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吧!耕儿朗

跑吧!耕儿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者旅居日本,亲笔见证自己小儿子耕儿朗──一位自闭症者的学习与成长过程,以及母子与家人和耕儿朗的互动情况。

  ◎书中完整记载日本相关幼儿园、小学、中学对自闭症孩童的支援教育,以及相关社福医疗机构的措施。

  ◎耕儿朗对绘画有极高的艺术天分,书中收录耕儿朗画作,以及学习绘画与参展的纪录。

  井上 耕儿朗,一位俊朗可爱、拥有超强记忆力与艺术天分的少年。
  他于2001年10月12日出生于日本横滨市,三岁时被确诊患有自闭症,在坚强的母亲陪伴与引导之下,透过他的最爱「拼图」开始学习数字与颜色,因此讶于他超强的记忆力,更发现了他另一项天赋──绘画。

  偶然的机缘,耕儿朗听到母亲播放Beatles乐团的歌曲,喜爱Beatles的音乐,并开始疯狂爱上画Beatles乐团成员,家中墙壁都贴满、画满Beatles。2013年11月,Beatles成员之一「保罗」,在东京巨蛋开演唱会,耕儿朗一家聆赏回家后时间已经超过12点,耕儿朗仍兴奋的画起保罗的肖像,大型的肖像画在他的挥舞之下,只花了10几分钟就完成。

  耕儿朗受邀参加义大利CARRARA在2018年5月举办的联合画展,展出DM上说:「……通过粗糙的线条以自发的速度绘制作品是他独特的节奏与特色之一。」他的绘画老师金子光史说:「这种没有秩序感,又加上好几个情绪起伏的线,不断互相的碰撞,所展现出来的独特艺术表现,就是耕儿朗与生俱来的才能……大胆开放、无拘无束,在日常生活中完全没有秩序感,如此违反社会常规的种种,往往是被排挤的对象,但是对于生命与艺术的表达,却是非常重要且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啊!」

  确实,自闭症者与生俱来的天性是──天真、自然、纯洁!

  然而,缺乏与其他人的语言连结与肢体互动,一般人往往无法理解他们的行为,认为自闭症者出现的不合乎社会规范的举动,是异常行为。

  实际上,在日本医学界认为,问题不在他们,而是在学校的老师、家庭附近的居民、周遭的环境有太多不适合他们的方式,才导致有所谓的问题行为。

  耕儿朗一家人拥有正确观念,多年来一直用心在观察他的眼神、表情、情绪、动作等等,做任何事都先考虑会不会影响到他的情绪,也不断地在寻求正确、适合和孩子共处的方式与环境。这一家人,不仅用心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对外也诉求和唿吁所有社会人士,对自闭症者本身及家人的理解、接纳和同理心。

  这是耕儿朗妈妈勇敢积极面对挫折,在育儿中写下辛酸喜乐的心路历程,除了记录耕儿朗学习与进步的生活片段,过程并透露出和自闭症者相处的方式,以及日本医疗界与社福机构对自闭症儿童的完整支援系统,值得有识之士参考与借鑑。

  这是一本充满浓厚家庭、人间爱的书,在感动之余,祈愿让这份爱发酵在你我的家人、亲友、社区、学校之中……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
  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3587156.pdf

名人推荐

  感动推荐/卢秀燕‧岩佐 光章‧金子 光史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杨贵香


  国籍:中华民国 R.O.C(台湾)
  出生地:台湾台中市出生
  学历:20岁时留学日本,青山学院短期大学教养学系毕业
  经历:羽田国际机场免税店翻译员、法律事务所事务员
  兼任:日本2018神奈川县立高津养护学校,横滨市家长会副代表(副会长)
  现职:专职家庭主妇

  在老二耕儿朗出生以前,一边育儿,一边准备考国际律师人的执照,这是当初设定的人生蓝图,但在得知老二是自闭症儿之后,人生也有360度的转变,因此决定和老二一同学习、一同成长、一同进入他的世界……共同品味人生,并且体悟~人生的列车,不一定非得赶上特快车,搭乘各站停止的列车,慢慢欣赏沿途的田野风光,不也是另外一种美……

