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殖民時代香港

我眼中的殖民時代香港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香港迴歸20周年,杜葉錫恩的書有助瞭解香港發展曆程。
從當年的不公正,對比後來的法治,珍惜今天社會來之不易。

  「讀者可能聽說過20世紀後半葉香港的經濟奇跡,但是他們可能不瞭解當時由貪婪和腐敗引起的苦難和不公正。」 ── 杜葉錫恩

  杜葉錫恩女士是香港人熟悉及尊敬的一位社運傢和教育工作者。她一生熱衷於社會服務及教育工作,對推動民生的改善不遺餘力,在市民的心目中建立瞭良好的形象,備受尊敬。

  本書為杜葉錫恩女士生前所撰。分析瞭她所經曆的五六十年代至迴歸的香港社會概貌,錶達瞭她對殖民製度下社會不公正的看法,有助於讀者認識和理解香港近半個世紀的發展曆程。讀者也能看到她對現今經濟殖民主義更廣義及深入的憂慮。此外,杜葉錫恩女士當年多份重要信件、報告、演講稿也收入本書中。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杜葉錫恩(Elsie Hume Elliot Tu, 1913-2015)


  1913年齣生於英國紐卡素,1948年到中國江西南昌傳教三年,1951年到香港。1954年創辦慕光英文書院。1963年至1995年任市政局議員,1988年至1995年任立法局議員及擔任各諮詢委員會委員。1997年至1998年任臨時立法會議員。她同時為國際司法組織香港分會會員、香港婦女協會名譽會長及國際婦女會會員。1988年獲香港大學頒榮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1994年獲理工大學頒榮譽法學博士學位。1997年獲頒大紫荊勛章(GBM)。

  杜葉錫恩女士於2015年12月8日在香港辭世,享年102歲。因為她一生為香港所作的傑齣貢獻,去世後得到香港各界的共同悼念,舉殯時三位在任及前任特首為其扶靈。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部分 在香港尋求正義
第 1 章 20世紀50年代初次感受香港
第 2 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香港 ── 剛來時的最初印象
第 3 章 香港的兩個市政局
第 4 章 小販成為貪汙受賄者的獵物
第 5 章 長期存在的住屋問題
第 6 章 房屋政策刺激瞭貪汙受賄
第 7 章 為註冊學校所經曆的考驗與磨難
第 8 章 關於官員、承包商和三閤會
第 9 章 20世紀60年代的香港 ── 罪惡的天堂
第 10 章 甚至連司法係統都……
第 11 章 貪汙受賄之風蔓延到交通部門
第 12 章 兩個不滿的夏天:1966年和1967年
第 13 章 葛柏的案子使事情敗露瞭
第 14 章 總督特派廉政專員公署在成功地履行其使命嗎?
第 15 章 香港的民主
第 16 章 循序漸進的民主
第 17 章 1992-1997:香港的過渡時期
第 18 章 2007年以後香港的前途
第 19 章 殖民者的無知

第二部分 民主遭遇瞭甚麼?
第 20 章 為甚麼要寫書談民主問題?
第 21 章 民主為何物?
第 22 章 民主的發展
第 23 章 馬基雅弗利時代
第 24 章 帝國主義思維
第 25 章 一個偷來的國傢有多麼民主?
第 26 章 經濟殖民主義
第 27 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法西斯主義
第 28 章 門羅主義的遺産
第 29 章 民主遭到麯解
第 30 章 民主的新概念
第 31 章 投票製度
第 32 章 關於民主和假民主的言論摘錄

後記
附件A 關於1966 年香港政局的報告
附件B 在國際婦女聯盟會議上的演講
附件C 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香港的生活
附件D 信件及其他
附件E 日本的頭號戰犯和美國戰後與日本戰犯的勾結
作者小傳
 

圖書序言

第1章
20世紀50年代初次感受香港


我們最後一批傳教士是在1951年2月離開江西省省會南昌來香港的。一些年長的傳教士早在1949年初中國內戰的戰火逼近該省的時候就離開瞭。然而,新的共産黨政府沒有強迫我們中的任何人離開。這個新政府於1949年年中到達南昌,同年10月宣佈戰勝國民黨取得瞭最後的勝利。

事實是,共産黨接管之後,社會狀況的確有瞭改善,原先有人對我們說會發生各種暴行,但這種事情並沒有發生。通貨膨脹減輕瞭,經濟有瞭起色,法律與秩序恢復瞭,電力、道路、通訊和運輸也都大大改善瞭。我們無從瞭解是否中國所有地區都是這樣,但江西是一個特彆的省份。南昌曾是民望很高的周恩來的指揮部所在地。我們傳教士很幸運,因為負責處理我們的事務的那個人在上海的一所教會學校受過教育,知道該如何同外國人打交道,而且嚮我們提齣瞭許多有關該如何同新政府打交道的有益忠告。錶麵看來,一切都好,所有中國人,連軍隊在內,似乎都不介意外國人存在於他們之中,盡管從理論上說 ── 即使事實上並非如此 ── 英國人和其他歐洲人都是屬於敵對營壘的外國人,尤其是在北朝鮮同得到聯閤國支持的南朝鮮之間爆發戰爭之後。那場戰爭中,我們在中國的一位教會長老的兒子在為北朝鮮作戰時陣亡瞭,當時為他舉行瞭英雄式的葬禮。然而,快到1950年年底時,我們聽到這樣的傳聞:所有傳教士都將離開中國,而且,英國政府大概也已告誡所有英國國民離開中國。我們的中國朋友也勸我們為自己的安全著想離開那裏,盡管政府從未把我們當作敵人來對待。不過,由於朝鮮開戰的關係,局勢是高度緊張的。於是,我們決定先去香港,到那裏再製定前往婆羅洲與我們的教會成員會閤的計劃。結果,我們一直沒有離開香港,我本人竟在這裏呆瞭50多年。

乘火車到羅湖邊界再前往香港,一路很順利,從中國這一側的村莊深圳越過窄窄的小橋到達河的另一側、英國統治下的香港也沒發生任何事情。橋的這一端飄揚著中國國旗,另一端則是英國國旗。懷著理想主義的我當時相信,英國國旗代錶著英國的正義。但我很快便發現我想錯瞭。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