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为我之物

名为我之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什么是「我」?
长大的我,找到一所栖身之处了吗?


陈芳明  主编
朱宥勋  专文推荐
阿盛、纪大伟、柯裕棻、陈栢青、黄崇凯   诚挚推荐 (依姓氏笔画顺序排列)


「等待那么久之后,终于可以看到如此透明、如此诚实、如此揭露的自我描述。在他文字中漫步时,我好像在一位年轻人的心室里察觉脉搏的跳动。他拥有火烫的灵魂,也具备了干涉世界的勇气。」──陈芳明

「盛浩伟有趣的地方在于不闪避,不暧昧,每一个句子必有资讯,几乎没有纯粹为了修辞或美学而存在的空洞描述。『名为我之物』当然不只是及于个人而已。那是把「我」放进生活,放进亲族,放进朋友,放进家乡,放进(肉身有限可及)的世界里。」──朱宥勋


本书特色

◎陈芳明主编,新时代散文书系──「Essay时代」推荐作家!

◎备受期待文坛新星,屡获文学奖作家盛浩伟首本散文集。

◎徘徊于「我」的种种构筑与倾覆,以散文袒露真心,任怀疑穿刺孤独。收录二○一二年时报文学奖首奖作品〈没有疼痛〉。


本书内容

我想,对写作、对文学,我还是相信的。唯一因长大而不同的地方在于相信的方式变了:我用怀疑来相信。因为相信,所以敢大胆怀疑;因为知道无论怎样怀疑,也不会改变相信。
我相信写作,因为写作就是我的怀疑。
当我这样想的时候,我发现那是唯一没有怀疑自己的事。
──盛浩伟

最冷静也最炙人的细密自剖。
盛浩伟拆解距离与孤独,
抽生出另一个自己,凝视眼前的「我」,
以及这个需要反覆被怀疑和抵抗的世界。

他是国小三年级下课,独自在教室角落画画的男孩;他是成年后不断质疑自己,奔忙中撑起的易脆骨架。作者笔下各种模样的「我」,让时光塑形、记忆、丢失,在种种成长痠痛中缝补自己的身影:踏上跑步机,看见操场上被老师惩罚的懊丧青春;从口中蛀牙凿开的大洞,掉进深黝童年,父子争吵、决绝、割裂,无法用糖果填塞的伤,终于抽去神经,没有疼痛。

二○一四年三月十八日,他在立法院待了一夜;纵然身处陌生人当中,却鲜少感到孤独,前提只因:我们都在这里。亦或耳边响起童年举起食指相对的玩笑话,「我要和你绝交喔。」长大终究如魁儡悬丝般「啪!」地断线。经历过那么多眼泪、别离,他以为自己依然倔强,以为早已锻鍊出「没有什么是不能失去」的心态了……混溶各种面貌,凝缩不同时空、物事成为「我」,作者透过往复诘问感受存在,在伤害和被伤害之间,刮除人情迤逦的血渍与碎石。

没有答案,没有终点,
我们仍需不断不断回应,
并以肉身实践。

盛浩伟的文字理性节制,看似纤敏如针的书写,总在刺穿什么的同时,留下铭心的温柔。本书辑一【名为我之物】透过深刻自我对话与辨证,理解生而为我各种状态的存在。辑二【朋友的工作】自「我」往外辐射扩延至他人,从细节处描写那些恨与爱,距离、期待与失望。辑三【ㄇㄨˇ ㄩˇ】则溯寻母土,并写下投身社运中,自己的心绪种种;辑四【梦的痕迹】记录了留学仙台时的见闻与所思所感;辑五【(另一座)城市周记】则透过观点独特的东京记事,书写自我与异地城市的交融与碰撞。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盛浩伟
一九八八年生,台北人。台湾大学日本语文学系、台湾文学研究所,赴日本东北大学、东京大学交换。曾获台积电青年学生文学奖、时报文学奖等,参与编辑电子书评杂志《秘密读者》。

相关着作:《名为我之物(限量亲签珍藏版)》

图书目录

「Essay时代」前言

【主编序】一个不怕「我」的作家   /陈芳明
【推荐序】可以名状吧──读盛浩伟《名为我之物》   /朱宥勋

辑一:名为我之物
名为「我」之物
Run For Your Life
给XX之歌:B-side
终于报完帐了
少算一点
失眠
记仇
坏话

辑二:朋友的工作
朋友的工作
那些关于绝交的事
吾师
给XX之歌:A-side
回声
对鎚
买玉兰
滑手机
没有疼痛

辑三:ㄇㄨˇ ㄩˇ
ㄇㄨˇ ㄩˇ
我所记得的开始
后话
凝聚的方式

辑四:梦的痕迹
梦的痕迹
仙台记事四则
唐吉诃德
苹果的滋味
厕所的故事
黑夜之后

辑五:(另一座)城市周记
桥上的风景
三鹰车站随想
日暮里日暮
吉祥寺吉祥
外から内へ
余裕
错递的瓶中信
阿奇毛
始发
助教T

代跋:我的怀疑
后记

图书序言

名为「我」之物

「我」,是什么呢?

你还记得,小学三年级的某堂下课,画面是如此清晰:三楼的教室,莹亮的灯管,黑板上黄白红三色交错的线条,满是涂鸦与刻痕的木桌椅。下课钟响,同学迅速奔出,没多久,教室里人影已稀稀落落。你窝在角落,右手边,闭着的下半部窗户,毛玻璃透映着走廊上嬉闹玩乐的模煳人影,而开着的上半部,则能望见晴朗无云的青空。你仍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从抽屉拿出一叠洁白的计算纸,正要画图。你那时下课一向画图,自顾自地画图,不为谁,不为什么,拿铅笔涂来抹去,拿橡皮擦左磨右擦,完成后自己鑑赏,心满意足,便把纸张撕了揉成一团丢弃。自画自赞,自成独立循环,毋须他人参与;而你也隐隐约约地知道,如果有他人参与,自己可能就无法那么诚实地表现自己,面对自己。那天也是这样的,你窝着,提笔,正酝酿着心里那些将要画出的,一个抬头,望见毛玻璃的映象与上面那片青空,这莫名的疑问便如闪电轰进你的心底。

「我」,是什么呢?

年幼的你,虽然感到困惑,但还无法用准确的言辞表达这困惑究竟是什么,只有那毫无来由的闪电留下了一片焦黑的痕迹。当时,你没有深入多想,只是照常画你的图,做你想做的事,日子一天天过去,你就这样慢慢长大。那个疑问的痕迹,大多时候都被忽略,但每一次不经意想起,却又愈加清晰。国中一堂国文课上,进行到空档,老师聊起日常琐事,突然问全班:「有同学思考过『死亡』这件事吗?」声音落下,竟触动思绪,你想起那个问题——「我」,是什么呢?——脑海遂迅速描绘起一连串图像:十年后的「我」、二十年后的「我」、三十年后的「我」,一直到临终的「我」,乃至死后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我」与死亡;「我」的死亡。你发现无法揣想自己的死亡,因为在思路的前方挡着一堵厚墙,一堵由恐惧、由懊悔、由无奈与寂寞,由种种茫然情绪所砌成的厚墙,阻止你继续往下想。你发现,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你被强烈地吸附在「我」这个实体的身上,所以才害怕,害怕「我」一旦消失,你也会消失;可你同时又有好强烈的欲望,想要脱离「我」,想要知道「我」消失以后,这个世界会怎样继续下去。但,你不就是「我」,而「我」不就是你吗?你跟「我」如何可能分离?

你不敢再往下想了。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