  踏上满怀思念的旅程,心中无限惆怅的记忆,飘洋过海来到陌生的异乡,驻足短暂却成了永恆……。生我是台湾,育我在日本,两个都是我的根啊!每次当我抬头仰望那满天的白云,总是满满思念堆积在心中,云好像在对着我微笑,但谁能知道我心的愁怅,思念啊!是一段长长的旅程,不管哪边都有我想的人,难以割舍是亲情的唿唤,我只能再次踏上我的旅程,继续我今生未完的功课……。这么多年的来来往往,我终于也是走过来了,没有泪水只有感谢,感谢每一份支持我的爱,我会一直走下去,让你们知道我会过得很好。
 

图书目录

│推荐序1│爱的马拉松/卢秀燕
│推荐序2│自闭症的天性是天真、自然、纯洁/日本发展心理医师 岩佐 光章
│推荐序3│我称耕儿朗为「师匠」的理由/绘画老师 金子 光史
│作者序│一起「品味」自闭症的人生/杨贵香

缘起

│第一章│ 落日生根的缘分
打开国际视野的起点
父母双亡的冲击
赴日留学的决心
日本,我来了

│第二章│ 特别的礼物
採访同时尊重孩子的情绪
最难忘的一天
寄託感情于批头四的自闭症少年

│第三章│ 异国之恋倾心相随
在日本的第一份工作
身兼双职不怕苦
三十万的动人谎言
从不放弃的护花使者
新婚vs.大学生活
计划之外的变化

│第四章│ 我的儿子耕儿朗
有自己风格的耕儿朗
骨折的意外事件
令人心碎的诊断结果
我必须明白的四件事

│第五章│ 自闭症的童年期
母子共同进入幼稚园学习
用不安的吼叫进入国小时期
终于跑完一百公尺
妈妈,我毕业了

│第六章│ 拼图的世界里藏天才
最爱不是妈妈又何妨
用拼图学习数字与颜色
发掘绘画的才能
精准、不迟疑的学习方式
│第七章│ 自闭症的青少年期
暴力中藏着惊慌恐惧
练习独立上下学
不愧是耕儿朗的母亲
遇良师如沐春风

│第八章│ 看花开无声胜有声
就是喜欢雾峰――雾峰国小体育服的迷惑
让我陶醉在音乐的世界
到处都是画图的道具
没有一下下
怎么穿去,就怎么穿回来
全家的闹钟
谢谢是爸爸的台词跟代名词
不怕找不到停车位
哥哥上厕所
灿烂的笑容就是幸福

│第九章│ 知遇贵人永难忘
优太朗教我的事
暖在心头的东山田四丁目
我们不会忘记您――井上牙医
珍贵的心语――金子老师的话
回到原来的自己――李嫩茹老师的祝褔

│第十章│ 在风暴的中心点
钥匙与自尊心
尊重没胃口的时候
什么是完整的上课
只是散步
风暴过后,依然是个孩子

│第十一章│ 一世浮生一剎那
自己上学去
句子拉长了
百味杂陈的泪水
习惯是可以训练的
第一次单独外出
对时间概念的增长
安之若素的稳定进步
四个有表情的石头

│第十二章│ 线条、音乐,在图画里跳舞
童年期的快乐挥洒
成长后的画风更加多变丰富
音乐化作线条的飞舞
主催的画展

后记:我也曾经不理解
附录:自闭症知多少
 

图书序言

推荐序

爱的马拉松\卢秀燕


  《跑吧!耕儿朗》这本书,就是从家庭生活中取材,以一个自闭症孩子耕儿朗与亲友家人彼此间的互动,找到阳光正向的力量,让这个家不断超越,陪伴着耕儿朗这个天才型的自闭症孩子,从热爱披头四音乐开始,找到他在绘画上的天分,自信的迎向人生。

  名作家吴若权在自己的「幸福书房」中说,根据英国医学传记杂志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基罗,可能就患有「亚斯伯格症候群」,这是一种轻微的自闭症。人际互动的障碍,让患者孤僻,与人群疏离;但可能在艺术、音乐、哲理方面,伴随天分,有超乎常人的表现。

  我对耕儿朗最感到惊艳的一段是,耕儿朗六岁那一年,他跟着家人回到台中省亲,在雾峰街头,买了「雾峰国小」体育服回日本。一件黄颜色雾峰国小的体育服,走在台中街头或许平凡,但穿回到日本,竟能引燃周围日本朋友们对汉字的狂热与讨论,众所瞩目。谁说耕儿朗只是活在他的世界?

