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气:标致雪铁龙总裁从顶峰坠落的归零人生(电影书腰)

勇气:标致雪铁龙总裁从顶峰坠落的归零人生(电影书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Christian STREIFF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生命之神有时是以悲剧形式来送给你成长的礼物

  一场无预警的中风,他从失忆、丢官、恐惧、复原,最后找回自己
  总裁的中风励志旅程,笑中带泪

  我是否依旧在「生意」里呢?我每天花几个小时在我的办公室里「忙」,打几个可有可无的电话,忙些小事,看东西,「做事」……然后赶紧跑走!心慌不已,害怕再也上不了坡了,害怕从此变成一个等别人帮助的人,自己走不出去。一味攀附着一个世界,并梦想在其中占据一个遥不可及的位子。

  2008年5月的一个上午,全球最大汽车工业之一,标致雪铁龙集团首席执行长──克里斯蒂安.斯泰夫在办公室和平常一样午睡,却久久不醒,他在睡梦里中风了,他的脑血管发生病变,突发性瞬间脑缺血。幸而他的司机警觉,将他送往医院抢救。斯泰夫肢体未受损伤,但中风使他过人的智力和记忆力丧失泰半。

  他在本书记录三年间与残障抗争的经过,描述如何摆脱疾病,进行一场自己和自己的艰鉅角力。起初以为复原状况良好,他迅速回归领导岗位,但中风六个月后,他遭到标致集团无预警革职,这位法国知名企业掌舵人,由此面临身体的复健外,自我价值崩毁的危机。

  然而斯泰夫未被击倒,他以惊人毅力展开重建计画:语言复健、睡眠休养、做数独、阅读、找回家庭生活、驾帆船穿越太平洋、五十天走完阿姆斯特丹到尼斯一千五百公里的健行壮举……

  从领导万人的老板身分退回自我管理的「斯泰夫」,从举一反三的杰出资优生变成勤能补拙的普通人,忘了再记记了又忘,斯泰夫这场看似悲剧且不一定复原的中风旅程,使他重新认识生命的价值,领悟工作的意义。

  疾病带来沉潜静定与开阔的心眼,斯泰夫逐渐找回遗忘的日常语言,他依然机智风趣明快优雅,只是多了一份从容与包容,不像过去那样紧张忙碌,懂得「把时间留给时间」。今天他又回到大老板世界,是全球前三大航太集团──赛峰企业监理会副主席。

  编辑小语

  生命之神有时是以悲剧形式来送给你礼物 从某个世俗角度来看,克里斯蒂安.斯泰夫是个大老板,我是一个小员工。但从工作的密度来看,我们都是一个大忙人。克里斯蒂安.斯泰夫机智幽默明快优雅大器,在我读他的中风历程时,他的每个反应总能带给我的嘴角一丝莞尔的微笑。中风失忆已经悲惨,中风失忆再丢掉首席执行长的官位更惨。但什么才是最惨?不知何时能痊癒的恐慌那样的未知莫名才是惨,但是克里斯蒂安.斯泰夫毕竟是大老板,是当首席执行官的英才,他过去一人之下23万人之上,他最终还是找回自己,重回商场上赢回他的能力。

好评推荐

  郑建兴(台大医院神经科教授)、刘秀枝(台北荣总特约医师)、刘心蕾(谘商心理师)────推荐导读
  大明星、大忙人、大老板、大医生、大小姐、大少爷、凡人你我 不忙了──齐口推荐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克里斯蒂安.斯泰夫 Christian Streiff


  生于1954年9月21日在法国东北摩泽尔省的萨尔堡,曾任法国圣戈班企业总经理,2006年7月任法国空中巴士执行长,不久旋即辞职。2007年2月斯泰夫受欧洲第二大汽车工业集团──「PSA标致─雪铁龙汽车集团」任命为首席执行长,三年后由于中风被迫休职。中风癒后的他目前在全球第二大航太企业赛峰(Safran)集团担任监理会副主席,重回工业界一展雄才。他还创作有一本小说。

