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网文学畅销书!读者感动推荐:这就是小时候的味道!
《舌尖上的中国》美食顾问董克平倾情推荐!
我们吃,不只是为了生存,更是生活的追求
时间,其实是由「味蕾」累积而成的
24节气,24篇有料有味的饮食记忆
关于季节,加上故事,能蹦出什么新滋味?
从散文诗词、学术专业,回归原始的土地记忆,多年来,「书生」刘学刚在文学间游走,最后于节气吃食中,找回土地的亲密关系。
★我们吃,是渴望与自然更近一点
生活愈快,我们愈渴望慢,从吃开始,累积美好的意象。
人是无法抛开自然而活的。生活和自然节律同步运行,对于季节的转换和天气的冷暖,从容不迫、坚定自如的应对。
节气是一种慢节拍,三百六十五天,慢慢食。
在食物最好的时候吃,那是与自然最深刻的连结。
刘学刚,来自鲁中平原的小村庄,黄泥屋、青瓦房,与自然和土地关系亲密的乡路,让人们对节令以及生机勃勃的细节保持着盎然的兴趣。
★这本书,以饮食习俗铺陈生命最初的味道
惊蛰,春韭正当时
谷雨,椿芽嫩如丝
小满,翠荚排碧珠
小雪,地窖藏白玉
新的时令到来,是极为盛大的事情,人们总是以特定的美食,来呈现土地上劳作的幸福和体面。例如:一到清明,母亲让孩子吃饼卷鸡蛋;立冬的饺子,择菜剁馅,舀水揉面,农村人家的整洁和端庄,尽在其间。
食物有着生活中最丰富的表情、人家内心的喜悦和自足,那是自然之初的况味。
追逐着最时鲜最当令的食物
是一种饮食智慧,也是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
在细嚼慢嚥中,人们感受节气、劳动和丰收的关系
领受大地对劳动者的持续眷爱
本书特色 •优美生活随笔,唤醒你的味蕾记忆
•收录时令食谱,感动的味道立刻学起来!
•食令食材小常识,与自然的距离,更近一些
名人推荐 《中华日报》副刊主编 羊忆玫
《海星诗刊》主编、诗人 莫云
静宜大学台文系副教授 黄文成
《干坤诗刊社》社长、诗人 龚华
《野姜花诗集》副社长、诗人 灵歌
(依姓名笔划排序)
刘学刚的《舌尖上的节气》,是一种独特的节气食游,是对中国饮食文化的探询和发现,在欣赏文字的同时,读者也得到了一种味觉的享受。──北京联合大学艺术总监、鲁迅文学奖得主 农向东
《舌尖上的节气》这本书用节气通知你,唤醒你对当令美食的追逐和热爱,又以美味开启一场味觉的壮游,壮阔的是味蕾的丰富,更是文化的丰盛。吃的是美食,品的是习俗文化,一道菜、一篇文,皆须细细品味,情味自在其中。──浙江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港》主编、鲁迅文学奖得主 荣荣
饮食的节奏,先贤讲的是:「不时不食。」,时,时节、季节也。在最恰当的时候吃最新鲜、最当季的食物,不仅是逐鲜寻味的最高标准,更是一种生活的情致与雅趣。《舌尖上的节气》说的就是这样的故事,是一本好看且实用的书。──《舌尖上的中国》美食顾问、《中国的味道》总顾问、美食作家 董克平