  雾峰是我从政的「娘家」。我踏入政坛问政,就是在雾峰的台湾省议会,24年后的今天,我参与台中市长选举。

  现在,每每走访雾峰街头,不自觉想搜寻黄颜色「雾峰国小」体育服,赞叹耕儿朗的慧眼。我回忆着台中的过去,蔚蓝的天空、好山好水好空气,大家都说想来台中打拚,来台中定居,在台中终老。再看看现在,空气污染,交通堵塞,普遍低薪,景气困顿。我知道现在的努力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我们的下一代。每次跑行程,遇到戴着口罩的小朋友,拿下口罩跟我说小燕阿姨加油,天真的笑容,总让我更有热情拚下去!

  衷心向您推荐这本有温度的好书,希望您我在面临任何困难时,始终向着阳光;您会发现,再也看不到阴影。

  贵香,我的好朋友。这位在台湾成长,在任何状况、任何土地上,都勇往直前,不向命运低头的母亲。她陪伴着自闭症的耕儿朗,会如何坚毅的奋斗下去?这是一场爱的马拉松,是一场亲子情深的进行式。

  自闭症的天性是天真、自然、纯洁\日本发展心理医师 岩佐 光章

  四年前,耕儿朗因为行为问题,由母亲带着来到我的诊所,接受第一次诊察;当时也带来耕的画作,披头四成员之一「保罗肖像」。

  一眼望见这幅画时,非常震惊一个十一岁的孩子能有这么憾动人心的画作,瞬间我整个人都傻住了,看得哑口无言,太吸引人了,恍惚觉得画中的保罗,极具热情站在我面前对着我高歌,画中人物已经超脱了原来那一张平面画纸的界限了,作品所表达的精神是这么壮观、动人!

  一个我们视为正常的孩子或许会炫耀的说:「看吧!我有多棒!」但耕儿朗没有这些举动与言词,并非谦虚,对他来说,画画是很自然、正常的行为,甚至对于我的赞美,也完全无动于衷。眼光反而注意到摆在诊察室角落的另一本音乐童书,并快速拿起这本书,陶醉在书中世界。

  自闭症者就是如此天真、自然、纯洁,这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天性。我们虽然初次见面,但对这位天才艺术家就深具好感。

  我是自闭症专门医师,有十五年以上的临床经验,因缘际会认识了耕儿朗这一家人。从医学角度而言,耕儿朗是一位自闭症者,因为言语沟通机能发生障碍,无法与外界用正常语言沟通,而这个障碍将伴随他一生。

  他三岁时被诊断出是自闭症儿以来,他的家人尽其所能的给予最恰当的陪伴方式教养这个孩子,以坚忍的毅力、十足的爱心、全力的扶持陪伴,这种向心力很是令人敬佩!

  这是一本对于「了解自闭症者」很好的参考书。书中多处提及这一家人对耕儿朗用心的教导和方法,除了提供正能量给有自闭症的家庭以外,透过这本书更可以让一般大众了解什么是自闭症者,自闭症者与社会的关系又是如何。

  若以绘画的天分及成就来看,我远远不及耕儿朗,对于绘画我完全是一个外行人(事实上我真的一点都不会画图),但他从来不曾因为我不会画图鄙视我,或表示高傲的态度,和耕儿朗在一起,我感到很自在快乐。

  从耕儿朗身上学到了人与人相处之道在于「融合」;共生的真谛在于互相体谅。「请大家用正确适当的方法对待我」,这正是自闭症者,用行动来表达内心的诉求。

  表面上看起来,自闭症者有时会做出不合乎社会规范的举动,一般称它为异常行为。实际上,问题不在他们,问题在于学校的老师、家庭附近的居民、周遭的环境等等;因为有太多不适合他们的方式,所以才导致有所谓的问题行为。

