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靡全美文法专栏作家爆笑出击,
连老外都啧啧称奇、相见恨晚的神句精修班,
解构大作家都搞不定的写作难题与陷阱,
让你一路笑到底,同时发现自己写得更好了!
跳脱写作模版与僵硬句型,
助你用字精准、活用文法、砍掉问题句,
从商用书信、考用作文、新闻稿、文案到专案计画,都能脱颖而出!
单字背了这么多,文法学了这么久,为什么文章还是写不好?
那是因为你还不懂得如何写出「好句子」。
【经典写作毛病大公开,21堂课练出金句力】 好文章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是一句又一句建立起来的,
这一点至关紧要,却极少有作家或写作指南注意到这一点。
本书透过大量知名作家、线上记者、资深编辑所写出的文章,
从文法、用字与结构切入,
剖析何以有些句子令人拍案叫绝,有些却烂到不行:
◎别让多余的字沖淡效果:善用短句的力量 感觉一下,哪一句更有力道?
I killed him even though I didn’t want to because he gave me no choice.
我杀了他,即使我不想这么做,因为他让我别无选择。
I killed him. I didn’t want to. He gave me no choice.
我杀了他。我不想这么做。他让我别无选择。
长句往往因为过多的连接词或子句,而显得拐弯抹角,削弱了文字的力量。简短是工具。即使你偏爱长句,仍应掌握写短句的窍门:把每一个资讯变成一个个短句,再来决定如何组织。
◎让文章虚胖的兇手:无意义的形容词 《达文西密码》开头句:
Renowned curator Jacques Sauniere staggered through the vaulted archway of the museum’s Grand Gallery.
德高望重的馆长贾克‧索尼耶脚步踉跄地穿过大画廊的圆拱长廊。
「德高望重」这个形容词在这里并无传达任何对故事有意义的讯息,反而降低了悬疑与恐怖感。
形容词分成两类:事实与价值判断。用以传达事实的形容词通常比硬要读者接受某种价值判断的形容词更要好用。想想「流着血,一拐一拐的贾克‧索尼耶」,比起「了不起、聪明绝顶的贾克‧索尼耶」,哪一个让你更有临场感?
◎隐喻的危险 过度华美的文字不易驾驭,甚至可能写出毫无意义的句子,考验读者的耐心。
当你想用「闪闪发亮、敞开的死亡之管」来形容一把枪时,请先想想,对故事与读者来说,这样的比喻有必要吗?若某些用词、类比、对照或隐喻无法加强阅读体验,倒不如换成浅白的文字,好好说故事。
透过这本机锋百出、妙趣横生的写作手册,
你将知道如何组织想法、强调重点、少讲废话,确实掌握读者的共通需求,
写出清楚明白、言简意赅、对他们产生意义的句子。
这些技巧与概念将让你的写作技巧突飞勐进,写出大胆又打动心弦的好句子。
国外好评推荐 「强而有力的句子是写好文章的第一步。这本书带领你掌握这项技巧。」 ──文学经纪人、《小说的亮点》(The Fire in Fiction)作者,唐纳‧麦斯(Donald Maass)
「本书不同流俗,是极为少见的写作指南书,以机智、轻松的语调介绍文法与写作风格,而又不失实用。以句子为单位攻破写作的障碍,琼‧卡萨格兰德给予新手作者非常实际的建议,专业作家也能有意外之喜,受用无穷。喜爱语言文字的人非得珍藏一本不可。」──《啃咬蜡做的蝌蚪》(Biting the Wax Tadpole)作者,伊莉莎白‧丽朵(Elizabeth Lit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