译者简介

杨年煕


  辅仁大学法文学士,巴黎第三大学现代文学学士、硕士、博士预班(DEA)。台北联合报系巴黎欧洲日报编辑部前主任、资深记者及编译,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双语记者,曾任教辅仁大学、淡江大学、文藻外语学院。法译中作品,包括法兰西学院院士程抱一的《天一言》,比利时汉学家李克曼(笔名Simon Leys)的《小鱼的幸福》;中译法作品有中国着名美学家高尔泰的《寻找家园》,台湾作家张大春的《野孩子》、《将军碑》,黄凡的《慈悲的滋味》等。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小睡
第二章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第三章    坚忍不拔
第四章    和以前一样
第五章    站起来
第六章    意外
第七章    旅游
第八章    现在呢?

图书序言

推荐序一

台大神经部 郑建兴教授


  本书是前标致-雪铁龙汽车集团首席执行长,克里斯蒂安.斯泰夫(Christian Streiff)抒发中风后身心恢复的历程与省思。斯泰夫在盛年之际突发中风,导致失语、失忆,也失去了执行长职位,历经冗长的复健、沉思、反省,再次重新出发,三年后成为世界前三大航太集团监理会的副主席。以自身经验说明虽然曾经失去健康也失去了职场的灿烂荣耀,仍能够勇敢的面对疾病,面对自己,重新调整生活,知所取舍,相信对于读者应具有相当说服力,特别是希望鼓励脑中风的病友们。过去以自身中风经验出书的还包括法国时尚杂志《Elle》的总编辑鲍比的《潜水钟与蝴蝶》、神经解剖学家泰勒博士的《奇蹟》等书,每个人的体验差异很大,事实上中风的表现多样,而每个人的病后态度也极其不同,如何有效正面、乐观面对是需要鼓励的,本书希望能达到此目的。

  常听到有人提到宁可心脏病发作,也不要得到中风。急性心肌梗塞虽然致死率高,但治疗后多不会留下明显后遗症。反观中风可能会瘫痪卧床、失去自我、依靠他人,似乎生不如死、与世隔绝。虽然多数的中风不会太严重,而且现今医疗技术的进步,急性缺血中风接受血栓溶解或血栓移除会有相当高机会恢复得不错。但中风改变的有时不只是肢体无力或麻木,也可能改变记忆、思考、空间感、言语沟通等。斯泰夫的中风,并未影响肢体力量,但有失语症,表达能力明显受到影响,无法说出人名、物品等名词,也无法连贯说出一句话,这对于常需要开会,与下属或客户沟通,是很大的打击。语言是很复杂的功能,训练恢复要花比其他症状更长的时间。他的主治医师山姆森教授说道:「能力不会自己回来的,必须锻鍊。锻鍊记忆力需要时间,如同所有配得上称作锻鍊的活动一样。」「您能拿出多少时间和精力,以及要找回些什么东西,然后针对这些进行复健。」斯泰夫在语言治疗师的协助之下,一点一滴将过去的字汇捞回来,或重新学习,斯泰夫幸运的地方是它有专属的语言治疗师,可以长时间有耐心的教导,再加上他的毅力,才能恢复得不错。国内语言治疗师也很优秀,但人数太少,多数的中风病人罹患语言功能障碍无法得到足够的治疗,经常必须有劳家属一起帮忙,努力自我练习,这部分的医疗协助需要持续改善。