  这个概念在日本医学界很受重视,我认为不仅是医界,更应该扩及到世界每个角落,扩展到所有的人类,这也正是我该负起的责任。

  耕儿朗一家人拥有正确观念,多年来一直用心在观察他的眼神、表情、情绪、动作等等,做任何事都先考虑会不会影响到他的情绪,也不断地在寻求正确、适合和孩子共处的方式与环境。每次和他们一家人见面时,我都感觉到很温暖。

  这一家人,不仅只用心在自己的儿子身上,对外也在诉求和唿吁所有社会人士,对自闭症者本身及家人的理解、接纳和同理心。

  这是一本耕儿朗和家人的成长记录书,字里行间充满一家人不足为外人道的酸、甜、苦、辣、五味杂陈的血和泪!

  这本书有浓厚的家庭爱、人间爱。我祈望很多人都能读到这一本书;读着这本书的你,内心肯定和我一样的温暖,并且铭记在心。

  我称耕儿朗为「师匠」的理由\绘画老师 金子 光史

  「奇蹟的面孔」是我所开设的艺术空间工作坊,到工作坊画图的成员大多是具有独特个性的成员。我称他们为「达人」、「巨匠」、「大师」,这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只是很欣赏他们自由自在无拘无束,陶醉在艺术表现的世界中。

  此外,那些独树一格的学员,因为非常执着于某个题材,透过作品的独特性,我也以不同的名称来称唿他们,例如「云的画家」、「青蛙的画家」、「拼图画家」、「视线的画家」、「想像的画家」、「心的画家」、「线的画家」、「色的画家」或是「点的画家」等等。

  这么称唿他们,是否以为我在开玩笑呢?其实是我对他们最深的敬意,我视他们全是我的师父!

  在工作坊里,没有所谓的师生关系,我只是提供空间和环境,让这群伙伴们能够自由自在的发挥!我理解他们,融入他们的世界,发现这群伙伴不仅在艺术上有很深厚的才能,而且画作内涵贯穿整个人生领域!

  如何用启发发掘,运用道具、素材、画法引导一位有独特性画风、又自由奔放的伙伴呢?

  首先,必须从他们的嗜好、行动、思想来从中了解,包含他们与生俱来的全部,我观察他们每一个小动作并牢记于心,一步步进入他们的生命,在互相理解中,信赖关系也就建立起来,自然而然的,这群不同的艺术技法、独特画风的伙伴们就诞生了!

  当人际关系中感到挫折、当上班的压力喘不过气,既无奈又无力感,脑海中总浮现出这群伙伴丰富的表情、纯真的行动,还有他们对生活悠然的态度!常想,如果自己也可以像他们这样如此看待人生,朝着自己想走的方向前进,不知道有多好!所以,他们都是我人生旅途中的师父,耕儿朗就是其中的一位很特殊的生命老师。

  以画家的角度看耕儿朗,他是一位「画披头四的画家」、一位「线条画家」、一位用「心灵的感受」表现的画家,从他身上学到的东西太多了。他的画有一种很不可思议的力量,充满生龙活虎般的活力,那些杂乱不堪、乱笔一团的线条,乍看下令人感到不舒服,但他的画很耐看,日子一久,看他的画会在内心升起一股迎面而来的波浪,产生没有办法控制的旋律,有时变化成追都追不上的快感,有时却有一种感情不安定的起伏。

  长时间看着他的作品,发现自己原本受限于有条有理、秩序感的想法已经慢慢瓦解了,另一股新的力量如火把般从心中燃起,汰旧换新的念头包围着我。

  他的画纸上偶尔会有小伤痕,可能是原子笔的笔芯点画出的凹凸伤痕造成的吧!

