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最重要的是詮釋。
錯誤的詮釋往往比無知更加危險,
因為舊傷與仇恨的記憶會激起新的衝突。」——本書作者
◤《紐約書評》主筆、歐洲公共知識份子伊恩・布魯瑪的史學代錶作
◤ 當代著名曆史學傢史天、伊格納季耶夫、柯肖爵士,前聯閤國副秘書長賀卡特爵士推薦
◤各大媒體《紐約書評》、《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經濟學人》、《金融時報》、《紐約客》、《史密森尼雜誌》等佳評如潮
◤亞馬遜書店4.4顆星高度評價
◤颱灣版收錄深入導讀,由陳思宇、阿潑、蔡慶樺、何曼莊分彆執筆
同盟國勝利之後,正義是否得到伸張?
重返戰後最關鍵的年代,一探現代世界的夢想與夢碎之路
1945年8月,美軍在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一週後,日本投降,美、蘇為首的同盟國宣布終戰。
▅ 被解放的一方——
一直以來挨餓受凍的人們,突然吃太營養而暴斃。
迫不及待重返傢園的猶太人,卻發現自己不受老鄰居歡迎。
戰爭時候親近敵方的女性,遭清算剃頭遊街示眾。
戰時沉默不語的人,戰後突然宣稱自己是抗敵的英雄?
▆ 慘敗的一方——
德國小兵棄械投靠盟軍,卻被交還給德軍當逃兵處決。
投靠盟軍的哥薩剋族人,最後被英軍滅族。
戰敗國為瞭保護階級較高的女性,政府徵召本國其他女性「為國捐軀」。
戰敗的德、日從此畏懼戰爭,不想再跟英雄主義、民族至上論扯上關係。
▇ 勝利的一方——
史達林授意士兵報復納粹,強姦數以萬計的德國女性。
盟軍默許原本該遭懲處的德、日戰犯重掌權力,成為社會重建的重要分子。
戰勝國無法忘卻昔日光榮,從此染上瞭貿然發動戰爭的習慣……
二戰結束後的世界並不平靜,當全球各地的大人物忙著重組權力時,平民百姓的重建之路也充斥著人性的掙紮,漠然、殘酷相對、逃難、復仇、背叛、寬容的事件不斷在日常生活中發生;有人趁火打劫、有人自掃門前雪、有人努力維持道德良心。
荷蘭史學傢伊恩・布魯瑪的父親在二次大戰期間被迫於德國勞動營工作,戰後倖存歸來時,亟欲迴復戰前「正常」的生活,忘卻不愉快的經驗;然而另一派人卻渴望改變,希望舊有的一切砍掉重練,打破既有的社會秩序,迎嚮理想的未來。
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期待,反映瞭戰後不同力量的拉扯,為瞭瞭解父親以及那個時代,作者展開瞭零年之旅,追溯一九四五年這一年世界局勢的變化。他從人性齣發,探討戰後的解放情節、性慾、食慾與復仇慾;接著轉到範圍更大的國際關係,討論歐洲福利國傢、聯閤國、美式民主、日本和平主義、歐盟等製度與組織如何興起;而在世界的另一頭,俄羅斯與東歐共産獨裁、中國共産黨崛起、中國國民黨為什麼節節落敗、美蘇冷戰等如何在各種衝突與妥協下牽動著各國人民的命運。
不同於二戰史大多聚焦於歐洲,此書同時涵蓋歐洲國傢與亞洲國傢在戰後的變化,深入分析東南亞國傢,包括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越南的政治權力,如何在戰敗的日本殖民者、前歐美殖民者與本地獨立分子的交錯抗衡下,形成新的威權統治。同時,作者也爬梳美軍接管日本後,日本人內在幽微的親美與反美情緒。
在這些精彩的分析背後,作者想要迴應的是當前鷹派份子興起的現象,當世界各國為瞭各種利益、甚至打著正義之名,不惜一戰時,將要付齣什麼代價?而戰爭勝利,就能確保光明的未來嗎?還是將帶來更漫長的黑暗或更大規模的戰爭?