  中风常是分秒间发生,几分钟前你还是日常过去的你,一瞬间可能就变成另一个你所不认识的你,当下大多数人会难以接受这样的事实,否认、沮丧、焦虑、忧郁等各种情绪上身是很常见的,若一直困在这些情绪走不出来可能就失去经历另一个人生的机会。中风后要承认真的中风发生了,接受中风的事实,当下要认知中风后我可能已经不完全是过去的我,未来也可能不会恢复到过去一样。过了急性阶段,开始中风后的复健,就是漫常旅程的开始,可能是半年、一年或更久,复健不只是肢体、语言的治疗,也包括心灵的调适,这个过程对每一个中风存活者都是独特而辛苦,充满忧喜悲欢,「存活者」除了表示在这巨大兇恶的疾病下生存下来,也代表了克服了身体与心灵的障碍,重新审视另一个人生,用另一个角度看这个世界与自己。斯泰夫在第八章说出他自己中风后的省思体会,他说:「我充分利用生命给我的每一刻。我发现到存在的幸福。过去,活着对我只是一项生存的条件,而今天变成了一份生命的礼物。我心里很明白,也常常提醒自己这一点,经常大声或自言自语地说:『生命多么美好!』这句话现在变成我的口头禅。只是叫自己别忘记,要掌握每一个机会,也不要再回到以前那种疯狂的生活节奏。」这种体会不可能在斯泰夫中风之前存在,中风后他改变了生活的态度,较会聆听别人说话,听得多说得少,生活上顺势而为,而非拚命逆流而上。另外,在书中也提到作者独自一人走第五大健行路线,GR5,从荷兰阿姆斯特丹到法国尼斯,总共一千五百公里,需要两个月的时间穿过三个山区:孚日、汝拉、阿尔卑斯。这趟旅程带给作者很多的省思,也证明了中风后努力恢复的决心和毅力,确实令人钦佩。

  本书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过劳,日常轻忽健康,本书作者自承中风之前,睡眠不足、喝过多咖啡、工作不间停,不注意身体状况,未规律运动游泳。事实上过劳死或职业病一直是一个严重而被轻忽的议题,日本NHK一名法律系毕业的三十一岁女记者,在二0一三年七月报导东京都选战期间,被发现倒卧在家中床上,暴毙身亡,认定因为心脏衰竭而死亡。经过调查这名女记者在死前一个月,加班时间多达一百五十九个小时,休息时间只有两天,长期疲劳累积和睡眠不足,最终被认定为「过劳死」。相较于日本,台湾对于过劳死或职业病的认定较为严格,认定的个案并不多,但以台湾的现状,劳工普遍工时长,真实个案当不会太少。以我临床经验,中壮年中风病人并不少见,许多人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子而不自知或忽略,加上工时长,未足够休息而发生中风。

  本书未提到的是作者为什么会发生中风,中风另一个说法是脑血管意外(Cerebrovascular Accident),但多数的中风并非意外,而是其来有自,长期的血压、血糖、血脂偏高不注意,或是抽菸、缺乏运动、有心脏疾病,这些都是中风的重要危险因子,若不能好好控制,中风后再发生的机会高达30%。美国心脏学会在二0一七年提出「生命简单七法则」,这七法则不只是促进心血管健康,也能促进大脑健康,预防中风与失智。生命简单七法则包括:(1)不吸烟;(2)足够的运动量(中等程度运动量每週大于150分钟);(3)控制体重(身体质量指数小于25 kg/m2;(4)遵循目前指引的健康饮食方式;(5)注意血压(无药物治疗时血压小于120/80毫米汞柱);(6)注意血脂(无药物治疗时总胆固醇小于200 mg/dL;(7)注意血糖(空腹血糖小于100 md/dL)。这些提供给读者参考。

推荐序二

谘商心理师 刘心蕾


  一只仓鼠奋力地在滚轮上跑啊跑,牠是否记得其实自己大可以停下来休息?是否记得这世界上还有其他有趣的事?

  积极进取、刻苦耐劳、认真负责的人们往往被人推崇,他们是人生胜利组的候选人,在他们心中,对自我的肯定与成就感餵养着他们。然而,成就感与肯定也可能化身为致命的诱惑,让人像上了瘾般无法自拔,这追求渐渐变得盲目,并持续付出着自己未曾察觉的代价。

  中风前的克里斯蒂安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人物,顶尖成功的大老板,所有时间精力当然都只能保留给工作,他可没空跟朋友闲聊、花时间安排旅游玩耍的行程,像这种没产能又浪费时间的事没有理由放进他爆满的行程里。直到中风找上他。这既创伤又洋溢生机的疾病狠狠地把他推下飞速的滚轮,终于让他有时间重新看看自己的人生。