  偶尔画纸的上方画了三十条弧线,突然间画弧不见了,从中勾勒出了好多横条线的群组,最后被全部用力画出的大漩涡线将这些直、横线都给吞噬掉了。这种没有秩序感,又加上好几个情绪起伏的线,不断互相的碰撞,所展现出来的独特艺术表现,就是耕儿朗与生俱来的才能,是非常特殊的画风,在没有秩序感、大胆开放、无限制的表现画法下,耕儿朗心目中,独一无二的披头四画作,就这么诞生了。

  但不晓得是不是太用力了,蓝浓的帽子给划破了,原子笔芯无数个点撞着蓝浓的长胡须,强而有力的点与线,如同雪崩般往山下倾斜。很明显,他的画并不精致细腻,也不单只是在画人物画,但他的每一张画,都有一个新生命在鼓动着。

  耕儿朗的画风大胆开放、无拘无束很有魄力,但在日常生活中,如此没有秩序感,如此违反社会常规的种种,往往是被排挤的对象,但是对于生命与艺术的表达,却是非常重要且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啊!

  每当看耕儿朗画「披头四」的时候,反覆想及他对绘画的心态与坚持,就会想到自己多年来,如此压抑着生命中与生俱来最基本的感情,内心充满不安、愤怒与绝望,回首自己走过的人生旅途,竟是一条空洞的道路。想到这里,内心不觉升起一股深深的寒意……

  连结内心世界,发自内心深处的作品,是那么纯真、那么真实,这是他的绘画世界,多么难能可贵的一位的画家,他提醒我生命中被忽略的东西,是他教导我许多。感谢这位用真心画画的「心灵画家」――耕儿朗。

作者序

一起「品味」自闭症的人生


  耕儿朗,于二○○一年自然产,顺利地来到了这个人间。很高兴家里又多一名成员,也很期待,他将来和老大优太朗(当时三岁)在人生旅途的各个阶段,兄弟俩可以互相的切磋成长。而我呢?等到育儿告一段落后,我也能够重返社会复职。这是当初规划中的人生设计图,但因为照顾老大的经验,让我察觉老二耕儿朗从婴儿期就明显的和老大的成长有些不同。

  老大出生六个月后就能爬了,老二也一样,同时期可爬行,但老大是爬到我身旁要我鼓励他好棒,而老二是爬到他想要去拿玩具的地方;老大十一个月时可以自行走动,老二虽然慢了些,但到了一岁前后,自己还是学会走路了,不同的是,老大走不了几步就会哭闹的要我抱,老二可不是,因为会自由行走,行动范围也扩大了,带他出门可要使尽全部精神看顾他,因他不懂危险是什么,不把四方来车放在眼里,想过马路就是硬要过马路,只因想看到对面马路挂的交通标志。

  老大对母亲的黏着和撒娇,在老二身上是看不到,母亲的存在对老二来说,似乎只是一个方便生活的工具。例如:肚子饿了,妈妈会煮饭、盛饭、拿零食给他吃;小手拿不到高处的东西时,会抓起妈妈的手,举向他要的东西的方向(意味着要我帮他拿东西);最让我不安的是,老大一岁前就会讲话了,老二到了一岁半,连一个「妈妈」也叫不出来。

  一岁半幼儿健诊时,我心慌的问医生,医生安慰的说:「耕儿朗在身体健康上如果没有任何异状就可以安心,每个人学习语言的速度是不同的。」

  我也一直告诉自己,老二只是学讲话比较慢些,有一天他就会叽叽嘎嘎地跟我讲话讲不停。但……我的期望落空了,三岁健诊时,这孩子被诊断是「自闭症」!

  得知老二是「自闭症儿童」后,我一个人关在房间,边看有关自闭症的书边流着眼泪,过了一段非常灰暗低潮的日子,谁都不想见,回想那段日子,先生应也不好受,但他还是引导我走出灰色的隧道。

  有一天,他对我说了重话:「研究自闭症是怎么来的?自闭症的症状为何?那是自闭症专家的事,也是医生的工作,身为父母的我们应该做的是:如何使耕儿朗更好、如何为没有语言沟通能力的孩子做些什么?」

  一针见血的一番话,唤醒了沉迷于悲情中的我,同时敲醒了我的灵魂,从那一刻开始,我勇于面对孩子,不再逃避,虽然对自闭症儿教育完全无知,但我下定决心,要和孩子一同成长学习、一起品味这个人生。

