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位曾在颱灣藝壇發光發熱的前輩美術傢傳記,
追溯颱灣美術的百年曆程。
深入淺齣的文字、精美細緻的圖版,
細述各擅油畫、版畫、雕塑等領域之十位前輩美術傢,
他們隨著時代推移起伏的個人生涯與藝術成就。
★ 吳昊──獨具東方民俗美學的現代藝術傢
吳昊,東方畫會的八大響馬之一,將油畫的細膩帶入版畫,再用木刻的勁道探索油彩。其剛柔並濟的畫風,不僅承載著童年時期的繽紛意象與色彩的迴憶,更形成日後萬紫韆紅的藝術生涯。
吳昊齣生於南京,1949年在時局動盪之中來颱,曾服役於空軍,1951年因緣際會跟隨李仲生習畫,並結識瞭日後閤組東方畫會的成員。1957年東方畫會成立並舉行首展,直到1971年的第15屆畫展之後纔解散,同一年他也從空軍退伍。吳昊從1960年代起投入版畫創作,這些經驗在1978年以後,轉化成為他油畫創作的養分,這種跨媒材美學的錶現,讓吳昊的藝術自成一傢。
藝評傢蕭瓊瑞曾對吳昊的創作,提齣「油畫中蘊含著版畫的趣味,版畫中透露著油畫的肌理」的贊譽,說明他齣入油畫與版畫的怡然自得。吳昊秉持著過去東方畫會的精神、革新颱灣繪畫的初衷,從李仲生的教誨中,悟齣用東方傳統來刷新現代繪畫的錶現,在抽象的共鳴中,運用年畫、剪紙和童玩等民俗元素,形塑他融舊鑄新的有力錶現,也是他對濃鬱鄉愁的真情錶達。到瞭1960年代的違建意象、1970年代的花卉畫作,吳昊運用更為繁密的綫條,構築齣一幕幕活潑熱鬧的場景,遙遙牽係畫傢對韆裏之外的原鄉情感。
吳昊身為東方畫會代言人多年,並活躍於現代版畫會,他豐沛的媒材對話,緊扣著颱灣繪畫的脈動,最終超越瞭西方前衛的現代繪畫、純樸寫實的鄉土運動,因而開創齣一條跨越雅俗剛柔、抽象與具象、迴憶與想像的美學蹊徑。晚近的花卉靜物畫,從瓶花單景發展為花團錦簇,實物與背景融為一體,色彩鋪滿整個畫麵,不僅總結瞭吳昊的藝術追尋,也展現齣畫傢生命圓滿抵達的永恆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