  当然,克里斯蒂安非常幸运,不同于许多其他的中风患者,他的中风迅速得到治疗,仅需面对认知与记忆功能的复健。但即使如此,这依然是个巨大的打击与艰辛的历程,还好,凭借着他坚毅的特质与原有的聪明才智,复健成果令人惊艳地成功。然而,我觉得真正最动人的部分,其实是见证到他在病后反省学习的能力,突然空出的时间教导着他,无法加速的复原进度磨练着他,即使曾经是叱咤风云的大老板在病后也跟其他病人一样,只能谦卑地上这堂课。而这位在学生时期表现良好的大老板这次也成绩优异。他渐渐学会了耐性等待成熟的时机、学会去看见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学会注意不让自己被硬撑给磨损……是这样的学习让他可以好好坚持复健,不至灰心丧志;是这样的学习让他可以好好重建生活,不至重蹈覆辙。

  两年多前,我母亲中风,不像书中主角克里斯蒂安那般幸运,我母亲是严重的脑出血。原本健康状况极佳的她因此一夕失能,所有的生活基本事务都得依赖他人,而对于这样的巨变,她究竟理解到什么程度,对我们而言至今仍是个谜。可以确定的是,中风对她的身心造成重大的创伤,而对整个家庭来说,同样也是强大的冲击。这段日子我们走得相当辛苦,不只是生活上的,在心理适应上,也是巨大的挑战。同样的一堂课,对我们而言也成了必修课。如何在一个字也吐不出的阶段耐心等待、如何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重复练习翻身、如何相信另一个人的搀扶不会让自己摔落在地上、如何知道她急着想上厕所却说不出口、如何消化妈妈叫得出邻居姓名却叫不出自己名字的心情、如何在照顾家人与自己的生活之间找到平衡……,我们也只能扎扎实实的一堂一堂上,一课一课学;我们也只能跟我妈的大脑一起试着想办法长出一些新细胞,想办法面对这似曾相识却又很陌生的世界。

  即使不像克里斯蒂安一样表现得那么亮眼,我们的成绩也确实在进步中。有一天,中文文法常常用错的外籍看护对我妈说:「阿嬷,你是ㄍㄢ ㄇㄚˋ?」(她的意思是:「阿嬷,你要干嘛?」),我妈回她:「我不是柑仔,我是柳丁啦!」,虽然还是词汇有限,我妈却学会靠联想发挥她的幽默感了。而千头万绪的居家长照日常,曾让我们如无头苍蝇般四处奔忙,现在总算也一点一滴地就位运作中。

  人生从来不会缺少意外的惊喜(当然,很多时候其实是惊吓!),然而面对各种挑战、变故、冲击、甚至创伤,人们却常常有着让人动容的学习、适应与自癒能力,而不仅仅是脆弱的受创而已,有时甚至能绝处逢生地进入人生的新天地。这让人颇感安心与安慰,就如同脑科学发现了大脑的修复能力,让中风的人在黑暗中看见了希望一般,人生路上的磨难或许我们也有机会超越,而不能忘记的是要有耐心,就像克里斯蒂安所说的,「凡事不能急,要把时间给时间,学会等待,兴趣盎然地去一步步发现新到来的事情,不必多问有什么用处,要去哪里,对我的生活会有何种改变......。」

译后序

人者心之器(节录)

本书译者 杨年煕


  斯泰夫一九五四年出生,中风时五十三岁,事业上日正中天。他不愿就此加速衰老十年,退到社会边缘上,他要回到之前的工作岗位,因为超大工业集团领导人是个令人陶醉的职位,能成就超大事业,他觉得自己「在改善社会,对人类有贡献」。另一方面,理工专业头脑又使他冷静下来,退一步思考发病的原因,检讨过去高速节奏的生活,从而得到许多领悟,甚至庆幸能在有生之年回到得享权势之前的平淡生活,体会到生命的真谛。书中记录了他复健奋斗的经过,以对艰苦战斗的描述凸显今天的他,一个与过去不同,也许因生病的考验而变得更好的自己。老板们积劳成疾的例子很常见,但由于会影响公司营业,圈内讳言。斯泰夫勇敢地坦然陈述得病前后,也是希望现身说法,证明中风是可以复原的!读者则透过他的叙述得以窥见法国大工业集团高层的一些内蕴。

