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女良男

善女良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六四事件、野百合、媒体开放、
经济起飞、政党轮替、网路时代、
金融海啸、三一八太阳花……

  九○年代繁华盛世的泡沫幻影
  男女之间时代堆叠的漂流情慾

  走过台湾社会的兴衰起落政权更迭,
  在角落的陈蕊兀自开出自己的一朵花来。
 
  这是陈蕊和台湾的故事
  也是属于你我的记忆。
 
  ▌起源于记忆,难免涉及自己及别人。
  我一路虚虚实实地写,有时极真、有时全面虚构,多数时间模煳了界线。
  以情感生活为小说血肉,拉一条时间轴,以现实事件为骨,主要是为了记录时代。
  ────石芳瑜
 
  得过文学奖、开了一家「永乐座」书店的石芳瑜,于中年开始认真写作。是为了记录、为了不要忘却,也是为了帮助自己爬梳过往,思考未来。
 
  她走访朋友,採集时光片段,以现实事件为骨、情感生活为血肉,让人物交织于时代之中:自一九七○年延伸至二○一○年,纵深长达四十年;空间则大幅横越台湾、美国与中国各地。以女性身体、爱情、婚姻、职场为主轴,穿插金钱游戏、黑道、政治、传媒、市民生活、流行文化,形成一幅生鲜跃动的时代写真。叙事结构既有长篇小说的连续性,亦可作为分别的故事单元来阅读。
 
  《善女良男》紧紧贴合时代脉络,既有你我的共同记忆,也深刻凝视人性深处,是令所有人都能共感共振的小说新尝试。

好评推荐
 
  陈芳明|政治大学讲座教授
  杨 翠|东华大学副教授
  ────专文推荐
 
  王聪威|小说家
  平 路|知名作家
  李依倩|东华大学副教授
  林宜澐|知名作家
  阿 盛|知名作家
  ────好评推荐
 
  这是台湾战后政治发展史,也是台湾女性的成长史,更是整个民主运动的发展史。这是不一样的故事,每位出场的人物,都是以第一人称发言。作者石芳瑜掌握了关键年代的关键人物,以陈蕊为中心,开展出一个时代的氛围。那个戒严年代的男女交往,在风气欲开未开之际,在开放与保守之间,不仅让我们看见感情的流动,也可以窥见整个社会发展的走向。读者似乎也被卷入时代的洪流,深深感受到全球化浪潮的力道。架构起台湾在几个转折阶段的爱情故事,带出了社会内部的族群议题、性别议题,甚至也牵动了台湾与美国的互动,涉及了台湾与中国的紧张关系。那样错纵复杂的历史结构,却在不同的爱情故事里获得了交代。石芳瑜做了勇敢而细腻的尝试,整个叙述手法令人目不暇给,轻舟却已过万重山。────陈芳明(政治大学讲座教授)
 
  《善女良男》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好看,关键是,小说里的男男女女,无一不鲜活灵动,读来彷彿旧时相识,如是邻家男女,如是你我。……石芳瑜透过经济图景与金钱游戏、爱情追索与肉慾横流两大主题,精准地写出这种怒放与萎落、芳香与腐臭并存的时代气味。……从小说初章,陈蕊走出创伤暗巷,走进缤纷世界,展演自身故事,到小说终章,「好男好女」中,陈蕊从故事主角,蜕变成为旧时代的说书人、新时代的见证者。陈蕊是作者,是你我,是从那个缤纷年代跋涉山水而来的老灵魂。────杨翠(东华大学副教授)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石芳瑜


  大学读图馆系、后来在美念传播艺术,多年后从东华华文所创作组毕业。任职过公关公司、有线电视与电台。有很长的一段时光茧居家中,中年开始思考创作的可能,翻译过几本书、得过几个文学奖,突然一个转念于二○一一年夏天开起了「永乐座」书店。着有《花轿、牛车、伟士牌:台湾爱情四百年》、《就这样开了一家书店》。

