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真正的战场,就在自己的心中
一切文学中唯一真正的哲学诗、印度给予世界最深刻的礼物
《薄伽梵歌》与《吠陀经》及《奥义书》同被誉为是印度三大圣典之一。《薄伽梵歌》出自古文明最长史诗《摩诃婆罗多》其中一篇,成为印度最着名的宗教哲学诗篇,广为传颂。十八世纪由英国威尔金斯首次翻译成英文,当时着名的德国语言学家威廉.洪堡无比推崇《薄伽梵歌》:「是我们所知的一切文学中唯一真正的哲学诗。」又说:「或许是这个世界宣示的最深刻和最崇高者。」此后陆续译成多种西方语言版本,其中英译文版本更多达上百种。
这部宗教哲学诗,主要是印度三大主神之一的毗湿奴的化身黑天(音译:克里希纳)在向阿周那阐明如何达到人生最高理想——「解脱」的三条道路:业(行动)瑜伽、智(真知)瑜伽及信(虔信)瑜伽;这三条道路相辅相成,阿周那处在是否投身大战的心理危机时刻,因而黑天着重在向其解说业瑜伽。业瑜伽是指以超然态度履行个人的社会义务及职责,但不抱有个人的欲望和利益、不计行动的成败得失;黑天表示,行动是人类的本质,拒绝行动,恐怕连生命也难维系。停止行动,世界将会走向毁灭,纵然行动难免有缺陷,个人也不该摒弃生来注定的工作。行动本身不构成束缚,是执着行动成果才带来束缚,只要以超然态度行动,便能解脱。
然而超然态度易导致行动中的消极倾向,因而必须与智瑜伽及信瑜伽相结合。智瑜伽是指透过一切现象,认识到宇宙的最高存在——梵(绝对),达到个人灵魂与梵合一(梵我合一);信瑜伽是指虔信、崇拜黑天。黑天是三位一体神之一的毗湿奴的化身,也是宇宙至高存在的化身,只要将一切行动作为对至高存在的献祭,就能摆脱善恶之果、获得解脱。
由于《薄伽梵歌》蕴含许多超越宗教信仰的宇宙及人生哲理,到了近现代仍然对印度社会思想产生深刻影响,着名的精神领䄂维韦卡南达、哲学家提拉克、哲学家及民族主义者奥罗宾多、圣雄甘地、印度前总统拉达克利希南等,都曾透过《薄伽梵歌》阐述自己的哲学及政治思想,是现代印度最普及的宗教哲学经典。
本书特色 《薄伽梵歌》梵文原文是以每个诗节两行四音步、每音部八个音节共三十二个音节的古诗体方式创作,然而目前本地所见的数种译文版本皆以通俗易懂的敍述为主,传达了意、但失去了形及精,本译文则在兼顾阅读性的同时,尽量保留原本对称的诗体,更加体现史诗滂礡、流畅的意境。
名人推荐 「仅次于但丁《神曲》的最伟大哲学诗。」——诗人 艾略特
「是永恆哲学最清晰、最全面的总结之一。」——小说家 赫胥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