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金匮要略

图解金匮要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金匮要略》是学习中医必读的经典,其理论基础与治疗方法十分完备,具有高度科学水平和实用价值。
․透过图示与表列将《金匮要略》的药方、脉法及穴道,逐一剖析分类解读,将医药学与生活生命合而为一。


  《金匮要略》具古今中外医生诊治疾病要则,除了治疗疾病,并可协助患者改善生活习惯,进而建立良好生活品质。反覆浏览《图解金匮要略》更可因应研究所及中医师国家考试。

  中国医学自汉朝已很完备,后来发展无法超越此根基。《图解金匮要略》延续《图解内经》的保险生命与《图解伤寒论》与保证生活欢愉的精神,可反覆再三地实用于生活起居作息之间。

  《图解金匮要略》是中医临床绝妙手册,透过图示与表列,解读《金匮要略》珍贵药材,多方面採集天地生化万物,植物根(茎)、叶(枝)、花(蕊)、实(籽),动物禽兽虫鱼等及矿物方面,滋润心肺灌溉肝脾肾。治疗急症疾病,并改善慢性病症与过劳症。从枝叶桂枝、麻黄,而根茎葛根、生姜、半夏,到当归、阿胶、矾石等一气呵成;穴道方面,第二十章「劳宫与关元」、第二十二章「期门」于治未病功不可没。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李家雄医师


  1951年生,1980年中医特考及格,现为李家雄中医诊所所长及负责人,台北市体会总会铁人三项协会理事长。

  经历:
  中国医药学院中医内科医师、中医研所针灸推拿指导老师、各大报章杂志养生专栏执笔、广播节目主讲、日本、新加坡各地巡回演讲中医、养生操、从脸看病等健康主题。

  着作:
  《幸福素女经》、《妙用经穴养生DIY》、《从气色看病》、《经络诊治》、《关节诊治》、《十二种要你命的病》、《从脸看男人女人》、《图解内经》、《图解伤寒论》等超过一百本着作,目前仍每日持续不断写作中。
 

图书目录

导读
第 1 章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1-1上工治未病,补不足损有余
1-2四肢重滞,九窍闭塞,将病
1-3气色见于面部,已病之兆
1-4脉浮在前病表,在后病里
1-5血气入脏即死,入腑即愈
1-6清邪、浊邪;大邪、小邪
1-7诸病在脏,随其所得攻之

第 2 章   痉湿暍病脉证治
2-1太阳病与刚痉、柔痉
2-2太阳病为痉与药方
2-3太阳病湿痹与汗尿
2-4湿家,病头痛鼻塞发热
2-5风湿脉浮身重疼烦
2-6太阳中暍中热,恶寒身重痛

第 3 章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
3-1百合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
3-2百合病辨证及治疗
3-3狐惑之为病
3-4阳毒之为病,阴毒之为病

第 4 章   疟病脉证并治
4-1疟脉自弦,弦数与弦迟
4-2阴气孤绝,阳气独发

第 5 章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
5-1风之为病,为痹
5-2寸口脉浮而紧,寒虚相搏
5-3寸口脉迟而缓,迟寒缓虚
5-4跗阳脉浮滑、少阴脉浮弱
5-5盛人脉濇小与诸肢节疼痛
5-6枯泄相搏,断泄与历节
5-7病历节不可屈伸

第 6 章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6-1血痹病从何得之
6-2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
6-3亡血、失精与虚劳
6-4虚劳致腰痛、虚烦

第 7 章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
7-1肺痿重亡津液,肺痈咳唾脓血
7-2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为肺痈
7-3上气面浮肿肩息,喘而躁肺胀
7-4咳而上气,火逆上气
7-5肺痈,喘、胸满、吐脓
7-6咳而上气为肺胀

第 8 章   奔豚气病脉证治
8-1病有奔豚,吐脓,惊怖,火邪
8-2脐下悸者,欲作奔豚

第 9 章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
9-1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责其极虚
9-2胸痹,喘息心痛胸满
9-3论证胸痹诸证及治疗药方

第 10 章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
10-1跗阳脉微弦,法当腹满
10-2病者痿黄,躁而不渴
10-3中寒家,喜欠,清涕出,下利
10-4腹满发热,腹寒雷鸣
10-5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
10-6寒疝腹痛,手足厥冷不仁
10-7脉数而紧,乃弦,当下其寒

第 11 章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
11-1肺中风寒、肺死脏之证
11-2肝中风寒、肝死脏之证
11-3心中风寒、心死脏之证
11-4脾中风寒、脾死脏之证
11-5肾着身重腰冷,肾死脏之证
11-6论证三竭部及脏病之证
11-7诸积大法,各以其部处之

第 12 章   惊悸吐衄下可血胸满瘀血
12-1寸口脉动而弱,动为惊,弱为悸
12-2太阳衄者,阳明衄者
12-3吐血咳逆上气,酒客咳致吐血
12-4寸口脉弦大,弦为减,大为芤
12-5病人胸满烦满、口燥,有瘀血
12-6下血、吐血、衄血

第 13 章   痰饮咳嗽病脉
13-1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饮
13-2水在五脏之证
13-3心下有留饮,膈上病痰
13-4论五饮之证与治疗
13-5论证支饮之症状及治疗
13-6论证心下支饮、膈间有水

第 14 章   消渴小便利淋病脉
14-1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
14-2男子消渴,小便反多
14-3淋病小便如粟,小腹痛引脐中
14-4论证小便不利及治疗