图书目录

推荐词                             陈芳明 
推荐序:一帖活色生香的时代写真     杨  翠

善女良男
一、广场与暗巷
二、百合.祭|陈蕊
三、轻与重|陈蕊
四、秩序缤纷的年代 |陈蕊
五、男孩哪里去了|阿忠
六、其后|陈蕊
七、北上|小黑
八、气球破掉了|陈蕊
九、On the Road|S君
十、刺激1995|陈蕊
十一、城市|小黑
十二、地震|N栋:陈蕊;S栋:小黑
十三、网路上身|陈蕊
十四、泥土|小黑
十五、迷离隧道|陈蕊
十六、告别|S君
十七、纯真咖啡馆|陈蕊
十八、One Night in Shanghai|S君
十九、好男好女

跋:因为有你们,行走的路上,便有了光

大事年表

图书序言

推荐序

一帖活色生香的时代写真
杨翠 东华大学华文文学系副教授


  在花莲的山青水媚,我见证了石芳瑜长篇小说《善女良男》的诞生。那段时间,芳瑜每週奔忙于台北、花莲之间,一日一月,故事就从行旅中生出来,然后肌骨茁长,血肉丰盈。
 
  翻阅排好版的小说清样,芳瑜最初向我讲述这些故事时闪动的神采,似乎还在眼前。做为所谓「指导老师」,《善女良男》中的每一个故事,我大半都是第一个读者。从初稿开始,我参与了故事诞生的全过程,深切感受到芳瑜天生的说故事能力,有时似乎只是叨叨絮絮、杂杂沓沓,随兴叙说,却彷彿贴在你耳边说书,听着听着就入了迷。「指导」只是文件上的关系,事实上,我能成为这部小说的第一读者,很是喜乐,感谢芳瑜以心血豢养这些故事。
 
  《善女良男》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好看,关键是,小说里的男男女女,无一不鲜活灵动,读来彷彿旧时相识,如是邻家男女,如是你我。
 
  确实,《善女良男》的时空舞台,离我们这个世代很近,是我们生命年轮的一个深刻环节。小说以一九九○年代的台湾为核心舞台,时空座标依着故事主角陈蕊的生命史延展,时间线往前拉到一九七○年代,往后延到二○一○年代,空间则以台北为主场,扩及台湾中部、南部、美国、中国大陆。这是一部九○年代肉身男女的生活实录,也是一则时代寓言。小说以身体、爱情、婚姻、职场为主轴线,穿插金钱游戏、黑道、政治、传媒、市民生活、流行文化,交织成一帖活色生香的时代写真。
 
  《善女良男》的叙事结构,既有长篇小说的连续性轴线,亦有短篇小说集的独立故事单元,可以一体连读,也可以分开阅读。小说以女主角陈蕊的生命故事为主线,这部分主要採取线性叙事策略,然后穿插几条男性角色的故事支线,包括陈蕊的国小同学、卖仿冒包的阿忠;少年混帮派、在唱片行打工、后来从事音乐创作的小黑;原籍湖北武汉、陈蕊的大学旧识、沉迷在感官欢愉中的S君。这些男性角色,拓展了小说的故事线图,多轴线共时并存交织,既强化小说的可读性,亦标记着复数的经验,让《善女良男》从个人记忆簿,成为繁复的时代写真帖。
 
  小说的核心时空,九○年代的台湾,用一句话来形容,有如极致绽放的花朵,花瓣以最大的延伸线,外放张扬,展现出最饱满、最缤纷、最芬芳的姿颜,那是一个无限可能的时代。彼时,戒严解除,党禁报禁解除,往昔被抑制的声音,从地底爆破而出,一切都现着阳光的亮丽色泽。
 
  九○年代的亮丽热络,既展现在经济层面,也展现在身体层面。经济上,一切似乎都在起飞,工作机会增多,很快可以安顿生活。那个年代的关键词之一,就是变动与飞翔;我们觉得一切都有可能,所有的禁锢都在瓦解,所有我们想去的地方,都能到达,所有的梦想,都可以实现。
 
  然而,九○年代还有另一组关键词,豪赌与挥霍。更多诱惑招手,更多道路在眼前窜动,虚实难辨,却能吸引你头烧耳热,义无反顾走上去。正因如此,九○年代,在盛放的花蕊深处,含藏着萎落的讯息,在芳美的气味中,腐臭已暗自流动。
 