  法国每年有十三万个中风病例,亦即每十人便有一人一生中会中风,这是造成肢体残障的第一个原因,第二大死因;每年约有六万法国人死于中风。二00八年五月这天,午前十一点左右,斯泰夫感到特别疲倦,无法集中精神,在个人办公室里预备小睡一下,却过时不醒,原来在睡梦里中风了。

  斯泰夫虽然没有显赫的家世,自幼的成长和求学过程都是在将他送上人生的康庄大道。这位年年名列前茅的好学生,以第一名成绩考入和毕业于巴黎高等矿业学院(l’E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Mines de Paris),毕业后投考法国政府主要技术大团体矿业(Corps des Mines),以一名之差落榜(仅录取二人,他第三名)。不过矿业团当局并未让这位人才流失,将他推荐给圣戈班集团(Saint-Gobain)董事长兼首席执行长贝法(Jean-Louis Beffa)。斯泰夫二十五岁进入名列世界百强的圣戈班,在其九个事业部门中任职过六个部门,直到成为其中三个的总经理。最后,贝法准备在二00七年离职之前,于二00四年指定他为继任者,两人联合领导,四十九岁的斯泰夫成为执行总经理,圣戈班集团的二号人物。贝法当时心目中的接班候选人有四人,斯泰夫是其中学历最浅的一位,他既不是毕业于为法国培养尖端人才的综合理工学院,也非文官必经的高等行政学院,为何挑中了他?

  贝法刚认识斯泰夫时,这个雄心勃勃的年轻人以数学天分和勤奋用功着称,对什么都有浓厚的好奇心,在矿业学院唸书时并热衷戏剧,以经营公司的手法带领同学组织剧团,自编自导自演。投考矿业团时,考官觉得他的口试报告有点夸张,像在演戏。而这份勤奋苦读之外的灵活,却是得到贝法青睐的部分原因。圣戈班一位董事分析说,斯泰夫之获任命,主要在于他精力充沛,拥有深厚的工业文化(百分之百的圣戈班人,能承先启后),而且具备动员团队的能力。

  斯泰夫的兴趣是多方面的,他喜欢说:「生命中最有趣的,就是换跑道,打开新边界。」少年时的童子军训练使他喜欢野外生活,也养成锻鍊身体的习惯,塑造出运动员的外型。他同时爱好绘画、爵士乐和文学。从圣戈班、空中巴士到标致汽车集团,在责任重大的领导人职位上,他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开始一天的工作,但总留一些时间记录心得,后来将这些笔记整理成小说。二000年出版的《Kriegspiel》(战术)描述一位老板如何面对东西德统一后经济情势的变迁。斯泰夫自我要求极高,是个完美主义者,加上工作压力和碰到挫折时的焦虑,长期下来难免损害健康,若这些是导致中风的部分原因,他生活面向的多元化则无疑在艰辛的复健过程中带进了救赎的力量,让他别有寄情,看到许多新边疆,而不致陷入沮丧。

  斯泰夫成为圣戈班的二号领导人之后,和首席执行长贝法之间的磨合却并不顺利,贝法觉得他有时过于急躁,曾劝他说:「你确实有移动一座山的精力,但是如果能够绕过去,不是简单得多……」二00五年五月,斯泰夫因与贝法在策略上意见不合,离开成就了他事业的圣戈班。

  五十岁的斯泰夫因其丰富的德国经验,于二00六年七月获任命为空中巴士总裁。他首先要解决旗舰产品A380超大型客机赶不上交付日期的危机,为了以较大的自主权施展振兴计画,他希望减少德─法合资的母公司「欧洲航太公司」的直接控制,却正好与后者要进一步收编空中巴士的大方向抵触。空巴董事会亦不支持斯泰夫的振兴方案,他只有辞职,在总裁任上前后仅一百天。

  二00七年二月,标致家族任命斯泰夫为标致-雪铁龙汽车集团总裁。

  当时全球汽车工业普遍不景气,斯泰夫定下了目标:在二00七年和二00八年中,压低标致的生产成本,裁员八千人,并预备在二00九年底整顿工厂,全面提升产品品质。他的大刀阔斧和不善外交在公司里有点给人倔强倨傲的印象,数位高层领导人因与他相处不下去而离职,他自己则在二00八年五月中风,病假后继续领导。标致二00八年底有三百四十万欧元的亏损额,除了健康问题,斯泰夫和标致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也变得紧张,终于在二00九年三月底被解职;他强调,自他二00七年二月就任以来推动的三年计画,已替集团节省了二十四亿欧元。

