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志清论中国文学(精装)

夏志清论中国文学(精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继《中国现代小说史》和《中国古典小说》后夏志清教授留给中国文学研究的宝贵财富。书中十四篇文章均为其在哥伦比亚大学当教授时写成的。第一部分三篇文章从批判角度审视中国文学,并探问西方学者研究中国文学的方法。第二部分讨论元剧《西厢记》及明代剧作家汤显祖作品中时间的因素与人生短促的主题。第三部分六篇文章探讨中国传统与早期现代小说,研究《玉梨魂》和《老残游记》等的篇章均为作者上佳之作。最后一部分专论现代小说,专文分析端木蕻良的《科尔沁旗草原》和女性在共产主义小说中的角色。

名人推荐

  夏志清无疑是六十年代以来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小说评论家。……这本集子的学术文章不仅出色,更是真正值得称作那个已滥用的形容词—“seminal”,极具开创性。──韩南(Patrick Hanan),哈佛大学

  重读这些文章,让人重新感觉到夏志清的评论眼光独到。这些文章确实有很重要的历史价值,每篇都看到令人耀眼的观察力,并且不因时间和西方日趋成熟的中国文学研究而褪色……文章见解超脱,恍如鲁殿灵光,解释为何某些文学作品值得我们重视,而其他大多数则不必理会。他的论文一如既往地继续激发每代学生回应他的洞见并理清自己的思想与个人批判的偏见。──何谷理(Robert E. Hegel),华盛顿大学(圣路易)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夏志清


  夏志清教授(1921–2013)是在中国小说研究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独树一帜的见解,影响了东西方汉学界近四十年来中国小说的研究方向和发展面貌。其经典着作有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 和The Classic Chinese Novel,其他以中、英文发表的评论及论文集等也甚多。自1969年以来,夏教授任哥伦比亚大学东方语言文化系中文教授,1991年退休后为该校中文名誉教授,2006年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2013年12月29日辞世。

图书目录

编辑说明   ix
校订余话   xi
序言   xvii
致谢   xxiii

I  理解中国文学
中国古典文学──作为传统文化产物在当代的接受   3
中国小说与美国批评──关于结构、传统与讽刺的反思   27
论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科学」研究──答普实克教授   45

II  传统戏曲
熊译《西厢记》新序   79
汤显祖笔下的时间与人生   93

III传统与早期现代小说
战争小说初论   123
书评:《红楼梦的原型与寓言》   147
文人小说家和中国文化──《镜花缘》新论   161
新小说的提倡者:严复与梁启超   189
《老残游记》新论   211
《玉梨魂》新论   229

IV  现代小说
《中国现代中短篇小说选》导言   269
端木蕻良的《科尔沁旗草原》   287
残存的女性主义──中国共产主义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329
注释   349

图书序言

II  传统戏曲
 
熊译《西厢记》新序*
 
陈次云 译
 
多少世纪以来中国人喜爱的爱情故事,在文学作品及通俗娱乐中出现的为数不少。其中张生和崔莺莺的故事佔有独特的地位,这不仅因为它在中国各地不同的地方戏中一直是一出可以随时上演的好戏,而且从公元800年至1300年之间,有三部不朽的杰作以它为题材:元稹的〈莺莺传〉(一名〈会真记〉),董解元(解元是当时对读书人的通称)的长篇敍事诗《西厢记》,和王实甫也以《西厢记》为名的剧本。它在文坛上享这么大的声名,在中国爱情故事中实找不到另一篇可跟它相比的。歌咏唐玄宗迷恋杨贵妃的名作:白居易的《长恨歌》、白朴的《梧桐雨》、及洪昇的《长生殿》,加起来在数量上并不少于前者。但洪白的两部剧本在文学上的重要性都逊于王实甫的《西厢记》,而《长恨歌》同董诗相比之下,不啻有歌谣与史诗之别。
 
* 〈熊译《西厢记》新序〉(“An Introduction to The Romance of the Western Chamber”)英文版1976年刊熊式一译The Romance of the Western Chamber(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然中译版早于1968年刊《纯文学》6月第3卷第6期,此文后刊《夏志清文学评论经典》(麦田出版,2007),现得麦田出版与《夏志清文学评论经典》编者王德威教授同意转载,特此鸣谢。
 
杨贵妃死于安史之乱,其事在当时已脍炙人口:她的悲剧当然引起诗人、小说家及剧作家的注意。莺莺则不然,若元稹没把她的故事记载下来,到今天可能仍是一位没人咏叹过的美人。虽然在故事里从她不凡的教养和显赫的姓氏,可推想出她是名门之后(董诗则称莺莺为宰相之女),但学者现在都认为这则故事是一篇伪装的自传,而莺莺实际上是一位出生寒微、作者一度爱过的女子。元稹到长安之后(和故事中的张生一样),觉得中辍那段往事对他有利。尽管他们生性风流多情,在元稹那时代住在长安的年轻诗人学者都一心思进,务求考试时名列前茅,缔结对他们事业最有利的婚姻。元稹自不例外,他的诗和他的好友白居易齐名,很早便中了进士,娶了一位韦姓望族的小姐,并终于做了宰相,可谓极为得意。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