  这是一本我和二儿子耕儿朗,两人三脚的「育儿纪录」,自幼儿期、学龄期至现今,青少年期的全程纪录,一路上,多多少少的跌跌撞撞,有温暖的人情、也有冷言冷语的伤害,我从挫折中学到坚强,也在茫然中找到方向。

  是毅力、愿力、念力及创造力和慈悲心,成就了此书,因为我大部分的心思、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老二耕儿朗的各项学习及日常生活上,因此,只能利用一点一点、零碎的空暇之余着手,从策划到决定出版,花了将近三年的时间。

  《跑吧!耕儿朗》这个书名其实是用日文:「走れ!耕儿朗」转译,在日文,它的意思有很深广的意境,包含「让他跑吧、祝福他吧、看他跑吧、自由自在的跑吧、能跑到哪祝福到哪……」等,中文无法诠释的「容许、接纳与祝福」涵义――这是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祝福与期许,三年前,正当计划撰写耕儿朗的育儿手记时,很意外的与已失联十余年的李老师在脸书重逢,人生的因缘际会总在不经意的时候出现,李老师的出现对于二十多年没机会接触中文的我,有了莫大的信心和助力,在此深深地敬上最高的谢意。

  并感激致谢:
  为了此书出版、发行而左奔右跑的好友――许恺芯;
  耕儿朗的绘画老师――金子 老师;
  耕儿朗的主治医生――岩佐 医生;
  耕儿朗的牙科医――井上 医生;
  耕儿朗的父亲――井上 直道:
  耕儿朗的长兄――优太朗。

  他们陪我走过艰辛岁月,并与我分享与分忧,一个自闭症儿在成长过程中,所带来的欢愉与心酸。

  在此一併致谢、感激为这本书出力的贵人!

  同时感谢,正在翻阅此书的您~所有的有缘人~
 

图书试读

缘起
 
二○一二年的那个八月,趁着暑假,我独自带着还是小学五年级的耕儿朗回我的故乡――台湾,返乡探亲,我还记得那是一个傍晚时分,站在路边好不容易叫到一部计程车,但是还没到达姐姐家时,我们就中途下车了,就在我付完车钱要下车时,司机先生对我说了一句话,使我当场燃起想结束耕儿朗和自己生命的念头。
 
人生中最遥远的一段路
 
他说:「这种小孩,你怎么可以带出门?应该关在家里才是,我真倒楣,载到你们母子。」因为耕儿朗一坐上计程车就开始闹,又是吼、又是叫,双脚还不听使唤的踢来踢去。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举动,为了不让他踢脏车内,我使尽全身的力量紧紧的抱住他,当他手脚动弹不得时,不但发出奇特的叫声,还把我咬的全身都是伤痕。
 
面对这种情况,我看得出来计程车司机很不耐烦,不但车子愈开愈快,脸上还流露出厌烦极不悦的表情。为了不要造成司机的困扰,虽然到姐姐家还需要十几分钟的路程,我只好先请司机让我们提早下车。
 
没想到,从下车地点走到姐姐家,竟是我人生中……最遥远的一段路。因为,司机讲的那句话,让我真的痛到心碎了……身为一个人母,我彻底的跌入那无情的深渊……再也无法跨出、再也没有任何力量往前……再走一步了……我的心,不停的在滴血……
 
当时,被击垮的感觉让我四顾茫然,我拖着哭闹不停的耕儿朗,不知不觉,母子俩已经站到了马路的正中央,心碎的想:无论那辆车都好,最好正面直冲我们母子而来,好让我早点解脱,因为这世间,不是我们母子该来的地方。
 
霎那间,正前方来了一部大卡车,司机勐按喇叭,还打开窗户破口大骂:「妳是找死啊!要死也不要站在这里,跑到别的地方去死可以吗?如果我撞死你,还得被捉去坐牢呢!」这刺耳的喇叭声、沙哑的怒骂声,把我从死门关前拉了回来……耳旁彷彿听见大儿子优太朗不停的哭喊着「妈妈…妈妈…」,我突然回过神,连闪了几部来车,身后背着吵闹完后,累得睡着的耕儿朗,再度回到这现实的世界。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