第 15 章   水气病脉
15-1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
15-2论证风水、皮水、黄汗
15-3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
15-4跗阳脉当伏,反紧反数之证
15-5寸口脉浮而迟,弦而紧之辨
15-6少阴脉紧为痛,沉则为水
15-7论证心肝肺脾肾五脏水
15-8寸口脉沉为水,迟为寒,寒水相搏
15-9血分与水分,难治与易治
15-10病者苦水,面目身体四肢皆肿
15-11论证风水、皮水、里水为病
15-12辨证黄汗之为病,及其施治
15-13气分实则失气,虚则遗尿

第 16 章   黄疸病脉
16-1风、痹与谷疸
16-2女劳疸与酒疸
16-3阳明病脉迟者,食难用饱
16-4黄疸之病可治与难治
16-5谷疸为病及女劳得黄家之治
16-6诸病黄家之症状及治疗

第 17 章   呕吐哕下利病
17-1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
17-2寸口脉微数,微则无气
17-3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
17-4呕而胸满、肠鸣之治
17-5呕而脉弱、发热之治疗
17-6食已即吐,胃反吐,吐后渴
17-7干呕,吐逆,吐涎沫之治
17-8六腑气绝于外,五脏气绝于内
17-9下利,手足厥冷无脉之症
17-10论证下利有微热之治
17-11分论不同脉象之下利
17-12下利清谷,不可攻其表
17-13下利后脉绝与腹胀满
17-14下利宜大承气汤之脉象
17-15下利谵语者,有燥屎
17-16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17-17下利后更烦,心下濡为虚烦
17-18下利清谷,里寒外热
17-19下利肺痛与气利之治

第 18 章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
18-1浮数脉当发热,反洒淅恶寒
18-2肠痈之为病,可下不可下
18-3寸口脉浮微而涩,法当亡血
18-4论证浸淫疮及其治疗

第 19 章   跗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蚘虫病
19-1病跗蹶,能前但不能却
19-2转筋、阴狐疝气之治
19-3病腹痛有虫之治

第 20 章   妇人妊娠病脉
20-1妇人平脉,阴脉小弱,名妊娠
20-2妇人漏下不止与症痼害
20-3怀娠六七月,少腹如扇
20-4妇人妊娠下血、腹中疠痛之治
20-5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
20-6妊娠小便难,有水气洒淅恶寒
20-7妊娠养胎之方
20-8妇人伤胎,当养不养

第 21 章   妇人产后病
21-1新产妇病痉、病郁冒、大便难
21-2产妇郁冒,大便坚之治
21-3病解能食与胃实
21-4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之治
21-5论证产妇之腹痛
21-6产后七八日,恶露不尽之治
21-7产后中风、发热正面赤
21-8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之治
21-9论治产后下利虚极

第 22 章   妇人杂病
22-1妇人中风,热入血室之治
22-2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之症
22-3妇人中风热入血室,当刺期门
22-4妇人咽中有炙脔、脏躁之治
22-5妇人吐涎沫,先治其吐涎沫
22-6妇人因虚积冷,结气诸经水断绝
22-7妇人年五十所,病属带下
22-8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
22-9寸口脉的弦大、减芤、寒虚
22-10妇人陷经,漏下黑不解
22-11妇人经水不利下
22-12妇人经水闭不利,脏坚癖不止
22-13妇人六十二种风
22-14妇人病转胞之治
22-15蛇床子散方,温阴中坐药
22-16阴中生疮,阴中蚀疮烂之治
22-17胃气下泄,阴吹正喧

后记
 

图书序言

导读

《图解金匮要略》与《图解伤寒论》


《图解金匮要略》将《金匮要略》从文字,条理衍化成图像,也是《图解伤寒论》的后续,《伤寒论》共552条文,以六经病与六经欲解时辰贯穿全书;《金匮要略》共382条条文,以22章篇幅论说病症,两者导读方向大不相同,各自独立,然可相互交集;读者将《图解伤寒论》与《图解金匮要略》的导读反覆解读,即可抽丝剥茧,顺着要领读、背与运用,自能根深蒂固,了然于心。

欲熟稔《图解金匮要略》,第一要领是认识22章,并熟背22字诀:「脏痉百疟中血肺,奔胸腹五惊痰消,水黄呕疮跗妇妇妇」,朗朗上口,烙印于脑,进而触类旁通,犹如电脑,输入关键字,即有一系列的关系出现,再试着逐条剖解,又会有另一境界的领会。

《论语》「人而无恆,不可以作巫医」与「不恆其德,或承之羞」,研习《图解金匮要略》一定要从背诵22字诀入门,学者要领不外乎秉持《内经》「藏之脏府,每旦读之」与《论语》「学而时习之,默而识之」。

22字诀先是「每旦读之」,如修道者晨醒诵经做早课,却也一生都要「时习之」,如週日上教堂,初一、十五上寺庙一样,就是要「恆承其德」必得之。千万记得3字诀在前,22字诀在后,3字诀是「脏奔水」,即「脏痉百疟中血肺」、「奔胸腹五惊痰消」和「水黄呕疮跗妇妇妇」的第1个字。这25个字要如暮鼓晨钟常在脑中回绕,日积月累,枝节盘缠,脉络也分明,就可与《图解伤寒论》、《图解内经》融会贯通,归纳整理以往的背诵,三、五年下来,一定可以分析实践。
时间与药方

人生活在阴阳五行轨迹中,在阳阴之中取得和谐,即可活得更长、更灿烂。农业社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为大气污染很少,人类与天地之间,取得互相尊重的和谐状态;现代人类,处心积虑,为对抗疾病与延年益寿,进步再进步,取得一时的效果,整体而观却不少人生犹如死,贫穷国家苦于营养不良与生计困顿,先进国家苦于竞争压力与环境品质,科技越发达,找不到病因的高科技污染疾病患者就越多;免疫力低落、基因体质弱化,罹患疾病与早逝的机率相对加大,唯有尊重天地,阳界良性活动,阴界适度休息,才能取得和谐。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