classic Chinese Novel,其他以中、英文發錶的評論及論文集等也甚多。自1969年以來,夏教授任哥倫比亞大學東方語言文化係中文教授,1991年退休後為該校中文名譽教授,2006年當選為颱灣中央研究院院士。2013年12月29日辭世。

圖書目錄

編輯說明   ix
校訂餘話   xi
序言   xvii
緻謝   xxiii

I  理解中國文學
中國古典文學──作為傳統文化産物在當代的接受   3
中國小說與美國批評──關於結構、傳統與諷刺的反思   27
論對中國現代文學的「科學」研究──答普實剋教授   45

II  傳統戲麯
熊譯《西廂記》新序   79
湯顯祖筆下的時間與人生   93

III傳統與早期現代小說
戰爭小說初論   123
書評:《紅樓夢的原型與寓言》   147
文人小說傢和中國文化──《鏡花緣》新論   161
新小說的提倡者:嚴復與梁啓超   189
《老殘遊記》新論   211
《玉梨魂》新論   229

IV  現代小說
《中國現代中短篇小說選》導言   269
端木蕻良的《科爾沁旗草原》   287
殘存的女性主義──中國共産主義小說中的女性形象   329
注釋   349

圖書序言

II  傳統戲麯
 
熊譯《西廂記》新序*
 
陳次雲 譯
 
多少世紀以來中國人喜愛的愛情故事,在文學作品及通俗娛樂中齣現的為數不少。其中張生和崔鶯鶯的故事佔有獨特的地位,這不僅因為它在中國各地不同的地方戲中一直是一齣可以隨時上演的好戲,而且從公元800年至1300年之間,有三部不朽的傑作以它為題材:元稹的〈鶯鶯傳〉(一名〈會真記〉),董解元(解元是當時對讀書人的通稱)的長篇敍事詩《西廂記》,和王實甫也以《西廂記》為名的劇本。它在文壇上享這麼大的聲名,在中國愛情故事中實找不到另一篇可跟它相比的。歌詠唐玄宗迷戀楊貴妃的名作:白居易的《長恨歌》、白樸的《梧桐雨》、及洪昇的《長生殿》,加起來在數量上並不少於前者。但洪白的兩部劇本在文學上的重要性都遜於王實甫的《西廂記》,而《長恨歌》同董詩相比之下,不啻有歌謠與史詩之彆。
 
* 〈熊譯《西廂記》新序〉(“An Introduction to The Romance of the Western Chamber”)英文版1976年刊熊式一譯The Romance of the Western Chamber(哥倫比亞大學齣版社),然中譯版早於1968年刊《純文學》6月第3捲第6期,此文後刊《夏誌清文學評論經典》(麥田齣版,2007),現得麥田齣版與《夏誌清文學評論經典》編者王德威教授同意轉載,特此鳴謝。
 
楊貴妃死於安史之亂,其事在當時已膾炙人口:她的悲劇當然引起詩人、小說傢及劇作傢的注意。鶯鶯則不然,若元稹沒把她的故事記載下來,到今天可能仍是一位沒人詠嘆過的美人。雖然在故事裏從她不凡的教養和顯赫的姓氏,可推想齣她是名門之後(董詩則稱鶯鶯為宰相之女),但學者現在都認為這則故事是一篇僞裝的自傳,而鶯鶯實際上是一位齣生寒微、作者一度愛過的女子。元稹到長安之後(和故事中的張生一樣),覺得中輟那段往事對他有利。盡管他們生性風流多情,在元稹那時代住在長安的年輕詩人學者都一心思進,務求考試時名列前茅,締結對他們事業最有利的婚姻。元稹自不例外,他的詩和他的好友白居易齊名,很早便中瞭進士,娶瞭一位韋姓望族的小姐,並終於做瞭宰相,可謂極為得意。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