緻當年在世界各地掙紮求生的人們。
——重量級評論—— ★《紐約書評》Charles Simic,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零年》書寫的曆史範圍之大,鋪天蓋地,卻沒有犧牲事件的復雜性與議題探討的深度。這本書寫得很好、史料搜集得很深入,通篇收錄瞭許多鮮為人知的事實與精闢的政治情勢分析。在無數書寫二戰曆史的作品中,本書齣類拔萃,給讀者一個完整的戰後、解放後世界的概覽,不隻寫瞭歐洲,也涵蓋亞洲地區。作者書寫瞭發人深省的一九四五年:那一年,恐怖行為仍層齣不窮,而整個世界也從剛發生的恐怖中逐漸甦醒,就從那個時候開始反思,我們要如何纔不會重蹈覆轍。
★《紐約時報書評》Adam Hochschild, 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零年》是寫二戰這場「正義之戰」的劫後餘生,原本立意良好而發動的戰爭,卻帶給很多人負麵影響,甚至傷及無辜。布魯瑪精通六國語言,讓他對於這個時代能有更多情感上的連結(他荷蘭籍的父親還在柏林勞改營待過)。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布魯瑪是曆史學傢、人道主義者。放眼世界,少有人能夠把東方與西方連結起來討論,他是其中的鳳毛麟角。《零年》有種腳踏實地的宏偉壯麗。他書寫一係列人類群相、發生在世界各角落的悲慘故事,筆法微言大義而發人省思,丟掉無關痛癢的細節與哲理辯論,著眼在一九四五年,人類受苦的維度、道德錯亂的深度、最終誕生一綫的希望……《零年》非常精彩,不隻是因為這樣的作品前所未見,也因為這本書集壯美與謙遜於一身。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布魯瑪細膩呈現瞭戰爭的麵嚮與苦果。作者尖銳的行文風格,超越瞭舊智慧的窠臼。他最重要的洞見也許是,二戰並不單純是對立陣營的衝突而已。勝利的陣綫之中,也有十惡不赦的壞人;而潰不成軍的,也不隻是納粹。許多戰爭的前綫(最著名的是南斯拉夫)更是腹背受敵;許多勝利帶來的是冷酷無情的下場。感念那些以勇氣、決心挺過一九四五年威脅的先人,數十年後能迴歸常態是這些人努力的成果。布魯瑪的《零年》嚮這批人的努力緻上敬意。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本書優雅、充滿人道關懷。當今歐亞洲這一代人已經沒有二戰的記憶瞭,這本智慧之書,用作者的詞匯來說,會提醒大傢「精神外科醫師」的曆史地位,這批政治傢與鬥士如何在殘垣斷瓦中重建瞭兩個大陸。
★《紐約客》The New Yorker
反映真實人類處境的一九四五年戰後史。
★《史密森尼雜誌》Smithsonian Magazine
布魯瑪的這本書驚心動魄,迫使人們正視這個問題:許多現代的勝利和創傷,就是在這個懲罰、復仇、苦難、療癒同時發生的關鍵年代紮根的。
★《齣版人週刊》特彆推薦Publishers Weekly (starred)
採第一人稱敘事,最著名的段落是作者父親還是一名荷蘭大學生時,被納粹抓去勞改。布魯瑪這本書扣人心弦,也成功兼顧全球性的視野與其中牽涉到人類終極的關懷。
★《柯剋斯評論》Kirkus Reviews
對二戰後於殘破中重生的世界有深刻的觀察與省思。布魯瑪生動描寫瞭在歐亞一片廢墟中,人類事務迴歸常態的第一步。布魯瑪的觀點深具權威,啓發人心。
★《書目雜誌》Booklist
一九四五年,二戰終止,但也開啓瞭一個新世界。原先被占領、摧毀的城市開始轉型;被解放的人歡慶自由;有仇報仇;飢荒遍地;正義尚未伸張;士兵與難民歸鄉;有的苦難終結瞭,有的延續,有的甚至正要開始。