  石芳瑜透过经济图景与金钱游戏、爱情追索与肉慾横流两大主题,精准地写出这种怒放与萎落、芳香与腐臭并存的时代气味。
 
  飞翔与挥霍的九○年代,身体,既是飞翔的羽翼,也是挥霍的载体。《善女良男》中的男男女女,身体打开了,时而贲张饱满,时而空洞虚无。过度张开的,总是难以充满。
 
  然而,九○年代并非孤立的真空时间,这个时代的语境,无论是飞翔或挥霍,都有它的上下文,《善女良男》就写出了这个历史纹理。小说从二○一四年写起,开场的「广场与暗巷」,以「干」的双义动词,将时空接合到七○年代,女主角的童年时期。在七○年代,童女被强暴的暗巷体验,充满疼痛与创伤,最终以失忆的形式,烙印成为永恆的身体印记,不时在陈蕊成长后的身体运动 ( 特别是性爱 )中浮现。而在二○一四年,学生运动全城燃烧,「干政府」既是人民意志的自由展现,也烧烙成为一种时潮与世代标记。
 
  一个动词,两种 「干」,多重意涵。小说开场,即揭露两种「干」之间的同义与岐义,从七○年代的被动、被侵入、暗自吞忍,到二○一四年的主动、抵抗、提出主张,通过整部小说的演绎,让这两重意义的「干」,产生了连续性与辩证性。
 
  从「暗巷」走出来的陈蕊,走进骚动的一九八○年代、秩序缤纷的一九九○年代,体验了各种身体与情感经验,包括几次暧昧的同性情爱、几场轻重不一的异性情慾,不断在爱情与肉慾中失落自我,又不断在其中追索、辨识自我。那个骚动的时代,良与不良,无法以传统的、固定的、单一的标准来识别。陈蕊与那个时代的青年男女,他们与自己的关系,更彷彿一直处于追逐、错开、矛盾、和解之间,自我,没有一个终极的确定状态,唯有用力活着,足以确认当下的存在。小说题为《善女良男》,其善/良之义,就在于此。
 
  如果仅仅书写一个或一群在真空中奔放情感、挥霍肉体的男女,尚不足以演绎善/良之义。石芳瑜在小说中频繁插入一些历史大叙事,这些标记时代的事件,让行为主体的情感流动与肉身运动,都有了鲜活的舞台与布景。
 
  石芳瑜技巧地操演大/小叙事的关系,大叙事是时代景框,而主角陈蕊所亲历的生活细节,则是时代的血肉,是市民生活的实景。大叙事的事件都与陈蕊无关,然而通过它们,却能精准地映衬出陈蕊等「善女良男」的生存姿态。简单来说,石芳瑜是以擦边球的策略,从侧面勾勒时代景观。
 
  如「轻与重」中,台湾解严是大叙事,发禁解除是小叙事,而陈蕊关切的却是后者。五二○农民运动、中国的六四天安门事件、台湾的野百合运动、解散万年国会等等,在这一连串历史变局中,担任系学会会长的陈蕊,关切的是办舞会、跑金马影展、听金韵奖民歌、到「太阳系MTV」看影碟,羡慕《大人物》杂志创刊号上所刊载的校园十大美女,还有,进图书馆与做爱。
 
  毕业后,陈蕊进入南京东路三段,彼时台北的华尔街工作,以广告AE的身分,见证了一九九○年代台湾如云霄飞车般迅起迅落的经济图景。一九八九年六月,台股首次冲破万点大关,在此前后,新兴产业急速发展,KVT、PUB盛行,各种名牌仿冒品充斥市场,公关业、传播业、资讯业、有限电视兴起,各种金钱游戏横行,建筑业空前兴旺,高楼一栋栋窜起地平线。
 
  石芳瑜笔下,城市生活现场色彩丰富,有层次,有反差。单以小说中着墨甚多的音乐来观察,民歌、流行歌曲、创作歌曲运动歌曲、非主流地下乐团,陈淑桦、陈明章、李双泽、「黑名单工作室」……,一一出现,每个喉咙都想发声,每个耳朵都有它的喜好。一片繁花丽景,如小说中所写:

  在股市万点,薪水三个月后就调高的美好前景下,我们认为最好的时代就要来了。我们热烈向往这繁华且带了一点欢乐糜烂的新生活,……拥抱这繁荣的资本主义社会。

  然而,全民很快就错愕地迎来台股的狂跌。台湾史上最大的经济犯罪,鸿源吸金案爆发,股市、房价惨跌,中共持续试射飞弹,李登辉成为台湾第一位民选总统。而陈蕊步入婚姻。一切都在赌。赌,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这是《善女良男》最精彩的片段。
 
  小说中,二○○○年前后到二○一○年的时间线,以蒙太奇的手法流掠而过,快速拼贴到二○一○年代。陈蕊开设的「纯真咖啡馆」,彷彿是一个时空了望站;旧识S,二○○五年曾接手中国大陆市场,在全球化语境中,回返台湾,接掌亚太区的新工作,他走进咖啡厅,想要延续他与陈蕊的旧缘,开展新感情;而新世代的自主声音,也不断在咖啡馆週边响起,大埔事件、华隆罢工案、华光社区迫迁案、318运动、323行政院事件,陈蕊都以局外人的视角看见了。
 
  如是,从小说初章,陈蕊走出创伤暗巷,走进缤纷世界,展演自身故事,到小说终章,「好男好女」中,陈蕊从故事主角,蜕变成为旧时代的说书人、新时代的见证者。陈蕊是作者,是你我,是从那个缤纷年代跋涉山水而来的老灵魂。 



因为有你们,行走的路上,便有了光
石芳瑜


  先是记忆与冲击,才有想像,小说的架构开始浮现。而故事起了头,过往友人纷纷出现。有些是刻意安排,比如同学会;有些则是偶然与巧合,彷彿受召唤。是以,写小说的这段时间,本身就是一连串的奇遇,让我得以重新看见过去。
 
  往事重现,才知道枝节丛生,早已蔓延出新的花园;而来时路,亦非全然如我所忆,我不知错过多少风景。米兰.昆德拉说:「发现那些唯有小说才能发现的事,是小说唯一的存在理由。认识,是小说唯一的道德。」这句话总是在我写作的过程中不断印证,并且提醒。
 
  起源于记忆,难免涉及自己及别人。我一路虚虚实实地写,有时极真、有时全面虚构,多数时间模煳了界线。
 
  以情感生活为小说血肉,拉一条时间轴,以现实事件为骨,主要是为了记录时代。我让人物一路走去,交错于时代,却不一定有所指涉。编织故事,将场景摊开,无须太多解释,我相信这是小说唯一该做的事。固然我最初的写作目的是为了帮助我自己重新爬梳过往,思考未来。然而除了科幻小说,未来终究不是我想触及的,任何想像与答案都该留给读者。至于过去,也只是浮光掠影。
 
  为了擦亮过往年代,我走访了一些朋友,採集一些时光的碎片,他们虽不足以代表我走过的整个时代,但却补足了许多我所遗漏的事。有些故事留了下来、有些舍弃,有些则经由我编造想像。书之完成,我必须先谢谢这些人。
 
  日前读傅月庵先生为李长声《我的日本作家们》所写的书序〈作家之颜,闲闲之笔〉中,提到小说家中上健次谈写作:「我没觉得自己干着什么了不起的事,但可以坦然说,虽然有败笔,但每篇都不曾偷工减料,……未必有灼见,但是在真知上尽了力。冷冷地看、闲闲地说,也请你轻轻松松地读。」
 
  写小说确实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而且我也可以坦然说,难免有败笔。虽然不是偷工减料,但因为时间的纵深长达三、四十年,只能撷取片段,有时真是恍惚一现,像火车窗外的风景,一路唿啸而去。因为我怕自己只写这么一本,非要把人生所经过的重要时光全都塞进去。但我希望这是一本好看的小说,或许只有这样,我才有继续写下去的可能与力气。之后,也许我还能继续说故事,让时间停留在某个点上久一点,并且更深入他人或事物的核心。
 
  我的写作起步甚晚,直到中年才认真尝试。(中略)
 
