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山脉与人群的牧者
扎根台湾原乡半世纪的耶稣会神父,远赴黎巴嫩找寻陌生的族人。
他找到血缘的根,也借家族史看见自己此生服务奉献的源头。
二○一四年,丁松青神父飞越重山,前往远在亚洲另一端的黎巴嫩山村,踏上企盼已久的旅程。一百多年前,外祖父母从黎巴嫩到美国开拓新家园。如今丁神父要在未曾踏过的故土上,寻找从未谋面的亲人。
行走于外公、外婆成长的山巅,梳理着他们翻山越岭、克服难关的生命之旅,丁神父察觉外祖父母的经历与自己深深相系相连;而黎巴嫩山村的乡土风情竟也似曾相识,彷彿有教区新竹清泉部落的影子。他对先人家园、亲族同胞一见如故之际,也不禁自问:自己的祖先起源中,是否有什么驱使他成为神父、来台湾传教、在北台湾的山间落脚?这场寻根行,原来不只是到外在群山寻找血缘的根,也是行走内在山峦中,思索过往,探求灵魂的根。
《从彼山到此山》是个关于家族、旅程、山岳的故事:起点在遥远的黎巴嫩山谷,围绕着初见面的老家族人;终点则在台湾的山陵之间,在丁神父服务的泰雅族部落,伴随着他没有血缘的家人。丁神父记下旅行所见,也追忆在美国的年少时光,回想在台湾的生活,这本书是迷人的旅游记事,是精彩的家族史,也是活泼动人的回忆录。
从黎巴嫩的壮丽崃谷,到台湾清泉的柔美山陵。
我的人生是从那一山到这一山的旅程。
群山是我心之所居。
名人推荐 卑南族艺术家 巴那外・乎道(江田)
知名主持人/口译员 韦佳德
光启社社长 马绍・阿纪
副总统 陈建仁
华文卡内基训练创办人 黑幼龙
小说家 骆以军
——联合推荐(按首字笔画排列)
好评推荐 我是在十七、十八岁时,读了丁松青神父的《剎那时光》。那时我没读过那许多小说,也几乎没有什么离开永和、台北之外的生活经验。他给了我一个「他方」 ,那其实就在我的岛上;那赠与了一个柔慈、灵魂、自由的容器的形状。也许我这三十年的小说习艺,是和人心之恶、疯狂、痛苦搏斗。但回到初点,我当初读那书的感动,是真的想去山里当一个奉献自己的神父啊。我很感动自己能在三十多年后,有此荣幸替他后来的书推荐。——小说家 骆以军
丁神父是爱主爱人的善牧,也是杰出的画家、作家和音乐家!他是天主赏赐给台湾的恩典,一生传奇令人敬仰!——副总统 陈建仁
丁松青神父的新作,让我看到生命的承担与祖先的荣耀;也读到了他最爱的哥哥丁松筠神父永活在他心中。——光启社社长 马绍・阿纪
二○一二年夏天,翻越中央山脉来到清泉部落天主堂,深深被墙上色彩亮丽的彩绘玻璃吸引而着迷,命运的带领,与丁神父结缘。为了美化教堂,丁神父曾到美国及英国学习彩绘玻璃工艺,也投入国内教堂彩绘玻璃工程超过三十年。丁神父热爱生命,追求完美,凡事亲力亲为,一丝不苟严谨的态度,造就了他成为集艺术、文学,音乐、人文关怀,世界宏观等深厚基底于一身的大师级人物。如此卑微的我是何等受恩宠,参与了丁神父的彩绘天使计画。七年来,在他身边做为学徒的我,总是战战兢兢学习,努力为清泉部落改变美丽的容颜,也让我找到生命的意义,因而改变了职志,终身投入彩绘玻璃工艺。——卑南族艺术家 巴那外・乎道(江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