布魯瑪是相當博學的學者,著述遍及宗教、民主、戰爭議題。他在這本書概述戰後全球的轉變,強調共通的主題:普天同慶、飢餓、復仇、歸鄉、重拾信心。雖然悲觀的原因很多,但很多機製是在戰後快速建立起來的,像是聯閤國、現代歐洲福利國、國際犯罪司法係統,在在也展現瞭無比的樂觀心態。布魯瑪熟悉亞洲曆史,也讓這本書的觀點更加國際化。但這是一個關於他父親的故事,一個荷蘭人在納粹勞改營倖存,於一九四五年歸鄉的故事,這個故事主軸也串起整本書各個不同的麵嚮,讀來更為動人。
★曆史學傢史天(Fritz Stern)
傑齣地再現一九四五這個關鍵年代,其中的勝利與失敗,混亂與羞辱。書中的主角是人民,而非某個國傢。由布魯瑪來寫《零年》再適閤也不過,因為他非常熟悉歐洲與亞洲曆史。本書的特色是處處流露的智慧與大量的知識,兼顧瞭深刻的同理心與無庸置疑的公正性。作者父親被送進德國勞改營的命運給他靈感,讓他以個人經驗齣發書寫;而在麵對這些恐怖記憶的同時,作者用心理解當時的曆史,他的努力實在令人贊嘆。這是一本傑齣的作品,寫作風格精湛。
★聯閤國前副秘書長布萊恩・賀卡特爵士(Sir Brian Urquhart)
伊恩・布魯瑪以盪氣迴腸的筆調,記述瞭二戰最後幾個月發生的慘劇、難以置信的殘忍行為和不經大腦思考就付諸行動的事;還描寫瞭和平降臨後最初幾個月,世人應對上述局麵的經過。即便是快七十年前的事,讀到一些段落,我仍感受到不能承受之痛,讓人不忍卒讀。布魯瑪的父親是荷蘭人,在納粹柏林勞改營中奇蹟倖存,躲過盟軍的空襲,直到德國人投降後歸鄉;這本書也指齣,邪惡力量所造成的恐懼還在,陰霾未曾全然退去。
★曆史學傢伊恩・柯肖爵士(Sir Ian Kershaw)
深入鑽研史料,全書結構嚴謹,行文優美,作者栩栩如生地描述瞭二十世紀關鍵的一年,其恐懼、希望、幻想和接下來製造問題的始作俑者,曆曆在目。全書鏗鏘有力,是優秀的作品。
★《以撒・柏林傳》作者伊格納季耶夫(Michael Ignatieff)
《零年》是現代世界誕生的時刻。伊恩・布魯瑪對這一年的記錄不僅生動、富有同情心,且扣人心弦。布魯瑪融閤瞭幾個重要的主題:伴隨勝利而來的普天同慶和性解放,跟隨戰敗而來的復仇清算,以及在這慘絕人寰的全麵戰爭後,憧憬世界變得更和平、公義、人權更受到保障。書中的故事發生在世界各地,西起荷蘭,東至日本,筆下男男女女的主人公皆是一般老百姓,他們拾起殘破世界的碎片,為瞭後代子孫,重新建立這世界,我們都是他們的後人。布魯瑪在這部精彩壯闊的曆史大作裏,公平公正地評價瞭我們父執輩和父祖輩的努力。
★《野獸日報》The Daily Beast
在死傷無數的戰爭與大屠殺之後,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評論傢曁史學傢布魯瑪為瞭迴答這個問題,全麵探討一九四五年的曆史。全書由布魯瑪的個人故事談起,這本書的寫作靈感來自於他父親在戰時與戰後的經曆,布魯瑪敏銳的觀察力,位讀者打開認識戰後世界的一扇窗。
★《野獸日報》Lucas Wittmann, The Daily Beast
我以前花瞭許多時間閱讀戰壕、地麵戰、空戰的書,但沒有一本像布魯瑪的《零年》這麼精彩。這本書將會改變你看待戰後世界(也就是我們當今所處的時代)的方式。
★中國作傢許知遠
這本書的迷人之處,它既是曆史事實,又引人充分遐想。它探究瞭曆史中的曖昧之地,也顯示作者著力要從昔日的歐洲中心論或西方中心論中擺脫齣來。
★《經濟觀察報》
《零年》並無成為曆史教科書的雄心,而是細緻地展示瞭在這一「零年」中人們各種各樣的生活狀態,其中有些人的目標隻是獲得溫飽、找到一個棲身之地,另一些則想著如何保住自己的地位;有些懷著復仇的渴望,另一些些期待盡快洗白自己骯髒的曆史;有些保持著重建傢園的願望,另一些則有著改變社會的雄心。許多年來,我們接觸到的,大部分都是簡單化、概念化的曆史,讀一讀《零年》,可以讓我們瞭解到真實的人生是復雜的、正義的實現永遠不是完美的,更可以讓我門從許許多多普通人身上,看到那是怎麼樣一個滿目瘡痍的世界、一個滿懷希望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