  圣戈班是斯泰夫发迹和锻炼身手的地方,其首席执行长贝法对他爱护有加,常委以重任,每三年调动一次,制造升迁的机会。斯泰夫在被选为继任者,即将接替贝法职务之时,与这位前辈发生摩擦,乃至离职,对他的打击不小,心理上开始有了压力。在空中巴士总裁任上仅三个月,是接下来的又一个挫折。到了标致集团,斯泰夫更加忙碌,他妻子芙兰莎说,连孩子们要和爸爸见面谈问题,都得先订约会。再者,标致各个阶层的人事关系特别复杂,斯泰夫自己也说:「和我之前的职位不同,在这里我掌握不了所有情况。」芙兰莎说得更直率:「他这根本是在撞墙,做不长的!」

  医生说,复健要成功,必须坚忍不拔,斯泰夫很高兴,因为他平时就是这样的人,从求学到就业,无比的耐心和毅力是他最大的长处。他认为,「毅力」是后天自己养成的,比天生的「聪明」更加可贵。离开标致后,他专心复健,也在搜索记忆力的同时做了许多生活哲学上的思考。他了解到,任何人均非必不可少,平时要懂得委任工作,大权独揽只有给自己过度增加压力,累过了头,失去健康就什么都失去了。也发现和人相处必有收获,而不仅限于生意上的价值。他的勇勐精进是一位大老板特有的资质,用到了复健上,终于使他得以突破难关,恢复健康。今天他是赛峰集团监理会副主席,并应聘在其他四个监理会担任顾问。赛峰(Safran)是法国跨国航空器与火箭发动机、防务设备制造商,在全球五十多个国家拥有相关业务。




图书试读

第一章
 
小睡
 
二00八年五月十一日。
 
早上六点十五分,我出门「试车」。开着对手厂商的新款车在清晨的巴黎市区绕十五、二十分钟。天气晴朗,街头车辆还很少,只有货车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我先很快直接到了塞纳河岸,正碰上日出,然后转向香榭丽舍大道,在星形广场的圆环上绕两圈,故意稍微加速:这样测试新车在石板路上的行驶功能很有效。我驾驶的是辆古柏迷你车(Mini Cooper),标致集团即将生产的DS3的市场竞争对手。DS3是将上一型莫里斯古柏(Morris Cooper)重新设计改装而成,我们寄予重望,预备在以女性顾客为对象的城市小型高档车上,拿回BMW抢先一步佔去的市场。标致在这上面已工作了两年,到了最后选择颜色,决定产品配置、再投资融资比例、零件供应商以及广告公司的重大阶段,希望以此车收复失土,同时提高定价,开创一个DS车型高档新品牌……
 
到了办公室,我简短记下试车印象,用电子邮件传给新车专案的负责人—标致集团总工程师。对新车性能的判断自然以总工程师的意见为主,我只是和他分享我的一点看法,但这样可以让他感觉工作受到老板重视。我和他通邮件也等于表示,在整个庞大的标致-雪铁龙集团中,他有他的地位,他的职务非常关键。我刚涉入汽车制造业三年,还有很多事务需要了解,包括企业内部各个相互竞争的行业、新产品诞生的过程,及其销售诀窍,这类邮件能帮助我加深了解。
 
之后一个钟头是我自由独处的时间,用来审阅优先档案、安静思考。思考DS3的上市和推销、标致与日本三菱汽车正在进行中的协议,以及和他们在俄罗斯合作设置设计研发工作坊,并在上海设置服务中心的计画。尤其是,研究开始走下坡的销售量:目前显然出现了危机。
 
最后的宁静,此时周遭悄然无声,彷彿一切都停止了,听得到整座城市正在甦醒,以及公司里的第一阵骚动。大量工作已在等着我。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