  起初写作,全因育儿生活单调苦闷,以书写为情绪的出口,创造生活中的起伏跌宕。然而写着写着,又觉得自己生活匮乏,养分贫瘠,似乎没有非写不可的理由。于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转念开起了书店。几年下来,意外见证了社会的风起云涌,书店带来生活的剧变,又让我重新燃起写作的慾望。起心动念的源头虽是太阳花学运以及晚近的生活,但下笔的重心却依旧是过去,特别是我念念不忘的八○、九○年代。这才知道过往走过的路并不贫瘠,只是少了点火的火种。
 
  写作者挖之不尽的宝藏往往是自己最熟悉的时代和土地,而我们这个时代还有太多的故事没有被写出来。写作也带领我去发现那些我未经留意而错过的事。虽然不是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却是充满挑战与收获的一件事。
 
  为了抛开忙碌的书店生活,让自己重新回到写作的路上,我刻意跑到花莲读书,和年轻我许多的同学一起上课,甚至在四十几岁时才学会了脚踏车。每当晴朗的夜晚,一边走路或是骑车,我总会抬头仰望星空,便想起小时候喜欢的事、曾经做过的梦,其实没有真的离去。而每一个带给我启发或是力量的人,就好像天上那一颗颗的星星,虽然有距离,却恆常照耀。至于此刻拿着这本书的读者,你们也是。我想像你们在自己的星球上张眼看我。谢谢你们接收了我传达的讯号。
 
  因为有你们,行走的路上,便有了光。

  我一直认为为自己的小说写前言,有时太抢戏,于是写跋。或许跋也是多余,只为道出这一路的心情与感谢。

图书试读

背对着光,他的脸非常模煳。她很想帮忙,可是实在想不起来小花是谁。「这样啊,我看妳从隔壁巷子过来,应该会认识才对。她和妳一样读小学喔,我是她大哥的同学……」男孩带着她走入公寓后方的暗巷,他一手便抱起她,要她指认时,却突然把另一只手伸进她的内裤。────〈广场与暗巷〉
 
即使每次恋爱一开始的感觉总是强烈,眼里容不下他者,但之后就慢慢变淡,然而情慾仍不断发散,这才明白自己大概要在爱情中不断游荡,从一个人身上飘到另一个人身上,像罗兰巴特说的──幽舟。────〈刺激一九九五〉
 
上个世纪末,经过了一场地震,世界没有毁灭,只是有些修复显得吃力。很多事情都没有答案。……世纪初,我还不知道网路世界已经热闹非凡。我想找个异性说话,我想试看看自己还有没有魅力,这是第一次,网路带我进入一个异次元世界。匿名、带着大量幻想和等待。────〈网路上身〉
 
这一天,我认识了我音乐生涯中最重要的三个人:我的师父、师兄,还有录音室的「头手」(第一把交椅)翁仔。大约一连唱了十几首歌,他便问我,还有多少作品?我大略说了个数字。…… 这个世界上最纸醉金迷的行业,恐怕就是演艺圈了。────〈城市│小黑〉
 
但这个时代就是这样,台湾钱淹脚目,人人都想发财。只是我没想到,喜欢棒球的阿德,后来也迷上了签赌。
 
台湾这几年,怕是已经黑道治国了。到处出现有黑道背景的人士参选地方首长或民代,特别是南部的几个县市。P县的县长靠着黑道议长压制反对势力当选……
 
一九九八年,职棒签赌的风气并没有消退。但是秋天的时候,一支当年打假球闹得最兇的棒球队,球员被抓的、被开除的,走了一大半,终于解散了。  
 
赌博一向是有人赚,有人赔。我不知道阿德最深切的痛苦是什么?是输了太多钱?还是人生有什么未竟的梦?但总之,这一年冬天,他从家里往下跳,整个人也碎在大马路上。────〈地震│S栋:小黑〉
 
「可惜这节骨眼上,彼此很难有信任两字了。」「可以慢慢来,还有,『多接触、多沟通、要双赢』不只适用于两岸的关系,其实也适用于我们的关系,我们还可以更进一步,不是吗?」「等一下,」我呆住了,「那你太太呢?」────〈好男好女〉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